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更新时间:2024-10-11 21:28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拼音:shuǐ néng zài zhōu,yì néng fù zhōu)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战国·荀子及其弟子《荀子·王制》。

成语出处

战国·荀子及其弟子《荀子·王制》:“《传》曰:‘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成语典故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社会大变革的历史时期,诸侯国的兴替存亡,使人们把君民关系,比作舟水关系,并从中悟出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至理名言。唐太宗目睹了隋末农民大起义的汹涌波涛,隋朝由盛转衰迅即灭亡的短促行程,这幅触目惊心的历史画卷给了他特别深刻的印象。所以,他经常以隋亡为鉴,检点自己的言行。

唐太宗年青时代在民间生活时间较长,许多大臣参与或经历了隋末农民大起义,对民间疾苦有较为真切的了解。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太宗与群臣论治国之道,清醒地认识到:“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人弃而不用,诚可畏也。”魏征接着引用了这样几句话:“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陛下以为可畏,诚如圣旨。”

由于唐太宗知道民心背向对一个政权的存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早在晋阳起兵的时候,他就和父亲李渊注意争取民心。为了激起百姓对隋王朝的不满,李渊父子曾派刘文静假造圣旨,说隋炀帝下了一道诏书,命令太原等地的男子凡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的必须去服兵役,限期到年底全部集合,去远征高丽。这一招果然很灵,如同在干柴上加了一把火,百姓反隋的情绪激发出来了。这为他们招募军队创造了有利条件。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六月,首战河西,李世民下令打开隋朝粮仓以赈济贫苦百姓。九月,军至河东时,太宗又提出此次进兵的目的是为了“取永丰仓以赈贫乏。”这在当时无疑是争取民心的最好措施。

有一次,房玄龄向太宗建议:“近来清查兵器,发现我们现有的兵器比隋朝时还少,可以考虑增加一批。”太宗答道:“增加兵器以御外敌固然重要,不过,目前最要紧的是安抚民心,稳定人心。隋炀帝的灭亡,并不是因为兵器不足,而是无视民心向背,以致民怨沸腾,国亡政息。我们要以隋亡为教训,不可须臾忘记。”

唐承隋末之后,经济破败,民户凋残,人口只有三百多万,尚不及隋时的十分之二。黄河之北,“千里无烟”,江淮之间,“鞠为茂草”,一片荒凉景象。贞观初,又是连年霜旱,灾情严重,人多流亡。关中、长安城内米价涌贵,大闹粮荒,连一年一度的选官考核,也不得不移到洛阳去举办。面对这种情况,唐太宗认为,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因此他非常重视发展农业生产,并积极推行轻徭薄赋,与民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农民得以逐步恢复生产,并且重建了家园。

成语寓意

历史上,卫懿公爱鹤不爱臣民,最终身死国破;而唐太宗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并采取了合理的政策,从而使古代中国逐渐走上辉煌盛世。以史为鉴,见微知远,要想国家长治久安,首要务在于爱民、得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说明了群众力量的巨大。古往今来,人民大众都是社会进步的推动者,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所有的丰功伟绩都离不开广泛扎实的群众基础,任何人都不可小觑老百姓的力量。

成语运用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指水能承载船,也能使船倾覆。用水喻民,以舟比君,表示人心的向背决定着君主的存亡。复句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唐·陆势《奉天论延访朝臣表》:“故喻君为舟,喻人为水,言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也,君得人之情乃固,失则危。”

宋·周必大《东宫故事·淳熙二年十一月六日》;“见其乘舟,又谓曰:‘汝知舟乎?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畏惧?’”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二章:“夫民犹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臣恐陛下一意孤行,必将使人心尽失。”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