瑶族祝著节

更新时间:2024-09-07 17:05

瑶族祝著节又称“祖娘节”“达努节”“瑶年”“廿九节”,流传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传统民俗文化节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

历史渊源

瑶族祝著节的形成源于祖先崇拜与自然崇拜,蕴含着伦理孝道与美好生活追求。在红水河流域,瑶族地区广泛流传的长篇史诗《密洛陀》中讲述了创世始祖密洛陀将铜鼓和猫赠与第三个儿子,鼓励他勤奋耕耘,三儿子敲铜鼓驱鸟兽,放猫吃地鼠,终获丰收后为母祝寿和报恩的神话故事。瑶族民众鉴其孝心,答谢自然,设宴祈福,祝愿平安,后来演变为祝著节。《桂海虞衡志》《岭外代答》《宋史》《白山司志》等史籍中均有关祝著节活动的记述。

1986年,广西民族事务委员会根据瑶族人民意愿将“达努节”的节日名称改为“瑶族祝著节”。

主要活动

祝著节的节日内容首先是祭祀布努瑶始祖母密洛陀,祭祀仪式由道公组织。祭祀仪式之后是庆祝祝著节娱乐活动:

1.祭拜祖先:活动分为两个阶段,仪式庄严而简朴。第一个阶段叫作“交清交命”:摆一个小桌了,从神台把牛香炉请到供桌上,其意是请“洛刚”来到供桌上来,点上三支香,桌放五个碗,全倒盖在桌上,另有一个盛半碗米粉,桌边放一坛甜酒,然后,由一位老者在桌边念咒诵绎,呐神请祖,把将要宰杀的畜禽交给“洛刚”和九位大神公后方能宰杀,以示对祖先的崇拜和尊重;第二阶段叫作“还愿”:在靠近神台位置的桌上摆放熟肉、饭菜、米洒,点上三支香,然后由家主祭祀以密洛陀为主要对象的祖先,他口中念念有词,每一句咒语,每一炷清香,紧扣着布努瑶期盼和祝福的心愿。

2.打铜鼓和跳铜鼓舞:铜鼓在密洛陀神话中具有崇高地位,是布努瑶的神器。祝著节前十天或十五天,藏有祖传铜鼓的布努瑶人家都要择吉日举行杀牲供祭、祷告密洛陀的开鼓仪式:主人将公、母两面铜鼓摆放在堂屋正中桌子上,鼓旁供着一碗米酒,点插三支香,由鼓主面对铜鼓念经诵咒,邀神请祖,然后在鼓身(多为公鼓)敲打三声,而后将铜鼓悬挂起来尽情敲打,然后开始跳铜鼓舞。

3.射弩:射弩是一种传情连心活动,布努瑶族年轻人较喜爱这项传统娱乐活动。在射弩场上,有许多年轻姑娘围观。她们在暗地里注意小伙子的箭法,看谁射得较准,命中率较高。比赛结束后,围观的姑娘就有了钟情的小伙子,于是把自己亲手缝绣的彩色头巾送给他,小伙子便收获到了姑娘的情谊。

4.对唱情歌:节庆期问,布努瑶男女青年身穿本民族服装,三五成群,相邀在赛鼓场、坳口或是树阴下对唱“撒旺”“读飞”等山歌,有两人对歌,也有三人对歌的,人数不限,组合自由。节日当天,大家聚在一起,唱的歌谣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5.聚会宴饮:祝著节期间,布努瑶族以宗族或家庭为单位,采取轮流做东的形式,以瑶家独特的方式,或杀猪宰羊,或杀鸡杀鸭,酿制香甜的米酒,准备丰盛的食品,宴请亲朋好友,欢欢喜喜同庆本民族的传统佳节。

6.酿制甜酒:酿制甜酒是祝著节必不可少的传统。祝著节前四五天,布努瑶家家户户都要煮甜酒,以感谢创世之母“密洛陀”的恩德,祈求密洛陀保佑族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

布努瑶祝著节除了以上节日活动外,还有赛陀螺、斗鸟等活动。活动进行到傍晚,便开始聚会宴饮。布努瑶同族人欢聚一堂,畅饮高歌,整个寨子都沉浸在欢歌笑语之中。

文化特征

瑶族祝著节包括物质文化元素和精神文化元素。如地理自然、思想、道德、风俗礼仪、宗教信仰、建筑、服饰、语言文字及瑶族现代文化现象等。

主要有以下特征:

(1)娱乐的特征。祝著节当天,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大家穿上民族服装,聚在一起,敲打铜鼓,鸣枪放炮,吹唢呐,射弩箭,赛马斗鸟,唱歌对词,尽情欢娱。傍晚回到家中,摆设酒席,围桌畅饮,闲聊,热闹非凡。在交通闭塞,现代文明不发达的布努瑶居住山区,这些文化活动成为布努瑶人的传统娱乐方式。祝著节成为集体狂欢的文化节日。

(2)教育特征。一方面,祝著节是为了纪念祖先密洛陀的节日。每到这一天都要先进行祭祀活动,还会诵唱“密洛陀”长歌。在布努瑶看来,没有密洛陀就没有布努瑶。因此,祝著节的历史传承使布努瑶族人铭记祖先征服自然、造福人类的精神,及历经磨难而不衰、饱尝艰辛而不屈的坚韧顽强的意志和刚健有为的品性。另一方面,祝著节的一个重要活动,对唱山歌,对青年一代也有重要的教育作用。布努瑶的山歌歌词中蕴含了许多道理,有如何生产、如何为人处事、如何谈恋爱的瑶族的文化,交际等。

(3)管理和交流的特征。在布努瑶居住的山区,交通不便,并且大部分都较贫困,较少有机会聚在一起,而祝著节当日,居住在不同村寨的布努瑶人齐聚一堂,欢歌载舞、畅饮交流。这为管理族群提供了便利。在娱乐活动结束后,族长或寨老可以与大家商讨族群的重大事情,发布族群消息等,并且族人可以在此时交流生产技术和致富经验等,更重要的是通过交流使布努瑶同胞进一步加强了彼此之间的了解、情感,增进了族群的认同感,培养了族群的集体主义精神,无形中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

流行地区

瑶族祝著节广泛流传于广西都安、大化、巴马等布努瑶族群之中。此外,在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南部还有少量的布努瑶族分布。

传承保护

传承价值

文化价值

瑶族祝著节在布努瑶民间已流传有5000多年的历史,涵盖了瑶族地区的精神、物质、社会等层面的文化元素,具有较强的文化价值。

社会价值

瑶族祝著节集铜鼓、服饰、山歌、体育竞技等文化元素于一体,是瑶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集中体现,同时也是瑶族怀念祖先、重孝报恩、敬畏自然、热爱生活、不畏艰辛等人生价值观的展现,有着参与的广泛性,节庆的教化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其以口传心授集体传承的方式,体现族群记忆、民族精神、文化认同与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

商业价值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通过实地调研与创作实践探索布努瑶族“祝著节”文创产品的创新设计思路,深挖广西布努瑶族文化背后的商业价值,打造广西布努瑶族特色文创产品品牌形象。

传承状况

但随着现代生活与经济生活方式对瑶族人民的影响,“瑶族祝著节”民族习俗传承也面临着危机。

首先,瑶族祝著节作为宗教信仰的意义已慢慢减褪并消失。一方面由于青年、孩童一代接受的教育增加,外出打工的人也越来越多,由于受到现代科学的影响,他们开始把神话、祭祀等看作是一种迷信,不认同并且不再参与。另一方面,由于布努瑶居住环境日趋恶劣,雨量少,使族人的生活用水都成问题,更不用说生产了,这使得族群生活更加贫困艰难。而旅游业的发展,外来观看的人越来越多,给布努瑶族人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效益。这使布努瑶族群开始慢慢的把祝著节主要当作是一种获得收入的手段,而祭祀活动也仅变成了闪光灯下的焦点,娱乐活动的开场。其次,祝著节表达族人对“根”的热爱及作为族人的精神家园也开始变化。在自然与社会的共同作用下,使原来质朴的布努瑶族人对本民族文化开始慢慢淡忘,仅作为了生存的手段。

保护措施

2021年5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获得瑶族祝著节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瑶族祝著节项目保护单位巴马瑶族自治县文化馆评估合格。

社会影响

社会活动

2015年7月10日(即农历五月廿五日),都安瑶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在都安地苏镇举办“瑶族祝著节”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山歌对唱、民俗特技表演、斗鸡、斗鸟比赛、多人板鞋比赛、民俗风情晚会等。

2023年7月11日,瑶族祝著节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活动在大化瑶族自治县达吽小镇开幕,活动内容有祭拜、打铜鼓、唱山歌、笑酒、斗鸟、射弩、打陀螺、托番等。

文化轶事

瑶族祝著节的来源民间有多种传说:一说是为纪念始祖母“密洛陀”生日,二说是为纪念瑶王蓝陆射落多余的太阳,拯救瑶民的功绩,三说是纪念为引进谷种而献身的民族英雄卡亨的忌日。

传说中的瑶族祖先密洛陀女神要她的三个女儿到人间去独立生活,在山里安居乐业、传宗接代,便成了瑶族。有一天,密洛陀把三个女儿中回来说:农历五月二十九日是我的生日,到那天,你们来给我补粮。”为了报答密洛陀的恩德,三个女儿一照办。所以瑶族的达务节是由农历五月二十六日开始,到二十九日结束。届时,每家每户都以四两新麻祭祀,以示永不忘记瑶族祖先的生日。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