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19 08:25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时,得楚和氏璧。秦昭王闻之,使人遗赵王书,愿以十五城请易璧。”
后世由这个典故提炼出一则三字成语“连城璧”。
春秋时期,有个楚国人名叫卞和。一天,他在荆山发现块玉璞。这块玉璞外面包着一层石膜,只要把石膜剔去,就能雕琢成世间罕见的玉璧。他把这块璞玉拿往奉献厉王。厉工不懂璞中含有宝玉,所以把玉匠召来进行判定。那匠人看了璞后对厉王说:“这是一块通俗的石头。”厉王听了这话勃然盛怒,他高声喝道:“好一个胆大包天的贱平易近,你竟敢以乱石充玉棍骗我!”紧接着他号令刀斧手砍失落了卞和的左脚。卞和忍痛含冤离去。厉王死了以后,武王继位。卞和带着那块璞进宫献给武王。武王也找了玉匠判定那块玉璞。玉匠依然说它是一块通俗的石头。卞和是以又惨遭与第一次献璞不异的灾难,被武王命人砍失落了右脚。武王死了以后,文王继位。卞和来到楚山脚下,抱着那块玉璞痛哭起来。连续三天三夜,卞和把泪水哭干了,又从眼里哭出血来。四周的村民和过路的行人见此情形都感应悲怆。这件事很快被文王知道了。他派人到楚山观察环境。那差官见了卞和后问道:“全国受砍脚之刑的人良多,为何惟独你持久哀思不已呢?”卞和回复说:“我其实不是由于脚被砍断才如许哀思,我痛心的是一块宝玉被人说成是通俗的石头,一个赤胆忠心的人被说成是骗子。”文王听了差官的报告请示后,感觉有验证卞和的“璞中有玉”之说的需要,所以令玉匠用凿子把璞的表层敲失落。果然像卞和所说的那样,里面露出了宝玉。文王又命玉匠把玉石砥砺成璧,并给它起了个名字,叫“和氏璧”,用以明示卞和的胆识与忠贞。
战国时期,赵国得到了这块和氏璧。秦王知道此事后,假惺惺地要用十五座城池同赵国换这块玉璧。赵王怕得罪秦王,就派蔺相如带着玉璧到秦国去同秦王交涉。结果秦王根本无意用十五座城换和氏璧,蔺相如凭借智慧和勇气,不辱使命派人带着和氏璧回到了赵国。
这一故事的主人公卞和,是一个有才华、有忠心的人。他在两次献璞都蒙受砍脚冤刑后,仍在楚山下大哭三日以叫其冤,表现了他为追求真谛把存亡置之度外的固执精力,他的虔诚和执着实实在在使人感动。
“连城璧”典故给人们两点启示。一、感性认识所把握的是具有可感性的客体的外部情况,它是认识的初级阶段,以直接性为特点,所揭示的是事物之间的外部联系,不能完全对价值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因而常常埋没事物的本来价值或大材小用。厉王和武王之所以与宝玉失之交臂正是由于他们对璞玉的价值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判断方法,即“使人‘相’之”,而“相”凭的是感性经验,这种感性经验常常是靠不住的。二、实践会对价值做出正确判断和评价并最终决定价值实现,因为实践不但是感性认识的基础,而且实践是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的。文王后来者居上而成为宝玉的第一得主,其高明之处恰恰在于不是“相”而是“理”,即理性认识指导下的动手实践,其结果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于是,玉之精美、和氏之贞洁得以彰显,“连城璧”的典故得以流芳百世。
成文用法
“连城璧”意指价值连城之玉,后用以指极珍贵的东西。作为成语,在句子中可作宾语等。
运用示例
晋·张载《拟四愁诗》之二:“佳人遗我云中翮,何以赠之连城璧。”
金·元好问《论诗绝句》之十:“少陵自有连城璧,争奈微之识珷玞。”
明·陆时雍《诗镜总论》:“‘晕逐连城璧,轮随出塞车。’唐人无此映带。”
清·阮葵生《茶馀客话》卷十一:“先生在日,当世已称得片纸如得连城璧,今日岂易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