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渠镇

更新时间:2024-06-27 14:35

辉渠镇,隶属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地处安丘市西南部,东邻官庄镇与城区兴安街道相接,东南与石埠子镇以城顶山为界,南邻柘山镇,西连大盛镇、部山镇,北靠凌河镇。镇人民政府北距安丘市30千米,距潍坊市5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200.10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辉渠镇户籍人口为66173人。

历史沿革

春秋时,属莒国。

战国时,属齐国。

东汉时,属北海国。

晋时,属东莞郡。

唐时,属密州。

清时,属安丘。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以前,属安丘县第四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属安丘县夏坡区。

1950年11月,改为丘南县第二区。

1953年,丘南并入安丘,改为安丘县第十九区。

1955年9月,又改称夏坡区。

1958年2月,撤区,建立辉渠、夏坡2乡;同年9月,2乡合并成立夏坡公社。

1981年,以公社机关驻大辉渠,更名辉渠公社。

1984年4月,撤公社,南部建辉渠乡、北部建夏坡乡。

2000年6月,夏坡乡、辉渠乡合并设立辉渠镇。

2007年10月,雹泉、温泉并入辉渠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辉渠、谋家河、朱家河、吉山店子、祖官、雹泉、山前、中峒峪、小寿山、大寿山、团山子、都家庄子、富平官庄、白山头、老峒峪、崔家峪、水润道、米布袋、范山子、蔡家庄、留山庙、留山峪、山李家庄、绪泉、洞西头、涝坡、花石涧、夏坡、刘家店子、黄石板坡、获鹿山前、李家沟、范家庄子、崔巴峪、桃园、大安山、温泉、徐家沟、葛家滩、有子庙40个村民委员会。

截至2020年6月,辉渠镇辖40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辉渠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辉渠镇地处安丘市西南部,东邻官庄镇与城区兴安街道相接,东南与石埠子镇以城顶山为界,南邻柘山镇,西连大盛镇、部山镇,北靠凌河镇。镇人民政府北距安丘市30千米,距潍坊市55千米。辖区东西最大距离20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5千米。行政区域总面积200.10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辉渠镇地处沂蒙山东北余脉,属沂沭断裂带,地质结构多以断裂层为主,地势西高东低。平原占全镇面积的30%,山地占50%,荒山、石岭占20%,境内多系玄武岩、石灰岩、沙岩。最高点为大安山山顶,海拔467米。

水文

辉渠镇境内有河流沟渠23条,主要是辉渠河、夏坡河及其支流,是全镇的重要水系,也是主要的水利资源,镇内有珍珠泉、绪泉、温泉、海眼等山泉100多处,水质为玄武岩矿泉水,储量丰富,无污染源,开发潜力巨大。

自然资源

辉渠镇境内已探明储量的矿藏有10多种,主要有玄武岩、方解石、白云岩、凝灰岩、页岩、膨润土、石灰石等,矿产资源总量占安丘市的60%以上。其中,玄武岩以留山储量最为丰富,总储量1000万吨,产品畅销全国,石灰石,也即青石,总储量为20亿吨,年开采量20万吨,远销诸城、高密、青岛等地。境内诸山出产大量药材,据不完全统计有百余种,主要有地龙、山蝎、土园、艾蒿、丹参、黄岑、杏仁、银杏、麦冬、白芍等。

人口

2011年末,辉渠镇辖区总人口67167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849人,城镇化率7.2%。另有流动人口297人。总人口中,男性34702人,占51.7%,女性32465人,占48.3%,18岁以下9744人,占14.5%,18~35岁16847人,占25.1%,35~60岁26933人,占40.1%,60岁以上13643人,占20.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67126人,占99.94%,主要有彝、壮、苗等少数民族,共41人,占0.06%。2011年,人口出生率8.4‰,人口死亡率6.7‰,人口自然增长率1.7‰。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326人。

截至2019年末,辉渠镇户籍人口为66173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辉渠镇人均财政收入7112元。

2011年,辉渠镇财政总收入1927万元,比上年增长30.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81元,比上年增长46.9%,完成国税收入72万元,比上年增长4.4%,完成地税收入1409万元,比上年增长62%。

2019年,辉渠镇有工业企业20个,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3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4个。

农业

2011年,辉渠镇耕地面积12.87万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玉米、小麦、蔬菜为主。粮食作物以玉米、小麦为主。主要经济作物为蔬菜。

2011年,辉渠镇农业总产值达6.17亿元,比上年增长3.3%。

2011年,辉渠镇生产粮食28930吨,其中玉米12814吨,小麦10083吨。

2011年,辉渠镇蔬菜种植面积27119亩,产量104.89万吨,主要品种有白菜类、根茎类,其中白菜4210吨,生姜44147吨。

工业

辉渠镇有镇北工业园和吉山工业园2大园区。镇北工业园以食品加工业为主,已落户的六和光大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3亿元,年创产值1.5亿元,利税2000万元,解决就业1000人,吉山工业园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现已实现三通一平,吸引“望海山”春谷深加工等12家农副产品加工项目落户该区。2011年,工业企业80家,职工4960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0632万元,比上年增长20%。

商业外贸

2011年末,辉渠镇有商业网点300余个,职工近千人,2011年,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57370万元,比上年增长10%,城乡集贸市场8个,年交易额2920万元。

金融

2011年底,辉渠镇境内共有农村信用合作社、中国邮政储蓄银行4家银行设立了分支机构。各类存款余额46117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各项贷款余额19343万元,比上年增长24.2%。

电信业

2011年,辉渠镇电信业务收入1000余万元。

交通运输

辉渠镇有206、309国道与省道律南路、央赣路、潍莒路穿境而过。镇域内村村通道路实现100%硬化,南北相接,东西融合。

社会事业

文化事业

2011年末,辉渠镇有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0个,各类文化专业户40户,各类图书室10个,藏书15000余万册,音乐、美术、书法、摄影及文学业余创作队伍成员达50人。

教育事业

2011年末,辉渠镇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1099人,专任教师89人,小学4所,在校生2098人,专任教师298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1所,在校生1133人,专任教师157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2889万元,比上年增长19.98%。

医疗卫生

2011年末,辉渠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2个,门诊部(所)28个,病床28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2张,固定资产总值8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71名,其中执业医师32人,执业助理医师17人,注册护士14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1.1万人次。

体育事业

2011年末,辉渠镇有学校体育场5个,健身场地2个,社区健身器材安装率100%。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0%。

社会保障

2011年,辉渠镇最低生活保障人数13人,支出24960元,比上年增长20%。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人数2250人,支出288万元,比上年增长23%。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430余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2%。敬老院1处,床位280张,收养五保人员83人。镇民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中心7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万元,使30名困难群众受益。2011年末,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0717人,参保率达100%。2011年末,40个行政村全部实行合作医疗,参合率100%。

邮政电信

2011年末,辉渠镇有邮政局2个,代办所1个,邮政业务总量150万元,其中,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215份(册)。电信端局3个,联通服务网点2个,固定电话用户约400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约3万户,互联网用户约1000户。

基础设施

水利

辉渠镇水库有西辉渠水库(又名同歌尧水库)、白山头水库、尚庄水库、圈河水库。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辉渠镇政府驻地有三条沟渠在村东北角汇流,称“汇渠”,后演变为“辉渠”。

历史遗址

李家河遗址

李家河遗址位于安丘城西南23.6千米的辉渠镇李家河村东。1982年文物普查时发现,保存较好,为龙山、周商时期的文化遗址。其后,安丘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该遗址又进行过多次调查,并采集到大量陶器标本。2000年4月3日,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该遗址基本呈方形,边长约150米,总面积约2.3万平方米。西、南两面环山,山下有一小河自西南向东北流入辉渠水库。遗址就坐落在两面环山,一面傍水的山间高台地上。土为黄灰色,土质松软。文化层厚约3.5米,断崖处暴露出灰坑和陶片。采集到的遗物主要是陶器,有、罐、盘等。李家河村西南300米处,有一高台地,南北长80米,东西宽100米,面积约8千平方米。四周为断崖,断崖处发现灰土、红烧土、灰坑以及瓦砾。采集到的标本有褐陶鼎足、灰陶片等。李家河村北100米处,也有一遗址区。南北长100米,东西宽110米,面积约1.1万平方米。采集的标本有泥质红陶乳头状素面鬲足、夹砂灰陶羊乳状粗绳纹鬲足、夹砂灰陶缸口沿等。

李家河遗址,地处山间平地,依山傍水,气候宜人,很适合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在面积不到一平方千米的范围内就有三处,这在安丘市是不多见的古文化遗址。该遗址内涵较为丰富,涵盖了龙山至商周时期的整个文化面貌,对于研究安丘市的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李沁墓碑

辉渠镇驻地以东不远的小山上,有一座清代坟墓,墓前巍然挺立着一组墓碑,格外庄严肃穆。这就是清代敕赠文林郎、河南开封府中牟县知县李沁的墓碑。 李沁,字水心、号慎斋,明末清初辉渠人,是明代嘉靖三十八年进士,曾任西安、大同知府的著名高士李迁梧的孙子。其祖父李迁梧当年辞官回家,行荚萧然,没有给家里带来多少资财。其父亲为人慷慨,讲义气,但不善农事。因此,李沁虽然从小有志于学,但因家境贫寒,只得辍学,“去儒而务农”。由于他辛勤劳作,苦心经营,加上连年风调雨顺,他家的土地由瘠薄变为肥沃,同时置地数千亩,从此发家致富。此时的李沁,又“去农而务儒”,专心复读,并与兄弟互相切磋,后经省级考试成为诸生,即秀才。李沁讲究孝友,父子兄弟之间,其乐融融。父亲死后,幼弟李渥眼睛失明,李沁对他关心备至,认为小弟虽“盲于目,但不要其盲于心”,千方百计给他诊治,并请老师教他知识,成为有用之人。他的这一行为被传为佳话。对于本族或本村的贫穷人家,他也多有救济,口碑甚好。更值得李沁自豪的是,他的儿子李其昂,因德才兼备,由贡生被任命为乐陵县的教谕,由于政绩突出又被提升为河南开封府中牟县知县。如同曾祖李迁梧一样,李其昂也是一个爱民的廉吏。为官期间,他曾捐资筑小清河堤坝。关于李沁、李其昂父子的事迹,均在《安丘新志》中载有传记。

历史名人

李钟岳

李钟岳(1855年—1907年10月29日),字崧生,又字申甫,清末官吏,安丘县辉渠镇谋家河村人。18岁中秀才,39岁中举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中进士。此后代理浙江衙州府江山县县令。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正月调任山阴县令。贵福令他率众围攻女革命党人秋瑾进行推翻清朝政府活动的大通学堂。他一面往见贵福,为秋瑾说情,一面促秋瑾速离。秋瑾未及离去,清兵蜂拥而至。他急中生智,密谕差役捕男释女。但瑾已女扮男装,与少数学生持枪抵抗。差役不识秋瑾面目,将其逮捕。无奈,只好消极抵抗,奉命到秋瑾家搜查时甚为草率,审讯秋瑾时象好友相叙,会审时反对动用酷刑,千方百计为秋瑾开脱,但终未奏效。7月15日秋瑾遇害,他也因此被卸去山阴县令之职。自此便郁郁不乐,悔恨不已,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10月29日上午9时许,李钟岳乘家人不备,在寓中悬梁自缢,年仅53岁。此时距秋瑾遇难只有百余日。李钟岳自尽的消息传出后,浙江士民无不哀痛惋惜。《续安丘新志》载;“浙人追思之,及秋案昭雪后,乃为立祠西湖上,岁时祀之。”民国成立,真象大白,“秋案”昭雪,李的神位入祀秋瑾祠。秋、李两家遂成为至交。

刘春山:李钟岳,一个旧体制下的七品官员,面对当局腐败和政权风雨摇摆的局面,仍励志做人做官做事。他十分仰慕革命志士秋瑾的才华,常以其“驰驱戎马中原梦,破碎山河故国羞”之诗句,教育勉励自己的孩子:“以一女子而能诗,胜汝辈多矣!”

荣誉称号

2021年6月,辉渠镇委员会被授予“山东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