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哲语

更新时间:2024-01-04 17:02

赫哲语(Hezhen language),赫哲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主要分布在中国黑龙江省的同江、饶河等县的沿江地区。赫哲族有1400余人,大部分人已改用汉语,只有五、六十岁以上的人还能讲赫哲语。可分为两个方言:奇楞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街津口乡,饶河县的西林子乡四排村等地)和赫真方言(主要分布在同江县的八岔乡)。在俄罗斯境内的那乃语和赫哲语为同一语言,使用西里尔字母拼写的那乃文。赫哲族通用汉文。在国外,分布于俄罗斯境内,称作那乃语

语音

赫哲语在语音方面接近满语支语言,而在语法结构方面更接近通古斯语支语言。学术界较新的分类法认为赫哲语属于通古斯语支的那乃次语支。属于这个次语支的还有苏联境内乌利奇语、奥罗克语、乌德语和奥罗奇语

元音

元音有i、u、ü[y]、o、ö[œ]、a、e[ə]7个。复元音有ai、au、ei、eu、ia等16个。元音不分长短。出现在位于词末的辅音n前时,有鼻化现象;有元音和谐现象。元音可分为阳性元音(ɑ、o、e)阴性元音,中性元音(i、u、ǖ),如:azan女,tomtoni“鱼钩”,mokolkon小腿。

音辅

音辅有b, p, m, w, f, d, t, n, l, r, z,č ,š等28个。

语法

名词

名词有7个格,有领属范畴。后者是不同于满语而和鄂温克语等语言相同的语法现象。如:miniɑmi-mi~miniɑmi-ji“我的父亲”,嶃iniɑmi-嶃i“你的父亲”,niɑniɑmi-ni~niɑniɑmi-ti“他的父亲”,munuɑmi-mu“我们的父亲”,suniɑmi-su“你们的父亲”,tiɡuru-niɑmi-ni~tiɡuruniɑmi-ti,“他们的父亲”。

代词

在名词和代词后可以接附加成分-嬜ɡ?amp;#91;/-n?amp;#91;嬜ɡ?amp;#91;代替“领格名词、代词+中心词”的结构。例如,?amp;#91;i(这)s?amp;#91;唓?amp;#91;n(车)ɑmi-n?amp;#91;嬜ɡ?amp;#91;(父亲)“这车是父亲的”(ɑmin?amp;#91;嬜ɡ?amp;#91;代替ɑm?amp;#91;-jis?amp;#91;唓?amp;#91;n);ti(那)sɑbu(鞋)嶃in?amp;#91;-嬜ɡ?amp;#91;“那鞋是你的”(嶃in?amp;#91;嬜ɡ?amp;#91;代替嶃inisɑbu)。

动词

动词有态、体、时、人称、式的范畴。

和鄂温克语相同而和满语不同的是动词有人称,如?amp;#91;n?amp;#91;-mi“我去”,?amp;#91;n?amp;#91;-嶃i“你去”,?amp;#91;n?amp;#91;-ni“他去”。④常见的句型有:只有谓语一个成分的单部句tiɡd?amp;#91;x?amp;#91;“下雨了”。谓语带补语或修饰语的单部句mindu(我)?amp;#91;m(来)“到我这儿来”。有主语和谓语的双部句morin(马)buɡdɑn?amp;#91;ini(跑)“马跑”。主语和带有补语或修饰语的谓语组成的双部句ti(他)suk?amp;#91;d懔i(斧子)mo(木头)慯ɑb慯im(砍)bi嶃i“他正在用斧子砍柴”。形动形式动词作从句谓语的复句嶃ini(你)jo尣or慯尣?amp;#91;nd?amp;#91;(串门),bi(我)?amp;#91;i(这)ɑdiliw?amp;#91;(网)t?amp;#91;ni(刚刚)tɑtɑm(拉)odi尣ɑn(做)bi慯in“你来串门时,我刚织完网来着”。副动形式动词作从句谓语的复句嶃i(你)x?amp;#91;唓uki嶃il?amp;#91;(说),bi(我)sɑ尣ɑi(知道)“你一说,我就明白了”。

词汇

词汇由于赫哲族主要从事渔猎生产,因而鱼的名称比较丰富,如dɑoimɑ尣ɑ“大马哈鱼”,ɑd懔?amp;#91;n“鳇鱼”,ɑu慯iq?amp;#91;“倐花鱼”,kirfd懔?amp;#91;n“鲟鱼”,kur?amp;#91;“草根鱼”,慯i慯iGɑn“狗牙鱼”。派生法和合成法是基本的构词方法。例如,sɑ慯i“锄”qu乛sɑ慯qu“锄头”,ju尣ɑn“棉花”+ki乛ju尣ɑnki“棉的”,so嬜o-“哭”qu乛so嬜qu“爱哭的”,尣ɑd懔?amp;#91;“剪子”+lɑ乛尣ɑd懔?amp;#91;lɑ-“剪”,ɡuɡdɑ“高”+n尣?amp;#91;n乛ɡuɡdɑn尣?amp;#91;n“长高”,irm?amp;#91;(针)尣ul尣ɑ(贼)乛irm?amp;#91;尣ul尣ɑ“蜻蜓”,j?amp;#91;j?amp;#91;(爷爷)mɑfɑ(老人)乛j?amp;#91;j?amp;#91;mɑfɑ“老虎”,尣ɑilɑn(榆)mo(树)乛尣ɑilɑnmo“榆树”,ɑ扷ɑn(女)n?amp;#91;u(弟弟)乛ɑ扷ɑnn?amp;#91;u“妹妹”。

作品特点

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通古斯语支语言的特点,因此研究者对赫哲语属于哪个语支有不同意见。较新的分类法认为赫哲语属于通古斯语支的那乃次语支。语音方面,有7个元音:a 、?amp;#91;、i、o、u、┐、y,有16个复元音:ai、?amp;#91;i、ia、i?amp;#91;、ua、ui等;有28个辅音: b、p、m、f、w、扷、堭、s、d、t、n、l、r、唓、堮、惼、墭、唓、慯、嶃、j、g、k、x 、嬜、G、q、Ⅹ有不太严整的元音和谐律。语法方面,名词有 7个格,有领属范畴,但无复数第一人称(包括式)的领属附加成分。在名词和代词后可以接附加成分-嬜 g?amp;#91;/-n?amp;#91;嬜g?amp;#91;代替“ 领格形式的名词、代词加中心词”的结构 。例如, ti(那) suk?amp;#91;(斧子)nianin?amp;#91;嬜g?amp;#91;(他)( 那斧子是他的,nianin?amp;#91;嬜g?amp;#91;代替nianijisuk?amp;#91;)。动词有人称形式。多用人称副动词和带格附加成分的形动词作从句的谓语。在词汇中表示渔猎生产活动的词丰富。派生法和合成法都是构词的重要方式。

现状

赫哲语又称那乃语或戈尔德语,是赫哲族(在俄罗斯称为那乃人)的语言。通行于中国和俄罗斯接壤的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一带。

赫哲语近似满语和锡伯语,属于阿尔泰语系通古斯语族南通古斯语支。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在1920年代起,Valentin Avrorin 等语言学家以西里尔字母书写赫哲语。

而在中国黑龙江省,赫哲族多已被汉化,现在除了约十数名50岁以上的族人,尚能操赫哲语外,该族共1,400余人已转用汉语。赫哲族主要居住在黑龙江省。赫哲族先民自古繁衍生息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流域,肃慎人、揖娄人、勿吉人、黑水靺鞨人、野人女真等古代民族,均与赫哲族先世有历史渊源关系。20世纪50年代,国家进行民族成分识别后,正式确认了赫哲族,赫哲族成为祖国大家庭的一员。2002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全国赫哲族人口为4640人。其中3759人居住在黑龙江省,占全国赫哲族总人口的88.55%。

2001—2002年对赫哲族集中的四村(街津口村、八岔村、四排村、敖其村)、两市(佳木斯市、同江市)、一镇(绕河镇)、一县(抚远县)的赫哲语使用情况进行了问卷式调查和目标检验性复合。截止到2002年10月,赫哲族中94.26%的人口已转用汉语,赫哲语已经到了濒危的程度。综观赫哲人从20世纪初的只少量地运用汉语到20世纪末只少量地运用赫哲语的社会现象,赫哲语从当初的赫哲人的主要交际工具转为个别年龄段的人们在一定场合才运用的非主要交际工具,赫哲语的交际功能已经衰减,而且衰减的程度在日益加剧。但是作为语言现象,赫哲语还没有完全退出赫哲人的交际。

当代赫哲语

研究当代赫哲语发现以下特点:一、使用者的分布与聚居地不重合。二、掌握的词汇量与使用者人数间呈反比关系。三、单词的掌握量与使用者年龄的关系呈正比。我们知道,赫哲语属于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历史上没有创造过与赫哲语匹配的文字。语言使用能力中的读和写是针对文字而言的,因此,读和写的能力对赫哲语使用者来讲是天然的不具备。余下的就是说和听的能力了。赫哲语作为独立的语言曾被赫哲人广泛地使用过,那时在赫哲人的生活范围内,赫哲语能够完成赫哲人的交际功能,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化程度的提高,赫哲人生活模式的改变及其他文化的影响,赫哲语的功能逐渐衰退。原来作为社会交际语的赫哲语,交际能力降低,到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赫哲语的使用范围已经退缩到特殊的场合和个别的家庭中。到21世纪初的今天,能听懂和会说赫哲语已成为赫哲人的一种本领。而且听和说之间也有级差。在如今的赫哲族群体中,能听懂赫哲语的人口虽然不多,但还是比会说赫哲语的人口数多。在为数不多的会说赫哲语的人口中,赫哲语已不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随着少数高龄使用者的故去,赫哲语作为辅助性交际工具的作用也逐步逝去。现在留存在赫哲人中的赫哲语,主要是赫哲语单词和短语。因此说,赫哲语已经到了极其濒危的程度。

赫哲语的濒危与民族的安全没有关系,完全是由于语言转换引起的。思考赫哲语的濒危因素:第一,赫哲语没有匹配的文字记录,没有规范化体系,词汇的扩容大多是靠借词完成的,因此,在其他语言强大的冲击下,语言在结构上缺乏相应的应变能力。第二,单位区域内的赫哲人口少和与其他民族杂居,使赫哲语的交流渠道不畅通,使用越来越受限制。第三,随着赫哲人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改变,适应原来生活的词汇因不能准确表达客观现实而被放弃。第四,转用了全国通用的汉语作为主要的交际工具。某些语言失去功能成为濒危语言直至退出历史舞台,也是很现实的问题。因此我们在了解赫哲语的社会功能逐渐减少的趋势下,更应该掌握赫哲语社会功能衰退的原因、途径及程度。正确对待语言和民族、语言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在正确对待濒危的赫哲语的情况下,积极准确地描写赫哲语的语言结构。这也是语言工作者的重要职责。

黑龙江省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是赫哲族主要聚居地之一。通过对街津口村人口、受教育程度及家庭构成的调查分析可以看出该地区的语言使用情况。赫哲语作为独立的语言曾被赫哲人广泛地使用过 ,随着人类的进步 ,社会化程度的提高 ,赫哲人生活模式的改变及其他文化的影响 ,赫哲语的功能逐渐衰退。到 20世纪80年代的时候 ,赫哲语的使用范围已经退缩到特殊的场合和个别的家庭中。到 21世纪初的今天 ,赫哲语仅被少数赫哲人所掌握 ,已处于严重的濒危状态。

赫哲族

赫哲族是中国东北地区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主要分布在黑龙江省同江县、饶河县、抚远县。少数人散居在桦川、依兰、富饶三县的一些村镇和佳木斯市。因分布地区不同,从而有不同的自称。居富锦县大屯沿松花江上游的称“那贝”,居嗄尔当屯至津口村的称“那乃”,居勒得利村沿黑龙江下游至乌苏里江的称“那尼奥”。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赫哲族人口数为4640人。使用赫哲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无文字。早年削木、裂革、结革记事。因长期与汉族交错杂居,通用汉语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