更新时间:2024-10-04 15:39
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是(GuiZhou Institute of Light Industry)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学校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重点建设职业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全国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
1977年11月14日,贵州省第一轻工业学校成立,担负为全省轻纺工业系统培养中级技术人才的任务,借用贵州省洗涤剂厂(清镇县)部分厂房办学,办校初期只开设了制糖和轻工机械两个专业,年底招生76名,1978年4月入学。
1979年,经批准征用贵阳望城坡78市亩土地(原属贵阳棉纺厂农场)建校。
1980年,学校从清镇迁到贵阳望城坡,借附近部队营房上课、住宿。由于没有校舍,1980至1982年未招新生。
1983年,学校教学楼、学生宿舍和食堂等基本竣工,才恢复招生。轻工机械专业招生38名,发酵专业招生49名。
1984年,增设了发酵工艺、化工分析、制浆造纸等三个专业,经省政府批准开办了职工中专班,开设发酵工艺专业。
1987年,根据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改招初中毕业生,学制为四年。
1979年11月26日,省革命委员会批准, 成立二轻中等专业学校,利用原省二轻厅龙洞堡知识青年点办学,开设机械制造专业,招生50名,1980年停止招生。
1981年,恢复招生,除机械制造专业招生50名外,又增设工业企业财务会计专业,招生50名。
1983年,省轻工业厅与第二轻工业厅合并为贵州省轻纺工业厅,为避免两所轻工学校专业设置重复,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省轻纺工业厅确定二轻校为经济管理和工艺美术类综合性中等专业学校,担负为全省轻纺工业系统培养中级专业人才的任务,并更名为第二轻工业学校。
2004年2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贵州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和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合并组建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05年9月,原贵州省第一轻工业学校和贵州省第二轻工业学校正式实质性合并为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2008年,学院通过了教育部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工作评估。
2011年,学院被评为贵州省级示范高职院校。
2012年,学院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
2014年,学院被教育部授予第四届全国黄炎培奖优秀学校。
2015年6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8月,经教育部批准,学院成为全国首批100所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之一。
2018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2019年7月,学院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12月,学院被教育部、财政部列入第四类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C档)。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教育杰出贡献人物、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及贵州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最美劳动者”等荣誉称号的教师16人,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创新团队2个、贵州省“工人先锋号”、“学术先锋号”各1个,大师工作室3个。
截至2024年1月,学校设有7系3部1院,有高职招生专业25个。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骨干专业5个,省级特色骨干专业群2个、重点专业群3个、特色骨干专业2个;拥有国家级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1个、开放实训基地2个、省级以上职教集团和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9个,产业学院2个,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全国行业协会“金课”5门、省级精品开放课程、优质课程8门。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国家职业教育规划教材2部;近五年来,培养的学生获得各类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19项、省级278项,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国家级奖项20项、省级267项。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获得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7项和省赛240余个奖项。2018年,物流管理专业学生获得国家级比赛团体银奖1项、个人银奖1项,省级技能比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截至2021年10月,学校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
2018年,学校教科研人员获批专利18项,发明专利授权1项、实用新型专利授权17项;参与教育部、贵州省社科联、科技厅、教育厅、教科院等课题的申报,获批地厅级以上项目9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41.3万元。
2020年,学校获批贵州省教育厅2020年职业教育科研项目立项2项,贵州省教育厅2020年度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立项2项,3个项目获批2020年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立项,其中2个重点课题,获批1个贵州省2020年度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贵州省科技厅基础研究计划(软科学)项目。
截至2023年3月,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藏图书144万余册,其中纸质图书97万余册,电子图书47万册,开通CNKI、超星、万方等资源平台。
《贵州职业教育研究》(曾用名《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报》)是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主办的职业教育教学综合性理论刊物(季刊),主管单位为贵州省教育厅。
截至2018年12月,学院与德国职教联盟、新加坡国际管理学院、加拿大堪诺多应用文理学院、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台湾建国科技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签订合作办学协议,与匈牙利多瑙新城大学签订了合作备案录。
学院与新西兰怀卡托理工学院合作办学,成立了“贵州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怀卡托国际学院”,并于2017年获教育部批准、获贵州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批复成立。。
截至2018年12月,学校与贵州黎平侗人古建筑有限公司、天津金磊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安顺开发区福远蜡染艺术有限公司、贵州黔粹行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贵阳博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贵州厚诚科技有限公司等6家企业合作进行合作,共建实训基地与联合工作室,共建专业教学团队,合作开发项目课程。
释义:以学院英文字母“GILI”的首字母“G”为元素,变形为动感的圆弧和高飞的大鹏鸟,圆弧造型简洁有力,象征学院科学现代的管理与教育理念。又似一个时空隧道的入口,大鹏鸟正向其振翅飞去,象征学院职业教育事业发展无限广阔的空间和灿烂的明天,飞翔象征学院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腾飞,组成鹏鸟的上下两个部分突出多学科、多层次、多门类、多学制的综合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特征,并形成汉字“工”,代表“轻工”,体现学院的属性与办学方向,图形整体简洁生动、催人奋进、充满朝气,象征学院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争创辉煌的精神风貌、时代气息和昂扬斗志。
校徽采用蓝色,象征着教育事业的深沉、博大、宽容,同时蕴涵了对轻院学子“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勉励之意,又表达了轻院各项事业腾起的美好愿景。
明德修身,精技立业
释义:“明德”,出自于《礼记·大学》,通过教育引导启发学生,培养形成优良品德。“修身”,寓意学院师生自省以使自己心灵纯洁、诚信待人;“精技立业”,号召学院师生通过精通职业技能,教职工能提高自身职业素质与技能,职业技术学院培养的学生能有相应合格的职业技能,满足社会需求,成为合格职业人才,反映学院的办学宗旨与办学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