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13 15:00
连滩飘色盛行于清代,延续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其起源与当地盛行的张公庙会巡游活动相关,据清道光《西宁县志》记载,过去民间每遇酬神醮会“或舞狮舞龙,扮演故事,沿途鼓乐,连续数里,红男绿女,乘兴游观”,此为连滩飘色的雏形,其后经历了“地色─高色─飘色”三个阶段的转变。
连滩飘色内容多为传统戏剧或神话传说中的人物,打扮装束与粤剧风格一样,岭南特色明显,具有色彩艳丽、造型大方、装置奇妙、讲究力学、内容含蓄的特点。巡游表演时,一般配以八音班奏乐,形成声、色、艺组合表演的流动立体舞台,引人入胜,令人遐想。是艺术性和观赏性很强的民间文化活动,具有较高的文化艺术价值。
连滩飘色由色柜、色梗和扮演“色”的演员组成,以“板”为单位,每板由2-3个小孩扮演,一板一个故事,多以神话、历史故事为题材,常见有《腾飞》《白蛇传》《喜鹊闹春》《独占花魁》《唐明皇与杨贵妃》《三调芭蕉扇》《天姬送子》《甜蜜的事业》《农家乐》《胜利归航》《钟魁嫁妹》《西湖借伞》《杂技英豪》《孙悟空大闹天宫》《六国封相》《梁红玉击鼓抗金兵》《穆桂英比武招亲》《禾楼新姿》《拦马》等数十种。
飘色的巧妙之处在于人物造型全部由真人装扮,称为“色芯”(或“色仔色女”),是飘色巡游最大的亮点,其装扮和表演水平、精神状态直接影响飘色巡游活动的水平。因此,“色仔色女”必须经过精挑细选,以意志坚定、胆大开朗、品学兼优为条件,年龄多为3至10岁,其中3、4岁孩子扮演凌空的“飘”,而10岁的孩子只能坐在色柜上的“屏”。装扮后,色仔色女的姿势和动作应保持不变,其动作和造型均由钢条固定,其造型框架隐藏在造型的服饰和道具之中,不露任何破绽。飘色的设计既艺术又含蓄,每板飘色的“飘”立于花卉、扇面或甘蔗、莲藕、芭蕉叶上,与“屏”相配衬,组成一个造型精巧奇特、仪态优美、艳丽而又天衣无缝的画面。飘色巡游时由1-2人推色柜而行,两旁各有1人护卫,色柜上凌空飘起造型各异的人物或动物,犹如腾云驾雾般展现在观众面前,期间配以八音班伴奏,形成声、色、艺组合的流动立体舞台。
连滩飘色的传承与发展见证了当地社会历史的发展,反应出岭南地区农耕文化所形成的民风民俗,是研究社会历史和生产力发展的珍贵史料,也为研究粤西地区民间风俗信仰提供了有力佐证。连滩飘色集戏剧、美术、服饰、声乐、化妆等于一体,是当地民间艺术的重要形式之一,对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高群众文化素质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连滩飘色大多依靠民间艺人家族或师徒传承,目前,掌握飘色制作技艺的艺人大多年逾花甲,而年轻一代对其传承缺乏兴趣,随着老艺人的相继离世,连滩飘色的制作技艺将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与重视。
连滩飘色始于连滩张公庙“庙会”,引进年代不详,是当地一项娱乐性较强的传统民俗文化艺术活动,每年农历正月二十的“庙会”,都有飘色助兴。
改革开放以来,连滩飘色得到发扬光大,多次应邀参加吴川、中山举办的飘色大赛,远近闻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