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旱船

更新时间:2023-05-18 21:01

跑旱船,是一种中国民间舞。流传极广,多在年节表演。在我国北方的城镇乡村,跑旱船是一种深受群众欢迎的娱乐节目。跑“旱船”时,一般使用的伴奏乐器是锣、鼓、钹等打击乐器,也有的地方加上一至两支喷呐伴奏、气氛热烈,情绪活跃,具有浓郁的地方风情。

道具制作

用竹或秫秸扎成船形,围以纸或布,纹彩,系于表演者腰间或肩上,下端用表示波浪的蓝布遮住脚。各地船形样式极多,工艺精湛,一般长1.67~2.33米,大的可达3米多。近几年来,跑旱船在原有基础上又有发展。一些农村里,将现代化的交通工具摩托车装饰成“旱船”,也有的将自行车装饰成“旱船”,由人驾车,结队前进,在前进中跑出、表演出各种各样的活动图案,形成各种各样的套路,也十分吸引观众。扮演老船夫、女游客和老妇人,边唱边舞,配以锣鼓乐器极为好看。少女于船中将船系于臂际,身前一双假腿坐在船上,盖上彩裙,花鞋露于裙外,好船者而动,二人相互配合。船旁的老妇亦随船动作,姿态灵活夸张滑稽,与船夫打情骂俏,逗观众一笑。

表演

表演时一戏装女子置身糊制的彩色龙船之内,手中舞扇;另一花脸艄公,执篙撑船。跑旱船妙在一个“跑”字,各表演队都有自己的跑法。一般演绎的故事是:一阵紧锣密鼓之后,老艄公匆匆上场解缆撑船,作速行进。在锣鼓乐伴奏下,船在场内做倒8字运动,随着音乐节奏的不断加快,船行速度也不断提速,继而绕场一周后搁浅。艄公下船,挽裤捋袖,跳入水中,撬抬扛推,使尽浑身解数,终于将船撑入深水。又是一阵快行船。接着船入漩涡,连连打转,老艄公手忙脚乱,力排险情。这时,船身起伏跌宕,频频倾侧,船上女子惊慌失态,场上锣鼓点愈发紧迫,观众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上。险情排除后,船身出现漏洞,水流涌入船舱,老艄公脱衣堵漏,向外泼水,化险为夷,船绕场一周,表演结束。整个表演,从解缆开始,历经几次险情,表演动作丰富多变,起承转合紧凑自然,滑稽幽默,妙趣横生。

舞蹈来源

据传旱船是陆路地区人民为祭奠爱国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形式。最早的文字记载见于唐代中晚期文献,距今已有1000多年。民间旱船,多扮成夫妻或父女,女的在船中,男的在船外,表现捕鱼、行船的水上生活,主要技巧在女子,配合船的起伏摆动做出高难动作,表现风浪漩涡等。南方旱船动作轻柔,边唱边舞,北方旱船动作粗犷,有时几十条旱船相互竞技,场面蔚为壮观。类似旱船的还有跑驴、跑竹马,是将船形改为驴形、马形。跑驴多演农村小戏,如夫妻回娘家等,而跑竹马有时表演历史题材故事,如昭君出塞、关云长护送嫂嫂、赵匡胤千里送京娘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