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禅寺

更新时间:2024-06-16 06:57

柏林禅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石塔东路23号,始建于东汉建安年间(196-220年),古称“观音院”,南宋为“永安院”,金代名“柏林禅院”,自元代起即称“柏林禅寺”,现存寺庙建筑(除柏林寺塔外)于1992年相继建成,占地90余亩,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座重要祖庭。

历史沿革

东汉建安时期(196-220年),观音院始建。

宋建隆元年至至道三年(960-997年),观音院改称永安院。

金天会十三年至皇统八年(1135-1148年),因避讳赵州刺史完顔宗永,改永安院为柏林禅院。

金大定七年(1167年),柏林禅院建《大金沃州柏林禅院三千邑众碑》。

元至元十九年(1282年),柏林禅院增设后殿、外库、祖师堂、西堂、云堂、庖廩、僧寮等。

元至元十九年至元贞二年(1282-1296年),柏林禅院建赵州古佛堂。

元至元三十年(1293年),柏林禅院改称柏林禅寺。

元天历三年(1330年),修建赵州塔(柏林寺塔)。

明成化二十三年(1487年),柏林禅寺建毘卢殿。

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柏林禅寺重建金刚、天王二殿竣工。

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柏林禅寺大悲殿竣工。

明隆庆六年(1572年),柏林禅寺重修藏经殿并立碑。

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重塑柏林禅寺殿堂佛像。

清光绪二十年至三十年(1894-1908年),柏林禅寺在古佛堂旧址建“十方禅院”。

民国六年(1917年),柏林禅寺围墙及坍塌多年的天王、金刚二殿、山门殿、毘卢殿等,因水灾,变为废墟,寺内仅存摩尼殿、大慈殿和柏林寺塔以及十方禅院。

民国十一年至十五年(1922-1926年),县公署建设局占据寺内十方禅院,作为办公场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柏林禅寺修缮工程基本完工。

1949年,中共赵县县委宣传部负责管理柏林禅寺文物。

1955年,十方禅院因存放大量鞭炮,不慎失火,五间正房全部炸毁,禅堂的砖石逐渐流失,化为废墟。

1956年,赵县进行文物普查,柏林禅寺仅存摩尼、大慈两座大殿和柏林寺塔,以及古柏数十株。

1963年,柏林禅寺遗址由文教部门管理使用,并划定四至范围:西至大岗旧墙基,东至东门大队,南至大街,北至大岗旧墙基。

1964年,县文教科批准石塔小学在柏林禅寺遗址建校,先占大慈殿做临时校舍。

1966年3月8日,柏林寺塔的塔刹被地震震落摔碎,塔刹宝瓶内所藏《金刚经》等震落飘散。

1968年,赵县革命委员会文教组批准在柏林禅寺遗址上利用石塔小学校舍,举办高级中学。

1968年至1970年,柏林禅寺仅存的摩尼、大慈两座大殿先后被拆除。

1983年,赵县师范学校在柏林禅寺遗址上筹建校舍。

1988年5月12日,河北省人民政府正式规定柏林禅寺作为宗教活动场所,交佛教界管理使用并逐步进行修复。

1989年,赵县人民政府确定柏林禅寺的面积为38.5亩,并划定了四至范围,规定在柏林禅寺遗址范围内的单位(包括赵县师范学校、县教育局等)逐步迁出。

1992年,位于“牟尼殿”旧址新建普光明殿。

1993年,台湾十方禅林捐赠铜钟一口,重量二吨。

1994年9月16日,山门、钟鼓楼落成。

1995年,柏林禅寺购进寺后洼地四十余亩。同年,观音殿、藏经楼修建落成。

1997年3月,整修柏林寺塔。同年6月,韦驮殿、指月楼、会贤楼落成。

1999年9月19日,万佛楼工程奠基。

2003年,万佛楼落成开光。

建筑布局

柏林禅寺沿中轴线共分布有五进殿宇,分别为山门韦陀殿、普光明殿、观音殿、无门关(禅堂)、万佛楼。 两侧另分布有赵州塔塔院、护法殿及钟鼓楼、福慧堂、愿海堂、指月楼、会贤楼、祖师殿、伽蓝殿、方丈寮、问禅寮、云水楼、茶香楼、香积楼、文殊阁、普贤阁、古佛庵、归云庵、珍旭楼(河北省佛学院教学楼)等殿堂。

主要建筑

山门韦驮殿

山门与韦驮殿组建为一体,分别建于1993年和1997年。山门为单檐歇山顶,三座门高低并列,后建韦驮殿,与三门成丁字形布局。山门中央屏风面南悬挂《佛祖源流图》,是释迦牟尼佛讲法的场面,画面有佛教人物八十九位;北面供韦驮菩萨铜像,木雕贴金佛龛;左右两侧是四大天王画像。

普光明殿

普光明殿系寺院主殿,为僧人早晚诵经及举行重要佛事活动之处。落成于1992年,位于过去“牟尼殿”旧址。为歇山式古建。殿中央供奉佛教开创者释迦牟尼佛圣像,汉白玉贴金;两侧分别是佛的侍者迦叶尊者阿难尊者。殿北墙东侧供文殊菩萨像,西侧供普贤菩萨像,均为汉白玉雕制。大殿东、西两侧墙上拓片是十六尊者画像,原作者是五代高僧贯休大师。大殿门外楹联一为赵朴初居士撰书,一为本寺住持净慧法师撰,集赵州禅师公案和本寺历史沿革而成。

柏林寺塔

柏林寺塔建于元朝天历三年(1330年),为纪念禅宗大德赵州从谂禅师(778—897年)而立。塔额为“特赐大元赵州古佛真际光祖国师之塔 ”。砖木结构,实心,7层,高26.7米,造型古朴典雅,工艺精湛。

钟鼓楼

钟鼓楼落成于1994年,歇山顶三层建筑,高18米,与柏林寺塔东西对称。一层为护法殿,供奉福德财神大黑天尊像;二层钟楼,悬铜钟一口,高1.8米,供奉地藏菩萨铜像;三层鼓楼,悬大鼓一面,供奉消灾延寿药师佛圣像。

观音殿

观音殿1995年落成,柏林禅寺在宋朝以前曾名“观音院”,明朝此处建有“大慈殿”供奉观音像,毁于“文革”期间。此殿所供观音菩萨圣像,是用该寺千年古柏雕制贴金而成,东西两侧分别为善财、龙女。殿内壁画是观音菩萨三十二应化图。

万佛楼

万佛楼通高37米,上下两层,面积5000平方米。楼中供奉万佛,是取众生即佛、诸佛无量之意。万佛制作方法按照华严海印三昧及总持教五智五佛思想。一层为菩提场,中央供奉五尊铜佛像,每尊通高4.8米,系五方五佛。中央毗卢遮那佛,由法界体性智流出;东方阿閦佛,由大圆镜智流出;南方宝生佛,由妙观察智流出;西方阿弥陀佛,由平等性智流出;北方不空成就佛,由成所作智流出。小铜佛像共计10048尊,其制作法式根据五智五方五佛教义安排。其中一楼北墙两侧共2016尊为中央毗卢遮那佛;二楼东墙2010尊为东方阿閦佛;南墙2002尊为南方宝生佛;西墙2010尊为西方阿弥陀佛;北墙2010尊为北方不空成就佛。

会贤楼、指月楼

会贤楼、指月楼位于柏林禅寺观音殿前大院东西两侧,均为两层楼结构,排间16,全长60米。这两栋楼均为1997年动工修建,同时落成。会贤楼客堂,位于一楼中部,两侧南北分别为福慧堂与伽蓝殿,楼上是僧人寮房,大多居住寺院班首执事。指月楼一楼中间最大的房间为会客厅,是寺院接待客人的较主要的场所,南北两侧分别为愿海堂和祖师殿。楼上是禅学研究所办公室,经常组织居士坐禅、讲课修学。

人文历史

赵州禅师(778—897年),法号从谂,幼年出家,后得法于南泉普愿禅师,为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之后的第四代传人。唐大中十一年(857年),年已80高龄的从谂禅师行脚至赵州古城,受信众敦请驻锡观音院,弘法传禅达40年,人称“赵州古佛”。

文物保护

2006年5月25日,柏林禅寺内的柏林寺塔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参观信息

地理位置

柏林禅寺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赵县赵州镇石塔东路23号。

开放时间

8:00—16:00

每星期六、星期日、农历初一、十五及重大节假日为全开放日,其他时间开放到观音殿。农历每月初二、十六为寺院休整日,开放到普光明殿。

交通路线

乘坐石家庄公交72、75、215路,在南焦长途客运站下车,换乘直达赵县柏林禅寺的长途汽车即达。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