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江流域

更新时间:2024-05-29 16:50

贺江流域是古代王朝控制岭南地区的交通大动脉之一。贺江蕴育了岭南文明,贺江流域乃是广文化发源地。

简介

贺江古称封水,起源广西富川,经贺州、信都、南丰、封开与北回归线相交后流入西江。贺州古称临贺,从汉武帝平南越建临贺县算起,迄今已2116年。地处贺江上游、萌渚岭南麓。从史前时代起一直为岭南与中原的交通要津,又扼粤、湘、桂边区交往之关口。风光秀丽、名胜古迹多,是历史上广文化的发源地。贺江蕴育了岭南文明,贺江流域乃是广文化发源地。

封中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文物中,有两幅地图格外引人关注。它就是汉初长沙国南部的《驻军图》和《地形图》,从汉墓下葬的公元前168年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所见到的最早的地图。地图中在岭南地域内只有一个标名—封中。据考证,这个“封中”就是今贺江流域地带。这也就给了我们一个答案,贺江蕴育了岭南文明,贺江流域乃是广文化发源地。

“封中”位于今广东西北端和广西东北角,它是古代岭南岭北间的交通枢纽,岭南经济和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从西汉至唐初,它远比如今众所周知的广州发达。在汉武帝时期的公元前111年,在不足400里距离的贺江流域上建立了六个县城,它们是广信、封阳、临贺、富川、冯乘和谢沐,这就是今天的封开、信都、贺州、富川和潇水一带。在当时来说,这样密集地设县,说明汉武帝对“封中”地域的重视。把它看作通往新辟地区和向外扩张的咽喉要道。可见汉初统一中国平定岭南的政策使然。此后,贺江流域逐渐产生了中华文明历史长河中一支特殊的文化分支——广文化。

广东广西得名

贺江下游与西江的交汇处,今天的封开县,始建于汉武帝六年,当时称之为广信。当时南粤刚平,统治者对初开之地施以广布恩信而得名。广信也由此成为整个岭南的首府。它管辖着现在的广东、广西和越南的大片土地。广信作为“封中”的门户,从秦汉开始,首先得到了中原和楚的进步文化和生产技术的传播,广信也就成为了岭南最重要的地方。而广东、广西的地名也由此产生。广东、广西之名始于宋代,都是以著名的广信县为分界线,广信以东、谓之广东。广信以西、谓之广西。在2006年11月11日于封开落成的“广信塔”,为广东、广西得名于广信做了充分的肯定,也揭开了广东、广西地名的由来。

古粤语

古广信的灿烂文化对粤语的形成有极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近年来广东的语言学家大都认为粤语是由北方的古汉语传入岭南而产生的。由于五岭与中原交通往来较少,粤语的变化较少,因而较多地保存了古汉语的特点。秦始皇统一岭南百越各族后,徒民五十万至岭南,而大量的移民是循潇水而来,聚集点自然就是广信和封中一带地方。中原汉语也就在此传播,与当地的粤语融合发展。至唐宋时期,粤语已发展成为一支有显著特点的汉族语言。从现在的广东话流行情况,也可以印证上述粤语形成和发展的论述。在西江流域和珠三角地区,是以粤语为主体方言的。与广州话相比,这一带语言大同小异,贺江流域地区语言与广州话可以互通,而广州附近的非西江流域的语言则相差很大,这证明粤语的形成发展是与西江中游和古广信息息相关。

文物古迹

贺州文物古迹多,有始建于公元前111年的临贺古城最早的城池—大鸭村旧县肚城池;还有建于公元1571年的中华古石城;建于北宋开宝元年(972年)间的黄姚古镇;建于公元前111年的富川古明城;明清时期遗留下的秀水状元村;程阳风雨桥;沿江有数处古汉墓群。

地理形势

贺江,别称桂岭水,发源于广西富川县的蛮子岭,上游称富川江,流经富川、钟山、贺县、封开,在封开江口镇注入西江。全长338公里,为西江第五大支流,河床平缓,坡降仅为058‰,略高于桂江(043‰),极利于通航。而其发源地为夹在萌渚岭和都庞岭之间一片山间谷地,丘陵海拔不超过300—400米,谷地海拔也在200米以下,越过分水岭,即达湖南湘江支流潇水上源永明河,形成一条很容易通过的南北交通线。在1973年长沙马王堆3号汉墓出土《地形图》上,清楚标示这一带地理形势,是一个不加任何闭合山形曲线的大缺口。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张修桂教授认真研究这幅地图后也充分肯定了这一点。

顺着这条山口水陆通道,北可上溯湘江,下可抵西江,或经南、北流江出合浦港转东南亚、印度洋等地;或直下番禺(广州),同样接海上丝绸之路通海外诸国,故在2100年前我国最早上述《地形图》中,今广东境内只标出两个地名,一是桂阳,即今连县,另一个为“封中”,即今贺江流域,显见这是一个军事、政治活动要地,所以才在地图上占有如此重要地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