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28 17:14
大距花黍(学名:Ichnanthus pallens var. major (Nees) Stieber),为禾本科距花黍属植物。秆匍匐地面,自节生根,向上抽出花枝,高15-50厘米。分布于热带。
秆匍匐地面,自节生根,向上抽出花枝,高15-50厘米。叶鞘通常短于节间,被毛或仅边缘具纤毛;叶舌膜质,顶部截平有纤毛,长约1毫米,叶片卵状披针形至卵形,长3-8厘米,宽1-2.5厘米,顶端尖或渐尖,基部斜心形,两面通常被短柔毛或无毛,脉间有小横脉。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长约15厘米,分枝脉间具柔毛;小穗披针形,长3-5毫米,微两侧压扁;颖革质,顶端尖,两颖间有明显的节相隔,第一颖长3-3.5毫米,具3脉;第二颖与第一颖近等长,具5脉;第一外稃草质,顶端略钝,具,脉;第一内稃椭圆形,膜质,狭小,有时内包雄蕊;第二外稃革质,长2-2.5毫米,长圆形,顶端钝,基部两侧贴生膜质附属物,干枯时成两缢痕。鳞被2,折叠,纸质,具5脉;花柱分离。种脐点状。染色体2n=40。花果期8-11月。
常见生长于山谷林下、阴湿处、水旁及林下。
秆叶可作饲料。
本种与山鸡谷草Acroceras tonkinense.(Balansa)Hubb.ex Bor相似,主要区别在于:植株较细小,节几无毛;叶片较小,边缘无刺毛;小穗较小,长3.5~4mm,第1颖仅具3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