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飞昆虫

更新时间:2022-08-06 13:51

英文:migratory insects

主要害虫

东亚飞蝗和粘虫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害虫,因其时空动态上的不规律性而频繁造成农业灾害;

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则是1960年代后期以来骤然频繁成灾的迁飞害虫;

草地螟是发生我国北方及原苏联地区的迁飞害虫.1978-1983年、1996-2004年在我国的两次周期性发生也是历史上没有过的特大发生。

共同特点

不规律性和突发性

不规律性是指相同地点同种害虫在不同年份或季节发生程度有很大差异,同一时间内不同地点的差异也可能很大。在大尺度空间内,大发生年会有中小尺度空间的轻发生,轻发生年有中小尺度的大发生.这种不规律性虽在非迁飞害虫中也有所出现,但远不及迁飞害虫明显。如东亚飞蝗、东方粘虫、非洲粘虫、草地螟、沙漠蝗、褐飞虱和白背飞虱。突发性起因于个体发育的同步性和高密度。多数迁飞害虫的个体发育同步性很强(剌吸为害的飞虱只是在发生的中后期同步性较差),有的表现为突发的集体飞行和群体为害,如沙漠蝗,有的表现为在迁入地后代幼虫发育进度的同步性,如东方粘虫、非洲粘虫、稻纵卷叶螟和草地螟,即在任何时刻,幼虫常处于狭窄的龄期范围。

消耗资源能力强

为适应耗能巨大的持久飞行并保证迁飞对生殖力的极小负面影响,迁飞害虫比非迁害虫应有相应的超能量补偿机制。应该是其容易致灾的一个重要因素;表现在:在迁飞之前,幼期的高密度造成幼虫运动量的加大和生理上的改变,摄取更多的营养并转化为能量与质量比值晟高的脂肪,为迁飞做好生理准备;在迁飞过程中,沙漠蝗、飞蝗等大量取食以补充能量和水分损失;迁飞后的蝗虫和飞虱,成虫的取食量很大,取食范围大大扩大,以满足生殖所需的营养和能源物质。

生活习性

迁飞(飞行的特化形式)对生殖的影响关系到迁入种群的数量增长以及害虫是否能够大发生的问题,也是目前国内外昆虫迁飞研究领域争论最多、最激烈的问题。人们通常认为迁飞行,尤其是长距离飞行(如迁飞)。昆虫会付出以下代价:(a)代谢代价,需要有额外支持飞行的能源;(b)被捕食的风险增加和找不到适宜栖境的风险;(c)组建飞行器官带来的能源消耗和发育支出;(d)由于产卵推迟带来潜在的生殖损失,可用于繁殖的能源储备减少,寿命缩短,生殖力降低。然而,当对迁飞的代价进行验证时,意外出现了:若干种类的飞行看不出对生殖有害。然而有更多实验表明的昆虫的飞行对生殖有不利影响。Rankin和Bumhsted(1992)比较多个试验后获得的压倒性结论是:飞行的代价在初次生殖和总生殖力上较高,而在发育历期和寿命则并不总是有代价。然而,即使没有其他的代价,总可以观察到长翅型的首次繁殖总是晚丁二短翅型。这使得短翅型具有显著的繁殖优势。为何在飞行和生殖关系上有不同的试验结果和观点? 仔细分析有关专家对多个类群昆虫飞行与生殖研究的结果后发现,这些争论实际上反映的是飞行与生殖关系中两个不同层面的问题,一是构建和维持飞行器官对生殖的影响.二是飞行活动本身对生殖的影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