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7-19 11:17
由超高压变质岩组成的变质带,简称为超高压变质带。超高压变质岩是板块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是研究板块会聚边界物质组成、结构及地球动力学的重要窗口之一。
下面是超高压变质岩和变质带的基本描述。
超高压变质岩原岩原来位于地球表层,它们是怎样下插到地下一百多公里深处,然后又是如何返回到地球表面?这个问题至今仍困扰着地质学家。 现在有许多人认为下插主要是由于洋壳俯冲至陆壳之下,至于陆壳俯冲到陆壳之下,则是由于密度较大的洋壳的拖拽作用。对于折返的机制,到目前为止虽然没有一个定论,但是已有不少假说,比如由于板块俯冲到一定深度发生断离作用,使上边残留的板块由于反弹力而折返;陆陆碰撞时岩石圈板块的拆沉导致地幔物质的上侵;大型逆冲断层的发育将地球深部的物质带出;地幔柱的携带作用等。
目前,在世界上的主要大陆造山带中都已经发现了超高压变质岩。世界上主要的超高压变质带的分布如上图所示。位于我国中部,西起阿尔金,经祁连、秦岭、大别,东到苏鲁地区的4000多公里的“中国中央超高压变质带”是世界之最,为各国科学家所瞩目。不过这条号称世界上最长的超高压变质带也受到了一部分科学家的质疑。他们认为这些超高压变质带是独立形成的,形成的地质年代差别较大。他们的证据是在阿尔金和柴达木北缘等地发现了一些古老的地块。所以,对于这条大型的超高压变质带的确定,还需更多证据。
变质带(metamorphic zone)不同变质级的岩石在空间上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在某些区域变质岩区,根据变质岩的矿物组合和结构构造特点,可划分出几个变质程度不同的带。同一个带内所有变质岩的形成温度和压力条件相似,它们属于同一个变质级。每个变质带通常是以首次出现的标志矿物或矿物组合进行命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