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非

更新时间:2023-12-07 15:15

考古学家、书法家、篆刻家、书法理论家。1953年生于山东邹城,197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山东石刻艺术博物馆研究员,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协理论委员会主任、山东大学兼职教授,山东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兰州大学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德国海德堡大学东亚艺术史系客座教授,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评委,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评委。

著作分类目录

著作

1、《云峰刻石调查与研究》(合著),齐鲁书社,1992年。

2、《山东新出土古玺印(并释)》,齐鲁书社,1998年。

3、《书法环境-类型学》,文物出版社,2003年。

4、《齐鲁碑刻墓志研究》,齐鲁书社,2004年。

5、《齐鲁摩崖刻石》,山东文艺出版社,2004年。

6、《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与研究》,科学出版社,2007年。

7、《赖非美术考古文集》,齐鲁书社,2013年。

资料集

1、《云峰刻石全集》,合编,齐鲁书社,1989年。

2、《郑文公下碑》,合编,齐鲁书社,1989年。

3、《山东新出汉碑石五种》,合编,日本天来书院,1991年。

4、《山东北朝摩崖刻经全集》,合编,齐鲁书社,1992年。

5、《邹县北朝刻经全集》,合编,齐鲁书社,1992年。

6、《泰山经石峪》,合编,齐鲁书社,1992年。

7、《文殊般若经碑》,主编,齐鲁书社,1994年。

8、《山东汉画像石精萃·邹城卷》,主编,齐鲁书社,1994年。

9、《山东汉画像石精萃·滕州卷》,主编,齐鲁书社,1994年。

10、《山东汉画像石精萃·沂南卷》,主编,齐鲁书社,1996年。

11、《山东石刻艺术精萃·秦汉碑刻卷》,主编,浙江文艺出版社,1996年。

12、《中国书法全集》第12卷,主编,荣宝斋出版社,2000年。

13、《中国美术分类全集·汉画二》,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0年。

14、《山东墓志精华·徐谟墓志》,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15、《山东墓志精华·高道悦墓志》,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16、《山东墓志精华·高道悦夫人墓志》,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17、《山东墓志精华·崔混墓志》,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18、《山东墓志精华·李璧墓志》,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19、《山东墓志精华·崔鸿墓志》,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20、《山东墓志精华·齐州长清真相院舍利塔铭》,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

21、《山东书法全集》(共23卷),执行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2、《山东石刻分类全集·墓志卷》,主编,青岛出版社,2013年。

23、《山东石刻分类全集·刻经卷》(共2卷),主编,青岛出版社,2013年。

24、《山东书法全集·刻经卷》(共2卷),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5、《山东书法全集·墓志卷》(共2卷),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6、《山东书法全集·秦汉碑刻卷》(共2卷),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7、《山东书法全集·云峰刻石卷》,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8、《山东书法全集·汉代镜铭卷》,主编,山东画报出版社,2013年。

29、《山东佛教刻经全集》(共2卷),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

辞典文集作品集

1、《中国书法签赏大辞典》30条词目,大地出版社,1989年。

2、《汉碑研究》,主编之一,齐鲁书社,1990年。

3、《云峰刻石研究》,副主编,齐鲁书社,1991年。

4、《北朝摩崖刻经研究》,副主编,齐鲁书社,1991年。

5、《中国书法临习大辞典》20条辞目,齐鲁书社,1993年。

6、《山东汉碑八种》艺术赏析部分,宫衍兴主编,齐鲁书社,1993年。

7、《萧王庄汉墓黄肠石题刻》艺术赏析部分,济宁市文物局主编,山东美术出版社,1997年。

8、《泰山文献集成》部分校释,泰山出版社,2007年。

9、《赖非艺术?书法篆刻》,科学文化出版社,2007年。

10、《山东文艺评论丛书·书法评论卷》,主编,明天出版社,2010年。

11、《金石为开——赖非书法艺术》,山东美术出版社,2013年。

论文

1、《对云峰刻石书法艺术的认识》,载《云峰刻石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5年10月。

2、《云峰刻石的成因与分布特点》,载《云峰刻石讨论文集》,齐鲁书社,1985年10月。

3、《谈郑文公碑的书法》,载《齐鲁艺苑》1988年第1期。

4、《青州市玲珑山北魏刻石考》(合著,第二作者),载《中国书法》1988年第1期。

5、《济宁汉画像石中的蹴鞠图小议》(合著,第二作者),载《体育文史》1988年第1期。

6、《云峰刻石的艺术成就及郑道昭在书史上的地位》,载《书法研究》1988年第3期。

7、《山东苍山元嘉元年画像石题记简介》,载《书法》1988年第4期。

8、《山东嘉祥宋山汉画像石题记简介》,载《书法》1988年第4期。

9、《山东近年出土两汉碑刻》,载《书法》1988年第4期。

10、《汉代通俗隶书》,载《书法研究》1989年第2期。

11、《铁山石颂的初步考察与研究》(合著,第二作者),载《书法》1989年第2期。

12、《四十年来文物考古对书法的贡献与影响》(合著),中国书协第三次理论讨论会入选(四川)。

13、《山东两汉碑刻真伪考三例》,载《书谱》1989年第2期。

14、《山东汉代碑石要目》,载《书谱》1989年第2期。

15、《山东微山县汉代画像石调查报告》(合著,第二作者),载《考古》1989年第8期。

16、《汉碑源流分期和碑形释义》(合著,第二作者),载《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

17、《汉代书法分期》,载《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

18、《汉代通俗隶书类型》,载《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

19、《山东新发现的两汉碑石及有关问题》(合著,第二作者),《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

20、《山东两汉碑刻真伪考三例》(合著,第二作者),载《汉碑研究》,齐鲁书社,1990年5月。

21、《书学三题议》,载《中国当代书学理论文集》,西安青年书学讨论会。

22、《峄山北齐董珍陁刻经》,载《书法》1991年第4期。

23、《曲阜陶洛残汉碑》(合著,第二作者),载《书法》1991年第4期。

24、《魏晋南北朝书法类型初探》,载《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一),齐鲁书社,1991年12月。

25、《魏晋南北朝书法分期》,载《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一),齐鲁书社,1991年12月。

26、《山东四十年来出土的两汉碑刻及研究提要》(合著),载《书法》1991年第4期。

27、《中国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载《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一),齐鲁书社,1991年12月。

28、《山东北朝摩崖刻经现状》,载《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一),齐鲁书社,1991年12月。

29、《山东书法刻石三大宗》,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6月16日。

30、《禳盗刻石》,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7月16日。

31、《鲁王陵塞石刻字》,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8月1日。

32、《曲阜新富里刻石》,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8月16日。

33、《朱作纪画像题记》,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9月1日。

34、《安汉里刻石》,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10月1日。

35、《桓□食堂题记》,载《书法艺术报》1993年11月1日。

36、《次和画像题记》,载《书法艺术报》1994年2月1日。

37、《孙仲隐志》,载《书法艺术报》1994年7月16日。

38、《曹植墓砖题记》,载《书法艺术报》1994年12月1日。

39、《西晋刘宝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4年12月16日。

40、《北朝后期的书法复古现象》,载《书法研究》1994年第1期。

41、《“斜画紧结”与“平画宽结”是北朝书法的两个阶段》,载《中日书法史论研讨会论文集》,文物出版社,1994年3月。

42、《山东汉画像石榜题》,载《美术研究》1994年第2期。

43、《北魏贾思伯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月1日。

44、《北魏崔猷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月16日。

45、《北魏羊祉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2月16日。

46、《北魏高道悦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3月1日。

47、《北魏崔柛妃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3月16日。

48、《北魏崔鸿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4月1日。

49、《北魏高辉太夫人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4月16日。

50、《东魏张玉怜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5月1日。

51、《傅竖眼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5月16日。

52、《东魏崔鷫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6月1日。

53、《东魏崔混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6月16日。

54、《北齐崔德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7月1日。

55、《成恶仁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7月16日。

56、《崔令姿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8月1日。

57、《陈三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8月16日。

58、《刘静怜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9月1日。

59、《刁翔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9月16日。

60、《崔博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0月1日。

61、《崔元容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0月16日。

62、《陈文岳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1月16日。

63、《苟舜才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2月1日。

64、《徐之范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5年12月16日。

65、《房悦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6年1月1日。

66、《李惠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6年1月16日。

67、《傅华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6年2月1日。

68、《明湛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6年2月16日。

69、《道贵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6年3月1日。

70、《崔頠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6年7月16日。

71、《谈“胶西候印”》,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3月16日。

72、《释“市”印》,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4月1日。

73、《“夷道令印”小释》,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5月1日。

74、《也谈“诸国侯印”》,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9月1日。

75、《由“武原令印”谈汉印的铸造》,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4月16日。

76、《“校尉之印”与“校尉之印章”》,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6月1日77、77、《由“伏波将军”印谈汉印的 书刻》,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8月16日。

78、《“平阿左禀”玺小考》,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9月16日。

79、《“建阳唯印”辩》,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12月1日。

80、《“巴蜀图语”印章》,载《书法艺术报》1997年12月1日。

81、《房彦诩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8年4月16日。

82、《房夷吾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8年5月1日。

83、《徐谟墓志释》,载《书法艺术报》1998年5月16日。

84、《义葬墓志铭释》,载《书法艺术报》1998年10月16日。

85、《谈当前书法理论的建设》,载《山东省书法理论研讨会论文集》,黄河出版社,2000年。

86、《有关墓志起源问题的辨析》,载《中国书法》2001年第10期。

87、《家具变革引起了汉字字体的改变》,载《中国书法》2002年第10期。

88、《僧安刻经考述》,载《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二),齐鲁书社,2003年。

89、《尖山刻经分布复原》,载《书法》2006年第11期。

90、《北朝佛教刻经碑形制浅议》,载《北朝摩崖刻经研究》(三),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6年。

91、《北朝佛教刻经及其书法概说》,载《中国书法》2007年第3期。

92、《高浑简穆,称雄书史——谈山东摩崖刻石》,载《联合日报》2007年11月3日。

93、《谈山东北朝摩崖刻经书丹人及其书法意义》,载《全国第七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中国书协编,黄河出版社,2007年。

94、《泰山经石峪的设计与结局》,载《中国书法》2009年第3期。

95、《关于书法环境——类型学》,载《书法导报》2009年5月27日。

96、《北齐刻经:在对抗中借鉴》,载 《全国第八届书学讨论会论文集》,河南美术出版社,2009年。

97、《精跨羲诞、妙越英繇——榜书至圣僧安道一传》,载《书画艺术导刊》2010年第1期。

98、《金口坝刻经及相关问题》,载《中国书法》2010年第4期。

99、《我的学术关注点》,载《中国书法》2011年第3期。

100、《云峰刻石研究八百年》,载《中国书法》2013年第1期。

101、《山东泰峄山区における刻经の新资料と北朝隋唐期の仏教》,载《中国中世仏教石刻の研究》,气贺泽保规编,勉诚出版,2013年。

主要学术活动

1978年秋冬

参加诸城呈子新石器时代遗址的发掘与整理工作。发现了龙山文化夯土层,初步认定与龙山文化时代的城市建设有关,对探讨我国早期国家的起源关系重大。这一假想后被其它多处相关遗迹证实。

1979年春—1981年夏

参加莒县陵阳河、大朱村、小朱村大汶口文化晚期墓地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共发掘墓葬60余座,发现了我国最古老的图像文字11个个体(其中7个由赖非亲自发现),解决了大口尊陶文一直悬而未决的地层关系问题。被学术界称作是“迎来中国古代文明曙光”的重大发现。

1981年秋

参加曲阜林前村战国墓地的发掘、整理与研究工作。确定了墓葬的组别,再次印证了曲阜境内西周以来周人与东夷族人各不相同的文化面貌及分属而葬的习俗。

1981年冬—1983年夏

参加并主持(业务主持)兖石铁路西线(兖州—临沂)工地田野考古钻探与小雪村等古代遗址的发掘工作。摸清铁路沿线古遗址、古墓葬的分布情况,发掘了有关大汶口与汉代文化遗址。

1983年秋—1986年春

参加“云峰群刻”的调查、传拓、整理与研究工作。首次采用书法类型学的手段与方法,将“云峰群刻”45种分成5组(即5个类型),认为只有其中一组作品是郑道昭书写的,其它4组乃是出自他的僚属或道士之手,纠正了自宋代以来金石书法界广为流传的错误观点。课题的开展有别于金石学研究,全面贯彻了现代田野考古学的理论与思想,为后来他们一直倡导的“石刻考古学”走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1985年

在洛阳国际魏碑学术研讨会上,提出了“书法类型学”的概念与学说,后被国内外不少专家引用。

参与组织第一次“国际云峰刻石书学讨论会”(莱州)。

1986年夏秋

主持山东秦汉碑刻的调查、测绘、传拓、整理与研究工作。获得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取得一系列前人未及的成果,在汉碑的起源、演变、分布、形制、功能、类型、文体、刊立仪式、附属文物等诸方面的认识上,取得了新进展,是自金石学产生在来,用现代石刻考古学的理论与方法,对秦汉碑刻进行的第一次专题调查与研究(成果待发表)。

1986年冬—1990年冬

主持山东北朝佛教摩崖刻经调查、传拓、测绘、整理与研究工作。其内容涉及刻经本体、相关寺院、人物、教义、教规、文化、艺术等若干方面,对我国佛教刻经的起源、发展、分布、演变特点,以及它在宗教史、文化史、艺术史、佛教考古等方面的价值与意义,进行了一定深度的探索。

参与组织“国际汉碑书学讨论会”(泰安、曲阜),和第一次“国际刻经学术讨论会”(邹城)。

作为学术顾问,参加山东高唐赵八里唐代窑址及墓地的发掘。纠正了聊城地区文物管理部门关于该处文化性质的判断。

1991年春—1993年冬

主持山东汉代画像石全面普查工作。摸清全省画像石的分布、数量、现状等基本状况,并对山东汉画像石的文化背景、演变过程、分布状况、形制功能、题材内容、雕刻技法、时代风格等问题,进行了一定深度的研究。

完成山东新出土古代玺印的收集、整理与考释工作。首次系统地对全省出土的古代玺印,进行地层清晰、坑位关系明确的汇集整理。

1994年—1996年春

主持山东省历代墓志的调查、传拓、整理与研究工作。完成了墓志起源,与山东墓志的分布、重要家族墓地调查、汉唐墓志考释等课题的研究。

1997年—1998年

搜集整理山东古代铜镜及汉代圆雕艺术品资料。并对其进行了初步的分区分类考察(成果待发表)。

1999年—2000年

参加山东新发现的北朝佛教摩崖刻经的调查、传拓、测绘、整理与研究工作。

作为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山东站专家、山东省文物鉴定专家组成员,多次参加省内相关文物的鉴定与全省文博考古重大业务建设的论证、评估。

2000年—2003年

系统思考“书法环境学”与“书法类型学”的学术建设。在20年书史研究的基础上,创立了“书法环境—类型学”的理论与方法。“书法环境—类型学”来源于书法史研究实践的总结,是书法史研究中一种具有完整意义的、自成体系的思想方法论。

参与组织第二次“国际刻经学术讨论会”(济南)。

2003年—2004年

全面总结“书法环境—类型学”初步实践的得与失,进一步深化若干课题的探讨与论文的写作、修改。

2005年

上半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讲学,内容为魏晋南北朝寺院考古。

下半年参与组织第三次“国际刻经学术讨论会”(邯郸)。

2006年

1996年以来,连续承担山东大学、山东艺术学院进修生、本科生、研究生有关课程的教学任务,及齐鲁文化研究中心相关课题的研究任务。

作为中方业务代表,三次参加由德国海德堡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等5所高校参与的刻经学术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作为中国书法家协会学术委员,被聘为“第七届全国书学讨论会”评委,与“第二届中国书法兰亭奖”理论奖评委。

多次参加全省文物考古科研成果的评审,及文博考古专业技术职称评定工作。

(2006年以后学说活动资料尚未整理)

出版图书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