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11 21:22
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简称“赣南师大(GNNU)”,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是江西省人民政府举办、江西省教育厅主管的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江西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西省公费师范生培养高校,被列为教育部对口支援高校、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
学校创办于1958年,时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5月,学校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1964年4月,学校又更名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赣南师专被撤销,学校一半面积被赣南纺织厂占用,教学用具和图书资料均被破坏。1969年,校名更改为赣南专区“五·七”教育学校。1972年,校名更改为赣南教育学校。1974年,校名更改为赣南师范专科学校。
1978年,学校开始扩招新生,因教学用地严重匮乏,学校被迫在校农场、赣南师范、校本部三个地方进行办学。1984年更名为赣南师范学院,升格为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赣粤闽湘四省边际区域唯一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省属本科师范院校。2009年,学校获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资格。
2016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赣南师范大学。2017年12月,顺利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专家组评价学校“是一所特色鲜明、前景良好的区域性优秀师范大学”。2022年1月,入选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重点建设学校。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设有18个教学单位、1所独立学院、1所附属中学、2所附属小学、1所附属幼儿园。学校开设59个本科专业,2023年招生的本科专业49个,涵盖10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和文理学科为特色、文理管工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
截至2024年2月,赣南师范大学建设有1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6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截至2023年12月,化学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园艺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省“十四五”双一流潜力学科。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10余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等国家级人才20余人,“双聘”院士3人。
截至2024年2月,赣南师范大学大学建设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18个。另有29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17个列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范围的师范专业全部通过第二级认证。
2022-2023学年,学校新增获评国家级一流课程7门(其中线下课程2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5门),省级一流课程18门(其中线上课程5门、线下课程3门、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9门、社会实践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和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至此,学校已建设有9门国家级一流课程,71门省级一流课程,8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1个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获批全国教育专业学位教学案例库案例24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8项、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学校获教育部首批“四新”建设项目2个、教育部高校思政工作精品项目2个、教育部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1个、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1个。
截至2023年12月,赣南师范大学与美国、俄罗斯、法国、泰国等10余个国家的有关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与俄罗斯奔萨国立大学合作举办了江西省首个音乐学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立了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新加坡研究中心”。承建了我国在西非的首个孔子学院——塞拉利昂大学孔子学院,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现有招收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孟加拉国等2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200余人。2022年9月21日,科技部农村中心会同江西省科技厅与赣南师范大学等13家协作单位签署了“100+N”开放协同创新体系建设合作备忘录。为开拓学生国际视野,提升跨文化交际能力,促进校际交流合作,赣南师范大学于2024年寒假组织赴英国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寒假交流。赣南师范大学2023年1月组织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寒假访学。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有国家脐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等3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21个省级科研平台。
截至2023年12月,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100余项,获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40余项。
截至2023年9月,学校拥有图书馆1个,图书馆总面积达到36553.24平方,阅览室座位数3814个。图书馆拥有纸质图书244.75万册,当年新增52460.0册,生均纸质图书100.62册。2022年图书流通量达到2.90万本册。
截至2023年9月,拥有电子期刊37.50万册,学位论文868.00万册,音视频232000.0小时。电子资源访问量2953.00万次,当年电子资源下载量316.80万篇次。
截至至2023年12月,赣南师范大学共创办了《赣南师范大学学报》《红色文化学刊》2个学术期刊。
《赣南师范大学学报》是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系RCCSE中国核心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特色栏目”入选期刊(客家研究专栏)、江西省优秀期刊“优秀栏目”入选期刊;社会科学版主要刊载文、史、哲、经、法、教育等方面有新意、有特点的理论文章;社会科学版主要栏目有《客家研究》《苏区研究》《哲学研究》《文学研究》《文化研究》《语言学研究》《新闻与传播》《心理学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艺术教育与研究》《教学改革研究》等;自然科学版主要反映数、理、化、体育、中学理科教学研究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研究快报》《基础数学》《光子学与光子技术》《实验研究》《中学理科教学研究》《教材教学研究》。
《红色文化学刊》是2016年经中国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正式批准的专业学术期刊(刊号:CN36-1345/D),中国内外公开发行,由赣南师范大学主办,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赣南师范大学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承办,是中国内外红色文化研究者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
学校校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青出于蓝胜于蓝。外圈标校名“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内圈为3个木铎与祥云组成的“人”字形,“精气神”3字小篆变形,像脉络贯穿“人”体,以此说明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文化深入人心,构成学校文化的核心价值和师生员工的共同追求。建校时间“1958”置于徽标中央,意指学校木铎金声发于1958年。
学校胸徽为题有校名的长方形证章,教职工为红底、黄字,学生为蓝底、白字。
学校校旗为红底黄字的长方形旗帜。中央图案由校徽、校名有机组合而成。校旗正上方为学校校徽,下方为校名“赣南师范大学(GANNAN NORMAL UNIVERSITY)”。
学校校风为“崇德,尚学,求实,创新”。
学校的大学精神为以“多谋思变、同心创业,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勇于开拓、追求卓越”为基本内涵的赣师人特有的“精气神”。
截至到2023年11月,学校当前共有61个学生社团,年均社团活动超200场。
2022年5月14日,学校第八届学生社团文化艺术节开幕式暨游园活动在五四广场举行。本次游园活动共遴选出24个学生社团进行静态展示,5个社团进行动态表演,通过节目表演、游戏互动、知识科普等多种形式展现社团文化建设的多面成果。
2023年3月11日,学校大学生葫芦丝爱好者协会联合赣州市音乐家协会葫芦丝专业委员会,在章贡区桢爱养老院开展“学雷锋、献爱心、颂美德”关爱演出活动。据悉,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学校大学生葫芦丝爱好者协会认真谋划,积极践行“向雷锋同志学习”的誓言担当,用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
2023年4月22日,第二届社团音乐交流会在学校五四广场成功举行,近500名观众观看演出。此次音乐交流会,由音乐学院主办,大学生艺术团、大学生吉他社、大学生赣南采茶戏传承协会、大学生葫芦丝爱好者协会以及大学生红井水合唱团联合承办,旨在弘扬社团文化,彰显青春风采,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为青年学子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
中央苏区历史博物馆作为江西省大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主管,赣南师范大学主办。场馆借助丰富史料详细介绍了中央苏区创建从开辟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历史概况,收藏有苏区历史文物、展览实物1300件,历代铜币4000件、遗址旧址、文物、人物图片600幅,是赣南师范大学开展“课程——社团——博物馆”三位一体理论与实践结合教育模式的重要教学实践场所,也是学校面向青年大学生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与红色文化宣传的重要平台。
蓉江校区内具有诸多先辈的雕塑,学校继承和尊重先辈所留下的优良品质和精神,教育学生既不能忘记先贤,更不能愧对后人,要像先贤那样一样,为后人创造比前人更好的环境与条件也是我们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
学校位于江西省赣州市,截至2023年12月,有蓉江校区、章贡校区、白塔校区(大学科技园)3个校区,共占地2200余亩。
赣南师范大学蓉江校区是学校的主校区,位于赣州市师大南路1号。
赣南师范大学章贡校区是一所独立院校,称为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院校识别码为4136013439),上级主管部门是江西省教育厅,办学类型为独立学院,办学层次为全日制普通本科,校址为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旗大道61号。
赣南师范大学白塔校区是一所科技园,位于狮子岩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