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伊君

更新时间:2024-10-22 19:47

赵伊君(1930年11月26日-2022年12月21日),出生于北京市,激光技术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曾任国防科技大学教授、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研究员。

人物生平

1930年11月26日,赵伊君出生于北京市。

1944年9月,进入了中央大学附属中学沙校。

1950年9月至1953年7月,就读于北京大学物理系物理专业,并获得学士学位。

1953年8月至1962年3月,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海军工程系工作。

1962年3月至1970年10月,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原子工程系工作。

1970年1月至1980年5月,在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工作。

1980年5月至1982年5月,在中国国防科技信息中心兼国防科技大学应用物理系工作。

1984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22年12月21日,赵伊君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赵伊君于20世纪60年代初参加了中国核爆炸光辐测试分析工作,研制出最小照度到来时间测试仪等3种测试设备,并参加核试验。20世纪70年代起在从事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的过程中,开展了原子分子物理和物理力学的研究工作,提出了从原子微观结构出发求出辐射流体计算中所需材料或介质物性参数的一系列具体物理力学方法,编制的原子X波函数和3-nj符号计算程序已在中国获普遍应用。20世纪80年代后主要从事强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强激光技术研究工作。在中国国内首次提出激光脉冲引起固体热激波、产生层裂;连续激光使材料产生力学——热学联合破坏;激光烧蚀玻璃钢复合材料产生碳化,改变电磁性能等多种模型;主持并参研的强激光技术课题取得了一系列重大成果。

根据2019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赵伊君先后出版学术专著3部,发表论文170余篇。

根据2019年11月中国工程院网站显示,赵伊君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防科工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

人才培养

赵伊君说,一个国防科技工作者,就像一名奥林匹克运动员,他的使命只有一个:瞄准前沿,拼搏,再拼搏,冲刺,再冲刺,超越,再超越;他的心境只有一种:耐得住寂寞,甘于寂寞,享受寂寞,把寂寞当作人生境界。

2014年10月18日—19日,赵伊君受邀参加在湘潭大学举办的第十三届全国物理力学大会,就《钱学森先生的物理力学思想指导我们科研工作》作了报告。

荣誉表彰

社会任职

赵伊君担任中国力学学会物理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光学学会激光专业委员会成员,国防科工委科技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光电子技术专业组副组长,《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副主编。

个人生活

赵伊君的父亲赵广增是物理学家、教育家,抗战爆发前夕留学美国,1939年获得博士学位后归国,被聘为重庆中央大学教授。13岁时,赵伊君和弟弟赵伊笋在母亲的拉扯下,随着苦难的迁徙人流,历经艰辛和危险来到重庆。一家四口蜗居在一间泥糊的竹笆棚屋里。房子太窄,赵伊君和弟弟只能睡地铺。恶劣的生存环境,使兄弟俩都染上了疾病,弟弟患热病夭折,赵伊君得了神经性胃痉挛,进食困难,休学半年。

人物评价

赵伊君开创的激光事业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使中国跻身世界先进行列,对推动中国激光领域的发展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为维护中国国家安全、推进武器装备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科学报》评)

赵伊君提出了研制高技术装置的样机发展战略,对推动中国新概念尖端技术及其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科学报》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