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8 23:19
故宫有四座角楼,角楼造型古朴典雅,建筑精巧。作为楼,它有三层,檐角翘起,层层叠立,高低起伏,而且有“九梁十八柱七十二条脊”之说。除北京故宫外,在全国各地找不到这样的建筑。故宫的角楼是别具一格、蔚为壮观的景致。此类角楼是真正的转角楼。
东便门角楼成为北京地标性建筑,在几十年前有四座这种形制一模一样的角楼。据《明北京》一类史料记载,在明正统四年(1439年),北京城门“每门均有箭楼、城楼、瓮楼及闸楼,内城四角设有角楼”。城墙上的角楼不像故宫角楼那样是装饰性建筑,它有军事目的,故被称为角箭楼,俗称为角楼了。
以西便门角楼为例,学者蔡青所著《百年城迹》中记录:“角楼为七檩转角楼,歇山式屋顶,铺灰筒瓦绿剪边,绿琉瓦脊兽,屋顶两条正脊相交处,起西南两个歇山山花,十字脊中间装火焰琉璃宝顶,宝顶高13米,西南角箭楼,楼身高17米,连台座通告29米,角箭楼西、南长面各辟箭窗四层,重檐以上一排,重檐以下三排,每排14孔,全楼共设箭窗144孔。”西便门角楼是1905年被拆的,拆后仅存城台,1969年城台亦被拆去。虽然内城西南和西北、东北角楼看不到了,但幸存的东南角楼经过多次修葺至今完好。
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北京加修了外城,同样“城垣四隅设有角楼”。外城角楼的规模略小于内城角楼,但同样是界定城郭位置的重要建筑物。如今虽已不存在,留下的外城西北角楼的资料可供参考。西北角楼为灰筒瓦单檐歇山十字形屋脊建筑,灰瓦件檐脊,楼顶正中为圆形灰瓦宝顶,通高15米,面阔一间,进深一间,均为6米,南、北两侧箭窗两层,每层3孔,共12孔。不只规模小,在形制上与内城角楼也有所不同。其他三个外城角楼与它相同。为改善首都交通状况,外城角楼全部拆了。
城墙上有角楼,城市街道中也有,因是L型,人们更习惯称之为转角楼。保存比较完整的是西四转角楼。楼高两层,系砖木结构,是明清建筑风格。此类转角楼不只西四有,东四、东单、西单、菜市口等地也曾有,大致的格局一样。有人说西四转角楼是为庆祝慈禧六十大寿而建,其实它在明代就存在了,可能慈禧庆寿时曾重新修葺而已。此类转角楼与牌楼一样是点缀街头风景,使帝都更加雄伟整齐和富丽堂皇。同时,转角楼还可驻扎保安部队,保卫帝王的安全。
地安门的转角楼,亦称雁翅楼,在地安门内大街东西两侧,这两座楼在清代确实驻扎过八旗兵,用来保卫地安门和皇城安全。清廷垮台之后,路西的楼一度是流民救济所,其中以收留孤苦无依、无家可归被驱逐出紫禁城的太监为主。近年,此处“旧貌换新颜”,东、西两座楼略作修葺后,改作书店使用。
《朝阳区地名志》称转角楼“该地原为牛房村西新农田,(上世纪)30年代末侵华日军占领北平期间,曾于此修筑一座砖结构角楼,40年中期形成一居民集居点后,取名转角楼。”原来的转角楼在1960年代拆除,否则这里曾驻扎过的日本“猫眼司令”、“猪头小队长”的房子会成为日本侵略的罪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