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延忱

更新时间:2023-09-29 23:16

赵延忱,1954年出生于吉林省,中共党员,中国创业学奠基人,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20岁由工厂调入党校任教。曾以半年初中的基础两次考取研究生。在吉林大学就读期间,师从经济学家张唯达。1989年从海南省委党校“下海”,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创建了包括一个中外合作企业在内的三个经济实体。之后曾经几度陷入困境,靠调整规模,降低成本与通路创新走出低谷,经历了“屡败屡战”的艰苦磨砺。在营销实践中创造了低成本进入市场的“点规模渗透式”销售,把相同成本的销售额提高17倍。

个人资料

赵延忱 1954年出生于吉林省,党员,

职 务: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国家创业师、创业导师资质认证中心首席专家中国创业智库理事长

中国创业学奠基人,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个人履历

1974年进吉林化学工业公司103厂当工人,两年后被选拔到吉化公司党校任理论教员。

1978年被保送到吉林大学进修政治经济学,

1984年考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研究生。

1988年到海南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室工作。

1990—2000年,下海创建三个企业:海口腊克贸易公司、中外合作吉林鸿大固体燃料有限公司、吉林市西大化工有限责任公司;头两年做石油化工原料的贸易赚了300万。

从1992至2000年做实业,开发了5个项目,建立了三个经济实体。曾经几度陷入困境,靠调整规模,降低成本与通路创新走出低谷,在营销实践中创造了低成本进入市场的“点规模渗透式”销售。

2000—2003年 在安徽黟县西递镇鸳鸯谷著述

2004—2007年 创造《中国创业学》课程体系。

在全国各地讲学上百场,并挖掘十年创业的感悟,写成以实用为特点的经济学原创著作《民富论》、《创业的18个先后》等。

【现任职务及兼职】

中国创业致富促进会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

江西省区域经济创新与创业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中国策划学院客座教授江西师范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

清华大学客座教授,

青春创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高级管理顾问、特级培训导师

智慧谷企业家俱乐部顾问

国家创业导师、创业师资质认证首席专家

中国创业致富咨询导师资质认证首席专家

中青在线创业研究中心首席专家

北京经济学家理事会创业研究所所长

中美创业论坛中方首席代表

上海92财富论坛首席演讲嘉宾

大连创业冲浪大奖赛总评委

出版图书

个人荣誉

90%以上的创业企业在头3年死掉,创业成功和失败的关键究竟是什么?有没有能降低风险的创业投资模式?在创业研究领域,至今少有令人信服的答案,“创业者说不出来,理论家无话可说”。而今,一个富有传奇色彩的人,以10年的理论积累和10年的创业历练,告诫千千万万的创业者,不要重蹈他失败的覆辙,他就是用十年创业实战凝成《民富论》的赵延忱老师。

《民富论》出版后,短短几个月,作者赵延忱便收到了2000多封电子邮件和信函。不少读者提到:“这本书实战性非常强。”

这本书的出版,也使赵延忱成为“不是以自己的财富,而是以自己对实践的理论总结,以独创性的学术著作,站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MBA讲坛上的第一人”。

1、1968年被吉化公司直接选拔到党校当老师,讲解马列经典著作。

2、1978年,赵延忱开始了向科学家目标进军的征程。阶段性目标是考取研究生,并将自己的研究方向定位为政治经济学。

3、1989年从海南省委党校“下海”,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头两年做贸易赚了300万。

接着十年,创建了包括一个中外合作企业在内的三个经济实体。曾经几度陷入困境。靠调整规模,降低成本与通路创新走出低谷,经历了“屡败屡战”的艰苦磨砺。在营销实践中创造了低成本进入市场的“点规模渗透式”销售。把相同成本的销售额提高17倍。

4、他把做企业称之为八卦炉,把市场称之为球磨机。把自己十年产业革命称之为经济学的涅槃。

5、2000~2003,他把自己封闭在皖南的一个幽静的山谷之中潜心著述:挖掘十年投资的感悟,追究成败的终极原因,思考新企业发育成长的脉络,寻找成功之路的投资模式,探索产业投资的内在规律。为创业者制造思想武器,为把全面小康落到实处而寻找一条现实的道路。写成以实用性为特点的原创经典著作《民富论》。

经典著作

《民富论:创业投资模拟与运转的魂与根 》

《民富论-创业线路图》

《创业资金解决之道》

《点规模渗透 - - 低成本可持续的新产品销售套路》

《创业的18个先后》

《什么是创业资本:影响世界的创业的日心说与地心说》

《端口:创业起步的29个问题》

《门槛:创业从准备到行动》

《创业投资的64个问题》

《说透创业资金》

《中国创业学》

《民富论》主要荣誉

《民富论》是国家资产,民族骄傲

联合国“世界读书日” —— 入 选 图 书

中国“国家知识工程” —— 推 荐 书 目

十大出版社“策划人” —— 联 合 推 荐

新浪创业书籍排行榜 —— 第 一 名

国 家 公 务 员 考 试 —— 必 读 书 目

国家“创业师、创业导师资质认证”—— 考试唯一书目

中国创业致富咨询导师资质认证—— 考试唯一书目

清华大学出版社人文、社科、经管图书发行量,历史最高记录。

九大家读书网站评出十年(1995-2004)最有影响力的著作之一。

书中“ 20个先后 ”,编入《世界著名经济学管理学大师名言》。

本书正由中共中央编译局翻译成英文,这是中国第一部走向世界的原创著作

《民富论》的影响及历史地位

各 界 评 说

1, “填补国民创业投资思想的世界空白”

—— “中新社”新闻通稿

2, “一部创业投资的圣经”

—— 《 经济 参 考 》

3, “前所未见的经济学原创著作。”

—— 经济学家 : 茅于轼

4, “这是一部伟大的著作。”

—— 中华全总书记处书记:李永海

5, “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所见到的实现富民强国的最好著作。

—— 中共中央理论局原负责人:理夫

6,“是当代中国最具有实用价值的经济思想。”

—— 美国《创业家》杂志主编:李彬

7, “探索投资规律的历史性成果 ”

—— 《 人 民 日 报 》

【读者点评】

1、“ 作者应当是一个怪才,奇才,也是天才” ;

2、“ 你是21世纪中国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

3、“ 因君一席话,遗惠千万人”

4、“ 《民富论》利在当代,功在千秋”

5、“ 发自肺腑的感谢赵老写得这么好的东西!!”

6、“ 李光耀说中国没有经济学家,是没读过《民富论》”

【创业致富历程】

赵延忱属老三届初中68届中年龄最小的,小学只读了五年,跳级一年,中学读了半年就遭遇了文化大革命,继而上山下乡。下乡结束之后进入了吉林化学工业公司,不久,被吉化公司直接选拔到党校当老师,讲解马列经典著作。党校工作仅一年,党委就开始陆续给22岁的赵延忱戴起了“乌纱”。在党校除了政治教员,他还有三个行政职务,共青团。“四人帮”被打倒后,全国出现了一场思想解放运动,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深刻影响了赵延忱。怀着对失去读书时间的痛憾和对知识的渴望,赵延忱决心开始重新设计自己的未来:不走仕途,行学者之路。

1978年,为了考研究生,赵延忱通过组织的帮助到吉林大学进修了一年半。进修结束之后回到党校,在为学生上课之余,开始为考研究生做准备。他规定自己每天挤出10个小时的时间读书。第一年由于外语成绩不合格未被录取。第二年由于组织需要放弃了考试。第三年终于考取了党校系统的研究生。但研究生仅读了一年,由于所学内容不能满足需要,毅然终止了学业。第四年考取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因工作调动而耽误了入学。由此形成了赵延忱完整而奇特的学历:小学五年,中学半年,大学一年半,研究生一年。原本应以19年完成的教育却戏剧般的以12年结束了,留下了一个可能在世界上也绝无仅有的“完整”学历。

在吉林大学进修期间,他师从经济学家张唯达,奠定了经济学的基础。在连续的研究生考试准备过程中,渐渐地,他对经济学不再神秘陌生,而且能融会贯通,评点分析,说明社会经济的现实问题,独立见解不断形成。他提出了从个人有效劳动的转化形式入手建立劳动计量标准的工资改革目标;从历史的源头与事实的联系中梳理邓小平改革思想产生与形成的基本线索;创造了高校教学工作量计算办法;分析了北方城市供热难的症结并提出改进措施。这些研究成果都被广泛应用。大量的有深度的学术论文使年轻的赵延忱成为当时小有名气的青年经济学者。

1988年,赵延忱工作调动到海南省委党校,在党校期间,由于授课的独到与精彩,学生们都喜欢听赵延忱的课,因此受到了时任海南省委党校校长理夫的赏识。一次给省委领导讲课,理夫点名让赵延忱讲,题目由赵延忱自定,本来安排的是半天,最终讲了三个半天。就在党校即将提拔其任学校教育长时,他却做出了一个令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举动,就是这个举动改写了赵延忱一生的命运。

白手起家多次创业

1989年,赵延忱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离开海南省委党校下海,这是他第二次自己选择人生目标。

刚刚离开党校的时候,赵延忱很茫然,学了十几年的经济学,却不知道办公司需要工商局注册,更不知道发票与税务局是什么关系,就像学外贸的不会填报关单、学金融的没见过银行汇票一样。更令众人不解的是,年轻的赵延忱在经济学界已小有名气,还有令人羡慕的名誉和体制内优越的地位,何以要放弃?

赵延忱说,当他在为经济学大师们思想的博大精深而震撼而陶醉时,也理智地看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理论对现实经济生活有用吗?他说他曾被人找去给乡镇企业讲投资,面对几十双眼睛,他为自己讲不出有用的东西而愧疚,有浪费他人生命的负罪感。而在大学讲企业管理,总觉得学生心里在问“你搞过企业吗?”于是他开始了白手起家的创业历程。

十年创业沉浮 

下海的头两年赚了300万,算是资本的原始积累。他说,人们以为我挺有本事,其实不然,我是利用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计划和市场两种价格和平共处的时机,抓到了短缺经济的尾巴。这哪里算得上经商的本事?充其量是抓到了机遇出奇兵,为产业投资创造了起步的条件。

在一切都顺风顺水的时候,赵延忱又一次作出了别人难以理解的选择。在职工工资200元的年代,赵延忱靠搞贸易,每年可赚100多万,但他却歇手不干了,转向办工厂开发产品,进行创建经济实体的产业投资。在他看来,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理论、概念、范畴都是建立在产业的基础之上的。企业是经济的细胞,不能切身理解它、搞透它,读多少书都没有用!靠一纸任命去管企业,或在企业负责一个部门都难以真正懂得企业,惟有独立地创造一个企业,反复经历从无到有的全过程才行。创办自己的经济实体是他在读书时就有的愿望,是在钻研与讲授经济学和管理学过程中萌生的产业情结,是探索或试图创造有用的经济学思想的必由之路。令其估计不足的是,这产业投资之路是如此的艰难,如此的漫长,一干就是十年。

赵延忱先后在燃料化工、汽车配件和服装三个领域投资办厂。第一个项目是强化固体燃料,即一种无污染、热值高、使用方便的燃料盒。与台湾宏伟实业合作搞了个合资公司。但用赵延忱的话来说,叫作时髦是时髦,只是中看不中用。折腾了一年,近100万投资血本无归。

第二个项目是汽车隔热垫,与汽车制造厂配套,按配套通知单生产。工艺技术、制造管理都不难,难在结算。单件毛利多少都没有用,关键是能不能收回货款。工作重点是催收货款,工作对象是配套处和财务处,工作方式是吃喝。这让赵延忱大倒胃口,于是二话没说就把项目转给了一个分厂厂长去干,自己又转向了另一项目的开发。

第三个项目是集中了三项技术的旅游产品,一种便于携带的太阳帽。这个产品源于在海南期间,炎热的天气使人们都有戴遮阳帽的习惯,由于草帽体积大,携带不方便,经常丢这落那,一个季节下来要用十几顶。正好朋友那有一个便携式遮阳帽的项目,只是由于成本高无法推广,他便拿了过来。当赵延忱向记者展示这个产品时,从外观看很是小巧,大小跟一根铅笔相仿。记者起初并不认为这个产品有什么特殊,经赵延忱一介绍,才明白这么一顶造型新颖的帽子,竟然含有很高的技术成分。同时这个太阳帽还有一句有意思的广告词,叫作“女人头等大事,岂能帽不惊人”。当记者问他这个产品会不会像大多数新产品一样遭到假冒时?赵延忱自豪地说,不怕,因为假冒者很难超越技术复合与成本这一关。这就是我为什么说它是一个垄断竞争型产品的原因。就是这个产品,从核心技术的产生到有规模销售,经历了四年时间。成本从14元降到2.9元,销售价格从28元降到6元。前三年的营销是失败的。在七个城市建立办事处,没有一个可以实现用销售收入补偿销售成本的,40几家代销商多数不回款。参加八次博览会,没见什么效果。磨到第四年,决定改进营销方式,关闭所有办事处,搞点规模销售,集中打北京一个市场,三万件产品半年的时间便销完,还拿到了三十几万的定单,终于开始进入良性运转的新阶段。

然而,不断寻求突变和跳跃状态的赵延忱又一次作出了新的选择。

三年铸就《民富论》

到2000年初,赵延忱将三个厂分别委托、转让、关闭后,一头扎进黄山附近的一个封闭状态的幽静山谷“鸳鸯谷”,开始了三年的思想历程——著书立说。

这是他人生目标的第四次重大抉择。对一个企业家来说,自己一手建立起来的企业就像一点点喂养长大的孩子,那种视企业为“心头肉”的情节是难免的。毅然决然地将势头大好的企业搁置一边,是需要极大的勇气和胆魄的。

赵延忱毕竟不是土财主,更大的价值观念强烈地吸引着他,这就是十年创业的感悟,十年产业投资的实践,走向成功过程中的无数次的失败,使他悟到了成功创业之“道”,摸清了新企业发育成长的路径。他要把他的经验、他的感受、他的教训概括成普遍规则告诉那些准备创业和正在创业的人们,让他们知道如何规避风险,怎样少走弯路,理解和掌握投资的内在规律。他期望着那些从他指尖流淌出来的文字,能真正提高创业的成功率,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率,为老百姓指出通过干实事而实现富裕的正确的路。

他认为:今日中国的一切成就,得益于我们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在市场经济的体系中,每个人都有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选择生活方式与发展轨迹的权利。而连接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的关键是投资。投资,像连接车厢的挂钩,把个人与社会连接起来,使经济的列车轰鸣前行。随着改革的深入,必然会出现来自民间的、广泛的、以创办经济实体为特征的投资热潮。赵延忱认为,现有的经济学理论不能提供相关的知识,他本人从学者到商人的特殊经历,具有添补这个空白的能力和条件。这种愿望很快充溢他的全身,促使他作出抉择:钻进大山,用三年封闭独处去审视十年创业的经历,去捕捉十年的感悟——《民富论》由此而诞生。

民富论》第一次出版,就引发了经济学界不小的波澜,更令无数创业青年激动不已。直到现在已再版三次,短短几个月,销量已近十万册。在中国科技会堂举行的创业投资理论研讨会上,与专家何伟、晓亮、茅于轼、周叔莲、宋养琰、杨启先等近20位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专门探讨了《民富论》对投资创业所具有的意义,并对该书给予了高度评价。用赵延忱自己的话或许最能概括《民富论》的真正价值:“这是刚刚出炉的钢,闪着蓝光,冒着热气,这是用揭示真实存在的思想打磨成的工具,用起来会爽快锋利,回答了民营企业创建、成长、发展中提出的许多重大问题……”在此次研讨会上,北京开达经济学家咨询中心理事长何伟教授透露,中心将开办开达创业投资研究所,由赵延忱出任所长。

赵延忱现在为清华大学等高校的在校大学生、MBA学员讲了多次创业投资课,但他仍让记者向广大读者传递一个信息:特别是想给那些想创业的农民、下岗职工及其他创业者传播他的创业投资理念做出贡献。

【经典语录】

选项目

青年人创业,在选项目上有一些常见性问题:

1)什么来了先干什么。这不行,就是说你要做项目必须有一个长远观念。因为,项目本身有一个孕育、发育、成长、成熟的自然过程。你接触这个项目开始,对它有一个认识、感知、理解、通透、把握的过程,这是一个历史过程。这两个过程的统一,决定了做项目必须有一个立足长远的观念。很多人就是因为在这个问题上轻视,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结果后天又做一个,这山望着那山高,很多不是这个项目不行,而是没等你把项目理解的时候,你又移情别恋了,那不行。要有一个长远观念,一干到底,这决定选择项目要很慎重。

2)不管什么项目,项目没有根就不能做。这是《民富论》中第二篇,资本之根。讲资本之根是创业对象客体。

利润点

在获利种类上,谁都想直接拿钱,就不知道很多钱是可以间接拿的,直接是拿不到的。英国有一个搞排行榜不赚钱,但是通过搞排行榜就到亿万富翁中插队,就认识好多亿万富翁,就在亿万富翁中开派对,他把这些人叫来开派对了不得,很多高端消费品都来向他推荐。你让我推荐也行,就拿钱来。两年时间,他也赚到一千万了。有很多赚钱的事情,获利的途径有许多条,直接获利只是其中一条。许多事情在切入的时候是没有利润的,接下来利润就大的不得了。资源整合,以资源整合为特点的资源模式,目的都是为了资源拥有者获得更大利润,在他们联系中,你就能够找到你的利润点。

创业计划书

大学里面都搞创业大奖赛,计划书大奖赛,然后评出一等奖、二等奖,这个东西对于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新思维的能力,是对的,很有作用。为什么人们把计划书看得那么重?这就是因为所谓创业管理学,有一个观点,创业就要解决资金,资金从哪来?天使资金、风投资金、慈善资金、直接扶持创业的各种基金,这种观点认为创业就要有资金,要想取得这些部门的青睐,靠计划书。为了写好计划书,就要抓住商机,所谓商机就是一个好项目,还要有一个好团队。于是商机、团队、计划书指向风投,就是这么一个思路,这是完全错误的。想用计划书融资,压根没有这么回事,中国没有,美国也没有,纯粹是杜撰出来的。风投也罢、天使也罢,他的视野不是创业,而是企业。它的本性是职业金融机构,它要靠资金盈利,还必须保本,规避风险是它的第一要求,这就决定它所面临的项目必须有项目人自己的前期投入,必须有实实在在的运作过程,必须能够显示你核心资源的独特优势。

【创业专题课程】

一:创业项目的发生与选择

二:解决创业资金的四条道路

三:创业的五大特殊规律

四:创业的六大误区与陷阱

五:创业过程的六个阶段

六:点规模渗透的销售模式

【学术成果】

文 章, 论 文

1 9 9 0年 以 前( 保 存 1 0 篇 )

1,邓小平经济思想溯源 《毛泽东思想研究》 1987年第二期

2,论个人有效劳动 《辽宁大学学报》 1989年第一期

3,论联合承包的利弊及发展 《哈工大学报》 1989年第一期

4,商品交换是实现按劳分配的途径吗 《吉林社会科学》 1987年7-8期

5,深化工资制度改革的目标 《理论与改革》 1988年第3期

6,教学质量标准计算方法 《上海高等教育》等 1989年第3期

7,商品经济下的劳动计量对象 《长白学刊》 1988年第4期

8,供热难,难在哪里? 《新 长征》 1999年第2期

9,无奈,放血,反思(头版头条) 《人民日报》市场报 1999年10月25日

10,需要的满足在公平原则的实现 《西北大学学报》 1987年 第1期

文 章, 论 文

2 0 0 4—— 2 0 0 7 ( 8 1 篇 )

一 , 封面专题:生 死 实 业 美国《创业家中国版 2003年第9期

1,追寻一条普遍富裕的道路

2,发现灵魂资本

3,飞速蛊惑与快死之症

4, 妙解投资风险

5, 在运转中成熟

6, 如何把握一个投资项目

7, 抓住生存的命根子

8, 在最好的时期自由创业

二 ,专栏文章:迈进创业的门槛《青年参考》2004年9-12月

1,不要先演三出戏

2,创业资金的问题

3,创业起点在哪里

4,这样来选择项目

5,选对盟主是关键

6,从起点来化解风险

7,在校创业的项目

8,起爆的火药和引信

9,抓住项目的命根子

10,创业的底气从哪来

11,利他的根本观念

12,人生要摆脱三个压迫

三, 专栏文章:避开创业的陷阱《中国青年报》 2005年3-5 月

1,“融资” 陷阱

2,“市场” 决定

3,“预测” 决定

4,“速度” 决定

5,“起点” 决定

6,“规模” 决定

7,“知识” 决定

8,“决策” 决定

四 , 专栏文章:樵夫夜话 《现代教育报》 2005年9-10月

1,做狼,还是当狗

2,大家莫唱同一首歌

3,对市场要亲身感受

4,计划书的麻烦

5,失败让我如此美丽

6,创业不必冠以知识经济

7,市场就是自己

8,下蛋是不可能的

9,规模适当导致失败

五 ,《 商 界 》: 专题文章与编辑部特别策划

1, 创业误区之“是不是” 《 商界 》 2006年 第 11 期

2,生死创业之“魂” 《 商界 》 2007 年 第 3 期

3, 抓住活命的“根” 《 商界 》 2007 年 第 4 期

4,点规模之渗透 《 商界 》 2007年 第 6 期

5,创业开始的“扑空”动作 《 商课程界 》 2007年 第 7 期

六, 其 他 文 章

1,企业家怎样用人 《 中国企业报 》 2005年 2月2日

2,人才本质与企业制度创新 《中华工商时报》 2004年 10 月

3,关于固定成本补偿 《中国机电商报》 2004年 3 月

4,留住企业的根 《全球商业经典》 2005年 第 2 期

5,换一种眼光看投资程序 《中国机电商报》 2005年3 月1日

6,《民富论》缘起 《市场经济论坛》 2004年 4 – 5 期

7,敢问路在何方 《今日信息报》 2005年7月16日

8, 点规模渗透 《 理 财 》 2006年 第 9 期

9,点规模渗透 《 理 财 》 2006年 第10期

10, 利他与利己 《投资与营销》 2005年 第 6 期

11, 创业,从积累到单飞 《中国教育报》 2006年9月2 8日

12,有了资金再创业? 《 光 彩 》 2007年 第 1 期

13,给创业补足底气 《大众投资指南》 2006年 第 10 期

14,用“虚拟销售”探路 《大众投资指南》 2004年 第 1 2 期

15,利己的必由之路 《四川大学:党建星火》 2007年 第 3 期

16,扶贫从纯粹化走向市场化 《今日中国论坛》 2007年 第 5 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