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10-25 09:28
进城务工人员,是指为用人单位提供劳动的农村居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为27395万人,比上年增加501万人,增长1.9%。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821万人,比上年增加211万人,增长1.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0574万人,增加290万人,增长2.8%。2010年以来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持续回落(如图2所示)。
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进城务工人员总量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1.0、0.5、1.5和0.5个百分点。2011年、2012年、2013年和2014年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增速分别比上年回落2.1、0.4、1.3和0.4个百分点。近三年本地进城务工人员人数增速也在逐年回落,但增长速度快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
按输出地分,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10664万人,比上年增加210万人,增长2.0%,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8.9%;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9446万人,比上年增加111万人,增长1.2%,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4.5%;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7285万人,比上年增加180万人,增长2.5%,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26.6%。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增长速度分别比东部、中部地区高出0.5和1.3个百分点。
2016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总量27747万人,比上年增长1.3%。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16884万人,增长0.4%;本地进城务工人员10863万人,增长2.7%。
2020年2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29077万人,比上年增长0.8%。其中,外出农民工17425万人,增长0.9%;本地农民工11652万人,增长0.7%。
2021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251万人,比上年增长2.4%。其中,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
2022年末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长1.1%。其中,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增长0.1%;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增长2.4%。
2023年5月,国家统计局发布《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农民工总量29562万人,比上年增加311万人,增长1.1%。其中,本地农民工12372万人,比上年增加293万人,增长2.4%;外出农民工17190万人,比上年增加18万人,增长0.1%。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3256万人。
2023年,国家统计局发布《2023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全国农民工总量29753万人,比上年增加191万人,增长0.6%。其中,本地农民工12095万人,比上年减少277万人,下降2.2%;外出农民工17658万人,比上年增加468万人,增长2.7%。年末在城镇居住的进城农民工12816万人。
【人民网访谈:聚焦十八大】时任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陈里:建议政府拿出更多的匹配政策善待进城务工人员
时任陕西省公安厅副厅长、三农问题专家陈里博士做客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杂志社与人民网联合主办的“聚焦十八大·改革与民生”名家访谈第三场,以“新时期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为题,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陈里指出实现进城务工人员由农村到城市的顺畅流转,中国才能彻底破解城乡二元化结构。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一个最大的新生事物是涌现了2.7亿多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是改革开放的伴生物,是城市化建设的主力军,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进城务工人员为中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进城务工人员:暴雨之夜最可爱的人
“7.21”暴雨当晚,在京港澳高速受灾最严重的南岗洼路段,这些个民工兄弟用30个救生圈、麻绳救了170多名危在旦夕的游客,当获救者自发凑钱近万元向他们表示感谢时,他们拒收了,有网友评论道:他们才是真正的中国脊梁,中国良心!
施工队长杜金荣41岁,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薛舍村人,暴雨当天,杜金荣挨个民工宿舍敲门,组织大家去救援,叫出100多人,随后,一直负责救援的协调工作,比如救援物资支持、被救人员安置等等,44个小时未睡觉。
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变身”科技小候鸟
2013年8月14日,中山边防支队开展“科技小候鸟”活动,边防官兵组织驻地50余名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走进气象科普馆、博物馆参观各种航空气象模型以及海洋生物标本,学习气象科技知识、海洋知识。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2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从输出地看,东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42.6%;中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31.4%;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占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26.0%。
从不同地区看,东部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中进城务工人员占54.9%,其中,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20.2%,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占34.7%;中部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中进城务工人员占37.2%,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24.3%,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占12.9%;西部地区农村户籍劳动力中进城务工人员占28.7%,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占19.2%,本地进城务工人员占9.5%。东部地区本地进城务工人员比例高,而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比例高。
在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中,在省内流动的进城务工人员8689万人,比上年增加299万人,增长3.6%,占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53.2%;跨省流动的进城务工人员7647万人,比上年增加174万人,增长2.3%,占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总量的46.8%。在省外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
分地区看,东部地区83.7%的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省内流动,其中在乡外县内占32%,县外省内占51.7%,跨省流动的仅占16.3%。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则是以跨省流动为主,分别占66.2%和56.6%。
从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地点看,在直辖市务工的占10%,在省会城市务工的占20.1%,在地级市务工的占34.9%,在县级市务工的占23.6%,在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务工的比重比上年下降0.7个百分点,在地级市务工的进城务工人员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根据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进城务工人员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3年在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中,7739万人跨省流动,8871万人省内流动,分别占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46.6%和53.4%。东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以省内流动为主,中西部地区外出进城务工人员以跨省流动为主。
东部地区跨省流出进城务工人员882万人,72.6%仍在东部地区省际间流动;中部地区跨省流出进城务工人员4017万人,89.9%流向东部地区;西部地区跨省流出进城务工人员2840万人,82.7%流向东部地区。在跨省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中,流向东部地区6602万人,占85.3%;流向中西部地区1068万人,占13.8%。
跨省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大中城市。省内流动进城务工人员主要流入小城镇。
(一)进城务工人员以男性为主,年轻进城务工人员比重逐年下降
分性别看,男性进城务工人员占66.4%,女性占33.6%;分年龄段看,进城务工人员以青壮年为主,16-20岁占4.9%,21-30岁占31.9%,31-40岁占22.5%,41-50岁占25.6%,50岁以上的进城务工人员占15.1%。调查资料显示,40岁以下进城务工人员所占比重逐年下降,由2008年的70%下降到2012年的59.3%,进城务工人员平均年龄也由34岁上升到37.3岁。
(二)进城务工人员以初中文化程度为主,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和外出进城务工人员文化程度相对较高
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文盲占1.5%,小学文化程度占14.3%,初中文化程度占60.5%,高中文化程度占13.3%,中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10.4%。外出进城务工人员和年轻进城务工人员中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分别占26.5%和36.4%。外出进城务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高于本地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受教育水平又明显高于非进城务工人员。与上年相比,30岁以下年轻进城务工人员组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比重增加2.4个百分点,明显高于其他组进城务工人员。
(三)没有参加过任何技能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占多数,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参加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低
在进城务工人员中,接受过农业技术培训的占10.7%,接受过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占25.6%,既没有参加农业技术培训也没有参加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进城务工人员占69.2%。青年进城务工人员接受非农职业技能培训的比例要高于年长的进城务工人员,年长的进城务工人员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要高于青年进城务工人员,年龄层次越低,接受农业技术培训的比例也越低。
(一)进城务工人员收入增速回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收入趋同
(二)在大中城市务工的进城务工人员收入水平相对较高
(三)不同行业收入水平差别较大,住宿餐饮业和服务业平均收入水平较低
(四)中西部地区进城务工人员在东部地区务工收入结余少
(五)农民工80后超半数月均收入3721元
2023年,农民工月均收入水平4780元,比上年增长3.6%。
2020年,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签署国务院令,公布《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自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从落实主体责任、规范工资支付行为、明确工资清偿责任、细化重点领域治理措施、强化监管手段等方面对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作了规定。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做好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的通知国办发。
进城务工人员是中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已成为中国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进城务工人员工作直接关系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不断加深,国内部分企业生产经营遇到困难,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加上元旦、春节临近,相当数量的进城务工人员开始集中返乡,给城乡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了新情况和新问题。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应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工作部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做好当前进城务工人员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就业
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进城务工人员就业门路。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减轻企业负担、促进经济增长的政策措施,帮助企业解困,在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中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积极扶持中小企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服务业,增强吸纳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能力。发挥政府投资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对稳定就业的导向作用,尽可能提供较多的就业岗位。对生产经营遇到暂时困难的企业,要引导其与进城务工人员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现象;在有关部门指导下,依托市场机制发展各类培训就业服务组织,多渠道推动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积极培育劳务品牌,建设劳务基地,形成示范效应,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劳务输出。灾后重建、农田水利、交通能源等重大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要尽量多招用因企业关停或减产裁员而失去工作的进城务工人员。
加强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加大对进城务工人员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扩大培训效果。各有关部门和教育培训机构要继续做好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计划、星火科技培训、雨露计划等培训项目的实施工作。要围绕市场需求开展订单培训和定向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进城务工人员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
大力支持返乡创业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抓紧制定扶持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具体政策措施,引导掌握了一定技能、积累了一定资金的进城务工人员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地方人民政府要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降低创业门槛,给予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更大的支持。推行联合审批、“一站式”服务、限时办结和承诺服务等,开辟进城务工人员创业“绿色通道”。鼓励进城务工人员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村二三产业、生态农业和县域中小企业。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的金融服务工作,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产品支持力度,提供符合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特点的金融产品,继续加大进城务工人员银行卡特色服务推广力度。进城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属于政府贴息的项目要按照规定给予财政贴息,帮助其解决创业资金困难。
确保工资按时足额发放
努力创造有利于进城务工人员稳定就业的良好环境,维护进城务工人员的劳动保障权益。完善工资保证金制度,加强工资保证金账户管理,强化工资支付监控,确保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发放。制定应急预案,避免和及时处理因欠薪问题导致的各种突发事件。建立劳动保障、建设、公安、工商、金融、工会等有关部门对企业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行为的联动防控机制,及时掌握企业拖欠工资的情况。企业关闭破产必须严格依法进行,对恶意欠薪逃匿的业主要依法予以严肃查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机构要妥善处理进城务工人员与用人单位的劳动争议,本着“快立、快办、快结、办好”的原则,对事实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的进城务工人员。
劳动争议案件,尽可能采取简易程序处理,对小额劳动报酬争议案件实行终局裁决。凡符合先予执行条件的案件要依法先予执行。
做好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
按照国家政策认真做好返乡进城务工人员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对在输入地受工伤的进城务工人员,进城务工人员输出地劳动保障部门要主动与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协调,保障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权益。抓紧制定进城务工人员社会保险关系异地转移与接续办法。建立健全进城务工人员公共服务体系,做好对进城务工人员的各项公共服务。及时妥善安排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属于义务教育阶段的要按照就近入学的原则安排,并享受当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有关待遇,学校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接收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教育督导部门要将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情况列入当地教育督导、评估的重要内容。积极引导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解决其看病就医问题。加强返乡进城务工人员的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及时做好适龄儿童预防接种的衔接。按照属地化管理的原则,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和输出地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机构要加强协调配合,做好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及其随返家属的计划生育服务工作。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返乡的管理服务工作。
切实保障返乡土地承包权益
进城务工人员是流动在城乡之间的特殊群体,耕地仍然是他们的基本保障。违法流转的进城务工人员承包地,进城务工人员要求退还的要坚决退还;因长期占用不能退还的,要负责安排返乡进城务工人员就业。对依据口头协议等方式进行短期流转且进城务工人员要求收回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原则上应退还进城务工人员。长期流转又有流转合同的,可依法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有纠纷的,可通过法律程序解决。加强对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管理和服务,农村土地流转要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强制或限制,也不得截留、扣缴或以其他方式侵占返乡进城务工人员的土地流转收益。积极推进土地承包纠纷调解仲裁工作,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国务院办公厅
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二十日
全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座谈会提出为进城务工人员办十件实事,时任国务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华建敏在会议讲话中强调,做好进城务工人员工作关键是要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抓好落实,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能够给进城务工人员带来实惠。他指出,围绕进城务工人员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要着力抓好十件实事。
第一件实事:继续清理和防止工资拖欠,全面建立进城务工人员工资支付保障制度,要加大对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用人单位的依法处罚力度。
第二件实事:指导各地合理调整最低工资标准,
好开心的进城务工人员
所有地区(除西藏外)都要在年内实施小时最低工资制度,促进进城务工人员工资合理增长。
第三件实事:制定和推行劳动合同范本,加强对用人单位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的指导和监督,重点抓好进城务工人员比较集中的采掘、建筑、加工等行业的监督检查。
第四件实事:指导和监督企业改善职业安全卫生环境,不符合国家规定的企业和单位要限期整改。
第五件实事:切实保障进城务工人员劳动权益,严厉查处损害未成年工权益和介绍、使用童工的违法行为。
第六件实事:推动进城务工人员输入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普遍向进城务工人员开放,免费提供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
第七件实事:完成进城务工人员职业技能培训计划,对煤炭等高风险行业从业人员进行全员安全培训。
第八件实事:加快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工伤保险,采掘、建筑等高风险行业要全面推行。实现大中型煤矿进城务工人员全部参加工伤保险。同时,推进进城务工人员大病医疗保险和探索养老保障办法。
第九件实事:落实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政策,输入地要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接收进城务工人员同住子女入学,并免除借读费。
第十件实事:做好进城务工人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工作,将进城务工人员及其子女纳入传染病预防控制和计划免疫范围。
2005年2月7日,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出《关于废止〈农村劳动力跨省流动就业管理暂行规定〉及有关配套文件的通知》,并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进城务工人员维权手册》。温家宝担任总理以后开始关注这一问题,并开始整治恶意拖欠工资的雇主,2006年1月18日国务院推出了《关于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问题的若干意见》。
2017年9月,人社部专门制定印发《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
2017年11月,人社部与发改委、人民银行、住建部等30个部门和单位联合签署印发了《关于对严重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惩戒的合作备忘录》。
2018年7月12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拖欠进城务工人员工资“黑名单”,共涉及石家庄佐润建筑劳务分包有限公司等14家违法企业和6名违法人员。相关企业和人员将受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联合惩戒。
2019年12月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进一步多措并举做好稳就业工作,要求大力支持灵活就业;决定完善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更好促进残疾人就业;通过《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草案)》,用法治手段治理欠薪顽疾。
《中华人民共和国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432元,比上年增加691万人,比上年增长8.8%。其中,本地农民工12079万人,增长4.1%;外出农民工17172万人,增长1.3%。
2022年,河南全省共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1.33万件,为农民工挽回经济损失2.17亿元。
2023年7月5日,教育部网站发布《2022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64.68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969.86万人,在初中就读394.83万人。
2024年2月29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农民工人均月收入4780元,比上年增长3.6%。城镇就业人员47032万人,占全国就业人员比重为63.5%。
2024年10月,教育部发布《2023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全国共有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中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1353.99万人。其中,在小学就读952.65万人,在初中就读401.34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