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23 15:41
《在轮下》是一部教育小说,由德国作家赫尔曼·黑塞所著,它具有浓重的悲观色彩。书名取自书中校长告诫年轻的主人公吉本拉特的一句话:抓紧研习,以免丢落在车轮下。这部小说取材于黑塞在毛尔布仑修道院的不愉快经历,其中有对一所寄宿学校生活和卡尔钟表厂工作的长篇叙述。
小说叙述的故事是:主人公汉斯自幼聪颖过人,勤奋好学,被大家视为神童。他被送入一个神学院学习,受大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他功名心切,在与世隔绝的学校里拼命学习,没有半点空闲,身心健康受到损害。同学赫尔曼生性倔强,蔑视功名,为学校不容;而汉斯觉得只有赫尔曼才是知己。汉斯用功过度,身体衰弱,成绩倒退;学校把这些归罪于赫尔曼。赫尔曼被学校开除,汉斯更感孤单,不时受到老师的训斥和同学的耻笑,之后得了神经衰弱症,使他无法继续学业,只得返回家乡当钳工为生。社会的歧视和生活的失意使他觉得仿佛跌在无情而庞大的车轮下。
黑塞一生经历了德意志第二帝国、第一次世界大战、1918年的革命和魏玛共和国、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直到他逝世还是东、西德并存的时期。他的文学创作主要继承了十九世纪浪漫主义的传统,而在二十世纪初叶,现代主义文艺思潮正盛行欧洲文坛,黑塞的“古典”风格,使他拥有了“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的称号。
黑塞的作品多反映弱小个体对强大现实的抗争, 这与他所处的历史时期不无关系,他“必须面对作为个体的人在世俗社会压迫下的茫然无处和世界大战爆发前的社会危机”。在黑塞早期出版的作品中,如《在轮下》、《盖特露德》等,都从以主人公为代表的个体出发, 展现其在残酷社会现实中的反抗和呐喊,以及因此产生的内心矛盾冲突,强调个人意识的觉醒。出版于1906年的小说《在轮下》是黑塞写于在卡尔夫老家最后一次长住期间。众多黑塞研究者都将这部作品看做是黑塞的自传体小说。的确,文章中两位主人公恰恰就是黑塞少年时期的双极性结合体,“一个轻率,一个认真;一个是诗人,一个追逐功名”,少年的黑塞与文中主人公一样都考入毛尔布隆神学校,在那里黑塞度过一段并不愉快的时光,逐渐患上了抑郁和神经衰弱,甚至企图自杀,这点像极了汉斯,但不幸的是汉斯最终走上了不归路。黑塞在家人的帮助下走出了精神障碍,成了知名作家,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这点又像极了《在轮下》中的第二主人公赫尔曼,他不屑功名利禄,追求自我解放,最终被学校开除,又获得了新生。“青年黑塞不断思索的问题是:一切生物都在阳光下按照各自的生命规律活着,唯有人类却受着自己所制定框架的约束, 屈从于未必全部正确的种种条规”。学校是黑塞唯一认真对待、也是不时触动他的当代文化问题所在。通过《在轮下》黑塞想极力阐述德意志第二帝国时期神学院教育的弊端。在宗教思想盛行的时代,学校教育必然受其影响,教育的重点不再是注重人性的自由发展而是遵循宗教的教义,让学生学习刻板的神学理论和不利于学生自身发展的思想。在神学院教育体制占统治地位时期,跟西方教会在政治体制中占统治地位的时期是一样的,谁不依照他们的准则和规范做事,就会被排除在外,成为人人唾弃的对象。就如小说中的第二主人公海尔涅也是这样的人物,他寻求自我解放和救赎,逆神学院的教育体制而行,就被看做是会影响和危害其他同学的不良学生。
汉斯·吉本拉特一样,都是要走这条羊肠小道的竞争者。所不同的是黑塞本人出身于一个宗教色彩十分浓厚的家庭。他的父亲和外祖父都是传教士。他的前途安排还有承继事业的一面。作者在塑造汉斯这个形象时,则把他放在一个小商人家里。父亲吉本拉特是一个“可以和任何一位邻居调换名字和住房也不至于引起什么变化”的庸夫俗子,是一个到处可以遇见的小市民。这样便摆脱了作者本人家庭的特殊性,给故事增添了普遍意义。作者又安排了汉斯自幼丧母,只有好虚荣的严父,没有家庭温暖等情节,为他的悲剧性结局埋下了伏笔。
作者在第一章里着重描述了汉斯准备应试的过程。汉斯本来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在拉丁文学校成绩优异,受到校长和老师们的赏识。人们都料定他将来是个出类拔萃的人物。但为了参加这场“邦试”的竞争,他们要他全力以赴进行准备。父亲夺走了他心爱的兔子,禁止他再去河边垂钓,取消了他作为孩子所应有的一切娱乐活动。每天下午放学后还要去校长家学习希腊文,然后再到农师家复习拉丁文和宗教课。一星期有两个晚上要找老师补习数学。积累下来的作业每天几乎要做到深夜十一、二点钟。老师们口口声声说“要有节制!”事实上则唯恐他学得不够,还建议他星期日读课外书,复习语法。努力的结果,汉斯以第二名考取了神学校(作者黑塞本人当时考了个第二十八名),同时也得了一直缠住他不放的头痛病。然而这根绷紧的弦并没有因此放松一下。入学前的暑假期中汉斯并没有得到“理所当然”的休息,却是一连串的忠告,劝他先开始学些将来在神学校要上的课程,不能“ 躺在桂冠上睡大觉”而被别人“抛在后头”。于是这个老师说“每天只要一、两个小护,那个校长也是“每天只要一、两个小时” 。暑假过去了,汉斯也变得象书中鞋匠莱弗格( 这是一个很有见识的劳动人民) 所说的那样:“瘦成皮包骨了!”
通过汉斯进入神学校,作者给我们描绘了他非常熟悉的毛尔布隆修道院的环境和形形色色的人物。汉斯在这儿交上了好朋友海尔涅。他们两人都是公认为最有才华的学生,但他们的气质性格则截然不同:“一个粗心大意,一个认真踏实,一个是诗人,一个则热中于功名。”但他们成了互不可少的一对。诗人海尔涅后来由于受不了神学校的精神束缚,一度出走,终于离开了修道院。而汉斯则由于身体原已虚弱,加上与海尔涅的友谊占去了不少时间,学习上不堪负担,成绩一落千丈。教师们不但不予同情帮助,反而加以责骂讥讽。最后汉斯神经出了毛病,也不得不中途辍学回家。那些教师“宁愿自己班上有几个笨驴,不愿有一个天才” ,“我们一再看到国家和学校不遗余力地把年年要冒出来的几个尖子连根铲除。”但是“后来能丰富我国人民的宝库的总归首先是那些被老师僧恨的、常常受罚的、逃跑的、被开除的学生。”(引文均见小说第四章)这是对那种教育制度何等严厉的抨击!
与主人公汉斯·吉本哈特完全不同的是赫尔曼·海尔涅在这部小说中是一个反叛人物,他有着与汉斯截然不同的性格和命运。小说的第三章中汉斯在独自散步,无意中发现海尔涅也在此处。独自一人散步可以看出汉斯在神学院的孤单,与此同时海尔涅也是独自一人坐在水边,同样是一个孤单的人,依照他们的年龄本应是与小伙伴在一起玩耍的,但是他们却选择独处,足以显示出他们在神学院都没有找到存在的乐趣和价值。当汉斯问海尔涅在干什么时,他的回答却是“Homer lesen”(读荷马的作品)。 而事实上并非如此, 我们接着往下读,汉斯的一席话道出了真相:“Glaub’ich nicht.Ich weiβschon,was du machst.”(我不相信。我知道你在做什么。)“Natürlich.Gedichtet hast du.”(肯定是在写诗)为什么海尔涅一开始没有对汉斯讲实话呢?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在顾及神学院的规定和条例,在神学院里学生学习的是拉丁语、希腊语和古希腊的哲学、文学等,当汉斯问及他就想用一个正当的理由搪塞他,可见神学院的校规如此严厉。他知道写诗是学校禁止的事情,但他还做,可见他在心中的反叛心理有多么严重。诗歌是最能让人抒发情感的东西,学校的禁止说明是对学生自由发展的遏制,但海尔涅仍然这么做,说明他内心反抗这种教育制度的决心和勇气并且已付诸行动。
《在轮下》是一部控诉德国旧的教育制度的小说,被认为有浓厚的自传色彩。《在轮下》描述的是一对性格迥异的少年朋友,汉斯‘吉本拉特和赫尔曼·海尔涅真挚动人的交往故事。也是一篇对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德国旧教育制度的血泪控诉。
《在轮下》这个题目两重含义有其值得深思的地方,一种含义是表示丧身在车轮下;另一种含义是道德和人格方面的沉沦。小说中有这样一句话:“So ist’s gut,so ist’s recht,mein Lieber.Nur nicht matt werden,sonst kommt man untersRad.”这是校长在得知汉斯与赫尔曼·海尔涅政治交往和汉斯成绩逐渐下降后亲口对汉斯说的。他称汉斯为“mein Lieber”(我亲爱的学生),原因是汉斯以前成绩优异。“So ist’s gut,soist’s recht”指的又是他,或者更确切地说是在神学院这种教育体制下的教育者对汉斯的要求:每天认真学习,而不是跟海尔涅整日“瞎混”,他把汉斯与海尔涅之间的纯友谊的交往看做是“matt werden”(是件不光彩的事)。在后半句话中他用的是“man”(人们)这个泛指的词,说明不仅仅是汉斯你跟海尔涅交往下去会沉沦,其他人也会同样如此。由此可见,根源是在于海尔涅而不是他在责备的他眼中的好学生, 虽然校长直接责怪是汉斯但他间接地而且目标明确地在责备海尔涅。从中足以看出神学院校长对海尔涅一类人的鄙视和不屑,把他视为异类。
第四章结尾处提到海尔涅在课堂上缺席了,但黑塞用的却是Verschwinden(消失)这个词,说明作者想说明他是在逃离神学院这个地方,而不是真正消失。黑塞深受德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影响,而“森林”又是浪漫派作家乐于描写的事物,因为只有森林才是人们可以隐蔽的地方,而且不容易被别人找到,反抗现世的制度和体制,当无能为力时只能选择逃避,这正是一种反抗的形式。 小说中海尔涅也是在对反对神学院教育体制做出抗争,他躺在小树丛中强烈地呼吸“自由的感觉”、自由地“伸展四肢”,以前他的身心都被束缚得太久了,以致现在他在小树丛中能够自由地呼吸, 神学院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怕的“牢笼”,现在他逃脱了这个囚笼。文章用“Sterne”和“Wolken”作为陪衬。因为“Sterne”(星星)和“Wolken(云朵)”都是浪漫派特别钟爱的描写事物。 星星和云朵都是自由的象征,能够使人产生联想,在海尔涅心中自由是他最终追求的目标,躺在树丛中仰望天空眼里能看到就是星星和云朵。他是孤单一个人离开学校追求“自由解放”,他要告诉大家——神学院和校长, 他追求自由的意志比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教育体制强烈得多。他是黑塞在这部小说中追求自我解放的“骑士”,是黑塞式的“自我抗争和自我救赎”。他对自己所做的一切觉得无罪,高高地抬起头,毫无后悔他这次小小的“逃逸”,他觉得这次小小的旅行完全是明智之举,旅游是可以让人们身心达到彻底放松的活动。
海尔涅的这次出走,对于他来说是吸取“养分”和自由空气。最后他不幸被神学院开除了的,神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们认为这是一种耻辱,但是这对海尔涅来说未尝不是一件好事,他与父亲是晚上动身出发回家,关于“Nacht(夜晚)”也是浪漫主义作家和诗人乐于描写的,因为在夜晚有利于充满自由思想的被禁锢思想所束缚的人摆脱现实中残酷的枷锁。 再者他们的所作所为是被当时大多数人看做是不正当的事。文中“出发”用的是“abreisen”而不是“abfahren”,这个“reisen”跟“Geniereise” 相呼应。“Die Entfernung und die entschwindendeZeit veränderten das allgemeine Urteil,und manche sahen demseinerzeit ängstlich gemiedenen Flüchtling später nach wie einementflogenen Adler.”黑塞用了“Adler(鹰)”这个词 ,寓意海尔涅是“Adler”,足见黑塞对海尔涅及他这种行为的推崇。
但赫尔曼·黑塞出于自幼所受的宗教熏陶,对宗教,对神学校的课程内容并无反感。他笔下的弗莱格师傅,这个小说中头脑最清楚的人物,就是一个十分虔诚的教徒。在谈到毛尔布隆的希伯来文课时,作者认为它的内容引人入胜。海尔涅尽管“ 每天、每时诅咒整个摩西五经,然而他却能在其中发现并从中汲取生命和精华。” 作者还称赞《新约》“ 温和、明朗而亲切… … 充满着清新和富于幻想的精神。” 作者大加讨伐的却是那里的教学方式。例如他形容荷马史诗本来是“ 诗句铿锵有力、一泻千里… … ” ,而神学校的教师却拿它当食谱来教。“ 一堂课读两行,然后逐字反复咀嚼、探讨,直到叫人作呕。” 以致海尔涅说:“象这种方式,我才不愿学什么荷马呢!”这是“死记硬背”、“填鸭式”教学方法带来的后果。
“有人把黑塞对于个体人的关怀和他的浪漫主义自然人性观联系起来分析,例如学者楚旭指出黑塞《在轮下》‘抒发心灵的孤寂,描绘青年人的彷徨和苦闷’,是为了主张‘顺从自然,返回自然’”。《在轮下》中海尔涅经常在大自然中写诗歌并且在最后一次逃离神学院的时候也是落脚在大自然中(森林、小树丛),这就是顺从和返回自然。在黑塞小说中经常把浪漫主义的个性发展观寻求的是人和谐发展,受其曾当过印度传教士的祖父的影响黑塞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虽然这部小说是黑塞发泄内心对神学院僵化的教育体制的不满和对其的反抗,但可看做是黑塞寻求自我、个性解放和自我救赎的抒发。“对人的‘存在’问题的关注是20世纪以来西方文化一个重要的也是中心的主题。黑塞是这个时期的作家,他的创作以人为中心,关注个体的存在状态。人物在这样的社会现实中却无法选择自己的存在,只能选择“被动死亡”。
描写人在生存困境中的悲凉和他们的挣扎与抗争。黑塞本人在1929年写给玛丽亚·露易丝·杜蒙(Marie Louise Dumont)的信里曾经说道:“人格产生于彼此对立的两种力量——对个人生活寻求“自我”之路的强烈渴望和周围环境使人屈从的要求。”“道家的对立统一思想是赫尔曼·黑塞创作的一个基本出发点。”在《在轮下》这部小说中海尔涅这个人物作为主人公汉斯的对立面——一个是反抗学校规章的狂妄的不良学生,而另一个是用功学习、天资聪颖的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学生。这两个学生有其统一性,同样是追求自由个性解放的,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结果:一个被学校开除,但找到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空间;另一个却以悲剧结束生命。“所以人要选择,夺回自己承担自己,提倡行动、冒险和反抗”。
小说的第四章里,毛尔布隆神学校校长找汉斯谈话时,说了这样一句话:“千万别松劲啊!要不然会掉到车轮下面去的。”“掉到车轮下面”也就是掉队,被淘汰。汉斯是掉下去了,他甚至完全被压“在轮下”,成了牺牲品。原因难道是校长说的“松劲”吗?吉本拉特先生并非不爱自己的独生子。黑塞笔下的拉丁文学校的校长、本城牧师、班主任等等也都是一片热心。他们都盼望汉斯这个优秀苗子出类拔萃成为大器。在虚荣心的驭使下,他们急于把知识(尽管是否真有价值还成问题)灌输到这个好学生头脑里去。希腊文重要,拉丁文有用,数学不可忽视……孩子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的特点统统抛到九霄云外。这样,弦因绷得太紧而折断,一匹良驹因驱赶过度而倒毙,那是必然的事。
黑塞在《在轮下》中“尽情抨击了当时腐朽的教育制度,为自己的少年苦难默哀,自我重获新生,完成了自我灵魂的一次救赎”。“自我解放”的诉求和“个体意识”是黑塞小说中蕴涵的深层含义。
故事从叙述主人公汉斯·吉本拉特的家庭境况展开。他出生在一个小市民家庭里。父亲吉本拉特先生是个掮客,此人“经商才能平平庸庸,对金钱还抱有一种实实在在的、出自内心的崇拜”。母亲因病早逝。自幼丧母的汉斯·吉本拉特得不到家庭温暖,更“缺乏与人接近的才能”。这种沉闷抑郁的家庭气氛养成汉斯沉默孤僻的性格,作者撷取这环境意在创造气氛,烘托人物的性格,为其悲惨的结局留下伏笔。
书中着墨甚多的,除汉斯之外,就是他的挚友赫尔曼·海尔涅。作者通过对这一对朋友的出生、外貌、举止、情趣、爱好等等的对比,进一步展示了人物的不同性格。
有“一双严肃的眼睛、聪明的前额、雅致的步态”的汉斯·吉本拉特在爱好虚荣的父亲和老师们的“关心”下被沉重的学习负担压得喘不过气来,他总是带着“一张睡眠不足的脸,一双外圈发黑、疲惫不堪的眼睛,默默地像受人驱赶似地到处走动”。他虽潜心学习,但学识浅薄,生活平淡无奇。他害怕大城市的喧哗,更无法理解海尔涅关于天上的浮云、海上的船只的遐思冥想,甚至不敢想象海尔涅敢于在书本上乱涂乱写的“亵渎神明”的行为。而他的好友海尔涅出生在一个富裕家庭,是母亲的宠儿,他感情奔放、任性倔强、充满幻想。他见多识广,兴趣广泛,爱好写诗作画,对神学校那种枯燥无味的学习和令人窒息的宗教氛围极端厌恶。
作者用细腻的心理刻画,进一步揭示了这一对朋友的内心世界,使这两个人物的个性更为鲜明。“邦试”名列第二的汉斯“在凯旋之中追求功名之心抬头,力图出人头地的骄傲情绪滋长”。他埋头学习,把保持名列前茅、争取第一看作是唯一理想,因而,他能忍受神学校荒寂的艰辛生活。他“只顾走自己平静的道路”,“对于会妨碍他学习的事,一概弃而不顾”,甚至还一度感到与海尔涅的友谊成了他不堪忍受的负担而厌弃过对方。而他的好友海尔涅则把在神学校的学习看作苦役。他厌恶虚伪的追名逐利,“你就是得个第一或者第二,那又怎么样呢?我得第二十名也不见得因此就比你们这些功心名切的人笨!”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言论,他生活得热切、自由,他似乎鄙视周围一切。他对神学校的清规戒律和枯燥乏味的学习生活的非议和抨击,使汉斯逐渐产生了摆脱经院教育和追名逐利思想的束缚的要求。
乍看起来这一对朋友“一个粗心大意,一个认真踏实;一个是诗人,一个则热衷于功名”,是最不匹配的一对,但在实际生活中,他们却是互相补充,互不可少的挚友。他俩的友谊虽曾遭到同学们的蔑视和非议,也经历过一度的波折,然而,友谊的纽带系得愈来愈紧,他们的友情也愈益深沉。
黑塞善于捕捉和运用典型细节,描写人物内心深处的那种真挚、炽烈的感情。他选取了两个朋友对同一事件所抱的态度这一细节,进一步刻画了这两个人物形象。神学校的校长作了一次笨拙的尝试,他把汉斯叫到办公室,询问他和海尔涅之间的关系,向汉斯提出了与那个“不知足、不安分的”,对他不会有好影响的海尔涅疏远的要求。不料,一贯循规蹈矩、唯命是从的汉斯却答以:“这我做不到,校长先生。”“你做不到,那是为什么?”“因为他是我的朋友……”寥寥数笔的一问一答,就勾勒出了汉斯与海尔涅之间的友情。校长被迫改变策略,下令禁止海尔涅继续陪伴汉斯一起散步。这一禁令引起了海尔涅与校长的激烈争吵。“谁也无权禁止他们交往”这句话激怒了校长,结果海尔涅受到禁闭处分。作家进一步深化海尔涅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为了友谊,他要让校长看看“他的意志胜过命令和禁令”。他终于以行动予以反抗,受罚的第二天就逃出了神学校窒闷的牢笼。
这一细节揭示了汉斯和海尔涅的内心世界,深化和丰富了这两个互为补充的人物形象。
小说的结局是海尔涅因出逃之事拒绝悔过而被开除。汉斯因病辍学回家,后来在工厂当学徒,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结识了鞋匠师傅的侄女爱玛,与爱玛的爱恋为他艰辛的学徒生活增添了乐趣,不料,爱玛不久不辞而别,返回她的家乡。汉斯在羞愧和痛苦之余,投河自尽,结束了短暂的一生。
《在轮下》的艺术特色还表现在作者善于把朴实无华的、简洁通畅的口语与对生活的诗情浓郁的描述结合起来,把家乡妍丽多姿的生活画面刻画得十分动人,无论是古老的石屋、秋天酣美的果汁,还是河岸的垂钓、绮丽的夜晚,都蕴含着一种沃土的清香,产生诱人的艺术魅力。更值得一提的是黑塞以景寓情的表现手法。他没有直接说出汉斯投河自尽,而是寓意深长地点了一笔:“寒冷的淡蓝色的秋夜俯视着他那在黑暗中漂流而去的瘦弱身体。”淡淡几笔给人留下了悲凉凄切之感。
小说的结尾更表现了作者匠心独具的艺术魅力。你看:“小城上空是一片欢快的蓝天,山谷里河水在闪耀,长着枞树的群山柔和苍翠,一望无际。鞋匠悲伤地苦笑着,挽着吉本拉特先生的手臂。吉本拉特先生由于此刻的寂静,由于此刻充满奇特痛苦的思想,正犹豫地、不知所措地向着他那习以为常的生命的下坡路走去。”与欢快柔和的自然景色交相辉映的却是吉本拉特先生奇特痛苦的思想。“犹豫地”、“不知所措地”、“习以为常的生命的下坡路”,更是寓意深长耐人寻味。
赫尔曼·黑塞(Hesse Hermann,1877-1962),原籍德国,1923年入瑞士籍,以后长期在瑞士隐居乡间。他被称为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其代表作《荒原狼》(1927)曾轰动欧美,被托马斯·曼誉为德国的《尤利西斯》。1946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了一个范例”,获诺贝尔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