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场天

更新时间:2023-10-22 20:25

赶场天,又叫赶集。汉族民间风俗,流行中国各地。福建,广东,浙江沿海人多半叫“赶虚(赶圩,虚天)”;南方很多省份叫“赶场”,北方叫“赶集”,云南叫“赶街”,岭南一带叫“赶务”。各地叫法不同。

习俗

赶场(gǎncháng)中国各地区乡镇之间普遍实行定期的集市贸易,或5天一场,或7天一场,或10天一场为市期。也有3天一场,2天一场。贵州凯里赶场按十二生肖计算,猪啊牛啊什么的要看老黄历才知道。还有一月一次和一年一次的庙会。有分早上赶场的,和下午赶场的,发达地区多赶夜市---走遍大江南北真是无奇不有,也有分阳历和农历赶场的。

每到市期那一天,市集上百货皆聚,应有尽有,人们三五成群地从附近村庄赶来,有的出卖自己多余的物产品,有的买进自家所需的东西,也有的趁便约亲友办些事,也有人只是去看看热闹。

存在缘由

赶场天尽管都市,各类超市、农贸市场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但“赶场天”受到了相当多市民的追捧,因为这里有价格优势:“蔬菜又便宜又好,比市场上要便宜2/3。”或许,这就是“赶场天”存在的缘由。

更重要的是,“赶场天”可以成为现有城乡交易市场的桥梁及补充:在正规的农贸市场,一是入场难,二是摊位费高,让大部分农户望而却步。加之很多农户因各种原因,无法专事买卖,而只能择日择时来一点自产自销,因而对自由度高、且无摊位费及管理费的“赶场天”青睐有加。同时,城市居民也在这里得到了既新鲜又低价的实惠。不可否认,“赶场天”人气的持续走旺,除了拾遗补缺、丰富城市“菜篮子”供应外,对郊县农户尤其是老弱群体的家庭收入,将起到一定程度上的保障及改善作用。

同时,“赶场天”作为植根城乡千年的原始交易活动,源远流长,骨子里是一种民俗文化,人来人往中更流淌着人际亲情。而这种发自人们内心的愉悦感,远非逛那些大卖场及正规集市所能替代。

争议

赶场天三年前,成都市金堂县土桥镇进行了全面街道改造,整体的改造完成后,延续千年的赶场文化没有了场地。于是,附近居民自发将赶场地址移到了距离土桥镇不远的成都市金牛区金科南三路。一方面是居民巨大的反感和投诉,一方面是赶场人的热捧……双方的争议从来没有平息过。

久违了的“赶场天”,久违了的热闹,久违了的风俗民情:每逢3、6、9日,这里就成了人头攒动的海洋,小贩的吆喝声、叫卖声,市民的讨价还价声,让空气中弥漫着儿时的味道、以及那熟悉的气息。然而,这近乎原生态的“赶场天”,既让“赶场人”感受到自在、方便与实惠,又使附近居民不厌其烦,更给城市管理者出了一道大大的难题。

作为本就喧嚣不已的都市,如此热闹的“赶场天”,固然让很多人领略了快意,但日常生活受到纷扰的居民却开始了反击,甚至对吼、对骂的场面也屡见不鲜。尽管当地社区多方调解,也为小贩另寻了附近的一块空地,但根深蒂固的自发集市又如何能轻易就范。无奈,社区只得准备痛下“撒手锏”,待附近的标准化农贸市场投用后,即刻关闭此热闹非凡的集市,从而让“赶场天”消失。

其实,“赶场天”的存在,反对的声音就未必一边倒:记者在附近小区随机采访了10名住户,其中5人表示认同,4人表示有影响,1人表示无所谓。可见,即便在其影响波及区域,“赶场天”亦并非是“人人喊打”。

建议

诚然,现代化的都市,需要保障市民生活的宁静,但两者之间若能找到平衡点,既可保住“赶场天”,还能让城市更具人情味。何况,从某种角度说,“赶场天”也算是一种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不过未参评而已,为什么就不能善待它呢?

如果社区能够因势利导,引导“赶场天”扬长避短,譬如,交易时禁止高音喇叭及大声吆喝;劝导交易户爱护场地卫生,收市后自觉打扫;规范“赶场天”日期,适当增加间隔期。相信做到了尽量不扰民的“赶场天”,定会受到更多市民的欢迎。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