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0 21:36
《近代中国、东亚与世界》是2008年7月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栾景河、王建朗。
这是全面展示2006年8月在山东日照召开的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成果的论文集,它既是近年来近代中外关系研究最新成果的大展示,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今后研究发展的风向标。近代中国是列强在东方汇聚的最大舞台,中国与列强之间、列强彼此之间关系错综复杂,牵连互动,相互影响和制约。任何双边关系的研究都离不开对多边关系的关注,惟有在宽阔的视野下,研究将更为深入,判断将更为准确。本论文集的一个显著的特色是,对多边关系及国际体系的研究已为越来越多的学者所关注。这一学术趋势将会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前言 / 1
上卷
东亚地域秩序:超越帝国,走向东亚共同体 白永瑞 / 1
《奉使朝鲜日记》之研究
——兼论《使韩纪略》及其政治背景 冈本隆司 / 15
近代东亚国际体系转型期理念研究
——以近代中日两国对国际法理念的接受为中心 赵国辉 / 29
李仙得与日本第一次侵台 李 理 / 48
甲申事变前后黎庶昌的琉球策略 戴东阳 / 76
甲午中日战争至甲辰日俄战争期间东北亚局势 关 捷 / 104
晚清中央视学制度建立的尝试
——日本中央视学制度之影响 汪 婉 / 119
日本大阪内国劝业会与清末中国博览会的兴起 许峰源 / 136
大正初期的涩泽荣一与中国 李廷江 / 152
20世纪初美日在中国的利权协调与竞争
——以三都澳为个案研究 冯 青 / 163
对近现代日本霸权政策形成的再探讨 熊沛彪 / 181
面对日本挑战的美国对华政策
——现实利益至上 熊志勇 / 192
留日学生与南京政府时期的对日关系 孔繁岭 / 203
20世纪30年代前半期中国东北人民族主义话语辨析 西村成雄 / 228
日本外务省的黄郛对策:自塘沽停战协议缔结
到1935年1月黄郛南下 陈群元 / 244
1931~1935年丁文江对中日关系的观察 宋广波 / 262
雾里看花
——1930年代日本人眼中的国民党“蓝衣社” 徐有威 许金生 / 273
“西安事变”与日本的对华政策 臧运祜 / 287
中国问题与日本1941年的开战决策
——以日方档案为依据的再确认 鹿锡俊 / 302
中国抗日战争与中美英关系的演变 韩永利 / 321
盟国对日委员会的建立、运作及衰微 贾 俐 / 334
国际和平运动与中国抗战
——“国际和平联合”(RUP/IPC)简析 土田哲夫 / 351
侵华日军暴行与纳粹暴行原因比较研究初探 马振犊 / 365
国际法视野中的战争赔偿及历史演变 袁成毅 / 377
建立面向未来的共同历史认识 步 平 / 387
中日关系的历史与前景 张海鹏 / 394
下卷
东西国际秩序原理的冲突
——清末民初中暹建交的名分交涉 张启雄 / 399
清代对外通商制度 廖敏淑 / 443
清政府应对条约关系的羁縻之道及其衰微 李育民 / 467
中国与世界相遇:不平等条约、帝国主义和民族主义 王 栋 / 506
权利与体制:义律与1834~1839年的中英关系 吴义雄 / 529
晚清以总理衙门为主轴的外交体制形态研究 李兆祥 / 550
清季使臣群体的变迁及其历史意义 任天豪 / 569
晚清外交人才的培养
——以从设立驻外公馆至甲午战争时期为中心 箱田惠子 / 585
晚清关于增设驻南洋领事的争论
——兼论近代国际法、领事裁判权、不平等条约体制 青山治世 / 600
“澳门地位”、“澳门属地”与赫德 黄庆华 / 619
论远东殖民统治体系与近代中国的边疆危机 石源华 / 644
英国对藏东南地区领土扩张政策的形成及其实施 陈谦平 / 656
革命宣传在南洋
——新加坡《中兴日报》 深町英夫 / 674
20世纪前期中法教育合作事业反思
——以上海中法工学院为例 葛夫平 / 686
民国广东政府的外交
——从外交来看之广东政府 论川岛真 / 705
南方政府截取关余事件与英国政府的态度及
反应(1923~1924) 张俊义 / 721
1924~1927年“中俄会议”研究 唐启华 / 745
不抵抗命令与不抵抗政策 彭敦文 / 783
陈翰笙与太平洋国际学会 麦金农 / 810
太平洋战争爆发前中德军事和经贸合作关系的若干史事述评 吴景平 / 817
宋子文与陈纳德和战时美国驻华空军 金光耀 / 832
抗战期间苏联对华政策再研究 栾景河 / 843
大国背后的辛酸
——再议《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谈判 王建朗 / 866
美国与“二二八事件” 褚静涛 / 885
关于战后对苏外交及东北问题的激烈争执
——中国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再研究之二 汪朝光 / 900
从英国档案解读朝鲜战争中围绕细菌战问题发生的
三场政治动员 陈时伟 / 914
中国人民解放军朝鲜师归国问题新探 金东吉 / 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