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23 14:59
1974年,属牛马庄街道,由平顶山市中心区管辖。
1977年5月,中心区撤销,牛马庄街道划归卫东区管辖。
1978年,牛马庄街道更名为马庄街道,属马庄街道。
1997年4月3日,从马庄街道划出新建轻工路街道。
1997年4月3日,轻工路街道下辖新华路东、沿河路南、沿河路东、湛南、轻工路北、柏楼、洛叶路北7个社区。
1998年10月22日,将原属于北渡镇的铁炉村、柏楼村划归轻工路街道管辖。
1999年6月1日,铁炉村解体,分为东铁炉村、西铁炉村、岳庄村。
2002年,街道所属社区整合为湛南、沁园、工学院、柏楼4个社区。
2005年,西铁炉村、岳庄村划归马庄街道,高楼村由北渡镇划归轻工路街道。
2006年10月10日,柏楼社区更名为仁祥社区。
2008年7月,东铁炉村更名为锦绣社区。
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下辖沁园、锦绣、仁祥、工学院、湛南5个社区,柏楼、高楼2个行政村;下设5个居民小组、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轻工路街道下辖5个社区、2个行政村:湛南社区、沁园社区、工学院社区、锦绣社区、仁翔社区、高楼村、柏楼村,街道办事处驻沁园西路中段。
轻工路街道地处湛河区北部,东与高阳路街道相邻,南与北渡镇相接,西至新华路与马庄街道毗邻,北隔湛河与卫东区建设路街道相望,东西最大距离3千米,南北最大距离2千米,总面积2.5平方千米。
2010年,轻工路街道人口有38958人。
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总人口有2416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911人,城镇化率53%;另有流动人口11254人。总人口中,男性12707人,占52.6%;女性11458人,占47.4%;14岁以下3770人,占15.6%;15—64岁19768人,占81.8%;65岁以上627人,占2.6%。2011年,轻工路街道人口出生率10‰,人口死亡率4.97‰,人口自然增长率5.0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666人。
2011年,轻工路街道财政总收入4460万元,比2010年增长16.3%。
轻工路街道是平顶山市氯碱化工工业生产基地,初步形成了以氯碱化工、啤酒制造为主的工业体系,规划了氯碱化工、啤酒制造等中型产业集群。2011年,轻工路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6.5亿元,比2010年增长5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3%。2011年,轻工路街道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家,职工2401人,实现工业增加值0.24亿元,比2010年增长23%。
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有商业网点58个,从业人员1345人。2011年,轻工路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224万元,比2010年增长25%;集市贸易成交额46万元,比2010年增长23%。
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主要学校有平顶山市技校、市第二中学、沁园小学、锦绣小学、高级技工学校等。其中,平顶山市技校是经省政府批准,1959年3月创办的市属技工学校;2005年4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晋升为国家重点技工学校;2007年4月,被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确认为“高级技工学校”。市第二中学是河南省教育厅批准创办的国有办学体制改为革试点学校,位于平顶山市高阳路中段,占地面积100余亩,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寄宿制高级中学。
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有文化站1个,社区文化中心7个,社区图书室7个、藏书1.2万册,戏曲、舞蹈等文化、团体6个;有文化站、老人活动中心、学习辅导站、图书室等文化娱乐场所,沁园老年艺术团、柏楼村民间艺术团、高楼村戏曲团等群众性文化娱乐团体8个,演职人员220人,年演出70场次,观众达2万人次。
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主要医院有湛河区人民医院,沁园、湛南2个社区医疗服务中心。湛河区人民医院是一所集临床、教学、预防、康复、保健、体检为一体的综合性医院,也是湛河区新型合作医疗定点医院。
2011年,轻工路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839户,人数1747人,支出305.3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1户,人数33人,支出2.1万元。截至2011年末,轻工路街道有社区服务设施5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4个,社区志愿者服务队40支。2011年,轻工路街道新增就业3870人,其中780名失业人员实现了再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108人,年末登记失业人数378人。
轻工路街道主要交通干线有湛河南路、东风路、南环路、神马大道、健康路等。
轻工路街道因境内轻工路而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