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词

更新时间:2024-01-20 10:22

连词,是词类的一种,属于虚词,大部分源于实词假借,也有部分是由实词引申而成的,是用于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可分为并列连词、顺接连词、选择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让步连词、假设连词、因果连词、条件连词九类。

连词的产生

连词是用于连接词、词组或句子的词。

关于古代连词的产生,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源于实词的假借

第一,从词义上看,古代连词的产生大部分都是源于实词假借

汉语介词从词源上看,几乎是百分之百地源于动词,而汉语连词同实词的语义联系,绝大部分是绝缘的,但也确有部分连词,是由实词引申而成的。如:

,繁体作「雖」。《说文》:「虽,似蜥易而大,从虫,唯声。」段注云:「易,各本作『』,误,今正。此字之本义也,自借以为语词有知其本义矣。《常棣》云:『每有良朋』,又云:『虽有兄弟』,传云:『每,虽也。』」由此可知,连词「虽」,是由名词「虽」(爬虫名)假借而成。如:

①呜呼,王虽小,元子哉!(《尚书·召诰》)

②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例①②, 「虽」,连词,表转折。但是,在先秦,「虽」用为转折义,并非很常见,而表让步却常见于典籍之中。

「虽」表让步,依段玉裁说法,这种「虽」又是「」的假借。《说文》:「婎,姿婎,姿也。」段注:「,各本作『姿』,今正。者,也。……《集韵》《玉篇》皆云『姿婎』,自纵皃,此许义也。今用『虽』为语词,有纵恣之义,盖本当作『婎』,假『虽』为之耳,『虽』行而『婎』废矣。」

依段氏之说,表让步的「虽」,又是假「」为之。同一个「虽」字,因用法不同而认为来源不同,解说未免有些杂乱。「虽」用为让步连词的例证如:

③家有常业,虽饥不饿;国有常法,虽危不亡。(《韩非子·饰邪》)

④为人臣,不忠当死,言不审亦当死。虽然,臣愿悉言所闻,大王裁其罪。(《战国策·秦策一》)

「而」,甲骨文诸形,象下之。《说文》:「而,也,象形」。段注云:「各本作颊毛,象毛之形,今正。」又云:「引申之为语词,或在发端,或在句中,或在句末」。

「而」的本义,是指人的胡须,其用为代词、连词者,均是词义假借为之,而非词义引申。如:

①相鼠有皮,人而无仪。(《诗经·鄘风·相鼠》)

②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论语·学而》)

③公子鲍美而艳,襄夫人欲通之。(《左传· 文公十六年》)

④人莫不欲富贵长寿,而未有能免于贫贱死夭之祸也。(《韩非子·解老》)

例①—④, 「而」,连词,分别表转折、顺接、并列、转折诸义。

使

使」,从甲骨文起,就用为动词,如说「使人于岳」(《粹编》,31)。《说文》:「使,令也。」段注云:「令者,发号也。《释诂》:『使,从也』,其引申之义也。」如:

①无感我帨兮,无使尨也吠。(《诗经·召南·野有死麇》)

②不如早为之所,无使滋蔓。(《左传·隐公元年》)

例①②, 「使」,动词,均表使令义。

「使」用为连词,表假设,是实词假借,而非词义引申。如:

③如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余不足观也已。(《论语·泰伯》)

④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孟子·告子上》)

词类功能引申的结果

第二,从词类上看,连词的产生,也是词类功能引申的结果。

所谓功能引申,就是指相关词类的语法功能的影响所及。这也是古代连词产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古代连词的产生,有的来自动词形容词;有的来自数词代词;有的甚至来自同类连词。属于这些情况的,都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词义假借问题,部分连词的产生是因词义引申而导致了功能引申的结果。如:

并/併/並

」「」「」,古代是三个字,现在都简作一个「并」字。这三个词,最早都是动词

「并」,甲骨文诸形,象二人前后并立,并用绳索之物捆在一起,故有兼合之义。《说文》:「并,相从也。」由甲骨文字形来看,「并」本无相从之义。「并」,甲骨文中已用为动词,如「叀并驳」(《甲》,298),意指祭祀时要并用杂色之马。

「並」,甲骨文诸形,正象二人并立之形。《说文》:「也,从二立。」段注:「人部『併』下曰:『竝也。』郑注《礼经》,古文『竝』,今文多作『併』,是二字音义皆同之故也。」

由此可知,「併」当是「並」的或体。「並」,甲骨文也用为动词,如「丙午卜,中丁岁竝饮」(《掇》,1.416)。「竝饮」,盖指并用荐酒之祭。传世文献中,「并」「並」均可用为动词。如:

①常庄谈谓赵襄子曰:「魏并中山,必无赵矣。」(《战国策·中山策》)

②礼之可以为国也久矣,与天地並。(《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例①, 「并」,兼并。例②, 「並」,并列。

「并」「並」由动词可引申副词。如:

①(鹬蚌)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禽之。(《战国策·燕策二》)

②天生五材,民並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左传·襄公二十七年》)

例①, 「并」,一起,一并。例②, 「並」,一起,一并。「并」「並」,再引申之,就可由副词变为连词,由词义引申再到功能引申。如:

①迺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②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並命群臣。(《史记·赵世家》)

例①, 「并」,连词,并,并且。例②, 「並」,连词,并,并且。

与/與

「与」,繁体作「與」,今简作「与」。今本《说文》同时收有「與」「与」两字。「與」「与」不同义。《说文》:「与,赐予也。一勺为与,此与『予』同意。」又《说文》:「與,党與也,从舁与。」段注云:「『與』当作『与』。『与』,赐予也。」又云:「会意,共举而与之也。」(见「與」字注。)又云:「與,授與也,从舁,义取共举,不同『与』也。今伪以『與』代『与』,『与』行而『與』废矣。」(见「与」字注。)

金文字形,「共举」当是「與」的造字本义。后「与(與)」引申有参与、交往诸义。如:

①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②始而相与,久而相信,卒而相亲。(《吕氏春秋·慎行》)

例①, 「与」(yù),动词,参与。例②, 「与」(yǔ),动词,交往。词义进一步引申,变为介词,表示与对象在动作行为上协调一致。这就是由词义引申扩大到功能引申。如:

①我心伤悲兮,聊与子同归兮。(《诗经·桧风·素冠》)

②治世之民,不与鬼神相害也(《韩非子·解老》)

例①②, 「与」的介词用法,再度引申,则变为连词,表示人或事物之间的并列关系,这又是从词义引申再扩展到功能引申的例证。如:

①维桑与梓,必恭敬止。(《诗经·小雅·小弁》)

②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例①②, 「与」,连词,和,表并列。

「若」,甲骨文诸形,象一人长跪并理顺长发之形。因此「若」有顺义,并引申为动词,表佑助。如「辛丑卜,殻贞:帝若王」(《合》,323)。又如「癸酉卜,争贞:王勿逆𢀛方,下上弗若,不我其受□? 」(《合集》,6201)两辞中的「若」,均指佑助。

《说文》:「若,择菜也。」段注云:「《晋语》:『秦穆公曰:「夫晋国之乱,吾谁使先若二夫公子而立之,以为朝夕之急』,此谓使谁先择二公子以立之,『若』正训『择』。择菜,引申之义也。」「若」由「择」义,进而引申为副词,表示不确定,再进而引申为连词,表示选择,这些都是由词义引申扩展到词类的功能引申的铁证。如:

①若以大夫之灵,获保首领以殁于地,唯是春秋窀穸之事,所以从先君于祢庙者,请为「灵」若「厉」。(《左传·襄公十三年》)

②诸将以万人若以一郡降者,封万户。(《史记·高祖本纪》)

例①②, 「若」,均为连词,义为「或」,表选择。

」,《说文》:「纵,缓也,一曰麯也,从系,从声。」段注云:「各本作『舍也』,由俗以『舍』『麯』通用也,今正。麯者,释也。」又《说文》:「释,解也。」段注云:「《广韵》曰:『麯也,解也,散也,消也,废也,服也』,按:其实一解字足以包之。」

「纵」的本义是指人的行为或情感上的尽情放松、放纵,是个动词。如:

①诞惟厥纵淫泆于非彝。(《尚书·酒诰》)

②启《九辩》与《九歌》兮,夏康娱以自纵。(《楚辞·离骚》)

例①②, 「纵」,动词,放纵。

连词「纵」,表让步,当是从动词「纵」的放纵义引申而来。如:

①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郑风·子衿》)

②纵未熟,且与一杯,得否?(《搜神记》,卷十九)

例①②, 「纵」,连词,纵使,即使,表让步。

「抑」,《说文》作「𢑏」形,「𢑏」即反写的「」字。《说文》:「𢑏,按也。」段注云:「按,当作按印也,浅人删去印字耳。」又云:「按者,下也,用印必向下按之,故字从反印。」由此可知,「抑」是个动词本义是指向下压,引申有压抑、抑制诸义。如:

①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老子》第七十七章)。

②屈心而抑志兮,忍尤而攘诟。(《楚辞·离骚》)

按压、压抑会使事物、情感发生变化,因此「抑」用为连词后,可以表示句意转折,转折就是变化。这种变化,显然也是功能引申的结果。如:

①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②(臧纥)对曰:「多则多矣,抑君似鼠。」(《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例①②, 「抑」,连词,只不过,表转折。语法上的转折就是上下句意相反;相反就是不肯定;不肯定就会生成选择用法。如:

①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论语·学而》)。

②(孟子)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 「抑」,连词,或,或者,表选择。

「将」,《说文》:「将,帅也。」段注云:「『帅』当作『𧗿』。行部曰:『𧗿』,将也,二字互训。《仪礼》《周礼》古文『𧗿』多作『率』,今文多作『帅』。」

「将」(jiāng),是个形声字,从寸,酱省声。依汉注,「将」的本义,当以扶助、扶持义为是。「将」由动词扶持义而引申出工具、凭借义,这都是词义引申。如:

①无将大车,维尘冥冥。(《诗经·小雅·无将大车》)

②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惠王曰:「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马之用……」(《战国策·秦策一》)

例①, 「将」,动词,扶持,扶进。例②, 「将」,介词,用,借助,表凭借。

汉语的虚词之间,也并非都是无所关涉,如连词「将」表选择,也许就是由副词「将」表并列这一关系引申而成。如:

①将恐将惧,维予与女。(《诗经·小雅·谷风》)

②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桮棬也?」(《孟子·告子上》)

例①, 「将」,副词,且,又,表并列。例②, 「将」,连词,或,或者,表选择。表选择,就是或甲或乙,均有可能,其前提条件必然是甲乙对等的。

「况」,《说文》:「況,寒水也。」段注云:「未得其证。毛诗《常棣》《桑柔》《召旻》皆曰『兄,滋也。』」况,古作「兄」,《说文》作「況」,今作「况」。

依《说文》解,「况(況)」是个形容词。水寒,就常温而言,就是一种变化,因而引申有滋义。「」,增加,是动词。「滋」由增加义,再引申为副词,有更加义;再由副词进而引申成连词,则有何况况且义,表递进。如:

①每有良朋,况也永叹。(《诗经·小雅·常棣》)

②以众故,不敢爱亲,众况厚之。(《国语·晋语一》)

③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例①, 「况」,动词,增加。例②, 「况」,副词,更加。例③, 「况」,连词,何况,表递进

」,是「國」「域」的初文,不论是指「域」(区域),还是指「国」(城郭邦国),都有一定区限、范围的,有了范围就有了限定,名词「或」引申为代词「或」,指人或指物。「或」作为代词,有两个特点,一是不确指,二是表限定。不确指如:

①自时厥后,亦罔或克寿,或十年,或七八年,或五六年,或四三年。(《尚书·无逸》)

②夫物之不齐,物之情也,或相倍蓰,或相什百,或相千万。(《孟子·滕文公上》)

例①②, 「或」,无定代词,指有的人或有的物。

「或」,也可用为副词,表示不确定,实际是由无定代词用法引申而来。如:

①子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论语·阳货》)

②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是或一道也。(《孟子·公孙丑下》)

例①②, 「或」,副词,或许,大概,表不确指。

「或」也可用为选择连词,这一用法自然又是上述副词用法的引申。不过,在先秦,「或」很少用为选择连词。「或」用为选择连词者,多在两汉以后。如:

①夫金馈,或受或不受,皆有故。(《论衡·刺孟》)

②常取桑虫或阜螽子育之,则皆化成己子。(《搜神记》,卷十三)

「苟」,《说文》:「苟,也。」段注云:「孔注《论语》云:『苟,诚也』;郑注《燕礼》云:『苟,且也,假也』,皆假借也。」由此可知,「苟」原是一种草名,其用为副词,当是假借为之。如:

①君子于役,苟无饥渴。(《诗经·王风·君子于役》)

②苟捷有功,毋作神羞,官臣偃无敢复济。(《左传·襄公十八年》)

例①②, 「苟」,副词,或许,可能,表推测。

但是,「苟」作为连词,表假设,当是「苟」的副词用法的词义引申,而不是假借关系。如:

①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②且臣闻之曰:「战战栗栗,日慎一日;苟慎其道,天下可有。」(《韩非子·初见秦》)

「故」,《说文》:「故,使之为也。」段注云:「今俗云原故是也。凡为之必有使之者,使之而为之则成故事矣。」由此可知,「故」原是一个名词,指事之起因缘故。如:

①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诗经·邶风·式微》)

②维子之故,使我不能餐兮。(《诗经·郑风·狡童》)

但是,「故」由名词到表结果的连词,大概是以连词的表顺接的用法为中介的。如:

①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庄子·齐物论》)

②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战国策·东周策》)

例①②, 「故」均用为顺接连词。这也正如《经传释词》所言:「故犹则也。」「故」用为结果连词,当是「故」的表顺接用法的进一步引申而成。如:

①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论语·先进》)

②即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孟子·梁惠王上》)

例①②, 「故」,连词,所以,因此,表结果。

语言词语句扩展的需要

第三,从结构上看,连词的产生也是语言词语句扩展的需要。

在汉语早期的材料里,如甲骨文金文乃至后来的《尚书》,是很少用连词的。后来,由于语言的发展,词语句的无限扩展或组合,就需要各种连词,把词语句之间的种种逻辑关系固化下来,于是语言中就产生了表示各种语法关系的连词。

早期不用或少用连词的材料如:

①令[匕+凶+十]伐东土,告于且乙于丁,八月。(《合集》,7084)

②丙辰卜,殻贞:我受黍年?丙辰卜,殻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合集》,9950正)

③癸丑卜,争贞:勿作邑,帝若?(《丙编》,147)

④乙丑卜,出贞:大史必[酉+彡],先[酉+彡]其㞢匚于丁三十牛?七月。(《通纂》,778)

例①, 「告于且乙于丁」即「告于祖乙及祖丁」。「告」指告祭;「于且乙于丁」,是并列结构,「且乙」和「(且)丁」之间不用连词。例②,两辞属对贞例,上下句属选择关系,而「我受黍年」和「我弗其受黍年」两句间不用选择连词。例③, 「勿作邑」和「帝若」属假设关系,但两句却不用假设连词。例④,「大史必[酉+彡]」,「[酉+彡]」指[酉+彡]祭。「先[酉+彡]其㞢匚于丁三十牛」,「㞢」读如「侑」,指侑祭;「匚」读为「祊」,亦是祭名。上下两句,当属转折关系,但句中却无转折连词。

后来,金文中也很少用连词。如:

①珷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又商。辛未,王在阑师,易又事利金,用乍檀公宝尊彝。(《利簋》)

例①,上下三句,全文三十二字(武王专用名以一字计),八个分句,而仅有一个连词「用」字。此器是目前所见到的西周时期最早的一件铜器。文辞记载的是武王克商事迹,作器时间是克商后的辛未日(第七日)。

就是到了《尚书》里,语言中也是少用连词的。如:

①(梁州)厥贡璆、铁、银、镂、砮、磬、熊、罴、狐、狸、织皮。(《尚书·禹贡》)

②曰若稽古,帝尧曰放勋,钦明文思安安,允恭克让,光被四表,格于上下。(《尚书·尧典》)

③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尚书·汤誓》)

④盘庚迁于殷,民不适有居,率吁众慼出矢言。(《尚书·盘庚》)

例①, 「璆」「铁」以下,计十一个词,都是并列关系,不用连词。例②, 「钦」「明」以下,计九个词语,也都是并列关系,不用连词。例③,上下句为因果关系,不用连词。例④,上下三个分句,是转折加顺接关系,只用一个顺接连词「率」字。率,用,因而,表顺接。王引之说:「《盘庚》曰:『率吁众慼,出矢言。』率,用也。吁,呼也。慼,贵戚也。矢,誓也。言民不肯迁,盘庚用呼众贵戚之臣,出誓言以晓喻之也。」

到了上古汉语中期以后,汉语连词就逐渐多起来,这是不争的事实,这里不再引用例证。

综合上述,可知汉语连词的产生,不外是上述三个原因。连词是汉语结构的「黏合剂」,是汉语结构由简单走向复杂的最明显的标志。从汉语词类产生的顺序上看,名词和动词最先产生,是一级词类,形容词等由其引申而成,属于二级词类,而连词,连同助词,都当排在副词介词之后,属于四级词类。

连词的分类

上古汉语到了中期和后期,传世文献中已涌现出大批连词,并且都各自形成系统。上古汉语常见的连词类型有九类,分别是并列连词、顺接连词、选择连词、递进连词、转折连词、让步连词、假设连词、因果连词、条件连词。

并列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并列、对等关系的词叫并列连词。

上古汉语常见的并列连词有「及」「与」「且」「而」等形式。如:

①兄及弟矣,式相好矣。(《诗经·小雅·斯干》)

②师与商也孰贤?(《论语·先进》)

③百工之事固不可耕且为也。(《孟子·滕文公上》)

④夏首之南有人焉,曰涓蜀梁,其为人也,愚而善畏。(《荀子·解蔽》)

顺接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时间有先后,事理又相因的词叫顺接连词。顺接连词,有的著作也叫「顺承连词」。

上古汉语顺接连词常见的形式有「则」「斯」「以」「而」「且」「若」「故」「然则」「且夫」「若夫」等等。如:

①我欲仁,则仁至矣。(《论语·述而》)

②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孟子·离娄上》)

③人洁己以进。(《论语·述而》)

④日凿一窍,七日而浑沌死。(《庄子·应帝王》)

如果上下文,另提一个话题,则常用「且」「若」「故」「然则」「且夫」「若夫」等形式。如:

①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孟子·滕文公上》)

②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孟子·梁惠王上》)

③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荀子·性恶》)

④当是时也,赵氏上下不相亲也,贵贱不相信也,然则邯郸不守。(《韩非子·初见秦》)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

若夫志意修,德行厚,知虑明,生于今而志于古,则是其在我者也。(《荀子·天论》)

选择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选择关系的词叫选择连词。所谓选择,就是指非甲即乙,是众中择一的意思。

上古汉语常见的选择连词有「如」「若」「抑」「将」等形式。如: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②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庄子·人间世》)

③仲子所居之室,伯夷之所筑与,抑亦盗跖之所筑与?(《孟子·滕文公下》)

④(田)文曰:「人生受命于天乎,将受命于户邪?」(《史记·孟尝君列传》)

递进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递进关系的词叫递进连词。所谓递进关系,就是指前后两个单位,后面的意思要比前面的更进一层。

上古汉语常见的递进连词有「而」「以」「况」等等。其中也包含了一部分具有连接作用的副词。如:

①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②苟不志于仁,终身忧辱,以陷于死亡。(《孟子·离娄上》)

③徒取诸彼以与此,然且仁者不为,况于杀人以求之乎?(《孟子·告子下》)

④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⑤今君子,岂徒顺之,又从为之辞。(《孟子·公孙丑下》)

转折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前后意思相反的词叫转折连词。

上古汉语常见的转折连词有「而」「抑」「然而」「则」「虽」等诸多形式。如:

①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论语·为政》)

②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论语·述而》)

③心未尝不两也,然而有所谓一;心未尝不动也,然而有所谓静。(《荀子·解蔽》)

④言赏则不与,言罚则不行,赏罚不信,故士民不死也。(《韩非子·初见秦》)

⑤义理虽全,未必用也。(《韩非子·难言》)

让步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让步关系的词叫让步连词。所谓让步,是指陈述时,前句先提出一个虚拟的语境,退让一步,然后后句再转入正题,语意表达的重点在后而不在前。

上古汉语常见的让步连词有「纵」「虽」「且」「即」「与其」等等。其中也包括部分与副词搭配使用的让步连词。如:

①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诗经·郑风·子衿》)

②与其媚于奥,宁媚于灶,何谓也?(《论语·八佾》)

③与其戍周,不如城之。(《左传·昭公三十二年》)

④民欲与之偕亡,虽有台池鸟兽,岂能独乐哉?(《孟子·梁惠王上》)

⑤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孟子·梁惠王上》)

⑥桀纣即厚于天下之势,索为匹夫而不可得也。(《荀子·王霸》)

假设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假设关系的词叫假设连词。所谓假设关系,是指前句先提出一个假设条件,后句再表示依据这一条件而产生的必然结果。

上古汉语常见的假设连词有「如」「若」「苟」「使」等等。如:

①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②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孟子·滕文公上》)

③夫苟不当,安能无过乎?(《荀子·解蔽》)

④使虎释其爪牙而使狗用之,则虎反服于狗矣。(《韩非子·二柄》)

假设连词一般都用在上一分句,而下句开头常用「则」字与之相呼应。如:

⑤王如善之,则何为不行?(《孟子·梁惠王下》)

⑥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韩非子·难言》)

当然,不配套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如:

⑦君子不重,则不威。(《论语·学而》)

⑧前日之不受是,则今日之受非也。(《孟子·公孙丑下》)

因果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因果关系的词叫因果连词。因果句的结构特点一般是,表原因的分句在前,表结果的分句在后;前句一般不用连词,后句用连词并处于句首。

上古汉语常见的因果连词有「故」「是故」「是以」等等。如:

①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庄子·人间世》)

②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

③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孟子·梁惠王上》)

有的因果连词处于两个词语之间,其最常见者就是「而」字。如:

④丑父寝于轏中,蛇出于其下,以肱击之,伤而匿之,故不能推车而及。(《左传·成公二年》)

⑤(涓蜀梁)背而走,比至其家,失气而死。(《荀子·解蔽》)

条件连词

所连接的单位具有条件和结果的词叫条件连词。条件连词在上古汉语里不太发达,到了中古以后,才逐渐发展起来。

古代常见的条件连词有「则」「辄」「便」「即」等等。如:

①有生死,则有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②每当至讲时,(服虔)辄窃听户壁间。(《世说新语·文学》)

③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齐民要术·种谷》注,卷一)

④逢庐山即住,便是汝修行之处。(变文《庐山远公话》)

连词的发展

并列连词的发展

古代并列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新的并列连词的产生、并列连词连接功能的变化、并列连词的内部分工日趋明显。

上古汉语里,最常见的并列连词是「与」「及」「而」「且」。如:

①见冕者与瞽者,虽亵,必以貌。(《论语·乡党》)

②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论语·述而》)

③(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左传·隐公元年》)

④今著《论死》及《死伪》之篇,明死无知,不能为鬼。(《论衡·对作》)

⑤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⑥本荒而用侈,则天不能使之富。(《荀子·天论》)

⑦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论语·述而》)

⑧(赵盾)斗且出。(《左传·宣公二年》)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古、近古汉语里,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并列连词,如「将」「和」「共」「并」「同」等等。这些新的并列连词,最早出现在中古汉语后期的文献里。如:

①离人将落叶,俱在一船中。(唐·卢纶:《与畅当夜泛秋潭》)

②烟和魂共远,春与人同老。(唐·韩偓:《幽独》)

③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唐·马戴:《白鹿原晚望》)

到了近古汉语里,「和」「共」继续使用,而「将」却退出了历史舞台。如:

①眉儿和那眼儿,与我儿无二。(《张协状元》,第四十五出)

②龙共虎,应声裂。(宋·陈亮:《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

③金冠共霞帔,让了十余起。(《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二)

④我写一封书稍(捎)将去,着俺母亲和赵家姐姐来救我。(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

⑤那官人吃了酒和肉,交茶博士也吃些。(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⑥哥哥,我和你同死同生,休恁地计较。(《水浒传》,第五回)

⑦我问你则个,壁落共门都不曾动,你却是从那里来,讨了我的包儿?(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并」「同」,也是近古汉语新生的并列连词。如:

①不是洪信并洪义,认是沙三李四叔。(《刘知远诸宫调》,第三)

②亏了一个张老并他儿子张驴儿救得我性命。(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③说罢,杨玉同娘都去了。(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王观察又捉了两家邻居并房主人。(《水浒传》,第三回)

⑤不一时,只见三个奶妈并五六个丫鬟拥着三位姑娘来了。(《红楼梦》,第三回)

⑥王冕同秦老吓的将衣袖蒙了脸。(《儒林外史》,第一回)

上古汉语里,并列连词主要用于连接词和词组,但到了中古、近古汉语里,它不仅可连接词和词组,也可连接句子。这种连接功能的变化,根本原因是汉语句子结构的日趋复杂化。如:

①是时释迦牟尼佛默然而坐,及诸四众亦皆默然。(《法华经·从地诵出品》,卷五)

②后大府以(武)念有健名,且家富有马,召出为将。(《宋书·宗越传》)

③欣之乃回还,取琬儿并杀之。(《宋书·邓琬传》)

④(吴道助、附子兄弟)遭母童夫人艰,朝夕哭临,及思至,宾客吊省,号踊哀绝,路人为之落泪。(《世说新语·德行》)

⑤王(恭)且笑且言:「那得独饮?」(《世说新语·方正》)

⑥江南风俗,儿生一期,……男用弓矢纸笔,女则刀尺针缕,并加饮食之物及珍宝服玩,置之儿前,观其发意所取。(《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一则朝廷之臣,取其鉴达治体,经纶博雅,二则文史之臣,取其著述宪章,不忘前古。(《颜氏家训·涉务》,卷四)

⑧大王明日广排天仗,远出城南,将百万之精兵,并太子亦随驾幸。(变文《八相变》)

⑨傍有四人坐,……右边有纻丝战袍,或着毛衫军官五十余人,并有全装甲士十余人。(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⑩乘夫在外,暗发狠心,将十三岁女丑哥踏住脖项,扯出舌头,并沿身用火烧铁鞋锥烙讫七十二下。(《元典章·前集刑部》)

⑪史进引着一行人,且杀且走,众官兵不敢赶来,各自散了。(《水浒传》,第三回)

⑫一面叠成文案,一壁差人杖限缉捕凶身。(《水浒传》,第三回)

⑬范进一面自绾了头发,一面问郎中借了一盆水洗洗脸。(《儒林外史》,第三回)

⑭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止同息。(《红楼梦》,第五回)

随着语言发展,中古汉语以后,并列连词的内部分工日趋明显。如:

与/及

并列连词「与」「及」,虽然都是以连接名词性成分为主,但彼此用法还是有一定区别的:一般说来,「与」所连接的并列项多为两项,并且彼此地位平等;「及」所连接的并列项,可以是两项,也可以是多项,并且是前重后轻。

设并列项为A、B、C,则A与B式如:

①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法华经·方便品》,卷一)

②吾今遣斗兵,尽非我国人,城东北是丁零与胡,南是三秦、氐、羌。(《宋书·臧质传》)

③闻子名知人,吾与足下孰愈?(《世说新语·品藻》)

④元乂与举坐之客皆笑焉。(《洛阳伽蓝记·报德寺》杨注,卷三)

⑤以是之故,世人当知时与非时。(《百喻经·蹋长者口喻》)

⑥李侍御与外甥阮十三郎同来相问。(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⑦皇帝与高力士见一条紫气升空而去。(变文《叶净能诗》)

⑧元帅与郎君皆言甚好。(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三)

⑨且如人看生文字与熟文字,自是两般。(《朱子语类·训门人》)

⑩被与葫芦都丢了不要。(《水浒传》,第十回)

A及B式,如:

①尔时,世尊告摩诃迦叶及诸大弟子:「善哉,善哉,迦叶善说如来真实功德。」(《法华经·药草喻品》,卷三)

②(徐)湛之事祖母及母,并以孝谨闻。(《宋书·徐湛之传》)

③州府文武及百姓劝(郭)淮举兵,淮不许。(《世说新语·方正》)

④牧羊之人,闻之欢喜,便大与羊及诸财物。(《百喻经·牧羊人喻》)

⑤今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田里猥人,方有此言耳。(《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⑥铁塔北边,有四间堂,置文殊师利及佛像。(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⑦玄宗皇帝及朝庭大臣欢净能绝古超今,化穷无极。(变文《叶净能诗》)

⑧阿骨打及其下诸酋长大喜。(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三)

中古汉语以后,并列连词「及」多用于连接多个并列项,同「与」的用法明显不同。

「及」连接的多个并列项,有:

A、B及C式,如:

①诸葛瑾、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一国。(《世说新语·品藻》)

②奴便答言:「大家先付门、驴及索,自是以外,非奴所知。」(《百喻经·奴守门喻》)

③又出玉束带、玉篦刀子及马一匹,付三宝奴献上。(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三十三)

A及B、C……式,如:

①叔子弟叔宝及仲容、叔子并为前废帝所杀。(《宋书·武三王传》)

②又诛斌及大将军录事参军刘敬文、贼曹参军孔邵秀、中兵参军邢怀明、主簿孔胤秀、丹阳丞孔文秀、司空从事中郎司马亮、乌程令盛昙泰等。(《宋书·武二王传》)

③若僧尼有钱物及谷斗、田地、庄园,收纳官。(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A及B及C式,如:

①太原城及诸村贵贱男女及府官上下尽来顶礼供养。(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三)

②楚州刘总管每事勾当,前总管薛诠及登州张大使舍弟张从彦及娘皆送路。(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值得注意的是,当「与」用为介词时,与之搭配使用的并列连词常常是「及」而不是「与」。这种用法,从《史记》开始,一直沿用到近古汉语。如:

①田忌信然之,与王及诸公子逐射千金。(《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②荆轲嗜酒,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史记·刺客列传》)

③于是文殊师利,与诸菩萨大弟子及诸夫人恭敬围绕,入毗耶离大城。(《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④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法华经·劝持品》,卷四)

⑤(鲁)爽与义宣及质相结已久。(《宋书·鲁爽传》)

⑥王与夫人及诸王子,悉在上烧香散花。(《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⑦凡与人言,称彼祖父母、世父母、父母及长姑,皆加尊字。(《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⑧八月十五日夜,皇帝与净能及隨驾侍从于高处既(翫)月。(变文《叶净能诗》)

⑨一日,(哈)铭与袁彬及达子也先、贴木儿等同在爷爷前奏说:「吃金一心愿忠朝廷……」(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而/以

从上古汉语开始,并列连词「而」「以」虽然都可以连接动词形容词,但总的来看,「而」的使用频率却大大超过「以」字。如:

①秋,大熟,未获,天大雷电以风,禾尽偃。(《尚书·金縢》)

②俾尔炽而昌,俾尔寿而臧。(《诗经·鲁颂·閟宫》)

③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论语·颜渊》)

④吾闻之,哀乐而乐哀,皆丧心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⑤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孟子·梁惠王上》)

⑥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孟子·梁惠王上》)

⑦狐偃其舅也,而惠以有谋。(《国语·晋语四》)

⑧惟夫党人之偷乐兮,路幽昧以险隘。(《楚辞·离骚》)

两汉以后,到了中古汉语,并列连词「而」「以」的用法虽然都得以继承,但「而」却大有取代「以」字之势。据张万起统计,《世说新语》中,连词「而」总计340次,其中表并列者20次;连词「以」总计61次,其中表并列者仅1次。又据周生亚统计,《搜神记》中,连词「而」,表并列者102次,而「以」表并列者仅7次。具体用例如:

①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斃之。(《列子·周穆王》)

②周馥取而观之。(《搜神记》,卷七)

③翁遂弃苇,载鱼以归。(《搜神记》,卷五)

④太祖幼而宽仁。(《宋书·良吏传》)

⑤其地坦而平,其水淡而清,其人廉而贞。(《世说新语·言语》)

⑥其山㠑巍以嵯峨,其水㳌渫而扬波。(《世说新语·言语》)

⑦大风发屋拔树,刹上宝瓶,随风而落,入地丈余。(《洛阳伽蓝记·永宁寺》,卷一)

后来语言发展也证明,连词「以」表并列用法逐渐消亡,而其表顺接、转折、因果等用法却得到了发展。这样一来,「而」「以」的用法,就都有了各自的明确的分工。

并/共/和

前面说过,古代「并」「併」「並」原本是三个字,今一律简化为「并」字。这三个词,最初都是动词,后引申为副词,再引申为连词。

「并」或「並」,最早用为连词,盖始于《史记》。如:

①迺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卖之。(《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②昔下宫之难,屠岸贾为之,矫以君命,並命群臣。(《史记·赵世家》)

两汉以后,《法华经》中,也能找到「并」连接词与词或句与句的用例。如:

③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法华经·序品》,卷一)

④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法华经·劝持品》,卷四)

「并」用为并列连词,主要还是使用在近古汉语里,而且其用法与「及」十分相近。如:

①来,来,我去讨米和酒并豆腐,断送你去。(《张协状元》,第十一出)

②知远既许亲事,立节级妻李嫂并王嫂二人为媒。(《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③休想得五男并二女,死得交灭门绝户。(元·关汉卿:《诈妮子调风月》,第四折)

④休说三省并六部,莫言御史与西台。(《宣和遗事》)

⑤见秀秀养娘并崔待诏两个,请郭立吃了酒食,教休来府中说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⑥又买了这些马并毛施布来了。(《老乞大》)

⑦银子并书都拿去了,望华阴县里来出首。(《水浒传》,第二回)

⑧每人一个奶娘并一个丫头照管。(《红楼梦》,第三回)

「共」,在六朝时期,主要是用为介词。「并」,作为并列连词,应认定产生于唐代,但用例不多。并列连词「共」的成熟用例,都是在近古汉语里。如:

①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唐·王勃:《滕王阁序》)

②丘坟与城阙,草树共尘埃。(唐·马戴:《白鹿原晚望》)

③大王共夫人发愿已讫,回鸾驾却入宫中。(变文《太子成道经》)

例①③, 「共」,介词的味道仍然很浓,但下面的例句,「共」为并列连词,是毫无问题的。如:

①鸳侣分,连理劈,无端洪信和洪义,阻隔得鸾孤共凤只。(《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②抬脚不知深共浅。(《刘知远诸宫调》,第二)

③人寂寂,奴恓惶,相随只有儿共娘。(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二出)

④紫金山三百个好汉且未消出来,恐怕諕了小员外共小娘子。(明·冯梦龙:《警世通言·万秀娘仇报山亭儿》,第三十七卷)

⑤(赵正)探手打一摸,一颗人头;又打一摸,一只手共人脚。(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宋四公大闹禁魂张》,第三十六卷)

从发展上看,「并」「共」都没多少生命力,后来都被并列连词「和」取代了。

「和」,最早是个形容词,后虚化介词和连词。向熹认为并列连词「和」产生于唐代,此说可从。但应知道,连词「和」的流行,恐怕还是宋代以后的事了。如:

①你须曾见,眉、眼、耳、腮、口和鼻。(《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

②(小娘子)觅纸和笔,只得与他供招。(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简贴和尚》)

③你且吃些酒和肉。(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杨温拦路虎传》)

④当下崔宁和秀秀出府门,沿着河,走到石灰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家后坑里都搜出三四十个血沥沥的尸首和那珠子、布绢。(《朴通事》)

⑥次日,小王都太尉取出玉龙笔架和两个镇纸玉狮子,着一个小金盒子盛了。(《水浒传》,第二回)

⑦家人、媳妇和丫环、娘子都慌了。(《儒林外史》,第四回)

⑧你舅母和嫂子们是不在这里吃饭的。(《红楼梦》,第三回)

顺接连词的发展

考察古代顺接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表承上的顺接连词,由盛到衰,中古以后逐渐消亡。2,表启下的顺接连词,其用法由连接词或词组而逐渐走向连接句子,并在汉语词汇复音化的影响下,又产生出一批新的复音连词。

古代顺接连词,按其语法作用,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承上连词,另类是启下连词。承上类多处于上句之首,有引领话题作用;启下类多处于下句之首或句中,有引介下文的作用。

承上连词的最主要作用是另立话题,引出下文。但要注意,另立话题也并非无中生有,实际也就是对其上文的承接,所以它仍应归为顺接连词。如:

①且予纵不得大葬,予死于道路乎?(《论语·子罕》)

②若于齐,则未有处也。(《孟子·公孙丑下》)

③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庄子·人间世》)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庄子·逍遥游》)

若乃梁,则吾乃梁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⑥至入人栏厩,取人马牛者,其不仁又甚攘人犬豕鸡豚。(《墨子·非攻》)

⑦至夫临难必死,尽智竭力,为法为之。(《韩非子·饰邪》)

且夫韩入贡职,与郡县无异也。(《韩非子·存韩》)

两汉以后,这类承上连词虽然文献中可以继续使用,但总的趋势是逐渐走向消亡。如:

①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②若至博奕戏处,辄以度人。(《维摩诘经·方便品》,卷上)

且夫战守之法,当恃人之不敢攻。(《宋书·周朗传》)

④且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不为悖德乎?(《世说新语·言语》)

⑤至有谚云:「落索阿姑餐」,此其相报也。(《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爰及栋宇器械,樵苏脂烛,莫非种植之物也。(《颜氏家训·治家》,卷一)

至如近世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斯实文章之冠冕,述作之楷模。(《梁书·肩夷吾传》)

若夫积石山者,在乎金城西南,河所经也。(唐·张鷟:《游仙窟》)

⑨若夫《涅槃经》之义,本无恐怖。(变文《庐山远公话》)

⑩且契丹微弱,但当藐之,彼自不能窥测。(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一)

且说周太祖姓郭名威,乃山东路邢州唐山县地名尧山人氏。(《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⑫且说这王进却无妻子,止有一个老母,年已六旬之上。(《水浒传》,第二回)

「而」「以」「乃」「则」,这些表启下的顺接连词,在上古和中古汉语中是屡见不鲜的。如:

①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论语·为政》)

②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论语·学而》)

③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

④仁则荣,不仁则辱。(《孟子·公孙丑上》)

⑤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⑥语曰:「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地之常数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⑦秦王发图,图穷而匕首见。(《史记·刺客列传》)

⑧夜间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史记·项羽本纪》)

⑨母怀子气,十月而生。(《论衡·自然》)

⑩观《春秋》以见王意;读诸子以睹相指。(《论衡·超奇》)

⑪俄而抇其谷而得其鈇。(《列子·说符》)

⑫子产相郑,专国之政,三年,善者服其化,恶者畏其禁,郑国以治。(《列子·杨朱》)

⑬南郡王义宣,生而舌短,涩于言论。(《宋书·武二王传》)

⑭(何)晏乃画地令方,自处其中。(《世说新语·夙惠》)

⑮臣闻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侯王得一以为天下贞。(《世说新语·言语》)

⑯客惭而退。(《世说新语·言语》)⑰哀至则哭,何常之有?(《世说新语·言语》)

⑱有挽歌孙岩,娶妻三年,不脱衣而卧,岩因怪之。(《洛阳伽蓝记·法云寺》杨注,卷四)

⑲须臾之间,五嫂则至。(唐·张鷟:《游仙窟》)

从中古汉语始,启下类顺接连词,又产生一批复音连词,常处于下句之首或句中,使顺接连词由连接词组而走向连接句子。如:

①裔出阁,深悔不能阳愚,即便就船倍道兼行。(《三国志·蜀书·张裔传》)

②视小如大,视微如著而后告我。(《列子·汤问》)

③佛摄神足,于是世界还复如故。(《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④胡于是弃众而奔,顗亦叛走。(《宋书·沈攸之传》)

⑤欣尝诣领军将军谢混,混拂席改服,然后见之。(《宋书·羊欣传》)

⑥(宗炳)好山水,爱远游,西陟荆巫,南登衡岳,因而结宇衡山,欲怀尚平之志。(《宋书·隐逸传》)

⑦我欲先痛骂王武子,然后爵之。(《世说新语·方正》)

⑧后阳眠,所幸一人窃以被覆之,因便斫杀。(《世说新语·假谲》)

⑨帝连索酒饮之,然后行事。(《洛阳伽蓝记·宣忠寺》杨注,卷四)

⑩(萧忻)爱尚文籍,少有名誉,见阍寺宠盛,遂发此言,因即知名,为治书御史。(《洛阳伽蓝记·昭仪尼寺》杨注,卷一)

⑪入大海之法,要须导师,然后可去。(《百喻经·杀商主祀天喻》)

⑫鱼得水已,即便走去。(《百喻经·小儿得大龟喻》)

⑬学为文章,先谋亲友,得其评裁,知可施行,然后出手。(《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⑭先说王陵斫营事,然后始称霸王言。(变文《汉将王陵变》)

⑮走到门前略看,即便却来同饮。(变文《难陁出家缘起》)

⑯须是先得燕京,然后交割西京,固自有次第。(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一)

⑰读书如炼丹,初时烈火锻煞,然后渐渐慢火养。(《朱子语类·训门人》)

⑱汉高祖因而净手,起身逃去了。(《皇明诏令·戒谕管军官敕》)

⑲两公子再三辞过,然后宽衣坐下。(《儒林外史》,第十回)

⑳万人都这样说,因而他祖母爱如珠宝。(《红楼梦》,第二回)

选择连词的发展

关于古代选择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从叙述选择到疑问选择,是汉语选择连词发展的最基本趋势。2.选择手段的多样化,是汉语选择连词发展中的必经途径。3.有的选择连词的产生和发展已影响到汉语新句式的生成。

向熹从句型角度把古代选择连词分为两大类型:一是用于「叙述的选择」的,如「若」「如」「及」等;二是表示「疑问的选择」的,如「将」「其」「且」「乃」等。此说可从。不过应当指明,用于「叙述的选择」的选择连词,在上古汉语一开始就是以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用法为主的。如:

①方六七十如五六十,求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足民。(《论语·先进》)

②请君若大子来,以免志父。(《左传·哀公十七年》)

例①②, 「如」「若」为一音之转,均用为连接词或词组的选择连词。

上古汉语里,「或」很难发现用为选择连词的例证。但是,两汉以后,「或」可用为选择连词,并且句型上已扩展为连接句与句。这种「或」或作「和」,文献中常见之。如:

①此或是王,或是王等,非我佣力得物之处。(《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②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世说新语·自新》)

③但皇帝知赵皇诚心,不忍绝好,燕京候平定了日,与或不与,临时商量。(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十一)

④或读书讲明道义,或论古今人物而别其是非,或应接事物而处其当否。(《朱子语类·训门人》)

⑤吃和不吃,也即由伊。(《刘知远诸宫调》,第十一)

⑥咱们到时,或早或晚,只那里宿去。(《老乞大》)

⑦央媒拜允,一是二位老爷拣择,或娶过去,或招在这里,也是二位老爷斟酌。(《儒林外史》,第十回)

⑧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作针黹,倒也十分相安。(《红楼梦》,第四回)

「若」在中古汉语里也有用为选择连词的例证,但使用频率却很低。如:

①世尊,我常独处山林树下,若坐若行。(《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②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法华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是人当得八百眼功德……(《法华经·法师功德品》,卷六)

在表示「疑问的选择」句中,上古汉语里常用的选择连词有「」(或作「意」)、「将」、「且」等等。这些词均以连接句与句为其主要用法。如:

①求牧与刍而不得,则反诸其人乎,抑亦立而视其死与?(《孟子·公孙丑下》)

②楚王甚爱之,病,故使人问之曰:「诚病乎,意亦思乎?」(《战国策·秦策二》)

③今子独无意焉,知不足邪,意知而力不能行邪,故推正不忘邪?(《庄子·盗跖》)

④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庄子·至乐》)

⑤齐秦立为两帝,王以天下为尊秦乎,且尊齐乎?(《战国策·齐策四》)

两汉以后,到了中古、近古汉语里,表示「疑问的选择」的却是一批新生的复音选择连词。如:

①王敬仁闻一年少怀问鼎,不知桓公德衰,为复后生可畏?(《世说新语·排调》)

②汝何以都不复进?为是尘务经心,天分有限?(《世说新语·贤媛》)

③殷仲堪《常用字训》亦引服虔《俗说》,今复无此书,未知是《通俗文》,为当有异?(《颜氏家训·书证》,卷六)

④此是庄家厮儿,为复别处买来?(变文《庐山远公话》)

比似你做阴司下鬼囚,争似得他这天堂上阳寿?(元·王晔:《桃花女》,第一折)

⑥比似只管等待,何不今夜我和你先做夫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⑦小娘子如今要嫁人,却是趋奉官员?(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⑧(酒保)请问道:「官人还是要待客,只是自消遣?」(《水浒传》,第三十九回)

⑨前日承老父台所惠册页花卉,还是古人的呢,还是现在人画的?(《儒林外史》,第一回)

⑩今日还是路过,还是特来的?(《红楼梦》,第六回)

汉语选择连词的产生和发展,同选择句式的发展是紧密相连的。汉语选择句式的形成和发展,大体说来,是凭借两大手段:一是句式手段,二是词汇手段。

句式手段:

逻辑学讲的选言判断,最基本的也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必须具备两个以上的选项(选言肢),并且都是合理的;二是选项(选言肢)之间必须具备选择性的逻辑关系。根据这两条,可以确定,汉语选择句最初在形成过程中不一定都需要选择连词作为标志。

上古汉语前期,甲骨文时代,卜辞中的对贞例,实际上就是选择句的最古老的形式。它们根本不需要选择连词,仅凭上下句式,就可确定逻辑上的选择关系。如:

①丙辰卜,[插图]贞:我受黍年?(《合集》,9950正)

②丙辰卜,[插图]贞:我弗其受黍年?四月。(《合集》,9950正)

③贞:王从沚[插图]?(《合集》,6484正)

④贞:王勿从沚[插图]?(《合集》,6484正)

例①②,为对贞例。「我受黍年」和「我弗其受黍年」,是两个选项,其中任何一项都有可能成为结果,这就是选择关系。这种选择关系,仅凭句式上下对比就可确定,无须选择连词。例③④,亦为对贞例,分析同。「沚[插图]」,武丁将名。「从沚[插图]」,意谓商王跟从沚[插图]出征,以示督战之意。

到了上古汉语中期,具有选择关系的两个选项,已可以组合在一个句子里了,借助上下句的对比,就可以确定选择关系。不过,这类句子也常常在句中有副词语气词的相互呼应。如:

①民死亡者非其父兄,即其子弟。(《左传·襄公八年》)

②凡人之攻伐也,非为利,则固为名也。(《吕氏春秋·召类》)

③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梁惠王下》)

④昔者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识臣之力也,君之力也?(《韩非子·难二》)

例①②, 「非」与「即」,「非」与「则」,彼此相呼应,以示上下句的选择关系。例③④, 「乎」与「乎」,「也」与「也」,亦彼此呼应,借此而彰显了上下句的选择关系。

词汇手段:

到了上古汉语中期,当选择连词产生之后,这些选择连词就成为判断选择句的重要语法标志了。不过,应当说明,这些选择连词常常与其他动词、副词或词组搭配使用,成为构筑选择关系的词汇手段。这种情况,从上古汉语开始,一直延续到中古和近古汉语。如:

与其不孙也,宁固。(《论语·述而》)

②且尔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论语·微子》)

③与其害于民,宁我独死。(《左传·定公十三年》)

④与吾得革车千乘,不如闻行人烛过之一言也。(《韩非子·难二》)

⑤臣宁伏受重诛而死,不忍为辱军之将。(《战国策·中山策》)

⑥朕宁作高贵乡公死,不作汉献帝生。(《洛阳伽蓝记·永宁寺》杨注,卷一)

为当身化黄泉,命从风化,为当逐乐不归?(《变文·秋胡变文》)

⑧且容问天池神堂到了是北朝地土,是南朝地土?(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⑨先生本待观景致,把似这里闲行随喜?(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

这里有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选择连词「与」字。

选择连词「与」,一般著作很少提到,但它却是真实地存在着。「与」的选择用法,可能是由并列连词「与」进一步虚化而成。选择连词「与」,最大的语法特点是它所连接的两个选择项在意义上是一正一反,并且正者在前,反者居后。如:

①左右曰:「臣不知其思与不思,诚思则将吴吟。」(《战国策·秦策二》)

②仆闻之,百里奚居虞而虞亡,在秦而秦霸,非愚于虞而智于秦也,用与不用,听与不听也。(《史记·淮阴侯列传》)

③由此言之,问与不问,无能抑扬。(《论衡·问孔》)

④别与不别,亦何所存?(《宋书·范晔传》)

⑤不知这件小事,消与不消,如此计较。(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⑥在行期日,已闻警报,亦尝禀白参政,若未出疆有警,合与不合前去?(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一)

⑦不问道理合与不合,只拣他爱的便做。(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例①—⑦, 「与」,均为选择连词,义同「或」。

由引例可知,「与」所连接的选择项,后项为一个否定结构。当这个否定结构被一个否定副词「否(不)」或「无」取代之后,选择连词「与」的语法作用也就逐渐弱化了,直至最终消失。在这种情况下,一种新的句式也就产生了。如:

①三十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陛下检校为称职与不?若不称职,臣受其罪。(《世说新语·贤媛》)

③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世说新语·德行》)

例①—③,由引例可知,这种选择否定句,如果选择连词「与」的后面用否定结构,就可以用一个否定副词「否(不)」或「无」来取代之。

这种新的句式,先秦时代已经产生,中古和近古汉语里也一直沿用下来。如:

①子皮欲使尹何为邑,子产曰:「少,未知可否。」(《左传·襄公三十一年》)

②工有成败,仕有遇否。(《列子·力命》)

③纵未熟,其与一杯,得否?(《搜神记》,卷十九)

④魏武谓(杨)修曰:「解不?」(《世说新语·捷悟》)

⑤所置须有伽蓝,汝能办否?(变文《祇园因由记》)

⑥师识我否?(宋·普济:《五灯会元》)

递进连词的发展

关于古代递进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从句内递进到句外递进,副词的连词化促使了递进句的扩张。2.疑问递进句的产生和运用,扩大了递进连词的使用范围。

上古汉语里,单句内最常见的表示递进的连词是「而」字。如:

①过而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②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彼可取而代之。(《史记·项羽本纪》)

④世儒学者,好信师而是古,以为贤圣所言皆无非。(《论衡·问孔》)

例①—④, 「而」,递进连词,均用于单句之内,有「进而」义。正因为「而」表递进,所以又常与「又」字结合使用。如:

⑤依乎法而又深其类,然后温温然。(《荀子·修身》)⑥故夫鸿儒,所谓超而又超者也。(《论衡·超奇》)

「而」的这一用法,很容易扩展为置于下一分句之首,并由此而衍生出许多同类的递进连词。递进连词由句内走向句外,又必然要带动句子的扩张。如:

①晋侯、秦伯围郑,以其礼于晋,且贰于楚也。(《左传·僖公三十年》)

②臣不及也,且又不顺。(《左传·僖公八年》)

③民无内忧,且又无外惧,国焉用城?(《左传·昭公二十三年》)

④人有气、有生、有知,亦又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

⑤夫不仁不义,又且已辱,不可以生。(《吕氏春秋·忠廉》)

⑥马陵道狭,而旁多阻隘,可伏兵。(《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两汉以后,中古、近古汉语里,递进连词的这一用法,仍继承下去。如:

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列子·汤问》)

②昔有二人,共种甘蔗,而作誓言:「种好者赏,其不好者当重罚之。」(《百喻经·灌甘蔗喻》)

③今人避讳,更急于古。(《颜氏家训·风操》,卷二)

④有个王秀才,笑我诗多失:云不识蜂腰,仍不会鹤膝。(唐·寒山子:《寒山诗·有个》,第二八八)

⑤他却是个帮闲的破落户,没信行的人,亦且当初有过犯来,被开封府断配出境的人。(《水浒传》,第二回)

⑥二人你言我语,十来句话,越觉亲密起来了。(《红楼梦》,第十回)

用于下句句首的递进连词,其语法作用除在于表示上句已说出的情况外,还在于表示对已有情况的进一步申述或理由的追加。因此,与之相应的是,上句句首或句中就常有「不唯」「非徒」「非特」「非独」「非但」「非唯」「非值」「不但」等词语与之相配。这种情况主要是应用在两汉以后的中古、近古汉语里。但是,上古汉语里已启其端。如:

①寡人之使吾子处此,不唯许国之为,亦聊以固吾圉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②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孟子·公孙丑上》)

③然则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辨也。(《荀子·非相》)

④非独政能也,乃其姊亦烈女也。(《史记·刺客列传》)

⑤非但君当知臣,臣亦当知君。(《三国志·魏书·刘廙传》)

⑥非唯科律所不容,主上亦无辞以相宥。(《宋书·薛安都传》)

⑦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世说新语·贤媛》)

⑧王莽非直鸢髆虎视,而复紫色蛙声。(《颜氏家训·书证》,卷六)

⑨少府公非但词句断绝,亦自能书。(唐·张鷟:《游仙窟》)

⑩不但今夜斫营去,前头风火亦须汤。(变文《汉将王陵变》)

⑪此言非特系国家利害,亦系大王一身利害,乞大王深思之。(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茅斋自叙》,卷三十二)

⑫依老爷这话,不但不能报效朝廷,亦且自身不保。(《红楼梦》,第四回)

这种表达格式,有时不一定全得配套,有的递进连词只见于上句者。如:

①微独赵,诸侯有在者乎?(《战国策·赵策四》)

②非特是丑言声,拙视瞻。(《世说新语·轻诋》)

③蓄财数万,以拟吉凶急速,不啻此者,以义散之。(《颜氏家训·止足》,卷五)

④十娘非直才情,实能吟咏。(唐·张鷟:《游仙窟》)

⑤非但今日,此袈裟在忍大师处三度被偷。(《神会语录》)

同选择连词一样,古代递进连词也分为表叙述和表疑问两类。

从上古汉语开始,表疑问的递进句,经常于下句之首加上「」「而况」「何况」等递进连词,表示对已有情况的进一步申诉或理由的追加。如:

①蔓草犹不可除,况君之宠弟乎?(《左传·隐公元年》)

②昔者十日并出,万物皆照,而况德之进乎日者?(《庄子·齐物论》)

③且吾之此言未必非迷,而况鲁之君子迷之邮者,焉能解人之迷哉?(《列子·周穆王》)

④唯,舍利佛,夫求法者不贪躯命,何况床座?(《维摩诘经·不思议品》,卷中)

⑤诚之至也,而金石为之开,况于人乎?(《搜神记》,卷十一)

⑥慎不可与为邻,何况交结乎?(《颜氏家训·归心》)

「况」「何况」等递进连词,也可和副词「犹」「尚」或连词「而」等搭配使用。「犹」「尚」「而」等词用于上一分句,表示论述上先退让一步,以引出话题,而后句用上「况」「何况」等递进连词,则表示对理由的进一步申说。

这种情况也始于上古,至中古、近古则续用之。如:

①千乘之君求与之友而不可得也,而况可召与?(《孟子·万章下》)

②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也,而况无父子之泽乎?(《韩非子·六反》)

③夫鸟兽之于不义也,尚知辟之,而况乎丘哉?(《史记·孔子世家》)

④夫贤圣下笔造文,用意详审,尚未可谓尽得实,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论衡·问孔》)

⑤夫一麑而不忍,又何况于人乎?(《淮南子·人间世》)

⑥臣赖君之赐,疏食恶肉可得而食,驽马稜车可得而乘也,且犹不欲死,而况吾君乎?(《列子·力命》)

⑦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世说新语·政事》)

⑧好尚不可为,其况恶乎?(《世说新语·贤媛》)

⑨周穆王、秦始皇、汉武帝,富有四海,贵为天子,不知纪极,犹自败累,况士庶乎?(《颜氏家训·止足》,卷五)

⑩今秀禅师实非的的相传,尚不许充为第六代,何况普寂禅师是秀禅师门徒?(《神会语录》)

⑪黄鸟是微小之物,于欲止之时,尚且晓得拣个好止的去处,况人为万物之灵,岂可反不如那禽鸟知所当止乎?(元·许衡:《鲁斋遗书·大学直解》,卷四)

「况」「况且」「况乃」等递进连词也有单独用于上句者,表示另立论题,追加陈述理由。而这类句子,主要是用在中古、近古汉语里。如:

①况仓卒吐言,安能皆是?(《论衡·问孔》)

②况夫妇之义,晓夕移之,婢仆求容,助相说引,积年累月,安有孝子乎?(《颜氏家训·后娶》,卷一)

况乃就佛上剥金,打碎铜铁佛,称其斤两,痛当奈何?(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况且崔宁一路美酒美食,奉承得他好,回去时就隐恶扬善了。(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崔待诏生死冤家》,第八卷)

⑤况这件事,原是我照顾你的,不然老爷如何得知你会画花?(《儒林外史》,第一回)

转折连词的发展

古代转折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转折连词由句内转折走向句外转折,促使了转折句的扩张。2.中古汉语以后产生了一批新的复音转折连词。

上古汉语里,用于句内表示转折的连词,最常见者有两个词,一个是「而」,一个是「则」。如:

①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论语·学而》)

②欲速则不达。(《论语·子路》)

③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塗有饿莩而不知发。(《孟子·梁惠王上》)

④不为而成,不求而得,夫是之谓天职。(《荀子·天论》)

⑤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初见秦》)

⑥今有人于此,求牛则名马,求马则名牛,所求必不得矣。(《吕氏春秋·审分》)

⑦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史记·项羽本纪》)

⑧实欲言十则言百,百则言千矣。(《论衡·儒增》)

两汉以后,「而」「则」这种用法仍然得到继承。如:

①魏人有东门吴者,其子死而不忧。(《列子·力命》)

②吾穿井而获狗,何邪?(《搜神记》,卷十二)

③如是好药而不肯服。(《法华经·如来寿量品》,卷五)

④潘文浅而净;陆文深而芜。(《世说新语·文学》)

⑤喻如彼父,熊伤其子而枉加神仙。(《百喻经·为熊所啮喻》)

⑥我今至善家而无慧子,深自叹羡,何圣加卫!(《祖堂集》,卷二)

同时也应当注意到,转折连词由句内转折走向句外转折,这种用法在先秦时代已经开始。两汉以后,这种句外转折又形成了「虽」「虽然」与「然」「而」「则(即)」「辄」「却」「但」等词的搭配形式,使转折句更加连锁化、模式化。如:

①(子)使子路反见之,至,则行矣。(《论语·微子》)

②今至大为攻国,则弗知非。(《墨子·非攻》)

③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养生主》)

④受世与治世同,而殃祸与治世异。(《荀子·天论》)

⑤夫鸿儒希有,而文人比然。(《论衡·超奇》)

⑥虽复饮食,而以禅悦为味。(《维摩诘经·方便品》,卷上)

⑦我虽能于此所烧之门安隐得出,而诸子等于火宅内,乐著嬉戏,不觉不知,不惊不怖。(《法华经·譬喻品》,卷二)

⑧质于义宣,虽为兄弟,而年大近十岁。(《宋书·臧质传》)

⑨虽居闇室,辄闻人声。(《搜神记》,卷一)

⑩殷中军虽思虑通长,然于才性偏精。(《世说新语·文学》)

⑪国家幅员虽广,然出产金银不过五七处。(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靖康城下奉使录》,卷二十九)

⑫其鸿和尔、天池北朝言未了公事,使人虽闻,即不敢归奏。(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五)

⑬您年纪虽小,却有胆智。(《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⑭虽然时下凶顽,命中驳杂,久后却得清静,正果非凡。(《水浒传》,第四回)

⑮虽然点着几盏灯,天井里却是不亮。(《儒林外史》,第六回)

⑯我虽比他尊贵,但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红楼梦》,第七回)

随着语言发展,中古汉语以后,又产生一批新的复音转折连词。如:

①然而野鸟一雊,武丁为高宗。(《搜神记》,卷三)

然则卿国士也,如何可令死?(《搜神记》,卷五)

③凡无世不有言事,无时不有令下,然而升平不至,昏危是继,何哉?(《宋书·周朗传》)

然而自古文人,多陷轻薄。(《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⑤胜负虽则已知,众请固将难免。(《神会语录》)

虽然不识和尚,早个知其名字。(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⑦罗汉虽然是小圣,力敌天魔万万重。(变文《破魔变》)

⑧虽然如此,出家自有本分事。(《祖堂集》,卷三)

⑨虽则德山同根生,不与雪峰同枝死。(《祖堂集》,卷七)

⑩虽然一夜无事,终觉失精落魂。(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

⑪他家虽然官员多,气魄大,但是我老头子说话,他也还信我一两句。(《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

⑫(薛蟠)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景而已。(《红楼梦》,第四回)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复音转折连词,从发展上说,都是由原来的词组凝固而成。因此,使用这些语料,它们究竟是词组还是,就必须仔细辨别。如:

①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孟子·公孙丑下》)

②鹿之角足以触犬;猕猴之手足以搏鼠。然而鹿制于犬,猕猴服于鼠,角爪不利也。(《论衡·物势》)

例①②, 「然而」是词组,都不是转折连词。「」,代词,指别上文的既定事实;「而」,连词,表转折。

又如:

①诸侯之礼,吾未之学也,虽然,吾尝闻之矣。(《孟子·滕文公上》)

②得为君之妾,甚幸。虽然,适夫人非所以事君也,适君非所以事夫人也。(《韩非子·奸劫弑臣》)

例①②, 「虽然」,也是词组,不是连词。「虽」,连词,表转折;「然」,代词,指别上文已知事实。

又如:

①有薄饼缘诸面饼,但是烧煿者,皆得投之。(《齐民要术·作酢法》,卷八)

②但是圣旨父字,皆为制书。(宋·赵升《朝野类要·文书》)

例①②, 「但是」,也是词组,不是连词。「」,副词,「」,动词,「但是」义同「只要是」。综合上述,可知汉语复音转折连词,由词组演变为一个连词,是有个过程的。

让步连词的发展

古代让步连词的发展,也应注意两个问题:1.应注意让步连词和转折连词的区分与联系。2.应注意到中古、近古汉语又产生了一批新的复音让步连词

让步连词,《马氏文通》称之为「推拓连字」,并于「推拓连字」的「推开跌入」一类中只列出「虽」「纵」两个词,同时又强调「『虽』字尤习用」。由此可知,「虽」在上古汉语里,是一个很典型的让步连词。

其实,在上古汉语里,「虽」既可用为让步连词,也可用为转折连词,应当注意区别。有的著作把「虽」的这两种用法都归在让步句里,是不可取的。让步和转折,是两种不同用法,不能混同。

设A、B分别代表两个不同的分句,让步句中的「虽」(=即使),是表示先退让一步,提出一个假定性的事实(A),然后再根据这个假定性的事实(A),提出正面论述(B)。而转折句中的「虽」(=虽然),是先确认一个非假定性的事实(A),然后提出一个句意相反的论述(B), B不是以A为先决条件的。请比较:

①不仁不义,虽得十越,吾不为也。(《吕氏春秋·长攻》)

②呜呼,有王虽小,元子哉!(《尚书·召诰》)

例①, 「虽」,让步连词。例②, 「虽」,转折连词。

上古汉语里,连词「虽」,其让步用法和转折用法确实是同时存在的。如:

①虽速我讼,亦不汝从。(《诗经·召南·行露》)

②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诗经·大雅·文王》)

③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④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

⑤贫贱之致物也难,虽欲过之,奚由?(《吕氏春秋·本生》)

⑥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吕氏春秋·重言》)

例①③⑤, 「虽」,让步连词;例②④⑥, 「虽」,转折连词。

不过,应当知道上古汉语里,虽然「虽」的这两种用法是同时存在,但发展并不平衡:「虽」的让步用法,其使用频率远大于它的转折用法。以《论语》和《吕氏春秋》两书为例:「虽」在《论语》中,表让步者23次,表转折者仅8次;在《吕氏春秋》中,表让步者116次,表转折者99次。

但到了中古汉语,这种关系已发生逆转。以《搜神记》和《世说新语》两书为例:「虽」在《搜神记》中,表让步者仅6次,表转折者却为12次;在《世说新语》中,表让步者7次,表转折者却为61次。具体用例如:

①其探颐索隐,穷神知化,虽眭孟、京房无以过也。(《搜神记》,卷三)

②华歆遇子弟甚整,虽闲室之内,严若朝典。(《世说新语·德行》)

③虽有众鸟,不为匹双。(《搜神记》,卷十六)

④褚公虽素有重名,于时造次不相识别。(《世说新语·轻诋》)

例①②, 「虽」,让步连词。例③④, 「虽」,转折连词。综合上述,可制成下表,以供参考。

上古汉语,不论是单音让步连词,还是复音让步连词,使用频率都不是很高。单音让步连词常见的有「虽」「纵(从)」等;复音让步连词常见的有「虽则」「虽使」等。如:

①潜虽伏矣,亦孔之炤。(《诗经·小雅·正月》)

②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郑风·子衿》)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诗经·郑风·出其东门》)

④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

⑤役人曰:「从有其皮,丹漆若何?」(《左传·宣公二年》)

⑥齐国虽偏小,吾何爱一牛?(《孟子·梁惠王上》)

⑦厚葬久丧,虽使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然此圣王之道也。(《墨子·节葬下》)

⑧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史记·汲郑列传》)

⑨虽舜禹复生,弗能改已。(《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⑩夫子孙虽众,不能千亿,诗人颂美,增益其实。(《论衡·艺增》)

但是到了中古、近古汉语,汉语中又产生了一批新的让步连词,这无疑是一种发展。这些新生的让步连词,有的口语性很强,甚至也不排除其方言资格。如:

①考之内教,纵使得仙,终当有死,不能出世。(《颜氏家训·养生》,卷五)

纵令东海变桑田,受罪之人仍未出。(变文《大目乾连冥间救母变文》)

纵然传得直到驴年,有什么用处?(《祖堂集》,卷七)

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宋·秦观:《江城子》)

是则湖山长不老,前辈风流去尽。(宋·葛长庚:《江月酹·西湖》)

⑥更则道你庄稼每葫芦提没见识,我既为了张郎妇,又着我做李郎妻,那里取这般道理?(元·石君宝:《秋胡戏妻》,第二折)

假饶人心似铁,怎逃官法如炉?(元·无名氏:《小孙屠》,第十五出)

就是在下,也非惯于为媒。(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钱秀才错占凤凰楼》)

便是不会,也没难处。(《红楼梦》,第四十九回)

当然,两汉以后,单音让步连词也产生不少新词,这也是不能忽略的。如:

①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史记·项羽本纪》)

②公子即合符,而晋鄙不授公子兵而复请之,事必危矣。(《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使颜渊处昌门之外,望太山之形,终不能见,况从太山之上,察白马之色,色不能见,明矣。(《论衡·书虚》)

④上智不教而成,下愚虽教无益。(《颜氏家训·教子》,卷一)

⑤一似人家盖房子,使椽柱瓦木盖得是好,却须是住房子底人做主,防水火盗贼,若不会照管,便倒塌了。(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⑥即今受富贵底,异日却向何处去?(宋·大慧普觉禅师:《答吕郎中》)

⑦敢说公们无一日心在上面,莫说一日,便十日,心也不在。(《朱子语类·训门人》)

⑧便是官程,不放它下去;若是车杖,岂容它空过?(《张协状元》,第九出)

⑨我便有那该死的罪,我也不来央告你。(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

⑩你学得高了,人皆师问于你,便不做官,也高尚了。(明·刘璟:《遇恩录》)

⑪说着别人家的闲话,正好下酒,即多吃几杯何妨?(《红楼梦》,第二回)

⑫就有,也只怕他们未必来理我们呢!(《红楼梦》,第六回)

假设连词的发展

假设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1.关于假设连词的范围问题。2.关于假设句和让步句的关系问题。3.关于假设连词的复音化问题。

有的著作把古代假设连词的范围划得过宽,欠妥。如:

①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论语·颜渊》)

②必求之,吾助子请。(《左传·昭公十五年》)

③不杀二子,忧必及君。(《左传·成公十七年》)

④便日出是扶桑木上之日,禹益见之,不能知其为日也。(《论衡·说日》)

⑤微夫子之发吾覆也,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庄子·田子方》)

例①②③⑤, 「必」「不」「微」,显然是副词动词,而不是假设连词。例④,「便」,当是「使」字之误。《论衡·说日》同篇上文又有「假令日出是扶桑木上之日,扶桑木宜覆万里,乃能受之」句,可知「使」作假使解,是假设连词,作「便」,实误。

古代假设句,不是句句都有假设连词,最初只是靠上下语境来推断假设关系的,此即所谓的意合法。如:

①譬如为山,未成一篑,止,吾止也。(《论语·子罕》)

②宋败,齐必还。(《左传·庄公十年》)

例①②, 「止」和「吾止也」,「宋败」和「齐必还」,上下句都是假设—结果关系,而句子却没有假设连词。

假设句之所以和让步句有些牵连,是因为这两种句型的前半句都是表示一种虚拟性的假设,很容易混淆不明。但事实上,这两种句型的上下句关系还是不同的。

设A、B分别代表上下两个分句,假设句B的存在是以A的存在为前提的,即没有A就没有B, A是假设条件,B是依据这个条件直接推导出的结果。如:

①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则牛羊何择焉?(《孟子·梁惠王上》)

②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③如孔子知津,不当更问。(《论衡·知实》)

例①—③, 「若」「即」「如」,都是假设连词,其所连接的上半句(A),都是假设性的事实,是条件;而各句的后半句(B),都是依据这些条件推导出的结果。

又如:

④纵我不往,子宁不来?(《诗经·郑风·子衿》)

⑤虽杀臣,不能绝也。(《墨子·公输》)

⑥案鲁去吴,千有余里,使离朱望之,终不能见,况使颜渊何能审之?(《论衡·书虚》)

例④—⑥, 「纵」「虽」「使」,都是让步连词,其所连接的上半句(A),也都是先提出个假设性的事实(论述上先退让一步),而各句的后半句(B),却不是依据前半句推导出的结果,而是既定事实。「子不来」「不能绝(守)」「终不能见」,这些都是早已存在的事实,不会因前半句的虚拟条件而有所改变。

构词角度而言,古代假设连词的复音化问题,也是很值得关注的。这个复音化过程,也是古代连词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大体说来有三步:一是单音词阶段,二是单音假借构词阶段,三是复音同义组合阶段。

(1)单音词阶段。

上古汉语里,最常见的几个单音假设连词有「如」「若」「使」「令」「苟」等等。到了中古、近古汉语里,这些词也都得到了继承。如:

①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论语·述而》)

②大王若以此不信,则小者以为毁訾诽谤,大者患祸、灾害、死亡及其身。(《韩非子·难言》)

③使秦破赵,君安得有此?(《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④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肉之矣。(《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⑤苟各有主,而君所主者何事也?(《史记·陈丞相世家》)

两汉以后,中古、近古汉语里,这些词也得到相应的继承。如:

①如日有十,其气必异。(《论衡·说日》)

②使古无死者,寡人将去斯而之何?(《列子·力命》)

③苟禀此气,必有此形。(《搜神记》,卷十二)

④骨法如此,若有不验,便是相书误耳。(《宋书·沈攸之传》)

⑤使太阳与万物同晖,臣下何以瞻仰?(《世说新语·宠礼》)

⑥若服一粒,永无疟患。(《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⑦苟须忏者,更就犯之,然后当出。(《百喻经·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⑧如有送一钱者,脊杖贰拾。(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⑨若还放他出世,必恼下方生灵。(《水浒传》,第二回)

⑩你若不依,我们就不上门了。(《儒林外史》,第五回)

在近古汉语里,又产生一个新词「」(或作「要是」)。如:

①婆婆,你要招你自招,我并然不要女婿。(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一折)

②我要使你和太师老官人说些话,你敢说么?(明·钱谦益:《牧斋初学集》,卷一〇四)

③牛要渴了,就在湖边上饮水。(《儒林外史》,第一回)

④要是吃丸药,是不中用的。(《红楼梦》,第七回)

(2)单音假借构词阶段。

古代虚词的使用有两大特点:一是一词多用,二是一用多词。这第二点,其中就包括单音虚词的通假问题。古代文字通假问题,虽然会给阅读带来许多障碍,但它也有积极的一面:通过假借构词手段,扩大了词量,延申了词的应用范围。

上古汉语的假设连词,属于通假系列的,主要有以下几组:

如/若/而/乃/所/与

「如」,日母,鱼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ȵîa〕; 「若」,日母,铎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ȵîak〕; 「而」,日母,之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ȵîə〕;「乃」,泥母,之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nə〕。由此可知,「如」「若」「而」,同属日母字,「乃」虽属泥母,但日泥两母读音十分接近。从韵部角度来说,鱼铎两部,主要元音相同,属阴入旁转。至于「而」「乃」,同属之部,主要元音也相同。

说到「所」「与」,「所」,生母,鱼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ʃîa〕; 「与」,喻母,鱼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ʎîa〕, 「所」「与」两字韵部相同,可能都是「如」的假借字。具体用例如:

①如有不嗜杀人者,则天下之民,皆引领而望之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论语·述而》)

③子产而死,谁其嗣之?(《左传·襄公三十年》)

④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诗经·小雅·斯干》)

⑤夫子矢之曰:「予所否者,天厌之,天厌之。」(《论语·雍也》)

⑥与不得已,则鲁最为近之。(《汉书·艺文志》)

即/则/借/藉/自

「即」,精母,质部,开口四等字,拟音为〔tsiet〕; 「则」,精母,职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tsək〕; 「借」,精母,铎部,开口四等字,拟音为〔tsiak〕;「藉」,从母,铎部,开口四等字,拟音为〔dziak〕; 「自」,从母,质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dzîet〕。

由此可知,「即」「则」「借」,同属精母字,「藉」「自」同属从母字。精从两母,读音十分相近,但有清浊之分。从韵部来说,「即」「自」,同属质部字;「借」「藉」,同属铎部字。至于「则」字,也是入声字韵尾与「借」「藉」相同。「借」「藉」「自」,可能都是「即」或「则」的假借字。具体用例如:

①即有所取者,是商贾之人也。(《战国策·赵策三》)

②彼则肆然而为帝,过而遂正于天下,则连有赴东海而死耳。(《战国策·赵策三》)

③借曰未知,亦既抱子。(《诗经·大雅·抑》)

④藉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史记·陈涉世家》)

⑤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左传·成公十六年》)

尚/当/倘/傥/脱

「尚」,禅母,阳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ʑĭaŋ〕; 「当」,端母,阳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taŋ〕; 「倘」,透母,阳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t’aŋ〕;「傥」,透母,阳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t’aŋ〕; 「脱」,透母,月部,合口一等字,拟音为〔t’uat〕。

」「」「」,声母同为端组字,同为清音,只是有送气不送气之别。「脱」为月部字,属入声,与「尚」「当」「倘」「傥」,当属阴阳对转。「脱」,当是「倘」「傥」的假借字,《助字辨略》已指明之。刘淇云:「脱,或辞,犹傥也。」「尚」字虽属禅母,但韵部为阳部,彼此亦相通。具体用例如:

①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将不可以不尚贤。(《墨子·尚贤》)

②先祖当贤,后子孙必显。(《荀子·君子》)

③故人倘思我,及此平生时。(北周·庾信:《寄徐陵》)

④百家杂说,或有不同,书傥湮来,后人不见,故未敢轻议之。(《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⑤脱有伤挫,为损不少。(《宋书·沈庆之传》)

苟/假 向/乡

」,见母,侯部,开口一等字,拟音为〔kɔ〕; 「假」,见母,鱼部,开口二等字,拟音为〔kea〕。「向」,晓母,阳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xĭaŋ〕;「乡」,晓母,阳部,开口三等字,拟音为〔xĭaŋ〕。「苟」「假」,均属见母字,同声;「向」「乡」,均属晓母、阳部字,同声兼同韵。具体用例如:

①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论语·颜渊》)

②禽子曰:「假济,为之乎?」(《列子·杨朱》)

③向不遭(公孙)度,则郡早为丘墟,而民系于虏廷矣。(《三国志·魏书·公孙度传》注引《魏书》)

④乡亡桓公,星遂至地,中国其良绝矣。(《汉书·五行志下》)

两汉以后,这些由假借而成的单音假设连词,文献中仍继续使用,只是频率不是很高。如:

①口之所欲道者是非,而不得言,谓之阏智。(《列子·杨朱》)

②若贪著生爱,则为所烧。(《法华经·譬喻品》,卷三)

③辄当奉书,不知缘何能达?(《搜神记》,卷四)

④我立此园种菜以供家中啖尔,乃复卖菜以取钱,夺百姓之利邪。(《宋书·柳元景传》)

⑤脱误有缚录一人,喜辄大怒。(《宋书·吴喜传》)

⑥自非禄赐所及,一毫不受于人。(《宋书·王昙首传》)

⑦若死而可作,当与之同归。(《世说新语·赏誉》)

⑧若水旱不调,宁燥不湿。(《齐民要术·耕田》,卷一)

⑨脱将朕去,复何侍从,几人同行?(变文《叶净能诗》)

⑩若识得个头,上有源头,下有归著,看圣贤书便句句著实。(《朱子语类·训门人》)

①若得一力维持,感恩即非浅。(元·无名氏:《小孙屠》,第五出)

(3)复音同义组合阶段。

复音假设连词,上古汉语里已经产生,但应用不广。到中古、近古汉语里,复音假设连词已有很大发展。从构词角度来看,这些词往往是采用同义组合形式来实现词汇扩张的。如:

「如」字系列

如使予欲富,辞十万而受万,是为欲富乎?(《孟子·公孙丑下》)

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史记·李将军列传》)

③如脱否也,非直后举难图,亦或安居生疾。(《魏书·南安王桢传》)

如若强人自来,都是我来理会。(《水浒传》,第二回)

「若」字系列

若苟有以藉口而复于寡君,君之惠也,敢不唯命是听?(《左传·成公二年》)

②若脱敢送死,兄弟父子,自共当之耳。(《宋书·张茂度传》)

若使介葛卢来朝,故当不昧此语。(《世说新语·言语》)

④若令我治能得差者,应先自治以除其患。(《百喻经·治秃喻》)

若使其在,不知今又说到甚处?(《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若要来此,先看熹所解书也。(《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假」字系列

假而得问而嗛之,则不能离也。(《荀子·正名》)

假使臣得同行于箕子,可以有补于所贤之主,是臣之大荣也。(《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假设陛下居齐桓之处,将不合诸侯而匡天下乎?(《汉书·贾谊传》)

假令刮削,其文转明。(《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假如要一两个小县,何不将文字来评会?(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一)

⑥嫂嫂,假若哥哥觉来怎生好?(元·无名氏:《杀狗劝夫》,第二折)

「设」字系列

设如家人有五子十孙,父母不察精懦,则勤力者懈弛,而惰慢者遂非也。(汉·王符:《潜夫论·考绩》)

设使丁零死者,正可减常山、赵郡贼。(《宋书·臧质传》)

设令今时赐以性命,人臣图主,何颜可以生存?(《宋书·范晔传》)

设若本朝委曲从之,莫须折当?(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三)

「倘」「傥」字系列

①傥如一朝拜金阙,莫忘娘娘乳哺恩。(变文《汉将王陵变》)

傥若吴中逢明主,兴兵先斩魏陵头。(变文《伍子胥变文》)

倘使陈留逸调,下探柯亭之篠,……(唐·骆宾王:《上郭赞府启》)

倘若弄出祸来,反为不美。(《儒林外史》,第一回)

当然,复音假设连词也有不用同义组合者,如:

如或不从,不敢强谏争,以此久而安。(《汉书·孔光传》)

如其不尔,无不生虫。(《齐民要术·养羊》,卷六)

如果文章会做,我提拔他。(《儒林外史》,第十六回)

例①—③,为「如」字系列。

又如:

若或成变,为难不测。(《三国志·魏书·赵俨传》)

若其不克,成仇弃好,不如因而厚之。(《三国志·吴书·张纮传》)

③若也心中疑或(惑),于天不祐。(变文《韩擒虎话本》)

若然如此,皆赖小师威力。(《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上》)

若是将就老夫家寒,不计财礼,老夫便敢来说。(明·朱有燉:《团圆梦》,楔子)

例①—⑤,为「若」字系列。

又如:

①这厮,你怎么这等骂他,假似他听得呢?(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三折)

设或闹了起来,看见张世兄,就有些开交不得了。(《儒林外史》,第五回)

例①②,为「假」「设」字系列。

又如:

①今年老疾侵,傥然奄忽,岂求备礼乎?(《颜氏家训·终制》,卷七)

倘或有些疏失,如之奈何?(《水浒传》,第四回)

例①②,为「傥」「倘」字系列。

因果连词的发展

因果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从因果句的类型,可以看出因果连词的发展历程。2.复音因果连词的产生途径。

古代因果句,就其类型而言,大致有以下三种:

(1)零标志的因果句。

零标志的因果句,就是无任何因果连词的因果句,即其上下句的因果关系,完全靠句意去判断。这也就是平时所说的「意合法」问题。如:

①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

②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

③肉食者鄙,未能远谋。(《左传·庄公十年》)

④(范睢)游说诸侯,欲事魏王,家贫无以自资,乃先事魏中大夫须贾。(《史记·范睢蔡泽列传》)

两汉以后,中古、近古汉语里,这类句子虽得到继承,但往往于下句之首或句中,常常加上表顺接的副词或连词。如:

①佛知其念,即告之言。(《维摩诘经·佛国品》,卷上)

②(范晔)不得志,乃删众家《后汉书》为一家之作。(《宋书·范晔传》)

③愚人无智,便空食盐。(《百喻经·愚人食盐喻》)

④九月,路府大败,仍捉得彼处押衙大将等,送到京城,斩煞六七度也。(唐·[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记》,卷四)

⑤隔墙见角,便知是牛。(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⑥狗认得主人,便自省得那恩义的道理。(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⑦我高丽人不惯吃湿面,咱们则吃干的如何?(《老乞大》)

⑧皇上怜念先臣,即叫长子袭了官。(《红楼梦》,第二回)

(2)单标志的因果句。

所谓单标志的因果句,是指表因分句或表果分句中只出现一个因果连词的因果句。但是,事实上在上古汉语里,表因分句中只用一个因果连词的用例是很难找到的。这种用例,主要是使用在中古、近古汉语里。如:

①由其逃突,尽皆饥渴,于其树下见欢喜丸,诸贼取已,各食一丸。(《百喻经·五百欢喜丸喻》)

②为被烦恼覆故,不能得见。(《神会语录》)

③为缘远公是菩萨相,身有白银相光,身长七尺,发如涂漆,唇若点朱。(变文《庐山远公话》)

④奉唐帝诏敕,为东土众生未有佛教,特奔是国,求请大乘。(《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下》)

⑤只因父母丧亡,水火盗贼,害了家计。(《张协状元》,第十一出)

⑥小生因无盘缠,曾借了他二十两银子。(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

⑦女儿因为夫主自缢身亡,天上号做贞姬。(明·朱有燉:《团圆梦》,第四折)

⑧因偶然一看,便弄出这段奇缘。(《红楼梦》,第二回)

在单标志的因果句中,表果分句只用一个因果连词的是它的主要类型。这种句子,从上古汉语开始,直到中古、近古汉语,用例极多,可谓俯拾即是。如:

①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论语·子罕》)

②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是故哂之。(《论语·先进》)

③大伯不从,是以不嗣。(《左传·僖公五年》)

④是不材之木也,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庄子·人间世》)

⑤今事有急,故来告良。(《史记·项羽本纪》)

⑥今复脱然,是以又来。(《列子·黄帝》)

⑦自念老朽,多有财物,金银珍宝,仓库盈溢,无所委付,是以殷勤每忆其子。(《法华经·信解品》,卷二)

⑧(戴)颙年十六,遭父忧,几于毁灭,因此长抱羸患。(《宋书·隐逸传》)

⑨偷本非礼,所以不拜。(《世说新语·言语》)

⑩恐后世无传,故撰斯记。(《洛阳伽蓝记·序》)

⑪(正始寺)正始中立,因以为名。(《洛阳伽蓝记·正始寺》杨注,卷二)

⑫我见众生死时,苦痛难忍,故知死苦。(《百喻经·引言》)

⑬我祖父已来,法常速食,我今效之,是故疾耳。(《百喻经·效其祖先急速食喻》)

⑭皇帝受其言,因此憎嫌僧尼。(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⑮又旧有条流,不许僧尼午后出寺,又不许犯斋钟及向别寺宿,所以僧人不得看南郊也。(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⑯无明烦恼是众生,一切断处为佛性,所以众生不离于佛,色不离于众生。(变文《庐山远公话》)

⑰正月一日,夜现光明,遍于一宅,因兹有孕产子,名曰光光。(《祖堂集》,卷二)

⑱汝将妄心,以口乱说,所以必受罪报。(《祖堂集》,卷十四)

⑲今年大旱,田禾不收,因此上贼广。(《朴通事》)

⑳众人都不喜欢,以此周进安身不牢。(《儒林外史》,第二回)

(3)双标志的因果句。

所谓双标志的因果句,是指表因分句和表果分句都使用因果连词的因果句。这种句子有两个小类:一是前因后果类,此为多数;二是前果后因类,此为少数。

双标志的因果句,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汉语后期以后,由此也可以看出因果连词的发展脉络。如:

①以一切众生病,是故我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②为忍禅师无遥授记处,所以不许。(《神会语录》)

③本名曰光光,因见神现,故号为神光。(《祖堂集》,卷三)

④师云:「只为无过,所以不喜见。」(《祖堂集》,卷十一)

⑤只为汉儒一向寻训诂,更不看圣贤意思,所以二程先生不得不发明道理,开示学者。(《朱子语类·训门人》)

⑥因后来风俗变化,多有昏昧之处,孔子所以说这在明明德,正是教后人改了。(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为因打死了人,落发为僧,二次在彼闹了僧堂,因此难着他。(《水浒传》,第六回)

⑧因老爷这里不知他这些事,所以留他。(《儒林外史》,第十三回)

⑨因他有玉,所以才问我的。(《红楼梦》,第三回)

例①—⑨,为前因后果类。

前果后因类句子较少,下仅举数例说明一下。其中或有混合型者。如:

①江南所以再三遣使恳请上国,正为生灵不得休息,所以再遣某等前来,欲得早定议和。(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绍兴甲寅通和录》,卷一六二)

②昨日闻先生教诲做工夫底道理,自看得来,所以无长进者,政缘不曾如此做工夫,故看文字时,不失之肤浅,则入于穿凿。(《朱子语类·训门人》)

③近觉得学者所以不成头项者,只缘圣贤说得多了,既欲为此,又欲为彼。(《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上面,通过因果句类型的分析,可以观察到汉语因果连词是如何从无到有而锁定句型的过程。这里,还可以通过对复音因果连词产生途径的考察,从另一个侧面,又可以看到因果连词的发展内容。

古代复音因果连词的产生途径,主要有三条:

(1)来自固定词组的凝结。如:

①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

②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孟子·梁惠王上》)

③夫虎之所以能服狗者,爪牙也。(《韩非子·二柄》)

④臣窃矫君命,以责赐诸民,因烧其券,民称万岁,乃臣所以为君市义也。(《战国策·齐策四》)

⑤名也者,相轧也;知也者,争之器也,二者凶器,非所以尽行也。(《庄子·人间世》)

例①—⑤, 「所以」不是连词,而是一个固定词组,是代词「所」和介词「以」的组合。「所」,义同「此」。「所以」词组加在谓语动词之前,一是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存在或发生的原因(如例①—③所示),二是表示动作、行为赖以存在或发生的方式、凭借(如例④⑤所示)。词组「所以」经过长期使用,就凝结为一个连词了。

连词「所以」,大约起源于魏晋时代,中古以后,得到广泛应用。如:

①(邻人)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列子·说符》)

②(颜回)曰:「吾昔闻之夫子曰:『乐天知命,故不忧』,回所以乐也。」(《列子·仲尼》)

③官本是臭腐,所以将得而梦棺尸;财本是粪土,所以将得而梦秽污。(《世说新语·文学》)

④亦不见者,不见天地人过罪,所以亦见亦不见也。(唐·法海:《六祖坛经》)

⑤家中新妇有难,拾月将充,苦痛逼身,所以匆速。(变文《八相变》)

⑥只是公等不曾通得这个门路,每日只是在门外走,所以都无入头处,都不济事。(《朱子语类·总训门人》)

⑦此犯系十恶大罪,元不曾有祠,所以不曾祭的。(元·关汉卿:《窦娥冤》,第四折)

⑧他与人只是诚义,所以人都信服他。(明·刘璟:《遇恩录》)

⑨我是个穷官,怕他们争行财下礼,所以躭迟着。(《儒林外史》,第八回)

例①,王叔岷鹖冠子·天权篇》注引「所以」作「是以」,足证「所以」就是「是以」,是个连词。此亦足证「所以」在《列子》里是个连词。今本《列子》八篇,已非《汉书·艺文志》所著录的原书,今学术界已公认其为魏晋时代的作品。

到了中古、近古汉语里,这种「所以」,由于和表因连词「因」「为」经常搭配使用,从而更进一步强化了它的连词功能,如:

①和上答:「皆为顿渐不同,所以不许。」(《神会语录》)

②只为无过,所以不喜见。(《祖堂集》,卷十一)

③有饭吃的皆因是看觑粪壅,耕种得到,所以有饭吃。(《皇明诏令·谕武臣恤军敕》)

④因没有人认识他,所以受屈到此田地。(《儒林外史》,第二回)

⑤只因我那宗病又发了,所以且静养两天。(《红楼梦》,第七回)

(2)来自同义词素的组合。如:

①(张骞)因前使绝国功,封骞博望侯。(《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

②缘陛下以至孝理天下,得万国之欢心。(《后汉书·班超传》)

③为耳珰故,便斩儿头。(《百喻经·父取儿耳珰喻》)

④(淳于芬)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唐·李公佐:《南柯太守传》)

⑤为当别有他情,何为耻胥不受?(变文《伍子胥变文》)

例①—⑤, 「因」「为」「缘」同义,这些表因连词,可以组成「因为」「缘为」「为因」「为缘」等复音形式。如:

①缘为善庆,初伏事相公,不得入寺听经,只在寺门外边与他看马。(变文《庐山远公话》)

②为缘远公是菩萨相,身有白银相光,身长七尺,发如涂漆,唇若点朱。(变文《庐山远公话》)

③弟子后住古灵山,因为古灵和尚焉。(《祖堂集》,卷十六)

④因为赶着哥哥,不曾去得。(元·高文秀:《黑旋风》,第二折)

⑤女儿因为夫主自缢身亡,天上号做贞姬。(明·朱有燉:《团圆梦》,第四折)

⑥俺是延安府老种经略相公帐前提辖官,为因打死了人,出家做和尚。(《水浒传》,第五回)

(3)来自同义词素的替代。如:

①伯夷、叔齐不念旧恶,怨是用希。(《论语·公冶长》)

②夙兴夜寐,朝夕临政,此以知其恤民也。(《左传·襄公二十六年》)

③君子敬其在己者,而不慕其在天者,是以日进。(《荀子·天论》)

④积善修德,美名流之,是以君子恶居下流。(《论衡·艺增》)

⑤高祖迁京之始,以地给民,憩者多见妖怪,是以人皆去之,遂立寺焉。(《洛阳伽蓝记·崇虚寺》杨注,卷三)

例①—⑤, 「用」「以」义同,以「以」代「用」,遂「是用」「是以」同存。又「是」「此」义同,遂「此以」「是以」同存。

又如:

因是白义真曰:「镇恶欲反,故田子杀之。」(《宋书·武三王传》)

②皇帝受其言,因此憎嫌僧尼。(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四)

③大王夫人喜欢晒,因兹特地送资财。(变文《丑女缘起》)

④一向没有野味,以此不敢来。(《水浒传》,第二回)

⑤小人一身犯了死罪,因此来投入伙,何故相疑?(《水浒传》,第十一回)

⑥那政老爷便不喜欢,说将来不过酒色之徒,因此不甚爱惜。(《红楼梦》,第二回)

例①—⑥, 「因」「以」同义,以「以」代「因」,遂「以此」「因此」并存。又「此」「兹」同义,以「兹」代「此」,遂「因兹」「因此」并存。又「此」「是」同义,以「是」代「此」,遂「因是」「因此」并存。

在近古汉语里,当「因此」作为共同语形式流行之后,又取代了「因此上」「为这上」「因这等上」等诸多形式,使汉民族共同语日益走上规范之路。如:

①因此上,贤的君王在事前处置得不教生乱。(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②为这上,贤的人比干谏他,又将比干杀了。(元·许衡:《鲁斋遗书·直说大学要略》,卷三)

③每日和汉儿学生们一处学文书来,因此上些小理会的。(《老乞大》)

④为这上买的人少。(《老乞大》)

⑤因这等上,我告天会同脱脱不花王众头目每,将你每使臣存留,分散各爱马养活着。(明·哈铭:《正统临戎录》)

条件连词的发展

古代条件连词的发展,应注意以下两个问题:1.要注意条件句和假设句的关系问题。2.要注意从条件句的类型去把握条件连词的发展线索。

逻辑学角度来讲,汉语的条件句和假设句、因果句都是有关系的。因为逻辑学里讲的假言判断,其前件后件,可包含三种关系:一是原因和结果的关系,二是理由和推断的关系,三是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但是,从汉语语法角度来看,条件句和假设句的关系最为密切。这两种句式,下句对上句而言,都有依存关系,即没有上句就都没有下句,这是最大的共同点。但是,这两种句式的上下句的关系并不完全相同。

设A、B分别代表上下两个分句,假设句的A和B,是理由推导关系:先提出一个虚拟的理由(A),然后根据这个理由(A)就可以推导出一个结论(B)。假设句的A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假的,而B永远是以A的存在为前提的,所以它也永远不是一个既定的事实。如:

①如日有十,其气必异。(《论衡·说日》)

②如孔子知津,不当更问。(《论衡·知实》)

③若服一粒,永无疟患。(《洛阳伽蓝记·凝玄寺》杨注,卷五)

至于条件句的A和B,那是条件结果关系:只要满足一定的条件(A),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B)。条件句的B,虽然也是以A为存在条件的,但A、B两项都可以是真实的,也都可以是既定的事实。如:

①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宋书·张敷传》)

②(檀)道济就寝便熟,(谢)晦以此服之。(《宋书·檀道济传》)

③苗生垅平,即宜杷劳。(《齐民要术·黍穄》,卷二)

分明条件句和假设句的关系,有助于理明条件句和假设句的发展脉络,更有助于把握条件连词和假设连词的发展线索。

从使用条件连词的用法来看,古代条件句可分为两种句型:一是有条件的条件句,二是无条件的条件句。

(1)有条件的条件句。

有条件的条件句,是指上下两个分句,上句是下句的立论条件,下句是上句的推导结果。这种句子,经常采用两种形式:一是单标志形式,二是双标志形式,它们主要使用在中古汉语里。如:

①有生死,则有病。(《维摩诘经·文殊师利问疾品》,卷中)

②每至感思,辄开笥流涕。(《宋书·张敷传》)

③每当至讲时,(服虔)辄窃听户壁间。(《世说新语·文学》)

④锄得十遍,便得八米也。(《齐民要术·种谷》注,卷一)

⑤苗生垅平,即宜杷劳。(《齐民要术·黍穄》,卷二)

⑥三中月,候枣叶始生,乃种兰香。(《齐民要术·种兰香》,卷三)

⑦依佛语,当净三业,方能入得大乘。(《神会语录》)

⑧水浸泥弹丸,方知无意智。(唐·寒山子:《寒山诗·多少》,第八十五)

例①—⑧, 「则」「辄」「便」「即」「乃」「方」,这些都是单标志形式,它们或为连词,或为副词,用于条件句下句之首,表示推导的结果。这种句式,有时也可采用紧缩句的形式,其语法作用不变。如:

①(王)忱嗜酒,醉辄累旬。(《宋书·范秦传》)

②(檀)道济就寝便熟,(谢)晦以此服之。(《宋书·檀道济传》)

③丞相见长豫辄喜,见敬豫辄嗔。(《世说新语·德行》)

④简文欲听,闻此便还。(《世说新语·文学》)

⑤韭高三寸便剪之。(《齐民要术·种韭》,卷三)

⑥凡开荒山泽田,皆七月芟艾之,草干即放火,至春而开垦。(《齐民要术·种田》,卷一)

⑦(仙人枣)核细如针,霜降乃熟,食之甚美。(《洛阳伽蓝记·建春门》杨注,卷一)

⑧又有仙人桃,其色赤,表里照彻,得霜即熟。(《洛阳伽蓝记·建春门》杨注,卷一)

⑨逢庐山即住,便是汝修行之处。(变文《庐山远公话》)

这类句子,到了近古汉语,也得到了继承。如:

①多少人道,静心便是镜。(宋·圜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②郭威是个浪荡的心性,有钱便要使,有酒便要吃。(《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上》)

③要甚么合口,眼下交手便见输赢。(《朴通事》)

④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红楼梦》,第二回)

以上是有单标志形式的条件句,上句说的是条件,下句说的是结果。

有的单标志形式的条件句,也有把提出条件的分句放在后头,把说出结果的分句放在前头的。其常用的连词有「除非」「除是」「只除」等形式。如:

①要觅长生路,除非认本元。(唐·吕岩:《五言》,其五)

②若要见他全机,除非是一棒打不回头底汉。(宋·圆悟克勤:《碧岩录》,卷一)

③寄书除是雁来时,又只恐,书成雁去。(宋·杨炎正:《鹊桥仙》)

④衙内且宽心,只在小人两个身上,好歹要共那妇人完聚,只除他自缢死了便罢。(《水浒传》,第七回)

「除非」「除是」「只除」等这些连词,所强调的是立论的唯一条件,义同「只有」。换言之,这些连词的语法意义即在于强调,只有具备这唯一的条件,才能产生出相应的结果。

此外,还有双标志形式的条件句,也主要是使用在中古汉语里,其常见的形式有「一……便……」「但……便……」「只有……一……」「亦(一)……方便……」「但……便……」等等。这其中也包含部分紧缩句。如:

①庾风姿神貌,陶一见便改观。(《世说新语·容止》)

②但使不失体裁,辞意可观,便称才士。(《颜氏家训·文章》,卷四)

③忽见一客读《金刚经》,惠能一闻,心便明悟。(唐·法海:《六祖坛经》)

④只有朝陵日,粧奁一暂开。(唐·韩愈:《皇太后挽歌》,其三)

⑤天使亦(一)见,方便来救。(变文《韩擒虎话本》)

⑥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水浒传》,第七回)

⑦富安道:「小子一猜便着。」(《水浒传》,第七回)

⑧板儿一见就吵着要肉吃。(《红楼梦》,第六回)

(2)无条件的条件句。

所谓无条件的条件句,是指上下两个分句,上句排除任何条件,下句都能产生预期的结果。无条件,实际上就是条件。这类句子起源较早,上古时代已经产生,到了中古汉语,较为流行。其常见的形式有「无」「无论」「不论」「不管」等等。如:

①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论语·尧曰》)

②公子为人仁而下士,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

③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

④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隋·尹式:《别宋常侍》)

⑤(黄毛狗)见僧人不论主客,振尾猥驯。(唐· [日]释圆仁:《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卷二)

⑥财物器藏,任意般将,不管与谁,进(尽)任破用。(变文《八相变》)

到了近古汉语里,常见的形式有「不论」「不拣」「遮莫」等等。如:

①今来又将银绢折当税赋,一定之后,不论凶荒水旱,每年依例送来。(宋·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燕云奉使录》,卷十三)②老无半点看花意,遮莫明朝雨及晴。(宋·杨万里:《梅》)

③洒家不忌荤酒,遮莫甚么浑清白酒,都不拣选。(《水浒传》,第五回)

④老汉家中也颇有些过活,明日便取了我女家去,并锦儿,不拣怎的,三年五载,养赡得他。(《水浒传》,第八回)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