迦留陀夷

更新时间:2021-07-23 14:09

梵语“迦留陀夷”,译中文为“黑光”。以容颜粗黑故。又黑色光耀,异常黑故。

出处一

据《增一阿含经·卷第四十六》载:迦留陀夷,向暮日入(天快黑时),著衣持钵,入城乞食。尔时极为暗冥,时迦留陀夷渐渐至长者家,又彼长者妇怀妊,闻沙门在外乞食,即自持饭,出惠施之。然迦留陀夷颜色极黑,又彼时天欲降雨,处处泄电。尔时长者妇出门见沙门颜色极黑,即时惊怖,乃呼是鬼。自便称唤“咄,我见鬼”。即时伤胎儿,寻命终(胎儿命终而堕胎)。是时迦留陀夷归还精舍,愁忧不欢。坐自思惟,悔无所及。

世尊以此因缘,集诸比丘。告诸比丘:过去久远诸佛世尊皆一作而食。诸声闻等亦一坐而食。正使将来诸佛及弟子众亦当一坐而食。所以然者,此是行道之要法,应当一坐而食。若能一坐而食,身体轻便,心得开解。心已得解,得诸善根。已得善根,便得三昧(三昧者,正定也,因戒生定,是谓正定。若不能持日中一食之戒,而言已得念佛三昧者,无有是处)。

世尊告诸比丘:我专一坐而食,汝等亦当一坐而食,今汝等日中而食,不得过。

何谓比丘一坐而食?意为:比丘中餐can系坐而食,令满足。更无坐食。设未满足,有因缘起者,亦无更坐再食之理。故名一坐食。若复起身,再坐而食者即成犯戒也。

由此可见,日中一食之制戒因缘缘于迦留陀夷。然过、现、未来之诸佛世尊皆日中一食,是故吾辈应当学。

《要解》云:“黑光尊者,为佛使者,教化第一”。据《大宝积经·卷六十一》载:世尊欲令迦留陀夷(亦名“迦卢陀夷”,简称“优陀夷”)前往教化净饭王。何以故?因为唯世尊与迦留陀夷能教化净饭王耳。所谓“佛不度无缘之人”,由此可见一斑。佛说:“优陀夷,我诸声闻弟子之中,汝能教化诸邑聚落最为第一”。尔时世尊即以偈颂告优陀夷言:“汝具巧方便,往化净饭王。摧cui倒邪慢幢,当建正法灯。更无有能化,净饭大王者。唯汝优陀夷,过去曾同行”。

盖过去曾同行者,是说往昔有一大国王,名曰:“增长实”。彼王昔有子,名曰:“妙坚慧”,弃欲而出家。坚慧舍俗时,臣子随出家。其人名“月施”,弃欲随坚慧。童子出家已,父王起嫌恨。月施诣王所,善化令王喜。佛对优陀夷(迦留陀夷)言:“昔时坚慧者,今即我身是。彼时增实王,净饭王是也。随我出家者,月施汝身是。亦曾化增实,是故优陀夷,今应化父王,必有大利益,昔曾教化故”。

以此往昔因缘,故能教化净饭王者,唯佛与迦留陀夷能堪任。尔时迦留陀夷,闻佛所说往昔因缘,即身前往迦毗罗卫城。时净饭王敕旨:“诸释种悉皆不听(不允许)至佛所供养听法,如有犯者,当斩其首”。迦留陀夷闻此语已,知净饭王有大怨恨,怨恨太子有王位而不继承,却甘心出家修苦行,令人百思不得其解,因而心生怨恨耳!。于是,迦留陀夷以善行方便,种种教导劝化净饭王。净饭王从此对佛法心生敬信,且主动要求见佛、供养、闻法。佛遂赞叹迦留陀夷言:“善哉、善哉,汝于今日得大福德,以净饭王得敬信故”。尔时佛告诸比丘言:“迦卢陀夷(迦留陀夷),化净饭王所得功德,若是色者(有相法、有为法),十方世界恒沙佛刹所不容受,以功德聚广大无量故。”由此可见,佛教教化之功德,不可思议。迦留陀夷堪称“教化第一”者,其所由来也,渐矣!

迦留陀夷长老,在净土法会中,表佛教教化之殊胜,堪为第一。

出处二

要之,世间一成不变之好人少;抱残守缺之坏人也少。大多皆是可上可下,可好可坏之中等根机。对于佛教可信可不信。所以教化最为紧要。孔子曰:“惟上智与下愚不移”,上智以有智慧故故不移,如舍she3利弗者是;下愚以无智慧故故亦不移,如周利盘陀伽者是。此二者皆易教化。所难教化者,惟中等根机。是故中等根机须加以教化,方可使之改恶归善,利己济他。

今日社会之紊乱,流弊百端,皆因宋儒否定因果轮回,俾善心无人劝,恶人无忌惮,人民失之教化之故也。要之,因果亦如刑政,可以折服强梁。世间人人不信因果报应,天下必乱;人人深信因果报应,则是天下太平之根本。然此因果报应之教化,须在孩提时代,金色童年开始。所谓“教妇初来,教儿婴孩”。若小时不教,大则难以教化矣!何则?习已成性,难以改易矣!故念佛之人,须注重家庭教育,以八德、十善为做人之准zhun3则化导孩童。使孩子存好心、说好话、行好事、做好人。果能如是,长大必能淑世善民,为邦家之光。一人如是,一家之光;人人如是,天下太平矣。

孟子以君子三乐过(超过)于王天下(做皇帝)。其三乐云:“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可见教育英才,其事甚大,其任重而道远。良由英才若得其教育,则可以继往圣、开来学。修身、齐家、治国安邦;若失其教育,上焉者不能超群拔萃,作一碌碌庸人;下焉者则朋比为奸,为非作恶。或陷身于佞臣,奸臣,贪官污吏,乱臣贼子之列而不能自拔也。所以因果之教化乃治国平天下之根本教育,不可轻忽。而教化之力。足以移风易俗,改观流弊矣!仁者善思维。

又《法苑珠林·卷第七十三》引《鼻奈耶律》云:昔佛在世时,舍卫国中有一婆罗门(印度之学者,以学呔陀为主),常供养迦留陀夷。其婆罗门唯有一子,长为取妇。时婆罗门临终敕子,吾死之后,汝看尊者迦留陀夷,如我今日。莫使有乏(物质匮乏)。父母亡后,子奉父母教。还复供养迦留陀夷,如父在日,等无有异。后于异时,婆罗门子出行不在,嘱妇供养。是日,便有五百群贼,中有一贼,面首端正。妇遥见之,遣使唤来,便共私通。迦留陀夷数往其家,妇恐沙门漏泄此事。后共此贼,方便杀之。波斯匿王闻于尊者迦留陀夷为贼所杀。王忆尊者,慎恚懊恼。即时便诛婆罗门家,并杀左右十八余家。捕五百贼,斩截手足,掷著堑中。比丘见已,而白佛言:“迦留陀夷本造何恶,为婆罗门妇所杀耶?”佛告比丘:“迦留陀夷,乃往过去,作大天祀si4主(印度祭祀大自在天王之所的负责人),有五百人,牵其一羊,截于四足,将诣yi4天祀(欲祭祀大自在天王)。而共乞愿,礼主得已(礼拜这位负责人后),即便杀之。由杀羊故,堕于地狱。受无量苦,昔天祀主,今迦留陀夷是,虽得罗汉,余殃不尽,今得此报。尔时羊者,今妇是也。昔五百人截羊足者,今日为王截其手足,五百贼是。佛告比丘,若人杀害(生灵),所受果报,终不朽败。由此观之,因果报应,纤毫不爽,欲断来世果,须截今世因,修学之人,当静思之,勿贪一时之口福,而贻来生之后患也。是以今世,戒杀放生,实为要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