辰龙关

更新时间:2024-09-26 12:11

辰龙关是位于湖南省怀化市沅陵县官庄镇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占地40余平方公里,是沅水以南最大的碣滩茶产区。

景区简介

官庄的旅游资源独具特色。一是历史文化厚重。“辰龙关”谓曰“天下第一关”,它融自然风光、历史文化于一体,既是历史的缩影,又是文化的象征,兼备奇、险、幽、美的自然风光。二是自然风景迷人。高华山旅游风景区面积较宽,有丹霞地貌;蜂子洞林木繁多,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银杏和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马褂树;怡溪漂流适合不同年龄段游客的需要。三是金矿。四是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达68%以上。

清同治十二年《沅陵县志》记载:“辰龙关县东百三十里,关外万峰插天,峭壁数里,谷经盘曲,仅容一骑......”。清康熙年间,吴三桂叛乱被清军剿灭。其孙带领残余势力逃到南楚,也就是湖南靠近贵州的地区,与清军对峙数年。乾隆年间,吴军势力或战或逃,最终逃到界亭驿辰龙关。因辰龙关长数十米,道路狭窄、地势较高、易守难攻,导致清军两三年也无法攻克。最后,因为吴军在辰龙关境内胡乱征军、剥削乡民,致使民愤不已,后有乡民向梦熊带领清军抄小道越过辰龙关,一举攻破吴军。辰龙关因而也被乾隆皇帝封为天下第一关。

辰龙关旅游度假区,素有“金都、林海、茶乡”之称。由辰龙关茶旅融合产业园(湖南省现代化农业产业园)、辰州矿业国家矿山地质公园和齐眉界国家原始森林公园组成。占地40余平方公里,是沅水以南最大的碣滩茶产区。其中辰龙关茶旅融合产业园(湖南省现代化农业产业园)由辰龙古关景区、文心阁景区、界亭古驿景区、花果山景区、高华山景区和鸾凤花溪景区组成,涉及界亭驿、老街村、清捷河、辰州坪和黄金坪五个行政区,占地面积17平方公里,茶园面积万余亩,是集碣滩茶产业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复合型休闲度假旅游区。

赋存环境

气候环境

沅陵县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主要气候特点表现为: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雨水集中,严寒期短,暑热期长,夏秋多旱。温度最高的月份在7月,平均气温27.8℃,变化幅度在25.9-29.6℃之间。1月的温度最低,平均4.7℃,变化幅度在2.1-6.9℃之间。年平均气温为16.6℃,年际变化幅度在15.8-17.8℃之间。极端最高气温,1972年8月27日,温度为40.3℃;极端最低气温,1977年1月30日,温度为13℃。年降雨量平均为1440.9毫米,变化幅度在958.8~2047.8毫米之间。由于地形复杂的影响,且森林植被覆盖程度不一,因而气候差异大,垂直立体气候变化明显。境内太阳辐射量属中低纬度区,太阳高度角较大,日照较强。山区因云雾较多,地面接受太阳光能量有所减少,日照较弱。

地质地貌

沅陵县在古地质史上,最早受武陵、雪峰运动的影响,境内保留着大面积的元古界、震旦系以前的板岩地层;继后受印支、燕山等多次造山运动的波及相继隆起,并在长期的水流浸蚀、切割和新构造运动的作用下,形成南北高起,中间陷落的沅陵谷地地貌。境内山峦重叠,溪河纵横,地形复杂,沅酉二水纳百川,纵贯全境。呈现两山夹一谷,朝东北、西南向开口的地貌特征。沅陵县最高点圣人山主峰,海拔1355.3米,最低点界首沅水河面,海拔45米。武陵山北部地处境内,由西北向西南集倾斜,西起凉水界,东至雷家包,逶迤长达103公里,主要山脉有凉水界、盘龙山、锅锅垴、贵竹山、堡子界、雷家包等6大支脉,近百座高山。山岭多系马头形,自借母溪乡赵家山马头垴起,东至桃源县境,俗有“四十八个马头下桃源”之称。雪峰山南部延伸入境,,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西起九龙山,东至苦菜界,绵延102公里,主要山脉有九龙山、洪山界、圣人山、王尖、苦菜界等5大支脉,百多座山峰。1000米以上的山峰有30余座。

水文情况

沅陵境内地表水来自外来客水和大气降水所产生的地表径流。水系以沅水为主干,呈树枝状。纳大小溪河910条,总长3888.55公里。其中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上的溪河466条。属一级支流78条,二级支流219条,三级支流134条,四级支流30条,五级支流5条。流域面积在3平方公里以下的溪河有444条。境内年平均降水总量为90.46亿立方米,地表径流总量为54.4亿立方米,人平均有地表水9761立方米,为湖南省人平占有水量的2.5倍。入境客水为517.6亿立方米。

县内地下水量,主要取决于天然补给量。沅陵县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83亿立方米,储存量8.06亿立方米。地下水已开采量2274.47立方米。

境内地下水类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基岩裂隙水(包括碎屑岩裂隙水和浅变质岩裂隙水)、碳酸岩类岩溶水等。主要分布在县西南太常至舒溪口乡沅水河谷一带,以及乌宿、北溶、麻伊洑、麻溪铺、凉水井、官庄等区和筲箕湾、张家坪、火场、军大坪等乡镇。此外,还有井泉洞水6307处,排水量7.2亿立方米。

土壤植被

红壤为沅陵地带性土壤,含铁、铝成分较多,有机质少,酸性强,土质黏重,是我国南方地区低产土壤之一。红壤适于发展热带、亚热带经济作物、果树和林木,适合种植喜酸性的亚热带植物。主要植被有杉树、松树、龙柏、竹子、桂花金银花、蕨类、菌类、苔藓类等。

景点介绍

新老辰龙关口

辰龙关新址分为两个部分,城墙和城楼,现作为辰龙关博物馆使用,但还有待完善。城墙高10.25米,城楼高11.1米,长9.77米,宽5.73米。第一层高4.9米,第二层高3.32米,第三层高3.1米。柱子高近4米,两柱之间的距离在2.5-3.5米。辰龙关关口路面宽5.14米,路边小道26厘米,地砖长40厘米,宽20厘米。

据传说,辰龙关原本山体相连,有条巨蛇在洞中修炼成龙,于辰时破崖飞升上天,因此得名辰龙关。辰龙关作为大西南的门户,关外万峰插天,峭壁数里,谷径盘曲,仅容一人骑马通行,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因此也留下了北有山海关 南有辰龙关这一说法。

辰龙关旧址是“一线天”,原本只能容下仅仅一个人左右,后来被炮弹炸大了点,能同时容下十几个人同时通过。两边的石壁上下突出,中间凹陷,上面的树木成荫,为游人提供了一片阴凉。

辰州傩寨

辰州傩寨一进门便是一片竹林,傩戏台是由石块和水泥搭建而成,并在墙壁挂有傩戏面具、牛头骨等。傩戏台大致分为两部分,表演台和观众台。表演台的直径为10.75m,观众台长度为15m。观众位的长度为40cm,两排座位之间的距离为83cm。表演台是一个圆形的场地,中间还有一面石墙。从正面看观众台有十二排,侧面还有四排。

界亭驿的三星桥和万寿桥

在《清一统志·辰州府二》记载道: 界亭驿 “旧有驿丞,今裁”。

三星桥和华寿桥(现称万寿桥)均为三眼古桥,两座桥均已丧失交通使用价值,长满杂草。三星桥的一个桥洞下已经铺设了道。而华寿桥旁边新建起了一座钢筋混泥土桥。据测量,三星桥整座桥长26米,桥宽3.2米,桥高4.8米,桥洞最长处为3.5米,高3.1米。 华寿桥整座桥长31米,宽3.5米。

会仙桥

原来的会仙桥是一座独木桥,有300多年的历史,最早是由几十根杉木组成,分为八段,有七个结点,每一段有四根杉木组成。每根杉木的直径长1.5丈,宽2尺。不过在1990年被洪水冲走,2016年新建。

新会仙桥有五个桥洞,每个桥洞有894厘米长。还有会仙桥上的柱子的直径为32厘米,人行道到水面水平高度为454厘米,车道到水面的水平高度为430.5厘米,人行道到车道的水平距离为23.5厘米,两边栅栏高为140厘米,桥梁的总宽为902.5厘米,南面人行道宽200厘米,北面人行道宽202.5厘米,桥的时长为6003.5厘米,小柱子之间的间隔为130厘米,大柱子之间的间隔为340厘米。

文心阁

位于辰龙关会仙桥的正东方向的小山坡顶端,初建于2018年,2019年倒塌并重建,经过政府的不懈努力,文心阁重修成功。重修增加了坚固的木墙,而且将柱子换成了更为粗大的树桩,大大加强了亭子的抗压能力。

茶园及茶文化

辰龙关有深厚的茶文化底蕴,明朝时大量碣滩茶被移植到辰龙关前的界亭驿,之后,界亭驿茶日趋兴盛。辰龙关较知名的茶文化景观有十里茶廊和茶仙谷。十里茶廊从辰龙关口起始,绵延十里到界亭驿村。品种多样,有大叶茶、黄金茶等。

相关诗词歌赋

林则徐诗:《辰龙关》

重重入翠微

六月已棉衣

曲磴远垂线

连冈深掩扉

路穿石罅出

云绕马蹄飞

栖鸟不敢下

岂徒行客稀

马中洪:《辰龙关记》

南有辰龙关,北有山海关。祖雪峰,接武陵,西南锁瑞,龙腾天开。迎荆湘而纳蛮,通河汉而结邦,锦嶂屏立,窈窕嵯峨,云微微乃三分隐幽,风潇潇而一任逍遥。往昔千载烽烟尽,人间正道应沧桑。大捷平藩定乾坤,天下辰龙第一关。

出雄关,绮田砥泽,登望而咫尺古道,星沙马驿,兰芷溪畔。达洞庭,奔长江,一马平川,浩浩汤汤。入要塞,苍溪过崖,流金洗玉,舔石百态,风云际会。沅酉二水,飞花逐浪。攀云贵,承昆仑,步步登高,莽莽苍苍。参寥之远心,静寂之神游也。

文心阁,文峰峥嵘,文星授印,文龙枕案,文蟾吐砚,文心毓秀;会仙桥,会约凤娇,会饮茗馨,会笔风骚,会驿南北,会同八邦。

三官殿,群峰朝拥,羲皇之上,恩泽绵绵。高华山,苍松垂露,皓月长明,盘古风规。三邑叟童,日复瞻朝。

界亭驿道远,青山隐隐,茶马如绩,商旅天涯,江山入画;万寿桥水长,玉泉潺潺,神龟引潜,彭祖齐寿,天人合一。

六朝烟雨成往事,尧天舜日展新颜。今观乎辰龙关,风清气朗,生机盎然。茶韵凝翠,贡品天香,绿染辰州,春和景明;文华璀璨,御笔雄关,辉映沅酉,山高水长。

一应祥龙,天祐社稷图国强;九咏骚邦,地敬黎众圆民梦。是以题记。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