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18 17:09
赫希曼基准又称关联效应标准,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艾伯特·O·赫希曼在其《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的。具体是指某一产业的经济活动能够通过产业之间相互关联的活动效应影响其他产业的经济活动。其实质是根据产业关联度——产业之间相互联系和彼此依赖程度的大小——来选择重点需要扶持的产业。关联效应较高的产业能够对其他产业和部门产生很强的前向关联、后向关联和旁侧关联,并依次通过扩散影响和梯度转移形成波及效应而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区域内主导产业只有与其他产业具有广泛密切的技术经济联系,才有可能通过聚集经济与乘数效应的作用带动区域内相关产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产业关联效应作为区域主导产业的一个重要标准,实际应用过程中应当选择那些产业延伸链较长,带动效应大的产业作为主导产业。
赫希曼基准的理由是:
1.在发展中国家经济不发达,资本投资能力差,产业间 相互依存度低的情况下,必须采取不平衡发展战略;
2.向前连锁不能独立形 成发展的诱导机能,它要伴随累计 “需求压力”同时出现,向后连锁的效果 则要强得多,因此,在初级产品(原料等)、中间产品产业未充分发展的情况下,优先建立从国外进口原件进行组装的最终产品加工业,既可以积累资本,又可以对其他产业产生关联诱发作用,为中间产品制造业规模经济的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因此,只要国内市场稳定,进口就会被逐渐取代。
赫兹曼指出,事实上许多国家的工业化正是从发展“最后加工”阶段开始,继而从事中间产品制造,最后发展基本原料工业。显然,这是以需求劳动供给增长(后向连锁诱发)的非均衡结构的选择战略。
产业关联度,即产业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程度,有方向和大小之分。产业关联分为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如果某一产业(如煤炭)的产品可作为另一产业(如钢铁)的中间产品,那么,该产业(煤炭)就是另一产业(钢铁)的后向关联产业,而(钢铁)另一产业是该产业(煤炭)的前向关联产业。在进行区域经济主导产业研究时,主要是利用投入产出法中的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来衡量、分析和反映产业关联强度的。
影响力系数:指某个部门生产一个最终产品时,对国民经济各个部门所产生的生产需求波及程度。影响力系数大于1,则表示该部门生产对其他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及影响程度超过社会平均影响力水平(即各部门所产生的波及影响的平均值),影响力系数越大,该部门对其他部门的需求拉动作用越大。
感应度系数:指国民经济经济各部门每生产一个单位最终产品时,某一个部门由此而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也就是需要该部门为其他部门生产而提供的产出量。感应度系数大于1,表示该部门所受到的感应程度高于社会平均感应水平(即各部门所受感应的平均值)。感应度系数越大,表示该部门受到的需求感应程度越大。前向关联强的产业,由于来自各产业的需求多,中间产品率高,很易受需求拉动而增长,因而感应度高;后向关联强的产业,由于来自各产业的原材料投入率高,其推动其他产业发展的能力较强,因而影响力较高。对于前后向关联均高的产业,其影响力和感应度都是很高的。
根据赫希曼基准,主导产业应选择具有较大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的产业,即“双高”产业,只有影响力系数和感应度系数比较大的产业才能带动其他产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