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峰荞麦

更新时间:2023-01-09 04:04

赤峰荞麦,内蒙古赤峰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产品特点

外在感官特征

赤峰荞麦茎光滑,无毛或具细绒毛,圆形,稍有棱角,幼嫩时实心,成熟时呈空腔。茎粗一般0.4~0.6厘米,茎高60~150厘米,最高可达300厘米。叶片呈圆肾形,基部微凹,具掌状网脉,叶柄细长。果实大部为三棱型,少有2或多棱不规则型。形状有三角形、长卵圆形等。

内在品质指标

荞麦其籽粒维生素B2含量较高,为0.22—0.26毫克/100克;维生素B6含量为0.12—0.18毫克/100克;含量较高,为16.9—19毫克/100克;含量较高为,384—428毫克/100克;含量较高,为457—516毫克/100克。

产地环境

位置境域

土壤地貌

赤峰地处大兴安岭南段和燕山北麓山地,分布在西拉木伦河南北与老哈河流域广大地区,呈三面环山,西高东低,多山多丘陵的地貌特征。山地约占赤峰市总面积的42%;丘陵约占24%;高平原约占9%;平原约占25%。大体分为四个地形区:北部山地丘陵区;南部山地丘陵区;西部高平原区;东部平原区,海拔高300-2000米。东部在西拉木伦河与老哈河汇流处大兴三角地区,海拔高不足300米,为赤峰市地势最低地带;西部克旗、郊区和河北省围场县交界处的大光顶子山,海拔高2067米,为赤峰市第一高峰。主要山脉有大兴安岭南段,努鲁儿虎和七老图三条山脉。赤峰市的土地资源特点是,地处内蒙古高平原向松辽平原过渡地带,北部为大兴安岭南段山地,燕山山系的七老图山屏于西部,努鲁尔虎山呈于东南侧,构成了三面环山的半环形,地势西高东低,海拔一般在500—1500米之间,海拔最高为2067米。地貌形态可分为山地、高平原、熔岩台地、低山丘陵、沙丘平原。其中山地面积占17.74%;高平原占5.72%;熔岩台地占3.21%;低山丘陵占19.44%;黄土丘陵占22.9%;河谷平原占8.17%;沙地占23.3%。

水文情况

赤峰市水资源总量为42.7亿立方米,有乌力吉木沦河、西拉沐沦河、老哈河、敖来河、滦河、大凌河六条外流水系和内陆水系共308条大小河流,72处天然湖泊。最大的湖泊为达里诺尔湖,水面面积为35.7万亩。地表水径流量32.6亿立方米,地下水可开采10亿立方米。人均占有水量670立方米。耕地亩均占有水量323.7立方米。西辽河的两条主要支流西拉沐沦河、老哈河都在赤峰境内,大小干支流达40余条,有达里诺尔等湖泊58处,地表水总量为32.7亿立方米,地下水可采集量为10亿立方米。

气候情况

赤峰市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24℃之间。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明显,不同地区差别很大,有300—500毫米不等。大部地区年日照时数为2700—3100小时。每当5—9月天空无云时,日照时数可长达12—14小时。赤峰市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荞麦。

历史渊源

赤峰市境内被国家考古界命名的原始人类文化类型有兴隆洼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小河沿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从考古发掘出来的石器、骨器、陶器、青铜器等生产生活器物证明,早在8千余年前境内的原始先民已经过着原始农耕、渔猎和畜牧的定居生活。

赤峰市志记载,荞麦在赤峰地区,辽代已有种植,宋沈存中《熙宁使虏图抄》载:“永安山(大兴安岭南段中部)谷宜梁荞,而人不善艺,四月始嫁,七月毕敛”。元代亦有种植,清代放垦后更多种植。解放后,荞麦种植最多年份为190万亩,最少年份为56万亩,平均亩产18—54公斤。

生产情况

2014年,赤峰荞麦播种面积28029公顷,总产量为34110吨,单产为1217公斤/公顷。

产品荣誉

2015年11月05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赤峰荞麦”实施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赤峰市所辖阿鲁科尔沁旗、巴林左旗、巴林右旗、林西县、克什克腾旗、翁牛特旗、喀喇沁旗、松山区、红山区、元宝山区、宁城县、敖汉旗共12个旗县区132个苏木(乡镇)。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1′07″—120°58′52″,北纬41°17′10″—45°24′15″。

质量技术要求

质量控制技术规范编号:AGI2015-03-1739。

安全要求

赤峰荞麦,由于生产区域内无工业污染,赤峰内耕地被内蒙自治区农业厅认定为无公害生产基地,水质土壤均达到安全标准,因此生长的荞麦无农药残留,并且赤峰辖区内荞麦大部门被农业部认定为“三品一标”农产品,荞麦种植产品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农产品标识包装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和法律法规规定。

特定生产方式

1、产地选择:赤峰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冬季漫长而寒冷,春季干旱多大风,夏季短促炎热、雨水集中,秋季短促、气温下降快、霜冻降临早。环境条件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赤峰荞麦生长。大部地区年平均气温为0—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为-10℃左右,极端最低气温-27℃;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0—24℃之间。年降水量的地理分布受地形影响十分明显,不同地区差别很大,有300-500毫米不等。荞麦种植大多在旱地,属于属于雨养农业。赤峰有效积温高,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独特的气候条件,不同的土壤类型,使赤峰杂粮生产更具地方特色,当地生产的荞麦口感较好。

2、品种范围:赤峰市大面积种植的荞麦品种为甜荞,苦荞也少量种植。主要有日本大粒荞麦、皇家荞麦、甜荞小红花,小三棱、小八棱、当地荞麦、白花荞麦、小粒荞麦、三棱荞麦也有小量种植,近年来赤峰农牧科学研究院选育的赤甜荞麦1号荞麦新品种推广面积也在逐年增加。

3、生产过程管理:赤峰荞麦以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化肥为辅,化肥必须与有机肥配合使用。生产过程必须按照《赤峰荞麦种植技术规程》操作。

4、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收获适期是在75%的籽实呈现原品种固有褐色时。割倒荞麦植株平铺地面自然后熟晾晒。脱粒应选择在土麦场上进行,禁止在沥青路面及水泥场地翻晒及车辆碾压脱粒。

5、生产记录要求:荞麦品种、种子处理、施肥时间、数量方法和用药时间、剂型、剂量、稀释倍数、使用量、使用方法及收获情况等相关内容措施作详细记录。所有记录的档案内容要真实、准确、规范、并具有可追溯性,记录档案资料要有专人保管3年。

分级

根据感官指标、理化指标等分为特级品、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统装品。

专用标志使用

1、符合下列条件的单位和个人,可以向登记证书持有人中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①生产经营的农产品产自登记确定的地域范围;②已取得登记农产品相关的生产经营资质;③能够严格按照规定的质量技术规范组织开展生产经营活动;④具有地理标志农产品市场开发经营能力。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应当按照生产经营年度与登记证书持有人签订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协议,在协议中载明使用数量、范围及相关的责任义务。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持有人不得向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收取使用费。

2、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享有以下权利:①可以在产品及其包装上统一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赤峰荞麦名称和公共标识图案组合标注型等);②可以使用登记的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宣传和参加展览、展示。

3、农产品地理标志使用人应当履行以下义务:①自觉接受登记证书持有人的监督检查;②保证地理标志农产品的品质和信誉;③正确规范地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4、地理标志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建立质量控制追溯体系,农产品地理标志持有人和标志使用人,对地理标志农产品的质量和信誉负责。

5、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冒用农产品地理标志和登记证书。

6、鼓励单位和个人对农产品地理标志进行社会监督。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