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乡情怯

更新时间:2023-02-05 20:42

近乡情怯(拼音:jìn xiāng qíng qiè)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唐·宋之问《汉江》。

成语出处

唐·宋之问《汉江》:“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近乡情怯”。

成语故事

宋之问是初唐时期的一位诗人,宋之问出身诗书之家,在父亲的影响下,自幼勤奋好学,擅长诗文。公元675年,十九岁的宋之问便进士及第,踏上了仕途。喜好文辞乐章的武则天执掌政权之后,宋之问凭借自己的才华得到了恩宠。

有一次,武则天带领群臣到洛阳龙门游玩。她让大臣们作诗,左史东方虬先作成了一首,武则天看过后赐给他一件锦袍。之后,宋之问作出了一首《龙门应制》,武则天大加赞赏,拿回了赐给东方虬的锦袍,转赐给了宋之问,可见宋之问的诗才以及他当时所受到的恩宠。宋之问经常在武则天身边侍奉,难免与武则天的媚臣、外戚相处。在宴乐优游的生活中,宋之问渐渐沉溺,最终陷入了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政治旋涡中。

公元705年,武则天病重,宰相张柬之与敬晖等人趁此机会发动政变,杀死武则天宠臣,拥立唐中宗。宋之问则被贬为泷州参军。泷州地处岭南偏远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活习俗也很难让人适应。宋之问在那里生活得十分艰难,于是他在第二年春天的时候冒险逃回了洛阳。在经过汉江的时候,宋之问写下了《渡汉江》一诗:“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在诗中,宋之问真切地抒发了自己思乡情切的感情。他被贬到蛮荒的岭南,生活本就艰辛,又与家人音信隔绝,这更增加了他心中的苦闷和担忧。他日日夜夜思念着家人,担心他们受到连累而遭遇不测,在这样的情感折磨下,时间显得漫长又难挨。他在逃归的途中渡过了汉江,距离自己的家乡更近了,可是,越是离家近心里就越是不能平静。他生怕自己之前的担心和忧虑变成现实,所以即使遇到了某个家乡来的熟人也不敢打听家人的情况,害怕听到不好的消息而粉碎了自己与家人团聚的梦想。

成语寓意

随着科技的进步,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然而,古老的“近乡情更怯”仍然不绝于耳。如果仔细想一想,曾经的“情怯”是发生在骑驴赶考、鱼雁传书的时代,山川阻隔,通信不便,游子离家日久,再回乡时自然担忧家中的一切。但是,如今是高铁、飞机、电话和互联网的时代,如果还有哪一位漂泊异乡的游子,归乡途中也由于不了解家中的变化而“情怯”,只能说明自己对父母、家人疏于问候了。因此,离乡游子还是应该与时俱进,不要到了“近乡情怯”的地步,要尽自己所能,常回家看看。

成语运用

成文用法

“近乡情怯”指远离家乡多年,不通音信,一旦返回,离家乡越近,心情越不平静,惟恐家乡发生了什么不幸的事,多用以形容游子归乡时的复杂心情。紧缩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宾语、定语。

作用示例

清·俞樾《右台仙馆笔记》卷三:“自辞家北行,至此将二十年矣,遥望故山颇有近乡情怯之意,乃至所居坊巷则门庭如故。”

钱锺书《围城》八:“鸿渐这两天近乡情怯,心事重重。”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