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06 11:40
《越女剑》是作家金庸创作的短篇武侠小说,发表于1970年1月《明报晚报》上。
春秋末年,吴越争霸之际,越王勾践为吴王夫差所败。卧薪尝胆,表面归顺吴国,暗中秣马厉兵,伺机报仇。
范蠡本是楚国人,与文种见楚国不足争霸天下,就投奔了越国,同为越国大夫。但是越王勾践不听两人意见,执意与吴王作战,结果一败涂地。只能贿赂收买了吴王身边的奸臣太宰伯,勉强讲和,以归顺称臣保住性命。同时用文种之“灭吴九术”,让吴王放松对越国的警惕,赠送大量金银,供奉西施等美女,使吴王夫差沉溺在酒色之中,又用计离间吴王与功臣伍子胥的关系,并最终使伍子胥自杀身亡,自己则在暗中积蓄粮草。铸造兵器。以图报仇。
眼看八术都已成功,但惟有铸造兵器一事,越王遇到了很大困难。正在这时,吴王夫差派遣八名青衣卫士前来越国,送来宝剑一口。为了试探吴国虚实,越王勾践以比剑为名,在宫中派出自己手下卫士与吴国使者比拼三场。吴国使者身手了得,其所使用之兵器更是锋利无比,四场比赛下来,越国锦衫卫士被当场格杀八人,而吴国所赠送的宝剑更是神器,其利能断轻纱,而碰到沉重兵器亦不会折断,令越王勾践和大夫范蠡心惊胆战,又欣羡不已。
越王勾践与文种、范蠡两人商议对策,打算寻找铸剑名匠。铸过湛卢、纯钧、胜邪、鱼肠、巨阙五柄名剑的欧冶子已经过世,他的两个徒弟之一的薛烛尚在越国。越王召见薛烛,想让他来铸剑,而薛烛却只剩下六根手指,已成废人。原来薛烛的师兄风胡子为吴国铸剑,劝薛烛同去不成,就将他四指斩断,好让他不能再为越国铸剑。
越王等人无计可施。范蠡在回家路上,更是想起了他亲自找到的美女夷光,两人在相识后已经彼此相爱,难舍难分,只是为了越王的报仇大计,才忍痛将她改名西施,进献于吴王。而范蠡心中却无时无刻不想早日击破吴国,好迎回西施。正在此时,吴国遣来送剑的八位使者在街头作恶,借醉酒之际斩断了范蠡两个卫士的手掌,又将路过的放羊女阿青的一头羊斩为两半,还戏耍阿青。没想到表面娇弱美丽又天真无邪的阿青手持竹棒,只用了四招就戳瞎两名吴国剑士的眼睛。更在八人的围攻之下,施展精妙剑术,将八人兵刃一一击落,又将每人刺瞎了一只眼睛。范蠡大喜,邀请阿青到家,并在谈话中得知她的师父竟然只是一只白猿。原来阿青在放羊时,常有一只白猿来跟她玩耍,白猿以竹棒刺阿青,阿青则从抵挡中慢慢学会反击。最后练成天下无双的绝妙剑术。范蠡邀请阿青到宫中,希望她能教越国剑士剑法。前后四天时间,阿青在越王的剑室里先后与八十名越国剑术高手对招,没有一个人能挡得住她三招。但其后阿青突然不辞而别,范蠡四处寻找,仍然是一无所获。而与她对过招的八十名剑士,虽然连她的一招一式都没有学会,但凭借对招时勉强捉摸到的剑法影子传授给了越国战士,已经足以使越国的剑术无敌于天下了。越王勾践又命令已不能亲自铸剑的薛烛督工铸造利剑,终于在三年之后,兴兵伐吴。经过两次大战,凭借利剑和精妙剑术,大败吴兵,吴王夫差自杀身亡,都城姑苏被越兵攻破。
范蠡亲领剑手一千,攻入吴王后宫馆娃宫,终与西施相见,亲热无极,恩爱无边。而正在此时,阿青突然闯入宫中,口口声声要杀了西施,原来她也爱上了范蠡。一千名卫士根本无法挡住阿青,她轻而易举地攻入宫内,一根竹棒抵住西施心口。但当她正要痛下杀手的时候,西施那无与伦比的绝妙美色,让阿青感到了极度的震撼,她脸上的杀气渐渐消失,变成了失望和沮丧,再变成了惊奇、羡慕,最后竟然变成了崇敬。她看到的西施比范蠡告诉她的还要美。黯然神伤的阿青破窗而去,永远离开了范蠡。而范蠡也换下了官服,舍弃了一切世间的名与利,与西施一同泛舟在太湖,自此悠游终生。
在1970年1月,《明报晚报》初创时,金庸发表了这部短篇小说《越女剑》。其时,金庸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鹿鼎记》已开始在报纸上连载了。由作者为清人任渭长的版画集《三十三剑客图》所写的“配文”及说明可知,金庸原打算替这部给近现代武侠小说家带来许多知识和灵感的版画集每一幅图“插”上一篇短篇小说,以反“为文插图”之道而行之,后因种种原因,只写了第一篇《越女剑》就没有再写下去,因而《越女剑》也就成了这一个系列的唯一的一篇作品。
与金庸其它的小说作品略有不同的是,这篇小说可以说是一篇“故事新编”。——“越女剑”的故事在许多古籍中都或详或略的记载,如《吴越春秋》、《艺文类聚》、古典小说《剑侠传》、《东周列国志演义》(第八十一回)等书中都有不同角度的记载。金庸根据这些历史和小说,重新创作了这个题材。
不过,《越女剑》并不完全是依照上述古籍敷衍而成,而是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思。除篇幅的详略不同之处,小说的重点、情节、情调等,都有自己的特点。
越国一乡间女子,牧羊姑娘,大约十六七岁。一张瓜子脸,睫长眼大,皮肤白皙,身材苗条,容貌甚是秀丽。她身穿浅绿衫子,弱质纤纤,声音娇嫩清脆,性格天真烂漫,言语幼稚。由于生于深林之中,长于无人之野,有一种不通人情世故却具有赤子热肠的率真,她对范蠡这样的大官不讲半点礼貌。然而她却身怀神奇剑法。在会稽城内大街上,八名吴国剑士将范蠡两名卫士的长剑打落在地,并毫无来由地将她的一头山羊以精湛的剑术一分为二时,阿青手持竹棒,以四招戳瞎两名吴国剑士的眼睛,又将六名剑士各刺瞎一目,后又挺棒戳中一名吴国剑士的手腕,且将另五人的长剑打落在地。八名吴国剑士为一个牧羊少女所败,又惊骇,又愤怒,有的咆哮,有的发抖。阿青让他们赔羊,否则便要戳瞎他们的另一只眼睛。范蠡答应赔羊后放行了吴国使臣。范蠡为破吴国欲请阿青姑娘的师父教练越士,而阿青的师父竟是她十三岁时天天与她在一块打玩的白公公——一头白猿。白公公一连三次要刺死范蠡,都被已与范蠡生情的阿青所挡,且将白公公断了两条手臂。阿青被范蠡请去训练越国剑士,几天之后,阿青便没了踪影。
字少伯,越国大夫。高高瘦瘦,四十来岁,本是楚国宛人。为人倜傥,不拘小节,所作所为往往出人意料,当地人称他为“范疯子”。他与文种有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两人觉得中原诸国暮气沉沉,楚国邦大而乱,眼前霸兆在东南,于是便去了吴国。在吴国京城姑苏住了数月,眼见伍子胥的种种兴革措施确是才识卓越,自己未必能胜得过他,再加上吴国国势兴旺,于是最后投靠了越国,被拜为大夫。在浣纱溪畔他亲自访寻来天下无双的美女西施,可为了勾践的报仇亲自将已深种情根的西施送入了吴宫,令其倒在了夫差的怀抱之中,而任妒忌和苦恼咬啮自己的心。范蠡看到阿青舞的那套奇妙剑法后,决定去寻找她师父,因此每天陪她到山坡上放羊,当得知她师父是白猿后,范蠡便请来越女阿青,叫越国剑士模仿她的剑法,训练越国的武士。
越国浣纱溪畔的美女,惊世绝艳,将越国山水灵气集于一身的娇娃夷光。她的眼睛比溪水还明亮、清澈;她的皮肤比天上的白云还要柔和;她的嘴唇比小红花的花瓣还娇嫩、鲜艳,湿湿的嘴唇比花瓣上的露水还要晶莹;她的手像白雪一般;她的脚步轻盈像弹琴鼓瑟那样有美妙的音乐节拍;她的声音轻柔细妙。为了越国和自己心爱的人范蠡,她宁愿出卖自己,到姑苏城中吴王宫里陪伴吴王。对国家她是竭诚尽忠,对爱人她是百依百顺,在爱情方面她是伟大的。当范蠡辅佐勾践灭吴之后,西施又回到了范蠡的怀抱中。然而阿青的出现,使她不得安宁。虽然她的美貌令阿青折服。但终被阿青所持的竹棒的尖端发出的劲气伤了心口,她微蹙眉头,伸手捧着心口,为世间留下了最美丽的形象——“西子捧心”。
越王。身披紫袍,形貌拙异,头颈甚长,嘴尖如鸟。当年,在钱塘江边大战,为吴王夫差所打败。勾践被围困在会稽山,几乎亡国殒身。在危机之中他采纳文种和范蠡之计,买通了吴王身边的奸臣太宰伯躯。替越王陈说。勾践在吴国卧薪尝胆,决意报仇雪耻。他表面上对吴王十分恭敬,暗中却日夜不停地训练士卒,俟机攻吴。
小说的重心不在越女之剑,而在越女阿青本人。具体地说,是既写出了阿青的天真烂漫纯朴坦荡的性格、写出了她纤纤弱质、美丽温柔的形象,寥寥几笔便已形神毕肖。更重要的是,小说又着重在越女阿青对范蠡这位中年大夫的爱慕之心的表现上。而范蠡则全然没想到这一点,他也不可能想到这一点,因为他除一心替越王勾践思谋报仇之策并努力实施之外,其他所思便是身在吴宫的情侣西施。可以说,范蠡为越王复仇献计献策,乃是他的一种“事业”,并报答越王对他的礼遇。而越女阿青之所以教越士学剑,究其原因则并不在为越王或越国报仇之大业,而在于这一切乃是出于她心中的恋人范蠡之所请。
这样,越军灭吴,越国兵民举国欢腾大仇报复之际,连范蠡与西施也可以庆幸多难情侣终于可以再见并可携手江湖、隐于山林之间而不再分离。然而对于小说的女主人公阿青却居然不是如此,她原先想在范蠢见到西施之际,杀死西施,“夺回”范蠡,但被西施美貌所震惊,终于无法下手。因而越国大庆、范蠡与西施大喜之时,阿青却永远地失去了范蠡、永远地失去了心中唯一的恋人。所以,这一刻竟自必是越女阿青伤心绝望之日。
从而,这部篇幅不长的小说中,就显然交织着两种矛盾的主题与情调。一方面是卧薪尝胆、矢志报仇而且慷慨悲歌、壮烈不已;另一方面却是爱意缠绵、婉转多愁而且不得其爱、唯自感伤。一方面是家国大仇,另一方面是私心爱意。这二者确实是一种矛盾的主题。孰重孰轻,委实难抉。或许这正是这部小说的真正的寄意与迷人之处。
电影化
《越女剑》之所以能做到“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以最简练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信息。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电影化的表现方式,即形象化的具体场景和蒙太奇式的情节结构。小说省去了大量的叙述性文字,而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场景、镜头,将其故事情节展现出来。从一开始的吴、越剑士宫中斗剑,到后来吴国剑士长街施暴,越女阿青出手惩凶,范蠡郊外牧羊,人猿神技大搏击,直到最后灭吴成功时范蠡吴宫会西施以及“西子捧心”这一永恒的美丽形象之由来,无不形象生动,笔墨简省而又意味深长。其中范蠡怀念西施而说湘妃,阿青拔掉范蠡白胡子的那一段“阴差阳错”的“蒙太奇”,尤其堪称经典。会心的读者无不为之拍案,而后为之神伤。
情节
小说《越女剑》中的女主人公越女阿青并没有及早出场,小说开头所写乃是一场吴越剑士之间的惊心动魄的斗剑。接着写吴越世仇及越王勾践矢志报仇,但却困难重重,其关键之处恰在于“剑不利而术不精”。直到小说篇幅超过一半,主人公阿青才翩然登场,且出乎意料的是,越女阿青既非宫中卫士、朝中大臣,亦非江湖侠女、风尘女英雄,而是一位美丽纯朴天真烂漫的牧羊少女。看起来温文尔雅、娇柔无限,真正是“静如处于、动为脱兔”。——所有这些,尽皆是小说“造势”的结果。使得小说情节起伏跌宕、柳暗花明。
叙述
小说虽以《越女剑》为名,但对越女之“剑”并没有进行多少细致的描写,对越女剑法更匆匆一笔带过,如此写来反倒更加显出了越女剑法的神奇之处、不可言传。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这篇小说的叙事语言,可以说已达一种炉火纯青之境界。鲜明生动而又不动声色,干净简练却是意味深长。
1.吴国剑法:吴国剑士剑利术精,用的是群战之术,妙用孙武子兵法:“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即吴兵在群斗时以众击寡,集中优势兵力,各个击破。
2.越国剑法:起初用迷惑人的剑法,当被击破后又用死拼硬打的剑法。自阿青教练剑招后,学习了阿青的“越女剑”,从而攻破了吴国孙武子兵法。
3.越女剑法:越国少女阿青从白公公(白猿)处学的剑法。白公公骑羊儿玩,阿青不许,用竹棒赶他,它也拿了竹棒打阿青,起初阿青打不到白公公,后来阿青总能打到他,戳得它很痛,就这样阿青于无意间学会了一套神妙的剑法,并用这套剑法重创吴国八剑士。后越国将士也是靠阿青的几招示意,练成精锐之师,大破吴国。此套剑法轻妙灵活,变化繁复,极是美妙。
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墨:《越女剑》之所以能做到“发纤浓于简古,寄至味于淡泊”,以最简练的笔墨传达最丰富的信息,重要原因之一是因为它采取了电影化的表现方式,即形象化的具体场景和蒙太奇式的情节结构。小说省去了大量的叙述性文字,而选择一些最具代表性的场景、镜头,将其故事情节展现出来。从一开始的吴、越剑士宫中斗剑,到后来吴国剑土长街施暴,越女阿青出手惩凶,范蠡郊外牧羊,人猿神技大搏击,直到最后灭吴成功时范蠡吴宫会西施以及“西子捧心”这一永恒的美丽形象之由来,无不形象生动,笔墨简省而又意味深长。其中范蠡怀念西施而说湘妃,阿青拔掉范蠡白胡子的那一段“阴差阳错”的“蒙太奇”,尤其堪称经典。会心的读者无不为之拍案,而后为之神伤。
1986年,香港亚洲电视拍摄了该公司唯一一部金庸电视剧《越女剑》,由李赛凤、岳华主演。
金庸(1924—2018),本名查良镛,浙江海宁人。曾任报社记者、编辑,电影公司编剧、导演等。1959年在香港创办《明报》机构,出版报纸、杂志及书籍,1993年退休。先后撰写武侠小说十五部,开创了中国当代文学新领域。并兴起海内外金学研究风气。曾获颁众多荣衔,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最高荣誉大紫荆勋章、英国政府O.B.E勋衔及法国最高荣誉“艺术与文学高级骑士”勋章和“骑士勋位”荣誉勋章,剑桥大学、香港大学名誉博士,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新加坡东亚研究所等校荣誉院士,北京大学、日本创价大学、台北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苏州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校名誉教授,并任英国牛律大学中国学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文学院兼任教授,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备委员会委员等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