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

更新时间:2023-04-28 09:05

《赤壁》是由国家大剧院以正史《三国志》为底本,结合小说《三国演义》和传统三国戏改编的京剧剧目。

剧情简介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曹操八十三万水陆大军南犯。消息传来,东吴群臣惶恐,战降不一,吴主孙权莫衷一是。

诸葛亮舌战群儒,陈述利害;周瑜谋略在胸,历数胜算;小乔为靖国难,不惜挺身赴死。终于使孙权下定孙刘结盟,共御强敌的决心。

风云际会,赤壁鏖兵,英雄逐鹿,各领风骚。团结凝聚了力量,政治演化为智慧,军事上升为艺术。

孔明周瑜,草船借箭,火烧连环,百万曹军顷刻间灰飞烟灭。

孙刘联军欢庆胜利,诸葛亮却独立赤壁,酹酒祭江。

主创人员

创作人员

创作人员参考资料

表演人员

表演人员参考资料

角色人物

戏曲表现

剧情安排

第一场:铜雀兴兵

汉献帝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一座金碧交辉的铜雀台映入眼帘,高台之上,汉献帝带同文武群臣大开筵席,铜雀台下,一时笙歌乐舞,百戏杂陈。

而后,曹操到来。他“尊天子令诸侯”,想要达成追穷寇、扫江南、踏天堑、纳四海、雄霸天下的野心。在曹操三两句话的逼迫下,汉献帝畏惧不已,无奈下诏南征。

诏令一下,曹操立即动身。点齐水路军马共八十三万后,曹操亲为统帅,以雄师百万之势,欲要南下剿灭孙刘,荡平江南。

第二场:舌战群儒

密集的战鼓之声,预示着曹军就要逼近东吴的地界——舞台亮起,另一边,东吴满朝文武窃窃私语,慌乱得如同热锅上的蚂蚁。

文臣虞翻急急上前,“大事不好了!曹军又取了江陵!”这消息在群臣中炸开,群臣议论纷纷,吵成一片。众臣分为两派,文臣主降,武将主战,有的说“曹军势大,不如早降”,有的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

当群臣犹在“是降是战”的争辩中争吵不休时,锵的一声锣响,诸葛孔明步入殿中,他此番便是要说服吴侯孙权共御曹军。

接下来便是一场激烈的唇枪舌战。诸葛孔明言辞越来越激昂,指出曹军号称百万之众,但多为降兵败将,同时又不习水性,远途行军兵必已疲惫,一番话驳斥得东吴文臣张口结舌,武将轰然喝彩。

送诸葛孔明去馆驿休息之后,孙权依然犹豫不决,正欲问计于周瑜之际,这时心怀鬼胎的虞翻上前,指出周瑜近来羞愤成疾,是被曹操希望“揽二乔于东南”的狂妄言论所气。孙权听后勃然大怒。

第三场:结盟定计

此刻,柴桑郡的都督府中,小乔正准备了酒饭欲去宽慰周瑜,存心挑唆的虞翻登门造访。

虞翻装作探访周瑜,实则是去挑拨小乔和周瑜的关系,指出小乔才是周瑜的病根,一番话说得小乔心中天旋地转,瘫倒在椅上。

小乔万般思量之后,决定舍身以保全周瑜名声。幸被周瑜及早发现,而她与周瑜的对唱中,一番不输于男儿气节的唱词,既体现了小乔的善解人意,又说明了她对周瑜的情深意切。

二人的一唱一和正好被门外的吴侯孙权和孔明、鲁肃一干人听得一清二楚。大受感动的孙权终于决定孙刘结盟,共击曹操。孔明与周瑜意气相投,惺惺相惜,就连想出的以“火攻”破曹的方法都一模一样。

第四场:泛舟借箭

在江北灯烛通明的曹军大营里,曹操正与众将在楼船夜宴。而在长江之南侧,周瑜与孔明正泛舟江上。当船离曹军大营越来越近时,周瑜开始抚琴,琴声借雾传递,更显清亮。

周瑜与诸葛孔明早已准备好一次“虚假”攻势:二人小船之后,二十只快船为一组,两组快船先后朝曹营驶去。曹操生性多疑,而且这大雾之中,曹操也不敢轻举妄动,又见周瑜亲自立于船头擂动战鼓示威,勃然大怒,下令调集全数弓箭手,登时万箭齐发!箭雨之后,船上的东吴将士齐声大喊:“谢曹丞相赠箭!”曹操此刻才发觉上当,又悔又恨,但为时已晚。

第五场:备战借风

曹军处“借来”的十万支羽箭,解了东吴箭矢不够之急。此时东吴的江边练兵场里一片欢快的气氛,东吴将士有的运送羽箭,有的练兵操练,周瑜、孔明和鲁肃登上观武台观看练兵。

这时,小乔率领各位文臣武将的女眷来到军中,送来征衣战袍,为东吴将士鼓舞士气。东吴军士对此大为感动,三军操练起来,军威雄壮。此时的西北风吹动旌旗猎猎作响,周瑜顿时笑容全无,忧虑的大呼“不好!”

周瑜所忧之事,诸葛孔明早已猜透,“欲破曹公,宜用火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孔明心中早已有数,告诉周瑜,三日之内,浩荡的东风必定降临。

第六场:火烧赤壁

曹操虽然狂妄,但也同样了解到铁锁连环战船的死穴——“船皆连锁,固然敌用火攻,分解不开,一焚俱焚。”听了曹操这一席话,曹操左右的将领顿时慌乱不已。曹操哈哈一笑,成竹在胸:“尔等看旌旗旗舞旗角飘南,这隆冬岂会有东风转蟠?”

正在曹操大笑之时,忽听风声猎猎,旌旗北飘,曹操顿时大惊失色。遥远的天际,泛起一线微弱的红光,俄而,红光越来越艳,那正是乘风而来的东吴的硝磺火船。

此时,周瑜、孔明意气风发,豪气千云的指挥军士拼杀,借着冲天的火势,杀得曹军人仰马翻。孙刘联军火烧连营,水天皆被染红。最终,八十三万曹军灰飞烟灭,曹操仅在少数兵将的护拥下狼狈不堪的逃走。

赤壁之战,孙刘联军大获全胜。但见诸葛孔明在三军庆功之余,站在赤壁矶头,远眺滚滚长江,把酒祭江。

剧本内涵

京剧《赤壁》的剧情在有限的时空内,三条矛盾线索交织纠葛,串起了散落在三国战火中的闪光“珠玑”:曹操与孙刘横刀立马的军事对抗;东吴内部文臣武战降不一的激烈纷争;周瑜与小乔的爱恨情仇、生离死别,以及“流言”作为杀人不见血之利器对于故事情节的“催化”和“激化”。 英雄义、儿女情、家国爱贯穿其间,三国纷争跌宕起伏。

唱词表现

《赤壁》全剧截选六大历史片段:铜雀兴兵、舌战群儒、结盟定计、泛舟借箭、备战借风、火烧赤壁,使整个故事更加“抓人”。“舌战群儒”一段,诸葛亮与群僚顶着唱、连着唱、咬着唱,70多句唱一气呵成。“舌战群儒”同时也是多种板式的集体亮相,包含了西皮原板、西皮快板等。在“泛舟借箭”中,诸葛亮、周瑜、曹操各表胸怀、同时开唱,8分多钟的联弹是京剧舞台首创。小乔在饮毒酒时,周乔二人的对唱成为剧中的一个高潮。而诸葛亮“把酒祭江”的大段【反二黄】,则尽显豪迈悲怆的大气魄和胸怀天下的大情怀,成为全剧的点睛之笔。

舞美表现

不同于以往京剧的“纯粹写意”,《赤壁》的演出中,舞台上“万箭齐发”的借箭场面,“百面旌旗画东风”的独特构思,炽烈通红的“火烧连营”,艨艟战船的分崩离析,都带来令人震撼的视觉冲击。《赤壁》的舞美设计暗合五行,金、木、水、火、土,很多细节均有“奇招”;有形演绎无形,百面旌旗刻画东风。

人物刻画

不同于以往同题材的戏曲、电视与电影,京剧《赤壁》在人物形象刻画创新力度很大,剧中对诸葛亮、周瑜等人物有着更为深刻的心理刻画,还原历史而不同于历史,人物形象更为丰满。诸葛孔明的足智多谋、周瑜的虚怀若谷、曹操的不可一世、小乔的柔弱娇媚,都有不同的展示。

剧目赏析

《赤壁》可以说是京剧界的“好莱坞”。把这样一出京剧拍成了大片儿的感觉,相信剧组的每一个人都付出了相当的艰辛和努力。从表演形式上讲,大剧院版《赤壁》坚守了京剧这块阵地,但同时又引进了许多新的元素,如音响效果、视觉效果、场面、现代化的技术运用等方面都非常出色。(观复博物馆创办人、馆长马未都评)

将这么长一段历史紧缩在6场戏之中,结构紧凑又精妙,就足以说明编者功力的深厚。同时在许多细节的处理上也非常讲究。在历史中,“赤壁之战”的真正统帅是周瑜而不是诸葛亮,在大剧院版《赤壁》中,还原史实,展示了周瑜在“孙刘结盟”中的重要地位和全新形象。而在老“三国戏”中,经常被神化的“诸葛亮借风”的段落也被非常巧妙地弱化,这样的处理更符合现代人的思想意识。结尾处有诸葛亮吟唱的大段“祭江”,通过胜利者之口来表达对于战争的反思,极具深意,同时在几个主要人物的分量上也做到了平衡,非常巧妙。(京剧编剧、学者徐城北评)

南美首映

当地时间4月20日至25日,中国国家大剧院团队到访巴西和阿根廷。这是该剧院首次赴南美交流。中国如此高层次的院团送“乐”送“戏”到遥远的南美,令南美观众倍感惊喜。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