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08 11:07
《边上闻笳三首》是唐朝诗人杜牧所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出自《樊川文集》。
边上闻笳三首⑴
【其一】
何处吹笳薄暮天⑵,塞垣高鸟没狼烟⑶。
游人一听头堪白⑷,苏武争禁十九年⑸。
【其二】
海路无尘边草新,荣枯不见绿杨春。
白沙日暮愁云起,独感离乡万里人。
【其三】
胡雏吹笛上高台,寒雁惊飞去不回。
尽日春风吹不散,只应分付客愁来。
⑴笳:古代西北少数民族的乐器,后传入中原,也用作军乐。
⑵薄暮天:将近黄昏的时候。
⑶塞垣:边塞的城墙。狼烟:古代边塞上报警的烟火,用狼粪燃烧,其烟直上。
⑷头堪白:可以使人的头发变白。
⑸争禁:怎么经受得起。
清贺裳《载酒园诗话》曰:杜牧《边上闻笳》诗:“何处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鸟没狼烟。游人一听头堪白,苏武争经十九年!”令狐楚《塞上曲》:“阴碛茫茫塞草腓,桔槔烽上暮烟飞。交河北望天连海,苏武曾将汉节归。”二诗同用苏武事而俱佳,然杜诗止于感叹,令狐便有激发忠义之意,杜不如也。至胡曾窃杜语为咏史,无论蹈袭可耻,立意先浅直矣,固不足言。
注:据了解,此首塞下曲并不是令狐楚所做,而是张仲素《塞下曲(其五)》,应是作者在撰写《载酒园诗话》时错认为此诗为令狐楚所做。
杜牧(803年—852年),字牧之,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祖居长安下杜樊乡(在今陕西省长安县东南),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世称“杜樊川”,又称“小杜”,以别于杜甫。文宗大和二年(828年)登进士第,登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授弘文馆校书郎。历任监察御史,黄州、池州、睦州诸州刺史。后入为司勋员外郎。官终中书舍人。事见《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诗文兼擅,尤长于七言绝句,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全唐诗》存其诗八卷。有《樊川文集》二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