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渡性价值

更新时间:2020-12-28 23:34

人类的一切价值可分为使用价值与过渡性价值两大类。过渡性价值可分为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四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为人类的四个不同层次的劳动过程(或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其中,生物化学能为人类的生物化学过程(或生物化学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生理潜能为人类的生理性劳动过程(或生理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劳动潜能为人类的个体性劳动过程(或智能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劳动价值为人类的社会性劳动过程(或社会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

概念介绍

过渡性价值可分为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四种基本类型,它们分别为人类的四个不同层次的劳动过程(或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其中,生物化学能为人类的生物化学过程(或生物化学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生理潜能为人类的生理性劳动过程(或生理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劳动潜能为人类的个体性劳动过程(或智能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劳动价值为人类的社会性劳动过程(或社会性劳动能力)提供动力源。

生物化学能

动物的食物中通常蕴含多种形式的化学能,但是,并不是食物中所蕴含的所有化学能都能够被动物所吸收和利用,一方面是因为食物在消化吸收过程中总会存在或多或少的吸收效率,二方面因为食物中总会存在部分无法被动物消化系统所吸收的能量形式,这些无法吸收的能量将作为废物排出体外。因此,统一价值论所谓的“生物化学能”是指能够被动物所充分吸收和有效利用的那部分生物化学能。

生物化学能:生物机体在进行新陈代谢过程中,通过吸收食物中的无机能(包括无机化学能与光能)或有机化学能,并在其体内所形成的、用以推动生命过程所需要的动力源,就是生物化学能。

原核生物的生物化学能是由外界的无机能(包括无机化学能与光能)经过有序化转化而产生的,由于它基本上总是处于瞬间形成、又瞬间消失的状态,因此生物化学能是一种过渡性价值形式。“生物化学能”是生物界最初级的过渡性价值,生物的所有食物都必须转化为有效的生物化学能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价值。

生物化学能的主要载体是三磷酸腺苷(即ATP)和二磷酸腺苷(即ADP),它们都是高能化合物。生物体内的生物化学能主要来自于三磷酸腺苷(即ATP)与二磷酸腺苷(即ADP)的相互转化:其中,三磷酸腺苷(即ATP)通过水解转化为二磷酸腺苷(即ADP),并释放出大量能量,从而为细胞的一切活动提供动力源;同样,在提供能量的条件下,二磷酸腺苷(即ADP)又转化为三磷酸腺苷(即ATP)。

由于消化系统以及其它相关生理系统的性质不同,不同生命机体对于食物中所蕴含的化学能的吸收和利用情况不同,所产生的生物化学能数量不同,因此同一种食物对于不同种类的动物,将产生不同数量的生物化学能。同理,同一种食物对于同一种类的不同动物个体,将产生不同数量的生物化学能。

总之,生物化学能是蕴含在动物体内的第一种过渡性价值形式,动物以它作为代谢性生命活动的动力源。

生理潜能本质

能量代谢是动物进行价值转化最基本的形式,能量代谢的过程在本质就是食物类价值转化为生物化学能的过程,动物的能量代谢过程由于会受到众多外部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水份、空气、光线、矿物质等)的影响和制约,可能出现各种形式的迟滞、停顿、衰减、延缓、休眠甚至死亡等现象。动物经过漫长的进化,其体内就会逐渐演化出具有特定生理功能的细胞或生物器官,以应对外部环境因素的变化。例如,皮肤细胞的隔热功能以应对外部环境温度的变化,无氧呼吸细胞的无氧呼吸功能以应对外部环境的氧气变化,吸水细胞的吸水功能以应该外部环境的水分变化。

生物细胞或生物器官的生理功能千差万别,并且都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衡量,各种生理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的形成、生长与运行都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为代价,都是由生物化学能转化而来,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物化学能。由此提出“生理潜能”的概念。

生理潜能:生物机体内各种细胞组织的不同生理功能所折算成的生物化学能的数量,就是生理潜能。

由于生理潜能是在生物化学能基础发展起来的,其客观目的在于提高人类对于生物化学能的利用能力,因此可以看作是生物化学能的扩展形式。生理潜能是继“生物化学能”以后,逐渐进化出来的人类第二种过渡性价值。一般情况下,生理潜能是由生物化学能转化而来,并凝聚于生物器官之中,在生物器官履行它的生物功能之后就会立即消失。

生理潜能相对于生物化学能来说,是一种更为高级的过渡性价值,它使生物细胞的能量特性升华为非能量特性,使生物能够充分地利用各种物质的非能量特性,从而达到间接地利用各种无机能或有机能的进化目的。

劳动潜能本质

随着动物的不断进化,较高等动物机体的生理构造越来越复杂,由数量庞大的真核细胞有机地组合起来并构成了各种各样的生理器官或生理组织(如皮肤、肌肉、血液、神经等),又由若干个生理器官或生理组织有机地组合起来并构成了若干个生理系统,旧哺乳类动物机体通常就是由几大生理系统(如呼吸系统、消化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运动系统等)所组成。此时,每个生理系统或生理器官将会以每一个生理细胞所提供的生理潜能作为动力源,为动物机体提供不同的劳动功能。动物机体再将把各种不同的劳动功能有机地组合起来,以完成较高等动物的个体性劳动过程。显然,这些劳动功能就是以生理潜能作为动力源而形成的,它将为生物机体提供更高层次的动力源。

生理器官或生理系统的劳动功能千差万别,并且都可以用不同的物理量来进行衡量,各种劳动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都是以消耗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为代价,都是由生理潜能转化而来,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生理潜能。由此提出“劳动潜能”的概念。

劳动潜能:动物机体各种生理性系统的劳动功能所折算成生理潜能的数量,就是劳动潜能。

劳动潜能是继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以后,逐渐进化出来的第三种过渡性价值,它是较高等动物(旧哺乳类动物)生命运动的动力源。一般情况下,劳动潜能是由生理潜能转化而来,并凝聚于劳动器官之中,为劳动器官提供动力源,在劳动器官履行它的劳动功能之后就会立即消失。

劳动价值

人类在没有实现社会分工的时期,个人的劳动潜能将会直接转化为使用价值,并凝聚于劳动产品之中。人类在实现社会分工之后,个人的劳动潜能不再直接转化为其使用价值,而是先转化为一种过渡性价值形式,并凝聚劳动产品之中,然后通过社会交换以后,再转化为使用价值,并凝聚于社会交换之后的劳动产品之中。每个人所生产出来的产品是千差万别的,分别具有不同的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分别满足人的不同形式的生理需要和精神需要,虽然,各种劳动产品之间不同的使用功能之间难以进行相互比较和度量,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特性,那就是它们都是由劳动者的劳动潜能转化而来,都可以折算成一定数量的劳动潜能。由此提出“劳动价值”的概念。

劳动价值:人们在生产某劳动产品时所付出的劳动潜能的数量,就是该劳动产品的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是继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之后,生物机体在价值循环转化过程中的第四种过渡性价值形式,一般情况下,它总是由劳动潜能转化而来,并凝聚于劳动产品之中,这些劳动产品一旦实现了社会交换,那么劳动价值就会立即消失,并转化为使用价值而凝聚于社会交换以后的劳动产品之中。

由于劳动产品在生产出来以后,通常情况下并不会立即交换出去,往往需要一定的缓冲时间才能完成,因此劳动价值的消失往往存在一定的缓冲时间。一般来说,四种过渡性价值的“存活时间”长短的顺序是:生物化学能、生理潜能、劳动潜能和劳动价值,其中,生物化学能的“存活时间”最短,劳动价值的“存活时间”最长。如果没有实现社会分工,人们在操作生产工具(即个体性生产价值)以后,就可以直接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使用价值(或产品价值)。一旦实现了社会分工,人们必须将自己的劳动产品必须经过社会交换以后,才能最后得到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使用价值(或产品价值)。这样一来,就必然存在第四种过渡性价值,所有参与社会分工的劳动产品都必须转化为这种过渡性价值或中介性价值,然后,再根据每种产品中所蕴含的这种过渡性价值的比例关系,来确定每种产品进行交换时的数量关系,这种过渡性价值或中介性价值就是“劳动价值”。

劳动价值一般凝聚于劳动产品之中,但是,有时也可以凝聚于人类机体之中。例如,如果出售的劳动产品是人体本身的某些组成部件及其生理功能、心理功能或精神功能,如出卖人体器官、体液、色相、才艺、生命等,劳动价值就会凝聚于这些人体组成部件之中。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