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更新时间:2024-09-05 17:55

贵阳康养职业大学(GuiYang Healthcare Vocational University),位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经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学校,是贵州省第一批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康养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

历史沿革

学校前身

1939年10月1日,初名为贵州省立医事职业学校建立。成立初借用大井坎(今慧文路)一部分私立小学为校址,地属当时贵州省卫生署领导,何辑伍先生担任校长,有教员20余人。

1941年8月,学校更名为“贵州省立贵阳高级医事职业学校”。

1942年,贵州省卫生干部人员训练所与学校合并,校址迁至威清门外北新区路2号。

1944年冬,日寇侵入黔南,学校被迫停课,迁至清镇县镇西街。

1945年春,迁回贵阳威清门复课。

1946年秋,学校迁至大南门外市南路原中央医院旧址。

1947年春,学校与省立结核病疗养院联合设立门诊部。同年夏,贵州省立镇远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并入学校。

1948年,联合门诊部扩建为学校附属医院,有病床20张。

1949年夏,省立结核病疗养院停办,该院址房舍及部分药品器具全部移交学校。11月贵阳解放后,学校由贵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文教接管部接管。

1950年春,解放军赣东北军区卫生学校、省立遵义高级医事职业学校先后合并到省立贵阳高级护士职业学校。8月28日,学校更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属省卫生厅领导,其附属医院更名为贵州省卫生学校附属医院。

1952年3月,贵州省卫生厅决定省卫校附属医院在市东路建立贵州省干部医院。

1954年秋,为适应工农业发展对卫生教育的需要,将贵州省卫生学校医士科分出,在市东路建立贵阳医士学校。

1956年秋,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省卫生学校助产科分出,建立贵阳市助产学校,地址在贵阳市芦花村。又将护理科分出,在遵义地区建立遵义护士学校。药检专业留在大南门外虹桥校址(原贵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原址),称为贵州省贵阳卫生学校。

1958年,贵州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将贵州省贵阳卫生学校下放贵阳市领导,更名为贵阳市第一卫生学校,校址位于大南门外虹桥,贵阳助产学校更名为贵阳市第二卫生学校,校址在贵阳市芦花村。当年,分别从第一、第二卫校每个专业抽调老师支援铜仁、毕节、遵义、安顺、黔东南等地成立地区卫校。同年,贵阳医士学校改为贵阳医学专科学校,其中公卫医士、医士专业的学生转到第二卫校,有部分中专学生下放到各地区卫校。

1961年9月,省卫生厅请求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将贵阳市第一、第二卫校、贵医护校、省医护校四校合并,更名为贵阳市卫生学校,地属贵阳市卫生局主管。校址在原助产学校即贵阳市次南门芦花村。

1981年、1994年、2000年、2004年,连续四次被评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005年,学校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2002年,学校获贵阳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学评估检查一等奖。

2006年1月,经贵州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以贵阳市卫生学校为办学基础,以贵阳市第一人民医院、金阳医院、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为附属医院组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保留贵阳市卫生学校。

2007年3月18日,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正式挂牌成立。

2009年9月,学院搬迁贵阳市金阳新区新校址。

2015年12月,由贵州省教育厅同意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牵头组建的“贵州卫生职业教育集团”。

2001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

2012年4月,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审。

合并组建

2021年5月,由贵州师范大学求是学院与贵阳护理职业学院合并转设成立贵阳康养职业大学。

办学条件

师资力量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专任教师总数742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者452人,“双师型”教师447人,副高级以上职称343人,30余人获国家级、省级职教名师、技能大师、产业教授、最美劳动者等称号,近百名教师在国家级、省级学会担任理事、副理事长和理事长等职。

院系设置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4个教学机构,三级甲等直属附属医院1所,开设职业本科专业17个,专科专业28个。

教学建设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获批贵州省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工程、“兴黔富民”行动计划、“技能贵州”重点支持项目50余个。牵头国家级中药制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获批“教育部强国工程”重点项目“贵州省卫生健康公共实训基地”,建成省级康养/家政产教融合实训基地、智能康复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17个。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教育研究成果、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9项。

2019年,学院护理系在第三届全国职业院校护理专业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在2019年上海国际护理技能大赛中获三等奖;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护理赛项)获高职组三等奖;在第九届全国养老护理员技能大赛获三等奖。药学系在2019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药传统技能竞赛中获三等奖。全年获国家级奖项10个,省、市级奖项20个,获个人奖项50余项。

学术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省级科研创新团队2个,省级研究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

截至2021年12月,学校与企业共建贵阳护理职业学院特色食品药品化妆品研发中心,设有贵州省健康养老协同创新中心,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

科研成果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完成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84项;获授权专利82项。

2017-2019年,学校与大方县福金特色养殖场合作申报贵州省科技厅农业攻关项目《山区生态循环养殖及加工技术研究及示范》。

2021年12月,学校获贵州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

学术资源

据2024年6月学校官网数据,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62万余册,报刊381种。拥有中国知网电子期刊、博看电子期刊、博看电子图书、畅想之星电子图书等数据库,电子图书总量77万余册。

文化传统

学校标识

校徽的整体模式采用圆形图形。由两个同心圆构成两个主要区域,两圆之间的环形区域用于表示校(院)名和学院的英文名。简练的字体使人在最短的时间里知道这个图案代表的主体,便于学院被世人知晓和对外交流。

中央由护理的拼音字头“H”和“L”组合而成,既突出护理职业学院的“护理”二字,同时强调护理专业是学院的龙头专业。突出的图形本身是一个稳定的几何形状,形似一个岿然屹立的建筑物或碑式建筑,寓意学院的根基牢固,底蕴厚实,给人以稳重、踏实、牢靠的心理感受和冲击。

校徽中“1939”是贵阳卫校最初的建校时期。“1939”连接的形似于跑到的线条,说明学校进过70余年的发展历程,由最初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和起点。线条突出于内圆之外,从视觉上有一种突破,寓意学院敢于和富有创新。同时线条正好形成内外圆之间英文和中文的分割,利于视觉在校徽中中文名和英文名的定位。

有人把护士比喻成“美丽的白鸽”,图案中的白鸽,寓意护理职业学院将是主要培养培养护理人才的地方;白鸽昂扬向上飞腾,寓意学院是放飞理想的地方;学院培养的人才将会飞向祖国的蓝天。

整个图形优异略显有历史痕迹,没有采用现代更多见的流行元素,特别是鸽子的图案比较朴实,有一种历史的图案感觉,基本意想强调学校的悠久历史。

整个校徽符合图形简洁明朗的特点,同时又能完好表现贵阳护理职业学院成立的时间、职责等办校基本要素和美好的憧憬和愿望的表达。

精神文化

明德至善、业精技高

“明德至善”出自《大学》开篇第一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者:彰明,显明。明德:谓完美的德性。朱熹《大学章句》:“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以为“明德”是人们天赋本然之善性。明明德:“谓显明其至德也。”(郑玄注)

止者,必至于是而不迁之意。至善,则事理当然之极也。言明明德、亲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以尽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章句》释“止于至善”)大学之所以为“大”,就因为其所成就的不仅仅在于一般的“善”,而是在于要止于“至善”。

“明德至善”:彰明人的本体之明德并达于至善之境而不迁者也。何以彰明人的天赋善性而达于至善境界并加以保持乃为教育与自我修养的终极追求。

业:学业、专业、行业。精:精通、专精。技:技术、技艺、技能。业精技高:对学业、专业及行业知识专精;专业技能高强、技艺精湛,并能与时俱进。“业精技高”立足于职业教育与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职业要求,突显职业教育于国家教育体系结构中的角色定位。

德为立人之本,谋万事之基。医者当以慈悲为怀,以德为天,然后以其技。是故明明德而止于至善者,方能业精技高。

现任领导

参考资料

所获荣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