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25 14:09
越南烙铁头蛇(学名:Ovophis tonkinensis),隶属于蝰科蝮亚科烙铁头蛇属。头侧具有颊窝的中小型管牙类毒蛇。头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头被小鳞,呈覆瓦状排列。头背黑褐色。棕黄色斑纹自吻端经眼向后达颈侧。体、尾背面棕黄色,正背具2行略呈方形的深棕色或黑褐色大斑,常左右交错排列,有时左右或前后相连。体侧具若干不规则的深棕色或黑褐色小斑块。尾背中央具1条白色脊线。腹面色浅,近黄白色。腹鳞两侧具不规则的黑褐色斑。体较短粗,雌雄体型差异较大,尾短。生活于山区和丘陵。主要出没于山区道路旁、林地。平时的行动极为缓慢,但是捕食的时候反映很迅速,虽具有剧毒,但使用绞杀捕食猎物,主要以蛙类、小型兽类为食。
越南烙铁头蛇曾经长期被作为山烙铁头蛇越南亚种(Ovophis monticola tonkinensis),且被认为局限分布于越南。后来有学者在2011年结合分子系统关系重建和形态比较研究,提出Ovophis monticola tonkinensis应该列为一个种级单元,即越南烙铁头蛇(Ovophis tonkinensis)并初步确定了其分布范围。David在2001年首次报道了该种在中国海南有分布;之后,相继有人报道在该种在中国广西、广东和香港有分布。
色斑
头背及颞部黑褐色,鼻鳞上缘黑褐色,眼眶向后至口角上缘有一较宽的浅黑褐色条纹,黑纹上缘灰白色,下缘浅黄色。身体背面棕色、褐色或绛红色,背脊两侧有近方形或不规则黑褐色斑块(其中体背约有15个,尾背约有3个),斑块有时左右或前后连接成城垛状或横斑。身体腹面灰褐色,腹鳞外侧具不明显、不规则的褐色斑纹。尾腹面棕灰色,尾末端红褐色。
鳞被
雄性最大体全长640(540+100)mm,雌性最大体全长552(478+74)mm。身体粗壮,尾短。头明显呈三角形,与颈部区分明显;吻端钝圆。头背被覆小鳞,光滑无棱;吻鳞三角形,宽大于高;鼻间鳞间有1枚小鳞;眶上鳞为头背部中明显较大的鳞片,长宽比约为1.5,两眶上鳞之间一横排有小鳞7枚。鼻鳞与眶前鳞之间有2枚颊鳞;眶前鳞1~3枚;眼小,瞳孔直立;眶下鳞1枚,狭长,呈新月形,眶后鳞2~3枚;颞鳞较大,光滑,位于下部的颞鳞较上部的大。上唇鳞8~10枚,第1枚小,与鼻鳞完全分开;第2枚小,不构成颊窝前缘,其上部与窝前鳞相接;第3枚小,第4枚最大,与眶下鳞相隔2行小鳞或与眼眶接触。下唇鳞10~11枚,第1对在颏鳞后相切,并与颔片相接,其余下唇鳞不与颔片相接。1对颔片后具有2~6对光滑的喉鳞。背鳞平滑,行数变化较大,27(25,26)-27(25)-21(20)行。雄性腹鳞131枚,雌性腹鳞128~134枚;肛鳞完整;尾下鳞以单行为主,雄性44~49枚,雌性39~43枚。
越南烙铁头蛇与台湾烙铁头蛇的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台湾烙铁头蛇尾下鳞成对,腹鳞131~159枚(越南烙铁头蛇尾下鳞单行为主,腹鳞128~134枚);
越南烙铁头蛇与山烙铁头蛇的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山烙铁头蛇第3枚上唇鳞大于第4枚(越南烙铁头蛇第4枚上唇鳞大于第3枚);
越南烙铁头蛇与察隅烙铁头蛇的形态上的主要区别在于察隅烙铁头蛇第3枚上唇鳞大于第4枚,尾下鳞以单行为主,腹鳞160~176枚(越南烙铁头蛇第4枚上唇鳞大于第3枚,腹鳞128~134枚)。
栖息于海拔900~1600m的林区。常发现于公路边、溪沟旁的石头上、腐殖质中,以及有时也见于住宅周围。隐藏在岩石缝,枯木枯叶下。
以蛙类、小型兽类(啮齿类和食虫类)为食。人工喂养下可取食小白鼠。主要夜间活动。卵生。每窝产卵5~7枚,孵化期38~42天。初生仔蛇全长195~210mm。捕猎时会会迅速咬住猎物,然后利用身体前半部缠绕猎物,致其死亡。这种行为在蝰科毒蛇中是罕见的。
越南烙铁头蛇毒液以血循毒素为主,含有大量凝血毒素,但其凝血能力并不强,被咬伤后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局部疼痛肿胀,凝血异常发病率非常低。
分布在中国海南、广西、广东、香港,国外分布于越南。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IUCN):LC(无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