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0 13:27
近鸟龙是一种发现于中国的小型兽脚类恐龙,其体长约为34厘米,体重约0.1千克。早期的分类学工作认为近鸟龙属于伤齿龙类,然而近期的虚骨龙类系统发育分析都支持它属于鸟翼类的基干成员。近鸟龙的标本收藏量非常大,且有很多都保存了精美的羽毛印痕。这些标本支持了一批意义重大的科研成果,为演化生物学家破解鸟类起源的谜团提供了重要的化石证据。
近鸟龙的属名意义非常直接,即与鸟类非常接近。种名则是为了纪念托马斯·亨利·赫胥黎,纪念他为鸟类起源工作做出的贡献。
目前已发现的近鸟龙标本非常多,一些研究甚至观察了上百件标本,本词条仅列出一些主要的标本。
正型标本:IVPP V14378,是一件关联保存的标本,缺失了头骨,前端和中段颈椎,后部尾椎。标本骨骼周围保存有少量的羽毛印痕。
归入标本:LPM-B00169,是一件关联保存的标本,保存了几乎所有骨骼,并且有大量的羽毛印痕保存。
归入标本:BMNHC PH828,保存了两侧后肢和一侧前肢,还有一些头骨和中轴骨骼的碎片。保存有大量羽毛印痕。这件标本最终被用来进行羽毛颜色复原研究。
归入标本:PKUP V1068,一件几乎完整的,关联保存的标本,带有一些羽毛印痕。
归入标本:BMNHC PH804,一件关联保存的标本,几乎保存了所有骨块,在前肢,后肢和尾巴上都保存有羽毛印痕,头部的保存质量不如PKUP V1068。
归入标本:BMNHC PH822,是一件完整的标本,然而其头骨只暴露的背视,且骨块关联程度较差。
归入标本:BMNHC PH823,是一件完整的标本,头骨暴露的是侧视。
近鸟龙具有以下鉴定特征组合:前颌骨的鼻骨突平直,上颌骨的前突相对较短,前颌孔位于靠腹侧的位置,齿骨的后腹侧突呈薄板状,上隅骨孔小,乌喙骨的腹面比较粗糙,肱骨的三角肌脊较短(没有超过肱骨总长的四分之一),腓骨近端膨大,前后向与胫骨等宽。
早期的研究认为近鸟龙属于较为原始的伤齿龙类,然而近些年的研究认为近鸟龙同晓廷龙,始中国羽龙,曙光鸟,彩虹龙构成了一个单系称为近鸟龙类。这一单系位于鸟翼类的最基部,换言之就是近鸟龙类的成员与鸟类的亲缘关系比驰龙类和伤齿龙类更近。
近鸟龙的前臂上附着有大约10枚大型正羽,手部约附着11枚正羽,小腿上约附着12-13枚正羽,跖骨部分则约有10-11枚。初级飞羽和次级飞羽的形态非常相似。最长的飞羽位于前肢的远端和手部的近端,长度大约为肱骨长度的1.5倍。由于最长飞羽的位置接近手腕,近鸟龙翅膀最宽的地方相比于始祖鸟和小盗龙要更靠近近端。远端的初级飞羽与小盗龙和基干鸟类较为相似,具有弯曲的羽轴,但是要更小一点,且两侧是对称的。小腿上的正羽长度大于跖骨部位的正羽。近鸟龙的脚部骨骼也附着了一些正羽,这一情况在之前发现的带羽毛恐龙没有见到过。近鸟龙的身体周围保存有两种绒羽:第一种绒羽由一系列近端相连的纤维构成,且在向远端延伸的过程中这些纤维几乎保持平行;第二种绒羽的纤维则是以羽轴为中线向外辐射。
传统的古生物学研究主要依据艺术家的想像和科学家对生境的推测来对古生物的体色进行复原。对于现生鸟类的研究表明,鸟类的黑素体形态与颜色有很强的相关性,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现生鸟类的黑素体数据库训练判别分析模型,之后代入非鸟恐龙的数据进行不同位置羽毛颜色的复原。2010年的一项研究依据上述方法对近鸟龙的颜色进行了复原。复原结果表明近鸟龙全身大多数地方的羽毛是黑色的,头顶长有一点红色的羽毛,翅膀上的羽毛具有黑白相间的色带。
2017年一篇发表在《自然—通讯》上的论文使用激光激发荧光成像技术复原了近鸟龙的软组织轮廓。研究结果显示近鸟龙的前肢关节处具有皮膜褶皱,后肢的软组织轮廓接近琵琶状,脚部骨骼表面还能够观察到很小的圆形的鳞片。在现生鸟类中,前肢上的皮膜对于产生升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近鸟龙的前肢上虽然不具备不对称的大型正羽,但这种皮膜结构应该也能提供一定的升力。因此在近鸟龙的标本上发现这一结构有助于古生物学家重新评估近鸟龙的空气动力学性质。除此之外,这项研究还将前肢皮膜的起源时间推移至晚侏罗世,也就是在非鸟副鸟类中就已经出现了。对于近鸟龙后肢和尾部的轮廓分析还揭示了近鸟龙缺乏发达的尾骨肌,这也就意味着它的后肢和尾部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功能模块,与现生鸟类相似。
胸骨在鸟类飞行过程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现生鸟类的胸骨上具有发达的龙骨突用于附着飞行肌。因此,弄清胸骨的演化对于理解鸟类的飞行能力起源具有重要的意义。2014年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为鸟类胸骨的祖先状态提供了新的见解。研究人员结合定性观察和组织学切片检查了几百件近鸟龙标本,发现这些标本都没有保存胸骨,并且近鸟龙很有可能也不具备软骨化的胸骨。除此之外,研究团队还检验了大量的会鸟的标本,发现也没有胸骨存在的迹象。结合这些结果,研究人员认为胸骨缺失可能是鸟类的祖先状态。同时,胸骨特征的高度同塑性很有可能是由于发育可塑性导致的。
在上个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来自于中国的大量化石发现为鸟类恐龙起源学说提供强大的证据,然而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回答,即时间悖论问题。在近鸟龙发现之前,其它带羽毛的恐龙的地质年代都比始祖鸟年轻,这就相当于父亲的年龄比儿子要小,这在逻辑上是不可能的。然而近鸟龙的发现解决了这一问题。近鸟龙出现的年代略早于始祖鸟,因此证明了存在与鸟类十分相似,但是生存年代更早的兽脚类恐龙,这也就解决的时间悖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