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素养

更新时间:2023-05-21 23:26

资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是一个自21世纪开始兴起的新名词,是一种知识管理的策略。根据美国德萨斯大学图书馆的资讯素养导修网页 (英语)指出,资讯素养是一种“使人能够更有效地选择、寻找及评估传统或网上资源的技巧”。是确认资讯、检索及寻获资讯、组织及整理资讯、使用及创造资讯、评估的能力。

简介

在日本,他们把资讯素养再细分为专注于从不同媒体搜集情报(资讯)的媒体素养及专注于从电脑处理大量及高速的情报(资讯)的电脑素养。为了应付经济变革等等的需要,日本的学校教育都非常著重培育资讯素养。

对于近年在香港积极推行的任务为本学习法(Task-based learning)及专题研习学习法(Project-based learning),资讯素养技能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建立知识的框架。而另一方面,在态度方面,香港的课程对资讯范畴的品德教育比较强调。(参看香港小学资讯科技课程)

历史沿革

“资讯素养”这个名词其实早在1974年已经出现。当时,美国图书馆学会(ALA)举办了「ALA Presidential Committee on Information Literacy」的第一次会议。当时,主席Zurkowski在会议中以提纲形式第一次提出这个名词。到了21世纪,资讯素养这个名词在教育界渐渐取代旧有的“资讯能力”(Information Competency)或“资讯技能”(Information Skills),原因是“资讯素养”讲求较高层次方面的知识、技能与态度,而不是单单指能力或认知上的评估。所谓“素养”,源自英语的“Literacy”,即对于文字的读写能力。把这个概念对映到资讯科技,就是指学生或职员对资讯的解读及制作能力。而资讯的样式又林林总总,包括一切印刷以外的文字及非文字的媒体,例如:视觉媒体听觉媒体电子媒体、流动媒体、网上媒体等。因此,资讯素养可以说是把日常教学上的文学修养推广至跨媒体的层次上。不过,正正由于互联网的出现,使出版变得更容易,市民大众要表达自己的声音更方便,使我们日常可以接触得到的资讯突然大幅增长。面对这高速及大量的资讯,我们应该如何处理,亦是学习资讯素养的重点。

确认所需资讯

理解问题所需要用的资讯,并筹划如何寻获。

利用六何法、脑力激汤法、脑图等方式描绘出问题

预备问题所需的先备知识

由于知识的来源并非独一,而格式亦各有不同,诸如:印刷式的书本、报章、杂志,或非印刷式的电视节目、录影、资料库、网站等等。所以,作为一个资讯素养人,需要知道为何、何时及如何使用各种不同的资讯工具,并对所获取的资讯作出批判性思考。

资讯素养并非一蹴即至的神功,而需要慢慢的培养。就好像说话及写作技巧一样,要透过不断练习,取得经验以後,就会做得更好。而经验的累积,正是透过对所研究的题目的资料及见解的搜寻、选取、评估而获得。

寻获资讯

网上:如何利用搜寻器寻找所需知识。

图书馆:如何利用图书馆内的分类目录找到所需要的内容。

评估资讯

辨别资讯的来源及真伪

应用资讯

对资讯版权的认知及了解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