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10-20 19:13
跤架,中国式摔跤站立姿势。有行龙和伏虎两种。前者站立姿势高,两手护胸前,”八卦式”行走;后者站立姿势低,两手一前一后护胸前,两脚一前一后,前虚后实,如“虎行”。
中国式摔跤的基本姿势,为进攻和防守对方时应做的准备动作。
一般要求两脚开立,约与肩同宽,一脚向前迈出约一脚的距离,前脚稍向里扣。两膝稍屈,上体略向前倾,体重主要放在后面腿上。半握拳,前面手与肩同高,后面的手稍低,两臂微屈向前。全身肌肉适度紧张。一般情况左脚在前为左架,右脚在前为右架。前面的腿叫前腿,后面的腿叫底腿,也叫底桩。
高/矮架:出高架的人,两腿稍屈即可;出矮架的人,两腿需要弯曲,身体重心略下沉。一般来说,身高力大的人习惯出高架,身材矮小的人习惯出矮架。
顺架:双方都是左架或右架,称为顺架。双方对摔都是走圆场的跤步。
顶架:我方左(右)架,对方右(左)架,叫顶架。在顶架的情况下,无论哪一方都可以运用滑步,塞腰抢胯进攻另一方。
换架:也称变架。为了进攻的需要,利用上步或撤步,并配合手法,改变双方的跤架。即把原来的右(左)对右(左)变成左(右)对左(右)。
大架:左腿在前微曲,右腿在后半蹲,前腿承三成力,底腿承七成力叫三七开。左臂于肩前平举,右臂置胸前,双掌内合虎口向上,两臂微曲五指靠拢呈半握拳,含胸抬头,目视前方。
小架:又叫螳螂架。比大架开裆要小,前腿承四成力,底腿承六成力,上手在前,底手在后置于胸前,此跤架移动重心快,便于进攻。
辘轳架:双腿前后开立形同小架,双手在胸前上下交换,形同绞辘轳,此架变化灵活,能攻能防。
鸟架:两腿开立呈前后裆,形同小架,出左腿左手于肩前弯曲封于胸前。右手向前伸出,此架抢手快,灵活多变,攻守兼备。
香炉架:两腿开立呈前后裆形容鸟架,出左腿左手于肩前弯曲封于胸前,右手垂于体前。前后摆动形同三足鼎立。
小车架:两腿开立呈骑马裆,形同推独轮车,双手自然下垂体前,此架为防守型或善于抱腿运动员使用。
转掌架:一般有武术基础的运动员善于使用,两腿前后开立,双掌心向下置于体前,出左腿左掌在前,右掌在后。
大开门:两腿开立呈前后裆,前腿承二成力,底腿承八成力,前虚后实。前手低于肩,上手高于头,双手向内抱。此架姿势优美,动作大方,适用于表演。
跳跃架:双腿开立呈骑马裆弯曲,双手于体前下垂,双腿同时向对方正面或侧面进退。双手时而上下摆动。此架攻防兼备,抱腿进攻速度快。
黄瓜架:双腿开立,前虚后实,双手前盖后上,呈耘手转动于体前。此架流行于京津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