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20 11:15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一所致力于计算机科学理论和软件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的综合性研究所。
1985年3月,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软件研究室成立。
1995年,原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计算机应用部分并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2003年1月,软件园区综合管理服务中心整建制划归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管理。
2007年9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建设验收。
2013年1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通过中国新时代认证中心审核。
2014年4月23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贵阳分部、贵阳信息技术研究院揭牌仪式在贵阳举行。
2018年1月,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被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评为2017年信息领域良好类国家重点实验室;9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通过“合格职工之家”复验。
2019年7月23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与鸿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建的“自然人机交互技术联合实验室”成立暨揭牌仪式在软件所举行。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拥有在职职工1073人,其中科技人员903人、管理支撑人员75人,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4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正高级专业技术人员80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人。
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专职):周巢尘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人员不全):冯登国、张健、李昂生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拥有4个研究部以及总体部、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重点实验室、5个所属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4个研究室及研究中心以及2个创新中心。
所属研究部:基础研究部、软件高技术研究部、软件应用研究部、软件发展研究部
所属国家重点实验室: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所属重点实验室: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智能博弈重点实验室
所属实验室:并行软件与计算科学实验室、可信计算与信息保障实验室、人机交互技术与智能信息处理实验室、互联网软件技术实验室、基础软件测评实验室
所属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基础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卫星导航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分中心
所属研究室及研究中心:量子软件研究室、软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智能软件研究中心、时空数据管理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
所属创新中心:协同创新中心、集成创新中心
据2023年10月实验室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所属的计算机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拥有了众多的基础设施平台。
据2023年10月图书馆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图书馆占地面积为834.19平方米。图书馆具有良好的信息资源获取与服务环境。拥有馆藏中西文计算机科学与软件技术专业文献2万余种,园区IP可访问国家科学图书馆和研究所自行购买的近百种数据资源库。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先后和世界上40多个国家与地区建立密切的学术联系及多种形式的技术合作关系,平均每年邀请和接待国外学术界、企业界人士数百人次。与国际学术团体合作,主办了多种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如面向对象语言与系统技术国际会议、国际信息与通信安全国际会议、首届亚太区万维网技术与应用国际会议、亚洲逻辑和软件工程国际会议、亚洲逻辑会议、APCHI亚太人机界面会议等,并与一些国际大学、研究机构和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先后与大学、科研机构、地方政府、企业合作,联合承担科研项目,培养研究生、建立非独立法人研究机构、举办学术会议以及各种形式的学术交流,并承担地方政府、企业科技任务:超过20%的经费来自地方和企业共建联合实验室,互派科技副职,并接收地方挂职干部。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以计算机科学、计算机软件、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为重点学科领域,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优化完善学科布局,注重培育新的学科增长点。进一步加强所级调控能力,将软件所主要力量凝聚到能够带动国家软件技术和产业发展的方向上来,形成综合优势,发挥规模效益。
在计算机科学与软件理论方向,探索适合网络软件的形式化方法和算法理论,建立实时、并发系统的语义模型以及分析和验证方法,为国产基础软件平台技术体系和互联网信息处理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
在基础软件技术与系统方向,初步形成低成本、高可信、网络化与自主开放的国产基础软件平台技术体系,为中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提供关键的软件基础设施。
在互联网信息处理的理论、方法与技术方向,实现人性化的信息交互和处理界面,开发智能搜索引擎,解决互联网信息的高效、精确、友好获取和使用问题。
在综合信息系统技术方向,以中国未来发展和建设的需求为背景,以探索和解决大型复杂综合信息系统技术中的基础性、关键性技术难题。
据2023年10月研究所官网数据,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在计算机科学和软件领域获院、省部级以上成果奖46项(仅统计为第一完成单位),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9项、三等奖2项,计算机领域第1个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出自软件所。
2023年2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的论文“Disentangle and Remerge: Interventional Knowledge Distillation for Few-Shot Object Detection from A Conditional Causal Perspective”被人工智能领域顶级学术会议AAAI(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接收,论文首次从因果理论的角度重新审视了小样本目标检测任务的知识蒸馏学习范式,并基于建立的结构因果模型,提出知识蒸馏方法“分离和重组”(D&R),以对相应的结构因果模型进行条件因果干预,在小样本目标检测任务上产生显著的性能提升。
2023年4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天基综合信息系统重点实验室研究团队在复杂背景下的雷达目标检测方面取得了进展。研究论文《基于对比学习的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在《电子学报》上发表。论文针对航海雷达目标检测中背景复杂、原始数据量大、有效数据量少以及检测任务困难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基于对比学习的航海雷达目标检测方法(CLMRD,即Contrastive Learning for Marine Radar Detection)。新方法在航海雷达检测数据集(MRDD)上达到了0.97的准确率和0.95的召回率,显著优于其他传统及智能检测方法,验证了其有效性和鲁棒性。
《软件学报》创刊于1990年,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和中国计算机学会联合主办。该刊注重刊登反映计算机科学和计算机软件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以及学科发展趋势的文章,主要涉及理论计算机科学、算法设计与分析、系统软件与软件工程、模式识别与人工智能、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计算机图形学与计算机辅助设计、多媒体技术及其他相关的内容。
《中文信息学报》于1986年创刊,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中文信息学会和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合办的学术性刊物,是中国中文信息学会会刊。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及时反映中国中文信息处理的学术水平,重点刊登中国中文信息处理基础理论与应用技术研究的学术论文,以及相关的综述、研究成果、技术报告、书刊评论、专题讨论、中国国内外学术动态等。
《计算机系统应用》创刊于1992年,是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面向中国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性、应用性科技核心期刊,该刊的读者对象为各行各业与计算机应用有关的人士,包括管理人员及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各类信息系统设计、开发、运行管理的专业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业的教师与研究生。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oftware and Informatics》(软件学报英文版)是由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主办的英文刊物。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之一,设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1个专业领域博士学位培养点、1个专业类别硕士学位培养点,并设有2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
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
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空间安全
专业领域博士学位培养点:计算机技术
专业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电子信息
截至2022年12月,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共有在学研究生587人(其中博士生254人、硕士生333人),有在站博士后30人。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的所徽释义为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英文缩写字母“ISCAS”为设计元素,经艺术组合处理,在字母中划出一道强劲的弧线,构成地球的轮廓,以体现研究所的软件事业要推动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
这条弧线又像一条宽广的道路,一直伸向远方,象征着我们的软件事业要向更高、更远、更深的境界发展。橙与灰的色彩搭配,给人以生机勃发、积极向上的视觉冲击力。所有这些,都体现出中国科学院软件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雄厚的实力、坚实的地位和不断发展的趋势。
创新求实,永竞一流
2023年3月6日,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工会、妇委会组织举办了迎“三八”花艺体验特别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