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8 17:25
赕佛,拼音是dǎn fó,意思是民间亦称“待佛”,即敬佛祭祀,渔民俗称“赕老爷”,一年四季几乎不断。赕佛是西双版纳等地傣族祭祀佛主的活动,赕佛时既有大型香信庙会期间集体赕佛的“庙赕”,也有在一家一户内部赕佛的“家赕”,还有在同族之内赕佛的 “族赕”等多种形式。
太湖周边,凡供奉神灵的庙宇,一般都有固定的“香信”,也即民间定期定时的敬香祭祀活动,每年举行一到二次,大多在春、秋两季。如平台山的“祭禹”,嘉兴莲泗荡的“祭刘王”,吴县东山杨湾的“祭四亲伯”,西山“祭天妃”、元山“祭五老爷”等,都是在太湖渔民中影响较大的“香信”,规模大,参加人数众多。渔民在有大型“香信”活动期间,有组织地去庙中集体赕佛烧香,即称为“庙赕”。渔民参加“庙赕”时,各庙的庙祝会根据不同的“香会”(民间松散型的祭祀组织),在庙宇附近指定不同的空地,给渔民用船篷搭置“香棚”(一种临时祭棚)。渔民在香棚内设香案,供上代表神灵的纸马,供桌上置荤素供品。
赕佛时,先要“赕符官”(民间信仰中的神灵使者),然后是 “请神”、“敬酒”、“祭拜”,中间还穿插唱诵“赞神歌”活动,最后是 “送神”。凡参加赕佛的人,如有人因故未去,则要清人“带香”,即请人代为敬香,并要用红纸写上自己的姓名,放在元宝或香烛上,称为“香脚”。莲泗荡“刘王庙会”规模盛大,太湖渔民去赕佛的人数众多,届时往往要搭到二十多个“香棚”。为了显示气派,各“香会”之间还相互炫耀、攀比,除了各自在“香棚”赕老爷外,还会纷纷以香会的名义,向庙中的老爷赠送袍服及旗、幡等物品。
“族赕”是本族内渔民的祭祀活动,一般由族内有声望的人出向组织,也称“赕总家路头”,费用由参加祭祀的族内各渔船公摊。族赕时将所有参加赕佛的渔船集中停泊在较为隐蔽的湖港内。为扩大祭祀活动的场地,要将两条船连在一起,在船头搭起祭棚,棚内设香案,供上纸马并各色供品。赕佛时,由“太保先生”手持小锣主祭,每唱一段,敲三下小锣“当、当、哐”,称为“接板”。有“赕符爷”、“请神”、“敬酒”、“送神”等诸般仪式,时间为一昼夜。赕佛时外族人不准观看(因为是族内的“私祭”),渔家妇女也不得到祭船上去。“送神”后,本族内的男人会一起在祭船上用餐,而妇女只能在自家船上用餐。
太湖中原苏北籍的渔民在“族赕”时,除在祭船上行集体祭祀外,每家每户还要自备一份供品,有荤素供品等九样,称为“九只盘”,都要摆放在纸马前赕佛。
渔民一家一户的赕佛活动,称为“家赕”,渔民俗称“过长年”,其中又分为“太平长年”、“喜事长年”和“愿心长年”等,形式上大同小异,祭祀内容上有所区别。渔家的赕佛,一般都会聘请“太保先生”主持,时间短者一昼一夜,长则三昼三夜不等。赕佛时间的长短,主要取决于唱神歌时间的多少,赕佛时所唱的神歌称为“赕佛神歌”,神歌的内容都要根据所做佛事的内容来选唱。
“太平长年”是渔民一年一次的家赕活动,时间一般选择在渔汛旺季后的秋季。小船渔民也有两年过一次的。
家赕时,照例是上供、请神、敬酒、祭拜,但在“送神”前,一般都要“笃笤”。在做“太平长年”时,只问“太平笤”,即问全家太平不太平?渔业捕捞好不好?将“笤”笃下去时,如出现“二仰”或 “一仰一背”即为好笤。不出好笤,则再通神、许愿、焚烧元宝,直至笃出好笤为止。
渔民在结婚前赕佛,祈求神灵保佑,称为“喜事长年”。赕佛时的仪式相同,但中间穿插有“献宝”仪式。,即在赕佛过程中,由未婚新郎将托盘中的香、烛、酒、米等十样“宝物”逐一取出,每取出一样要由太保在神前唱一曲“喜言神歌”。
在渔民的风俗中,凡家中有人生病或渔业捕捞境况差时,渔民就认为是由于家中不太平所至,这时就要举行“愿心长年”的赕佛祭祀活动,以驱邪保太平。
做“愿心长年”时,除“笃笤”询问病人吉凶外,有些“神汉”还往往用装神弄鬼的巫术愚弄渔民骗取钱财。这是因为解放前水上漂泊的太湖渔民缺医少药,加上没有文化,他们有病往往只能求助于巫术,祈求神灵护佑。
太湖渔民的“家赕”祭祀活动中,除做“长年”外,凡渔船开捕前,还有在船头上进行一些简单的祭祀仪式的风俗。渔民称为 “祭船头”或“请利市”,主要是祈求渔捞丰收,生意兴隆,航行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