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更新时间:2021-11-29 11:38

迷神引,词牌名,唐教坊曲有《迷神子》调,与此稍异。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以柳永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为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韵,后段十三句六仄韵。另有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八仄韵,后段十三句六仄韵的变体。代表词作有晁补之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等。

词牌沿革

迷神引,唐教坊曲有《迷神子》调,与此稍异。调见北宋柳永《乐章集》。《乐章集》注“中吕调”。

迷神:迷惑神灵。引:唐宋杂曲的一种体制。它原是古代琴曲的名称。在唐宋杂曲中,有前奏曲、序曲的意思。后来成为词调的一种类别,多数由大曲摘遍翻演而成,个别来自杂曲。调名本意即以引曲的形式来歌咏能迷惑神灵的词曲。

格律

格律说明

正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六仄韵,后段十三句六仄韵。以柳永《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为代表。此调以此词为正体,有柳词别首可校。若朱词之多押两韵,乃变体也。 此词前段起句“桥头秋光”四字俱平声,如柳词别首“一叶扁舟轻帆卷”,朱词“白玉楼高云光绕”,俱与此同,惟晁补之词“黯黯青山红日暮”,“日”字以入作平。后段第十三句“知他深深”四字俱平声,柳词别首“佳人无消息”,朱词“飞英难拘束”,俱与此同。惟晁词“烛暗不成眠”,“烛”字、“不”字以入作平,“暗”字去声独异。至前段第四句、后段第三句俱作上一下三句法,如柳词别首之“引金笳怨”、“觉客程劳”,朱词之“霁梅林道,觉璧华轻”,晁词之“向烟波路,党阮途穷”,俱与此同。 晁词前段第八、九句“几点渔灯小,迷近坞”,“几”字、“近”字俱仄声,“迷”字平声。谱内可平可仄据此,馀参朱词。 又晁词前段第十句“一片客帆低”,后段第七句“怪竹枝”,第十句“猿鸟一时啼”,第十二句“烛暗不成眠”,“客”字、“竹”字以入作平,不注可仄,其“低”字、“啼”字、“眠”字俱用平声,与诸家异,亦不注可平。 晁词句读正与此同,因汲古阁刻晁词前段第四句多一“回”字,后段第八句多一“声”字,《词律》误编入九十九字内,若以柳词二首、朱词一首参校,便可正其句读矣。

变体:双调九十七字,前段十一句八仄韵,后段十三句六仄韵。以朱雍《迷神引·白玉楼高云光绕》为代表。此与柳词同,惟前段第六句、第八句押韵异。

格律对照

格律对照例词:《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中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中仄平平仄,中中仄。中仄平平仄,仄平仄。

红板桥头秋光暮,淡日映烟方煦。寒溪蘸碧,绕垂杨路。重分飞,携纤手,泪如雨。波急隋堤远,片帆举。倏忽年华改,尚期阻。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中、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中平仄。平仄平平仄,中中仄。平平平平仄,仄中仄?

暗觉春残,渐渐飘花絮。好晚凉天,长孤负。洞房闲掩,小屏空、无心觑。指归云,仙乡杳,在何处。遥夜香衾暖,算谁与。知他深深约,记得否?

格律对照例词:《迷神引·白玉楼高云光绕》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仄。

白玉楼高云光绕,望极新蟾同照。前村暮雪,霁梅林道。涧风平,波声渺,喜登眺。疏影寒枝袅,太春早。临水涨清浅,靓妆巧。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

瘦体伤离,向此萦怀抱。觉璧华轻,冰痕小。倦听塞管,转呜咽、令人老。素光回,长亭静,无尘到。烟锁横塘暖,香径悄。飞英雄拘束,任春晓。

(说明:词牌格律与对照例词交错排列。格律使用宋体字排印,例词使用斜体字排印。词牌符号含义如下:平,表示填平声字;仄,表示填仄声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为韵脚。)

典范词作

【宋】柳永《迷神引·红板桥头秋光暮

【宋】柳永《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宋】朱雍《迷神引·白玉楼高云光绕》

【宋】晁补之迷神引·贬玉溪对江山作

【清】郑文焯《迷神引·看月开帘惊飞雨》

【清】陈匪石《迷神引·恻恻轻寒珠帘卷》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