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彝民

更新时间:2024-01-26 11:03

费彝民(1908年12月22日—1988年5月18日)笔名。策人。中国著名新闻工作者。

人物生平

1908年12月22日费彝民生于上海。笔名执中、夷明等。1925年毕业于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曾任校学生会主席,积极参加五卅爱国运动。毕业后,依靠自学完成法国函修学校学业。1930年进入天津 《大公报》工作,曾撰写 《产业救国及其方案》 等长篇评论。

1931年 “九一八” 事变时,任 《大公报》 驻沈阳通讯员,对日本侵占沈阳的经过作过及时报道。后去北平,为日内瓦国际联盟派来中国的李顿调查团担任法文翻译。曾连续在报上发表 《航空救国》 等文,支持全国航空救国募捐运动。1932年起,任天津《大公报》 文书课和经济课主任。一度出任报社总稽核。1937年 “八一三” 淞沪抗战时,任 《大公报》上海分馆社评委员,积极发表评论,支持中国军队的抵抗行动。后留居上海,保管 《大公报》 馆资财。1938年1月,任上海 《文汇报》 评论委员,为 “孤岛” 时期的 《文汇报》 和 《正言报》、《译报》、《申报》、《中美日报》 等撰写社评。

抗战胜利后,1945年以 《大公报》 特派员身份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典礼,并发表 《台湾巡礼》、《台南印象》 等长篇报告。同年11月任上海 《大公报》 副经理兼社评委员。1948年3月15日香港 《大公报》 正式复刊,调任该报经理。1949年一度兼任上海 《大公报》 经理。1952年起,长期担任香港 《大公报》 社长。此外,曾任上海新闻学院、上海民治新闻专科学校、广州岭南大学等校董事。

新中国成立后,除担任香港《大公报》社长外,兼任中南军政委员会文教委员会委员,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第三届副主席,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广州暨南大学副董事长,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七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第二、第三、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等职。在此期间,发表过许多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文章,如《产业救国及其方案》《航空救国》等,并曾帮助华罗庚、侯宝璋马师曾、红线女、马连良、俞振飞、容国团、姜永宁等学者、艺术家、运动员返回内地。

1982年3月12日,费彝民接受法国政府授予的法国 “骑士荣誉勋章”,因此有 “新闻骑士” 之称。1988年5月18日在香港病逝。费彝民一生从事新闻工作58年,主持香港《大公报》 工作40年,对香港新闻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人物贡献

为《大公报》服务近一甲子、执掌香港版四十年的费彝民,将毕生精力奉献给了这份报纸。他曾说过,自己人生幸遇三位导师:张季鸾教他做记者、爱祖国;胡政之教他办报纸、管全局;周恩来教他为国家办事,为人民服务。他“决心抛弃一切,撕毁出国留学护照,誓言投身报业,当一辈子新闻记者。”担任大公报社长之后,费彝民依旧经常拍发新闻专电,撰写文章。

1987年5月14日,《大公报》出版第三万号时,在头版发表了社长费彝民写的《一万号到三万号》,追述了60年来续办《大公报》的经历,也充满深情地回顾了他与《大公报》的深厚情缘。这堪称是一部《大公报》的“简史”,亦是费彝民个人的一份“简历”。从一万号到三万号,他与《大公报》共同走过了近六十年的风雨历程。

执掌大公 奉献毕生

1925年,17岁的费彝民刚刚从北京高等法文学堂毕业,进入陇海铁路总公所工作,与张季鸾相识。次年,张季鸾与吴鼎昌、胡政之筹备“新记大公报”,便驰书邀费彝民赴天津工作。而费彝民因父母在堂,且原职务难辞而婉却。

但费彝民是《大公报》的忠实读者。1930年他调职沈阳,便由张季鸾聘为《大公报》驻辽宁通信记者。受胡、张二公“文人办报,办报救国”思想影响,他“决心抛弃一切,撕毁出国留学护照,誓言投身报业,当一辈子新闻记者。”他也以实际行动,践行了这一誓言。

1931年5月22日,《大公报》隆重地庆祝出版一万号,冠盖云集,创下中国报业史的空前盛况。费彝民也提前写了一篇《谈大公报的使命》寄到报馆,发表在22日当天第十五版头条。

费彝民认为:“大公报馆可以说是一部分读者的一个大规模的、广义的函授学校,主笔先生便是大教师,报纸便是课本”。因此,《大公报》有“训导社会的使命”,特别是三点:介绍公民常识,鼓吹社会上有价值的行为或功绩,对事关国是的重大问题做系统的讨论研究。可以说,费彝民后来执掌《大公报》的新闻工作思想,也发轫于此。

百折不挠 反抗日寇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费彝民挤上一辆难民火车,才得以返回天津,正式加入《大公报》。不料,旋即又赶上了天津事变。日军封锁租界,当时在旭街出版的《大公报》,无法运出。

在此次紧急事件的处置过程中,费彝民的才干得到充分展现。面对封锁,《大公报》报馆没有丝毫消极等待。胡政之和费彝民马上动身到法租界,多方奔走寻找新馆址,连夜办好了租房、登记等一切手续。张季鸾在日租界内指挥全馆员工通宵拆卸机器、字架,到新馆址重新安装,连夜编排。第二天《大公报》照常出版,运往全国各地。

费彝民后来说:“这是大公报第一次以百折不挠的精神为抗日而做出的艰苦奋斗,在全国读者面前,表现了大公报同仁顽强不屈的战斗精神,和大家爱国爱报的英勇气概。”

1936年4月,鉴于华北局势危急,《大公报》提前部署,创办上海版。费彝民被调至沪馆工作。1937年12月,上海《大公报》停刊,费彝民留守孤岛,其间曾担任《文汇报》主笔、法国哈瓦斯通讯社(法新社前身)中文部主任。1945年6月18日,上海日本宪兵队逮捕了为《文汇报》工作的费彝民等5人,后经营救获释,前往重庆《大公报》,直到抗战胜利后返沪。

费彝民的组织与管理才能,得到了胡政之的充分信任。1948年3月,胡政之率费彝民、李侠文等人赴港筹备复刊《大公报》港版。费彝民任港馆经理,担负实际责任。

3月15日,香港《大公报》正式复刊。复刊号报头下印有“第15934号,督印人费彝民”。复刊一个多月,胡政之病逝。1952年,费彝民担任香港大公报社长,直到1988年辞世。

牵线搭桥 为国奔波

担任大公报社长之后,尽管报馆内外事务繁重,但费彝民依旧经常拍发新闻专电,撰写文章。《大公报》是向国际社会介绍新中国的重要舆论窗口,而费彝民亦是一位沟通海峡两岸、国内国际的“超级联系人”。

1963年,香港上演了一次近代京剧史上史诗级的会面。已定居台湾的“冬皇”孟小冬,与来自北京的马连良、张君秋等人,在阔别十几年后首次重逢,而地点,就是大公报社长费彝民的会客室。正是费彝民的牵线搭桥,让孟小冬答应回港观看了马连良等人的演出,并畅叙友情。

很多难于蜀道的事,到了费彝民手中,似乎都变得游刃有余。《大公报》同仁赞誉他是“处理对外关系的第一流人选”(唐振常语),就连一些对立人士,也佩服他是“统战高手”。

华人女作家韩素音曾对新中国抱有偏见,费彝民却成功说动她1956年回国。韩素音首次见到周恩来就被其人格魅力折服,以后回国与周恩来见面前后多达8次。

至于费彝民本人,与周恩来见面就更多了。他曾说“周恩来总理一生为公,鞠躬尽瘁,我先后蒙他接见五十多次……”1958年,有一次在中南海西花厅,“谈到大公报的时候,总理说:我们肯定大公报三点:一、大公报是一贯爱国的;二、你们是坚决抗日的;三、你们培养了不少有用的新闻人才,并为党和国家所用。”

费彝民说:“以我个人而言,过去六十年先后受张季鸾、胡政之两位前辈的训导:张公教我如何做记者、爱祖国。胡公教我如何办报纸、管全局。全国解放后,又蒙周恩来总理教我如何为国家办事,为人民服务。”

推动交流 不遗余力

费彝民一生都忠于自己挚爱的《大公报》事业。图为费彝民手迹。(大公报)

改革开放之后,费彝民依旧奔走于香港与内地,为港商投资内地、香港回归、文化交流等,作了大量工作。

1982年6月15日,邓小平会见费彝民等港澳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时,首次正式通报:“到1997年必须收回香港主权……但对香港仍要继续维持自由港、贸易金融中心不变。”1985年,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成立,费彝民出任副主任委员。

1982年3月,法国驻港总领事代表法国政府授予费彝民荣誉骑士勋章,并称赞他:“生活本身处于永恒的变化之中,关键是能够忠于自己,忠于自己的亲人,忠于自己的祖国,而费先生正是这样的人。”如果还要加上一句的话,那就是,费彝民始终忠于自己挚爱的《大公报》事业。

爱国情怀 洋溢笔端

费彝民被称为“报坛巨匠”,他不仅组织管理有方,亦是文章妙手,笔端既洋溢着激情,又富于理性的研判分析。

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前,费彝民奉张季鸾之召,到天津面陈东北时局,撰写了长文《产业救国及其政策》,受到张季鸾激赏。从7月31日至8月2日,连载三天。这是费彝民早年在《大公报》发表的第一篇具分量的重磅文章。

而且张季鸾将其放在了紧随社评的显要位置。这对于一位初出茅庐的青年记者是莫大的鞭策。半个多世纪后,费彝民忆及此事依然引为“殊荣”,对张季鸾的栽培感怀至深。

这篇文章很敏锐地警醒国人建设“经济国防”。指出:“日本人最近提倡的预备来华设厂,挟其固有的资本与技术,利用中国低廉的劳工,以中国广多的缺乏国家意识的消费者为对象,来与中国落伍的工业界决斗,在这样一个竞争中,吾国的产业界还有幸免的希望吗?”费彝民并提出了产业政策的原则,包括:做到“农业自给”和“工业准备”、利用现在欧美生产手段、均富社会等。

1932年,他又在《大公报》上发表《航空救国》等文章。“救国”,成为费彝民文章的最鲜明底色、最重要关键词。

1945年12月24日,天津《大公报》发表了费彝民的《台湾周行》:“台胞虽受异族统治50年,但始终保持祖国文化,怀念祖国景物,光复之后,各地台胞欢欣鼓舞之热情,可于其疯狂庆祝热烈欢迎中见之。”

当时,费彝民与其他赴台北参加日本投降仪式的记者,历时23天遍历全台各地。这是台湾与祖国分离了半个世纪后,迎来的第一个大陆记者团。在阿里山,记者团受到热烈欢迎。费彝民代表记者团致辞:“没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湾的美丽;没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湾的伟大;没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湾的富藏;没有到阿里山,不知道台湾同胞爱国的热烈。”

组大公篮球队 征战奥运

抗战胜利后,《大公报》重返上海。费彝民担任副经理、社评委员等职。除了是报界翘楚,《大公报》在体育领域也留下了名垂青史的篇章。

当时,篮球运动兴起,报馆管理层敏锐地捕捉到风气,1946年初决定组织“大公篮球队”。此事由费彝民主持,他出面多番游说,终于打动了归国比赛的菲律宾华侨“群声”篮球队球星蔡文华、李世侨等人,加入“大公队”。领队由大公报编辑主任许君远担任。“大公队”人才济济,气势如虹,很快誉满沪上,成为全国实力最强的劲旅。

1948年伦敦第十八届奥运会,以“大公篮球队”为班底组建了中国篮球队,十名球手中大公独占六人。他们在奥运会上先后击败比利时、韩国、伊拉克队,创造了中国篮球史和中国奥运史的新纪元。

“大公队”后来还辗转东南亚各国比赛交流,大受华人华侨欢迎,对于推动中国篮球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