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5 14:18
潮汐是由月球和太阳与地球的万有引力引起的。许多生活在海洋和陆地交界区域的生物受到潮汐周期变化的影响。形成与潮汐变化周期相同或相近的生物节律。这种节律称为潮汐节律或近潮汐节律。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外源性的。后者是内源性的。
近潮汐节律是指生活在沿海潮线附近的动植物,其活动规律与近似12.5小时的潮汐时相一致,如涨潮时牡蛎将壳打开进行取食活动,招潮蟹则躲入洞内;退潮时牡蛎将贝壳紧紧关闭,而招潮蟹则在沙滩上积极觅食。
近潮汐节律是海洋生物与潮水涨退的变化相适应的节律行为,即是地球海洋表面受月亮的引力作用而形成周期性涨落现象(潮汐涨落的时间每天一般都会推迟50分钟)。
很多潮间带的生物都表现有近潮汐节律,这些生物主要包括藻类、甲壳类、鱼类和爬行类等。例如,浮游动物静水压的近潮汐节律的自由节律周期为12.5 h。另外,人体的血压和心率等变量也存在近潮汐节律。该节律也能够接受外界环境因素的导引,并与环境节律的周期同步。
①通过室内实验与海区现场实验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10℃、18℃及20℃下3种不同规格(壳高:S:2.5cm;M:5.5cm;B:6.8cm)的长牡蛎耗氧率、排氨率及钙化率的日变化。实验结果表明,长牡蛎的代谢有一定节律性,其中,呼吸表现为昼夜节律,在水温10℃时为夜高昼低,夜间的耗氧率比白天平均高0.07mg/ind·h;水温20℃时,室内实验的呼吸率无明显节律。而现场实验则表现为昼高夜低,白天比夜间高0.08mg/ind·h。排氨率与耗氧率变化不一致,白天和夜间分别有相近的变化趋势,可能是受到潮汐节律的影响;长牡蛎的钙化则表现出复杂的变化,不同时间段间有显著差异(P<0.05),但没有明显的节律性。在进行牡蛎生理实验时,要避免取短时间的生理指标计算其代谢水平,应选择不同时段进行重复实验。
②长江口是日本鳗鲡鳗苗的主要产区,利用2007年1~5月在长江口的长兴岛、横沙和杭州湾小洋山4个取样点得到的日本鳗鲡鳗苗渔获量数据,初步研究了鳗苗的补充时间分布以及补充量与潮汐、月相等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发现鳗苗在长江口的补充时间从1月下旬开始到5月中旬结束,鳗苗日产量峰值出现日期从长江口外向内逐渐推迟,与其洄游路线一致。长江口附近潮汐为半月潮,每月有两次涨落潮,鳗苗溯河量与潮汐周期呈现一定的节律性,每月有两次鳗苗峰值。河口区鳗苗溯河具有潮流选择性,长江口内鳗苗溯河量起汛潮多于落汛潮;长江口外鳗苗溯河量和潮汐振幅呈现正相关趋势,日本鳗鲡鳗苗的溯河量与月相变化也有一定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