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5 13:03
公元457年,俾路斯的哥哥在父亲死后登基,成为了萨珊王朝历史上的霍尔木兹三世。但他却不甘心让兄长坐稳王位,转而在宦官支持下宣布叛乱。由于帝国西部的贵族们都支持霍尔木兹,他便一路逃往帝国的东部边陲,希望在那里获得足够的资源。
很快,俾路斯在不满西部集权化君主统治的东方,收获了各级封建领主与外藩们的援助。无论是呼罗珊地区的波斯封建武士,还是残存的贵霜附庸,都对决定出兵加入他的叛军队伍。甚至连已经在东北部崛起的白匈奴集团,也被邀请派出了雇佣军。为此,他还索性将已经被另一股游牧势力红匈奴所侵占的巴克特里亚本部,直接让给了后者。
结果,俾路斯依靠东部武士们提供的骑兵军团,迅速击败了兄长的军队。霍尔木兹因为一贯文弱,而不得波斯武士阶层的拥护。他在两河流域所能招募的平民步兵,也很难抵得上弟弟的麾下人马。俾路斯一世就这样问鼎了萨珊王朝的宝座。但可能是因为内战破坏了两河流域的水利系统,并造成了大量平民死亡,帝国在之后的又遇到了整整七年的灾荒。
所以,俾路斯在执政初期没有继续发动大规模外战的实力。因为在父辈时期已经吞并的亚美尼亚和高加索阿尔巴尼亚,都利用内战机会发动了叛乱。俾路斯不得不继续留用外族佣兵,帮自己打完了平叛战争。为此,他甚至一改历代萨珊君主的打劫叙利亚作风,与东罗马帝国签订了和约,并协商共同防御高加索山脉。
新的麻烦又很快在东部出现。原本已经隶属于白匈奴治下的另一股游牧集团--红匈奴,重新宣布自立。他们几乎控制了整个巴克特里亚山区,并开始袭击萨珊帝国的东部边界。当东部的领主们要求国王派兵增援,他却没有多余的资金来筹集足够的部队。一开始他还希望向东罗马帝国要钱,却被后者断然拒绝。于是只能继续同白匈奴人合作,借兵镇压了红匈奴人引发的战争。萨珊方面继续认可白匈奴对巴克特里亚和西面阿里亚地区的占有,白匈奴也将呼罗珊以北的贸易重镇布哈拉等地让给了萨珊。
但两国的关系又在不久后闹翻。不愿意接受波斯税吏盘剥的布哈拉人,招来了管理相对宽松的白匈奴。俾路斯不得不再次对东方用兵,带着数量有限的中央军和罗马人提供的一小股辅助部队东进。白匈奴骑兵熟练地将波斯人引入一个山谷,然后从四周形成了彻底包围之势。堂堂波斯君主就这样被迫向蛮夷跪拜和赔款,并将自己的两个儿子送后者的都城昆都士做人质。
到公元484年,俾路斯一世迎回了两个当人质的儿子。接着,便准备向白匈奴人发起最终报复。因为后者不仅威胁着整个帝国东部边境,还让他蒙受了巨大的屈辱。加上之前的灾荒已经初步得到缓解,可以用两河流域的资源进行大规模动员。
为了一举消灭地域广大的白匈奴人,俾路斯一世召集了帝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东征军。除了萨珊君主手里的精锐不死军外,还包括了帝国各地的封建领主武士。这些人将带着自己的骑兵队伍,从南方的胡泽斯坦等地赶往首都泰西封集合。东部呼罗珊地区的地方军,也在接到消息后提前动员起来。同时还有从北方里海地区南下的德拉米山地重步兵。
由于担心兵力不足,俾路斯甚至将原本正在弹压亚美尼亚叛乱者的大将沙普尔召回,顺便也将部分亚美尼亚当地的亲波斯派军队一并带来。加上从两河流域招募来负责后勤支援的民兵,人数将近100000。
整支波斯军队将从帝国东北部的呼罗珊出发,首先攻打之前被白匈奴人夺走的布哈拉与整个河中。然后再南下阿里亚地区的赫拉特城,利用当地的粮食产出,为自己的庞大军队补给。由于数量众多且有足够的步兵增援,俾路斯将可以沿途占据大部分重要城镇。选择从布哈拉进军,也可以绕过搁在呼罗珊与东方地区之间的山脉,避免前次失败时的窘境。
很快,东征军就兵临布哈拉城下,一路上也顺道占据了木鹿等重要城市。由于知道自己守城无望,白匈奴统治者已经提前撤出的驻守该城的部队。城里的粟特贵族们,也就只能让俾路斯一世进城。志得意满的萨珊君主,随即将此城作为自己的东方大本营,并在城里接见了赶来求和的白匈奴使节。面对蛮夷的软硬兼施,俾路斯表现得非常强硬,很快就把来者打发回去。
但波斯人此后的一举一动,都没有逃过白匈奴斥候的追踪。后者一方面开始从治下的各地牧场与城镇中聚拢部队,一反面时刻关注俾路斯的行军路线。虽然发现波斯人已经不准备走山区行军,却还是准备好了相应的伏击策略。因为一旦赫拉特城失守,波斯人就将在东方拥有不错的补给基地。整个巴克特里亚地区就将沦陷。而失去了巴克特里亚等地的资源,白匈奴人就不再有资源去继续抵抗帝国入侵了。
作为典型的中亚军队,白匈奴人尽管习惯在城市地区居住,却保留着非常浓厚的游牧习气。他们以贵族武士及其附庸为核心,组建骑兵机动部队。同时并不过多干涉境内城市的内部事务,只需在必要时提供补给、资金或辅助部队。
白匈奴本部的武器和战术风格都与过去的康居人类似,所有骑兵都装备着复合弓用于远射。即便是身披重甲的精锐部队,同样需要执行大量的游击战术。这点与萨珊波斯的骑兵有所不同。后者严格区分了精锐具装骑兵与作为掩护的轻装弓骑。虽然波斯重骑兵一样会装备弓箭,但多用于还击对手的轻骑兵骚扰,主要职责还在于冲击敌阵。尽管白匈奴人很难抵挡不死军或地方大贵族武装的冲击,却更适应连续不断的袭扰作战。
当然,仅靠白匈奴人自己,还不足以凑出吃掉整支波斯军队的力量。但他们可以从治下的红匈奴、贵霜后裔、斯基泰-萨卡部落、粟特城市中征集规模更大的步骑兵力量。这些人不仅壮大了白匈奴帝国的骑兵力量,也为后者提供了充足的补给与情报网络。在需要足够的人力进行土木作业时,也必须依靠附庸给予的支持。而他们臣服与白匈奴的原因,不仅仅是对其核心军力的忌惮,更有不希望成为波斯帝国奶牛的因素。
所以,俾路斯一世不断进攻大城市和粮产区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因为那样可以成功的削弱白匈奴战争潜力。但他也很难轻易捕捉到对手的主力部队,并时刻处于轻骑兵的袭扰之中。后者在实际上已经选择好了决战战场。他们在赫拉特以北的干旱平原上,挖掘了一道平行壕沟,在用芦苇和泥土覆盖上去,让人很难在远处用肉眼察觉。在这道平行壕沟的中部,特意留出了可以供10匹马进出的通道,方便诱敌部队的后撤。
俾路斯却对此一无所知。相反,他还要在漫长的征途中不断分兵行动。大量的步兵被用于驻守河中的城市,很多轻骑兵则用于维持交通线和侦查行动。这样,真正伴随自己作战的就只剩下近卫不死军和部分大贵族们领导省级武装。一支白匈奴骑兵则在他们面前屡屡出现,几度尝试阻挡他们的南下步伐。当然,最后还是挡不住俾路斯所属精锐的强攻。
在不知不觉中,波斯军队进入了当代阿富汗西北部的干旱地区。而已经完成集结的白匈奴部队,开始攻击其后方的薄弱环节。俾路斯由于执念于眼前的诱敌分队和赫拉特城的诱惑,加速了南下步伐。以至于自己很快就失去了同河中驻军的联系,补给也被敌方切断。在全军陷入山穷水尽的困境后,白匈奴人才开始了最后合围。
此时的俾路斯,才发现自己已身陷重围。虽然距离赫拉特城已是近在咫尺,却面临着数量几乎等同于自己的白匈奴骑兵。为了摆脱困境,波斯国王下令对敌人的弱侧发起突击。他亲自策动不死军发起冲锋,而其他贵族分队也紧随其后。白匈奴人显然无法抵御这样的重击,立刻转身溃逃,并将波斯人引到了事先挖好的壕沟跟前。他们通过事先留出的通道,顺利的穿越了壕沟,并在通道处重新集结再战。大量不知有诈的波斯重骑兵,则连人带马地摔入壕沟,死伤一片。
同时,其他方向的白匈奴联军也尾随而至。他们利用波斯军队陷入混乱之际,从后方冲乱了敌军队伍。一些抵挡不住的波斯人,也在慌乱中掉入壕沟,彻底丧失了战斗能力。但白匈奴人的铁甲骑兵从两翼杀到,对缺乏护甲保护的萨珊轻骑兵也有巨大的优势。
虽然有传说俾路斯本人也掉入了壕沟而死,但实际情况却更有可能是他和自己的不死军精锐一起被围困在战场的最中心位置。在四面的敌人不断缩小包围圈后,这些波斯帝国的最精干部队,和他们的国王一起惨死。他们赖以成名的冲锋在此情况下,毫无施展的余地。只能下马拖着沉重的铠甲步战,并最终被白匈奴骑兵的反复射击与冲锋击垮。
随着俾路斯一世的兵败被杀,很多剩下的波斯人也成为了白匈奴俘虏。其中就有俾路斯本人的两个女儿。
而包括国王高级幕僚在内的30名王子或亲王,也在此战中折损过半。曾经为帝国镇压亚美尼亚的大贵族沙普尔,一样在乱军中丧命。
赫拉特之战是萨珊波斯在东方进行的最大规模征战之一。其收获的惨痛失败,也让帝国陷入了黑暗时刻。
由于大部分王室成员和贵族战死或被俘,波斯国内的菁英阶层出现了空档。白匈奴人在成功的收复了河中等失地后,在第二年发动了报复性战争。尽管波斯人最终将白匈奴人驱逐出境,但俾路斯的弟弟布拉泽斯却夺取了国王宝座。
战前被俾路斯留在国内的小儿子科巴德,只能向父亲那样向东逃窜,最后借助白匈奴与呼罗珊地区的军队才反攻得手。但为了支付昂贵的军费,他又不得不去袭击东罗马治下的叙利亚,利用战争所得去返身再战白匈奴。
作为胜利方的白匈奴,同样因为战胜而损失惨重。在战争的前期,河中等地的城市全部落入波斯之手。他们只能依靠巴克特里亚地区的资源抵抗,并在战后默认了当地红匈奴集团的重新自治。为了弥补战争损失,白匈奴此后进一步被波斯拖入了长期鏖战。这些军费开支自然就落到了河中各地的城市头上。原本寄希望他们松散控制的粟特人,开始对这些不断压榨自己的首领不满。
事已至此,白匈奴帝国只能继续向北占据全部的河中区域,并向东攻伐西域东部城市,最远深入到蒙古高原西部。
蒙古高原的主宰者曾经是与厌哒以友好往来为主,并曾经有联姻关系的柔然人。西域的高车人也受到厌哒人的扶持。然而当新的草原霸主突厥人崛起,他们不满于厌哒人在西方的霸权。
最后在波斯与突厥的联盟面前,厌哒遭到彻底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