迳口镇

更新时间:2024-04-07 12:54

迳口镇,广东省肇庆市四会市辖镇,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肇庆市北部、四会市东部,辖区面积97.52平方千米,户籍人口2.18万人(2018年),下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2019年)。

历史沿革

迳口因驻地设在“石人迳”的出口处得名。

新中国建国初期,属四会县第二区。

1954年,广宁四会合县时改称十一区。

1957年,撤区并大乡时分为上凤、下凤、内凤、外凤四大乡。

1958年,属地豆公社。

1961年,从地豆公社分出称迳口公社。

1983年,改称迳口区。

1987年,改为迳口镇。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迳口镇辖迳口、上观、凤山、迎头、新围、下寮、北乡、南乡等8个村民委员会、172个村民小组和1个迳口社区居委会。镇人民政府驻迳口村委会。

2019年,迳口镇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迳口居委会、迳口村委会、上观村委会、凤山村委会、迎头村委会、下寮村委会、新围村委会、南乡村委会、北乡村委会。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迳口镇位于东经112°43′46″~112°51′4″,北纬23°25′25″~23°33′21″。地处广东省中部偏西、肇庆市北部、四会市东部,与清远市清新区、佛山市三水区相邻,总面积97.52平方千米。

气候

迳口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春季温暖多雨,夏季炎热大雨天频繁,秋季炎热干燥,冬季干冷少雨,无霜期长。全年月平均气温20.74℃,近十年最高气温38.5℃,最低气温-6℃。降雨集中在4~9月份,10月至次年3月为旱季,降雨较少,历年平均降雨量均在1740毫米以上,其中近十年最大降雨量出现在2001年,为2127.5毫米最小量出现在2003年,为1381.3毫米。

地形地貌

迳口镇地势西高东低,西部丘陵区山丘较多,东部平原区地势平坦、塱塘广布,土质多为河流冲积物和宽谷冲积物。镇区南部属于以石灰岩盆地为基础的岩溶地貌。地面高度一般在海拔10~20米,最高点皇帝岭海拔498米。

水文

迳口镇境内主要水源为漫水河支流、龙江河一级支流、水库存水及地下水。其中,漫水河支流属于北江水系,从东往西流经迳口镇,支流上游修有集雨面积13.53立方千米,总库容1470万立方米的水迳水库,用于拦蓄流经迳口草塘上游的洪水,支流经水迳水库拦蓄后流至三水区南山镇,最终汇入漫水河;龙江河是西江二级支流,绥江一级支流,于迳口镇境内有两条支流,一是从迳口镇迎头村流至四会市下茆镇龙湾的下寮河,二是从迳口镇南乡村流至下茆镇龙湾的渔云河,两条支流汇入下茆镇龙湾后流入龙江河;镇内拥有中型水库1个,小Ⅰ型水库1个,小Ⅱ型水库5个。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碳酸盐类岩溶水,温度一般为18~25℃,pH值5~7,矿化度小于0.1毫克。

自然资源

迳口镇境内探明石灰岩资源量4810万吨,现有上山、下山两个石场,年开采石灰岩石约100万立方米。南乡村委会分布有建筑用花岗岩,下寮、上观、凤山、南乡等村委会分布有瓷土,南乡、上观、新围、下寮等地分布有陶土。野生动植物种类约1200种。

自然灾害

迳口镇境内主要自然灾害有台风暴雨、洪涝、雷击等。其中台风暴雨在每年春夏两季发生频率较高,2006年超强热带风暴“派比安”的侵袭,造成镇内多处水利设施受损、大面积农田受淹、直接经济损失8000多万元、全倒户97户。

人口

2011年末,迳口镇辖区总人口21135人,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3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123人,流动人口3000人。总人口中,男性10852人,女性10283人;18岁以下3895人,18~60岁13607人,60岁以上3633人;以汉族人口为主,达21091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为壮族,为26人;人口出生率10.83‰,死亡率6.6‰,自然增长率4.24‰。

2017年,迳口镇常住人口17645人。

2018年,迳口镇户籍人口21800人。

经济

农业

迳口镇耕地面积3.44万亩,人均1.63亩,全部为水浇地,以种植水稻、蔬菜、砂糖橘为主。2011年农业总产值4.17亿元。全镇粮食总产量8384吨,人均396.7千克;蔬菜、瓜类种植面积9605亩,总产量22691吨;园林水果种植面积12982亩,总产量15014吨,其中砂糖橘12605吨;出栏肉猪54912头,生猪年末存栏48421头;家禽年饲养量272.09万羽;林地面积8.55万亩,森林覆盖率56.4%,年产木材22774立方米。2011年,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为8679元。

工业

早在20世纪70年代,迳口已有零星玉器加工作坊,是四会玉器加工行业的发源地之一。2011年,镇内以非煤矿山开采、熔铸及相关配套工业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2亿元。拥有工业企业332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从业人员4660人。

2018年,迳口镇有工业企业10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家。

商业外贸

迳口圩建于清末,每月逢公历2、5、8、10日为圩日。2011年末共有商业网点290家,职工1700人。城乡集贸市场1个,面积1000多平方米,年销售额约1400万元。2011年外贸出口总值10万美元,实际吸收外资551万美元。

2018年,迳口镇营业面积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家。

财政金融

2011年,迳口镇财政总收入883.5万元,完成社会固定投资总额5.13亿元,实现招商引资9.38亿元。有农村信用社1家、邮政储蓄点1个,2011年末存款余额13700万元,贷款余额8355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30年建立的迎头小学是迳口镇内第一所国民教育学校。2011年成功创建为广东省教育强镇。2011年末,全镇共有肇庆市级中心幼儿园1所,在园幼儿167人,专任教师12人;九年一贯制学校1所,在校学生909人,专任教师7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100%。

科学技术

2011年末,迳口镇有农业服务中心1个,各类科技人才5人,其中农村实用技术人才1人。

文化体育

1997年,迳口镇建成镇广播电视站,基本实现了有线电视行政村村村通,2011年有有线电视用户1500户,入户率23.6%。镇内拥有镇文化中心1个、文化广场1个、群众性健身场所18处、村级农家书屋8个藏书1.5万多册,醒狮队1支。本地运动杰出人才“冠军妈妈”冼东妹累计取得奥运会金牌2枚,国际公开赛冠军5个,亚运会金牌1枚,亚洲锦标赛亚军2个,全运会金牌2枚。

医疗卫生

2011年,迳口镇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8间,其中:卫生院1间,村卫生站7间。卫生院设有床位24张,每万人拥有病床12张;固定资产总值210万元。卫生院共有卫生技术专业人员35人,其中执业医师5人,执业助理医师6人,注册护士8人。村卫生站有乡村医生资格的卫生技术专业人员7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7.2万人次。1970年开始实行医疗合作制度,2011年8个行政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镇内有公共卫生间1个。

社会保障

2011年,迳口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户,人数5人,支出10800元,比上年增长37%,月人均180元,比上年增长37%;医疗救助19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670人次,共支4万元,比上年增长7%;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322户,人数537人,支出75.7万元,比上年增长36%,月人均118元,比上年增长30%。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2.2万元,比上年增长10%。社会福利费42.9万元,比上年增长16%;敬老院1家,床位68张,供养农村五保人员63人。有慈善分会1个,全年接受社会捐款34.9万元,使38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9833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参保率为100%。2011年新增就业人口452人,转移农村劳动力180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人数15人,城镇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

环境保护

2011年,迳口镇有环保兼职人员2名,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迳口镇污水处理站建设工程已列入四会市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基础设施

供电

2011年,镇内有供电站1个,10KV变电站1个。2011年有变电站2个,变压器38个,变压容量4035千伏安。全镇用电量2989万千瓦时。

邮政电信

20世纪50年代,正式开通邮政业务。2011年末有邮政局1处,邮政业务总量1.2万元,其中纯收入0.2万元。报纸、杂志累计发行4.9万份,行政村实现了100%通邮。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3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3500门,固定电话用户2300户,电话普及率80%;移动电话用户1200户,互联网用户50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0万元。

圩镇建设

道路

2011年末,圩镇有街道1条,总长约2千米,道路硬底化率达100%,装有路灯128盏。

公共交通

2011年,有四会市槎山客运站至迳口镇班车,发车间隔为半小时,日发客运汽车约45班次,日均容量900余人次。

给排水

2011年,圩镇范围有供水管道约4000米,日供水能力达到600吨,主要道路两侧铺有排水管道约3000米。

园林绿化

2011年,圩镇绿化面积1万多平方米,人均绿化面积近9平方米。主要街道两旁、单位站所大院种有绿化树约300棵。

交通运输

2011年,迳口镇有省道118线、县道440线公路横贯其中,距珠外环高速三水大塘出口10千米。年客运量约10万人次,货运量约36万吨。

历史文化

古迹

文天祥祖墓位于迳口镇通天蜡烛山的山腰,前壁为砖块砌垒,已无浆;左前侧竖立一方柱形开岗岩墓界碑,碑顶刻有“江西”二字,碑侧面刻有“文”字。这座宋墓历来受到当地民众的尊重和爱护。每逢清明时节,文氏后人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和学校师生都会到文天祥祖墓拜祭,缅怀文天祥的天地正气的壮烈情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