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小豆花

更新时间:2023-12-09 14:18

赤小豆花,中药材名。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功能主治为:清热,止渴,醒酒,解毒。治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①《本经》:主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②《别录》:止消渴。③《药性论》: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④《纲目》:治肠中积热,痔瘘下血。

药品来源

本品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

性味归经

①《本经》:味辛,平。

②《别录》:无毒。

功能主治

清热,止渴,醒酒,解毒。治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

①《本经》:主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

②《别录》:止消渴。

③《药性论》: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

④《纲目》:治肠中积热,痔瘘下血。

分布区域

1.分布于浙江、江西、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南方各地普遍栽培。

2.全国广为栽培。

生长环境

栽培或野生。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戌入散剂。外用:研末撒。

相关配伍

①主痃疟,寒热邪气,泄痢,阴气不足,止渴及病酒头痛:小豆花于豉中煮,五味调和,作羹食之。(《食医心镜》)

②治疔肿:小豆花为末敷之。(《普济方》)

相关论述

1.《神农本草经》:主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

2.《名医别录》:止消渴。

3.《药性论》: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

4.《本草纲目》:治肠中积热,痔痿下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