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1-03 14:52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号荔垞,广州增城荔城镇湖塘埔村(今增江街光辉村)人,是杰出的民国文化大家、新兴客家学奠基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籍,在县中秀才后,即往广州广雅书院攻读,深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民国2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创办中文系、学海书楼,一生专心从事中文教学与国学传播和研究。赖际熙是香港崇正总会创建人之一,在旅港客籍社会享有崇高的威望。著有《清史大臣传》,编有《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增城县志》(民国十年)。民国二十六年(1937)辞世,享年73岁。 后人集其平生所作编有《荔垞文存》。
赖际熙(1865~1937),字焕文,荔城镇湖塘埔村人。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籍,在县中秀才后,即往广州广雅书院攻读,深得两广总督张之洞的赏识。清光绪十五年(1889)中举人。光绪二十九年,在中国历史上最后一次的科举考试中,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随后被派去进士馆学习法政,结业后授翰林院编修,任国史馆纂修,后晋升总纂。不久,辛亥革命推翻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中华民国,他与东莞陈伯陶、番禺吴道镕等清朝遗臣移居香港,谢绝国事,专心从事教育和国学研究。民国2年(1913)任香港大学中文总教习兼教授。民国12年(1923),为提倡国学,得香港及海外热心人士捐款,购书置屋,在港岛般含道20号设立学海书楼,藏书数十万册,又是讲学场所。他讲学文采风流,听者颇众。他尊崇孔孟之道,每逢孔子诞辰,都亲自主持纪念大会,宣讲孔孟理论;民国二十六年(1937)辞世,享年73岁。
赖际熙是晚清翰林、国史馆总纂。辛亥革命后,赖际熙移居香港,创立了香港大学中文学院并亲任院长、教授,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期间,赖际熙编撰了客家学奠基之作《崇正同人系谱》,成立了全球首个客家仝仁组织“香港崇正总会”,被誉为“客家学之父”。是近代学术界和华人世界里具有广泛影响的文化名人。
赖际熙在香港和海外赫赫有名,在国内却是知者寥寥,甚至在其家乡增城,与本地其他文化大家相比,赖际熙也并不广为人知。这位喝增江水长大的客家人,在香港乃至世界的文化舞台上时刻心系客家文化和国学教育,并为此奉献其毕生精力。赖际熙是香港崇正总会创立早期主持会务整十年的杰出领袖,为总会日后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今天的香港崇正总会是二百多万客家人的总团体,亦为全世界一亿二千万客家人的联络中心。赖际熙当年的努力功不可没。他编纂的《崇正同人系谱》被认为是客家文化宝库中的第一部重量级的奠基文献,为客家学奠定了史学与方法论的理论基础。
民国初年,与陈念典、湛桂芬总纂断限于宣统三年(1911)的《增城县志》,又编有《清史大臣传》、《崇正同人系谱》、《赤溪县志》。后人集其生平所作,编有《荔坨文存》行世。
赖际熙早期思想,主要表现在《应殿试策》中,认为“不法前王,则无以为守经;不法后王,则无以为变通。”他曾对清朝皇帝恳切陈词:“无日不以振兴庶务变法自强为事。”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当时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革新思想。
深圳大学客家研究会会长、深圳大学客家研究所所长张卫东教授说:“赖际熙,增城的骄傲,客家人的光荣。”
赖际熙故居“太史第”是一座近代客家建筑,面阔12米,进深22米,大门前的余坪宽16米,深3米,高1.5米,左边设有八级台阶。20世纪80年代,赖际熙孙女赖元芳女士回乡重修了他的故居“太史第”,并利用室内空间布置了小型的历史陈列馆。近年,当地政府为保护和传承太史第的历史文化,对周边空间和建筑物进行了整合,建设小型的“赖际熙公园”。
2014年12月12日上午,为期两天的“赖际熙专题学术研讨会”在增城拉开帷幕。本次研讨会由增城市委宣传部、增城市人民政府增江街道办事处、增城市志办公室联合主办,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
2014年10月15日,增城评选出增城首批历史文化名人8名,赖际熙与湛若水、崔与之、何仙姑、胡庭兰、古成之、郭继枚、陈大震等跻身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