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06-11 15:21
边患,汉语词语,拼音:biān huàn,释义:外敌对边疆的侵扰,也指这种侵扰造成的灾难。出自《新书·匈奴》。
外敌对边疆的侵扰,也指这种侵扰造成的灾难。
汉·贾谊《新书·匈奴》:“国有二族,方乱天下,甚於匈奴之为边患也。”
《隋书列传卷二十五》:时高祖以尉迥未平,虑顗复生边患,因而劳勉之,即拜吴州总管。
《北史.卷三八.裴佗传》:时突厥强盛,都蓝可汗妻大义公主即宇文氏女,由是数为边患。
《北史.卷五六.魏收传》:其后镇将刺史,乖失人和,群氐作梗,遂为边患。
《五代史平话.周史.卷下》:然刘崇自高平既败之后,气沮力竭,必未能遽有边患。
宋·范仲淹《议攻》:“无招降之恩,据守之谋,汉兵才回,边患如旧。”
宋 范仲淹《延州谢上表》:仰赖圣威,即纾边患。
宋 苏轼 《司马温公神道碑》:“西戎部将 嵬名山 欲以 横山 之众降,公极论其不可纳,后必为边患,已而果然。”
明·谢肇淛《五杂俎·地部二》:“文皇之三犂虏庭,知其必为边患也。”
《清史稿·世宗纪》:“丙申,上以准噶尔噶尔丹策零稔恶藏奸,终为边患,命傅尔丹为靖边大将军……征讨准噶尔。”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的研究四》:“篇中更特别提到边患,而且把边患的情况说得相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