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24 21:05
赵园,河南尉氏人,1945年出生于兰州。196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81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研究生班师从王瑶先生,文学硕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早先主要关注领域为现代文学,而后转向明清之际士人的研究。
1978年考回北大,事后看来,当然是意义相当重要的选择。我读研究生那年,已经三十三岁了。几乎完全说不上什么“基础”。考取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生,却连《子夜》、《骆驼祥子》也没有读过——在那之前几乎是只读外国文学与中国古代文学的。也从来没有发表过文章。文字训练靠的是偶尔写写信和文革中为自己所属的一派起草大字报。但对文字,一向很在意,即使是个便条,也会字斟句酌。由后来的职业看,这种习惯当然有益。
我们那一帮同学入学时,都是老青年了。钱理群、吴福辉已近“不惑之年”。这个年龄从头做起,辛苦可想而知。每天宿舍—图书馆—教室,三点一线,真走怕了。毕业后偶尔回北大,不但不怀念学校生活,看着教学楼、图书馆的灯火,总有点凄凉似的,也就因为书读得太苦、太累,付出的代价太高。
这帮人起点不同,经历各异,但好不容易“重返校园”,都很玩儿命,相互之间也不免暗中较劲。都有了一把年纪,遇到一起,很投缘,这尤其不容易。有时也吵架。记得有回跟人吵翻,大怒之下摔门而去,第二天早餐在饭厅迎面碰上,还想保持冷战状态,但看那同学笑眯眯地端着饭碗走过来,也就不好意思再绷着了。那几年间,寒暑假也很少休息,有的同学将老婆孩子接来,自己照样跑图书馆。讨论起学术,兴奋得很,常常弄到忘情无我。一同春游秋游,必得约好了“只谈风月”,警告言必称沈从文的凌宇,只要提到沈从文的名字就罚。记得头一年秋天一起去香山看红叶,由山上下来,才发现并没有留心红叶。也就是在那期间,我对学术“本身”发生了兴趣。
由学校出来之后,就不再有当年那种跟人讨论学术的冲动。学术对于我,似乎只是书斋里的事。在他人的想象中,我和丈夫和友人间,大约总在讨论学术。其实我们的话题很广泛,聊的多半是社会、人事。我跟年轻人说,学术只是人生的一部分。它对我的占有已够多,我不希望学术覆盖了我的全部生活。偶尔也仍然会讨论讨论。记得有一回去长沙开会,一进硬卧车厢,就和几个朋友大谈起四十年代——那时我正在写骆宾基,对四十年代兴致很高。
即使在不热心讨论之后,仍然是一段思维极其活跃的岁月。说不上“文思泉涌”,却也往往被各种思路所激动。还记得那时书桌上、床头上到处放了纸片,随时准备着“灵感”来袭。即使已经睡下,也会起身,将某个稍纵即逝的想法记下来。有年轻人写关于我的评论,谈到书后的“余论”,书中的注释,用了“奢侈”这个字样。那时的思维的确活跃到近于奢侈,种种想法,像是可以无穷无尽地挥霍似的。这当然是幻觉。你会老,会迟钝甚至干枯。那种“泉涌”,在我,永远不可能再现了。
整个八十年代,专业之外,对小说、美术、电影都有兴趣。订了《中国美术报》、《世界美术》,和丈夫去看美展,还约了一班朋友参加电影界的讨论,“玩儿票”写影评。记得由小西天看片子出来,黄子平的夫人玫珊动作敏捷,一跨上自行车,就如弹头出膛,眨眼间就冲进了夜色中。
到了八十年代末,《北京:城与人》已经完成。这是一本计划外的书。刚才已经提到,八十年代的我并不以“专业”自限,对当时的小说就很留意。写《北京:城与人》,“缘起”其实只是读了邓友梅、汪曾祺的几篇小说,被他们的文字所吸引。我的硕士论文做的是老舍,也就自然地将当代的京味小说与老舍挂在了一条线上,找到了“纵深”。文字感觉对于我太重要了。我选择研究对象,有时就因了文字感觉。京味小说外,再比如对萧红,对明清之交的傅山。也会有不自觉的模仿。如果某段时间读一种读物,笔调会向那读物靠近。《北京:城与人》在我的“学术作品”中比较好读,与那段时间读京味小说有关。写得随意,心态也松弛。其中有的部分,含了一点反省。我自己缺少的,就是老北京人的生活趣味,他们那种由琐细人生中“找乐”的能力。我是个枯燥乏味的人。意识到了自己的缺陷,于是对京味小说中的人物,有一种淡淡的欣赏态度。
到了《城与人》完稿的时期,我对“学术研究”感到了厌倦。有兴趣的题目像是都已经做过,不知道该如何打发余下的岁月。炒冷饭是我所不愿的。我甚至想,自己能不能干点别的?有朋友开玩笑说,我给赵园找点材料,让她编织工艺品吧。那时常常会想到做学术的代价,比如“生机”的斫丧。是不是真的只能这样生活?还有没有别的可能?这也应当受了八十年代的空气的鼓励。你会非常希望生气勃勃生活。至于怎样“生气勃勃”,其实也说不大清楚。在转向新的课题之前,像是为了告别,写了那本《地之子》。这也是我所写的关于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最后的一本书。
这些年别人总要问起,为什么我后来转向了“明清之际”。我只能说,我的选择有非常个人的理由。那就是,我必须找到一个方向,把我由厌倦中救出来,重新激发起对学术的兴趣。有一段时间甚至有点走投无路的样子,在朋友们面前说起这“绝望”,竟然会泪流满面。大约就在某个这样的场合,出于同情,陈平原、夏晓虹夫妇说,试试明清怎么样?
有时候你的命运的转移,就在一念之间。也像当年的考研究生,“试试明清”这一念,让我在三百年前的那段历史中流连到了今天。这期间十几年的光阴过去了。人生有几个十几年!但也像当年的考研,我对这回的选择并没有后悔。如果没有这次的转向,倒会真有点遗憾呢,因为我毕竟曾经喜爱中国的古代文学。
这十几年做的尽管不是文学,也仍然像是圆了一个梦。有时候,一握线装书在手,又轻又软,也会让我觉得愉快;倘若遇到好的文字,那简直就是享受。当然,这种机会并不那么多。我所做的,是像在沙里淘金,比研究中国现代文学辛苦多了,也因为没有本钱。
最初,甚至读线装书有断不了句的时候。我没有古代文学更没有古代文献的专业训练,原先的那一点爱好也早就消耗殆尽。没有导师,只能自己摸索。好在还不算太晚,精力还比较充沛。
当然,我的生活中也有别的。比如有音乐,有电影——看看碟,或者和丈夫去电影院。仍然和朋友聊天。我不希望也相信不会被学术榨干。
我讨厌故作悲壮,从来不说“献身”学术,把学术这种职业神圣化也神秘化。老舍说自己是“写家”,较为平情。前些年流行说“码字儿”,就有点矫情。学术不神圣,尤其不神秘,但在学术这职业的“从业者”,应当对学术心存敬畏。
最怕的,是那种无所不敢写、不敢说的“学者”。至于做学术做到哪一天,还不敢说。但我会随时想到,学术不是也不应当是我的全部生活。
赵园自从事学术研究以来,即致力于经由文学探究中国现代史上知识分子的处境与命运,《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是这一方向上的最初的成果。由该书的结构及问题意识,可辨1980年代学术的鲜明印记。《地之子》(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是一部经由文学研究中国知识分子与乡村、与农民文化的关系的专著。该书以“文学─ 知识分子”为基本线索,分析了二十年代以来作品中“大地”、“乡土”、“荒原”等意象中的知识者意识,论述了有关作品中的“农民”形象的文化意蕴、作者作为知识者对农民文化的重要方面(如土地意识、性文化等)的概括与诠释;本书还将“知青作者与知青文学”作专章论述。《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是作家论的结集,收有关于鲁迅、老舍、沈从文、萧红、张爱玲、路翎等作家的专论。《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以老舍与当代京味小说为基本材料,阐述关于北京历史文化的理解,是赵园的学术著作中引起较大关注的一部。《北京:城与人》、《地之子》均获社科院文学所优秀科研成果奖。
《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是一部以明清之际的思想及文化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明清之际士人话题研究,下编为明遗民研究。著者依据明清之际思想、言论活跃这一事实,在本书上编对其时士人的若干话题进行了分析,所分析的话题包括了士人对于与“易代”有关的某些重要经验的反省,关于某些文化现象的论说,以及有明国初的重大事件“建文逊国”作为话题在明末清初语境中的展开;部分地作为对上述言论现象的解释,还梳理并分析了其时与“言论”(如“言路”、“清议”等)有关的言论。下编作为有关明遗民的专题研究,由如下方面展开:出诸明遗民的有关“遗民”、“遗民史”的论说;以遗民的自我述说及遗民传状为材料的遗民生存方式分析;关于“遗民”作为时间现象;与“遗民学术”(包括经学、史学、文论等)。本书所研究的课题有思想史的意义;研究者的专业背景,又使其著作包含了较为丰富的心态史的内容。其中对于明清之际重要的思想史、学术史人物如王夫之、顾炎武、黄宗羲等由本书所设角度的论述,无疑有一定的启发性。该书出版后,引起了较大反响,《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周刊》、《中华读书报·书评广场》、《读书》杂志、香港《二十一世纪》先后发表了书评,并获首届“长江读书奖”专家著作奖。
1、《艰难的选择》,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9月。
2、《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年;修订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年10月。
3、《北京:城与人》,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1月。
4、《地之子——乡村小说与农民文化》,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1993年6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1月。
5、《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1月。
6、《易堂寻踪——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7、《制度﹒言论﹒心态——〈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续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8、《聚合与流散:关于明清之际一个士人群体的叙述》,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年1月。
9、《想象与叙述》,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9月。论文集
1、《赵园自选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年3月。
2、《昔我往矣》,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1月。
3、《明清之际的思想与言说》,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8月。
随笔集
1、《独语》,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月。。
2、《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1997年。
3、《红之羽》,春风文艺出版社,2001年。
4、《阅读人世》,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主编
1、《沈从文名作欣赏》,中国和平出版社,1993年。
学术论文
1、中国新文学研究纲要,文艺论丛,第14辑,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
2、骆宾基在四十年代小说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6年 04期;
3、中国现代小说中的“高觉新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6年 03期;
4、论张天翼小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6年 02期;
5、乐声与市声的交响——《绝响》观后,《当代电影 》1986年 05期;
6、沈从文构筑的“湘西世界”,文学评论 , 1986年 06期;
7、1985:徘徊、开拓、突进,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6年 02期;
8、有关《艰难的选择》的再思考,文学评论 , 1987年 03期;
9、论萧红小说兼及中国现代小说的散文特征,收入《论小说十家》,浙江文艺出版社1987;
10、“批评”三题,甘肃社会科学 , 1988年 01期;
11、在色彩纷繁的生活中沉思——看《太阳雨》记所感,当代电影 , 1988年 02期;
12、京味小说与北京人“生活的艺术”,文艺研究 , 1988年 05期;
13、京味小说中的北京商业文化建筑文化,中国文学研究 , 1988年 04期;
14、话说“京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1989年 01期;
15、也说“知识分子”,文艺争鸣 , 1989年 03期;
16、京味小说与北京方言文化,北京社会科学 , 1989年 01期;
17、回归与漂泊——关于中国现当代作家的乡土意识,文艺研究 , 1989年 04期;
18、黄凡作品印象,当代作家评论 , 1990年 04期;
19、人与大地——中国现当代文学中的农民,上海文学 , 1990年 10期;
20、无题,鲁迅研究月刊 , 1990年 01期;
21、萧丽红的小说世界——读《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当代作家评论 , 1990年 06期;
22、乡村荒原——对于中国现当代乡村小说的一种考察,上海文学 , 1991年 02期;
23、张承志的自由长旅,当代作家评论 , 1991年 04期;
24、“重读”两篇,当代作家评论 , 1991年 05期;
25、“北方气象”与“大西北情结”——对当代乡村小说的一种印象,文艺争鸣 , 1991年 05期;
26、明情之际士人的南北论,上海文化,1994年第5期;
27、说戾气——明清之际士人对一种文化现象的批判,中国文化第十期,1994-08;
28、我与学术,社会科学战线 , 1995年 05期;
29、明清之际遗民学术论片,社会科学战线 , 1995年 05期;
30、明情之际士人之死以及有关死的话题,江苏文艺出版社;
31、生计与葬制——明遗民论,上海文艺1995年第3期;
32、明情之际作为话题的“建文事件”,“学人”,第7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5年;
33、明遗民论,“学人”第10辑江苏文艺出版社1996年5月出版;
34、明清之际士人的“世族论”,中国文化研究 , 1996年 04期;
35、对《文学评论》杂志的建议,文学评论 , 1996年 05期;
36、明清之际士人的流品论,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3期;
37、读人,收入“书趣文丛”第四辑之“独 随笔”1996年第1期刊用一万字辽宁教育出版社;
38、一个“知识人”对另一个“知识人”的读解──关于黎湘萍所著《台湾的忧郁》,当代作家评论 , 1997年 01期;
39、关于现代文学研究的随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1997年 01期;
40、我读傅山,《文学遗产》1997年02期;
41、说“禁”——读顾炎武《日知录》札记,天涯 , 1997年 04期;
42、明清之际士人的“清议”批评,开放时代 , 1999年 02期;
43、另类,天涯 , 2000年 01期;
44、谈兵(下)——关于明清之际一种文化现象的分析,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 2002年 02期;
45、关于季节的记忆,天涯 , 2002年 05期;
46、关于学科“生长点”,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2年 02期;
47、赵园访谈录,东南学术 , 2003年 02期;
48、学术——人生——赵园先生访谈录,甘肃社会科学 , 2004年 06期;
49、明清之际士人的豪杰向慕与理想人格追寻——以易堂诸子为例,甘肃社会科学 , 2004年 06期;
50、“晚明”与“明清之际”,中国文化研究 , 2004年 01期;
51、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4年 02期;
52、凌叔华小说创作论,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04年 02期;
53、20世纪40至70年代文学研究:问题与方法,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 2004年 02期;
54、关于唐顺之晚岁之出处,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5年 03期;
55、师道与师门——以明清之际为例,社会科学论坛 , 2005年 07期;
56、明清之际士人的文质论——兼及其时语境中文人的自我认知,江西社会科学 , 2005年 07期;
57、经世与救世——关于明清之际士大夫的一种姿态的考察,社会科学论坛 , 2005年 06期;
58、危机时刻的思想与言说,社会科学论坛 2005年5期;
59、《人谱》与儒家道德伦理秩序的建构,河北学刊 , 2006年 01期;
60、任道与任事——关于明清之际士人的一种姿态的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6年 02期;
61、原君·原臣——明清之际士人关于君主、君臣的论述,中国文化研究 2006年 02期;
62、乱世友道,甘肃社会科学2006年1期;
63、集体施暴与个人复仇,社会学家茶座2006-2;
64、《地之子》新版后记,中华读书报2006-1-18;
65、说理财——关于明清之际士人的一种言论的分析,《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1期;
66、我的明清之际士大夫研究——写在《续编》之后,《中国图书评论》2007年第3期;
67、废园与芜城:祁彪佳与他的寓园及其它,《中国文化》2008年第2期;
68、思想材料文体——治学杂谈之一,《甘肃社会科学》2009年第5期;
69、开封:水,民风,人物,《书城》2011年第12期;
70、关于流动中的人与文学,《书城》2012年第5期;
71、关于冒襄的《影梅庵忆语》,《书城》2012年第12期;
72、庄氏史狱中的陆圻、查继佐,《书城》2013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