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少府贬郴州

更新时间:2023-08-30 22:32

《送杨少府贬郴州》是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此诗写给被贬谪异地的友人杨少府。前四句想象朋友途中经过的名山大川,表现了旅人的愁苦之情;后四句想象旅途中实际存在的凶险,并用贾谊的典故以宽慰朋友。全诗融情于景,用典恰切,意味深长,形象地表现了对朋友的同情、理解和宽慰。

作品原文

送杨少府贬郴州①

明到衡山与洞庭,若为秋月听猿声②。

愁看北渚三湘近③,恶说南风五两轻④。

青草瘴时过夏口⑤,白头浪里出湓城⑥。

长沙不久留才子⑦,贾谊何须吊屈平⑧。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杨少府:名不详。郴州:今属湖南省。

②若为:犹言“怎堪”。

③北渚:北面的水涯。三湘:指沅湘、潇湘、资湘。湘水发源汇潇水,谓之潇湘;及至洞庭陵子口,汇资江,谓之资湘;又北与沅水汇于湖中,谓之沅湘。

④五两:古代候风的用具。用五两(一说八两)鸡毛制成。许慎《淮南子注》:“綄,候风也。楚人谓之五两也。”

⑤青草瘴:春夏之交时所生的瘴气。夏口:古地名,位于汉水下游入长江处,由于汉水自沔阳以下古称夏水,故名。

⑥湓城(pén):历史古县名,隋大业二年(606年),改彭蠡县为滥城县,均属九江郡。在今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境内。

⑦长沙:此用西汉贾谊典故。贾谊受到汉文帝赏识,很快升任太中大夫,但也因此受到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被谪为长沙王太傅,后世因此称贾谊为贾长沙、贾太傅。

⑧吊屈平:屈平,字原,即楚国诗人屈原。汉文帝四年(公元前176年),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及渡湘水,历屈原放逐所经之地,对前代这位竭诚尽忠以事其君的诗人的不幸遭遇深致伤悼,作《吊屈原赋》。

白话译文

明天您就要到衡山和洞庭湖那边去了,怎堪对着秋天的月亮,听着凄厉的猿声呢。

忧愁地看着北面水涯,三湘路途遥远,厌恶地说起楚国正是候风吹拂。

瘴气弥漫青草的时候经过夏口,浪花如白头时离开湓城。

长沙不会久留才子的,不必像贾谊一样凭吊屈原。

创作背景

郴州位于湖南省东南部。唐代时期的气候和现在的气候有一定差异处。竺可桢认为,公元七世纪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时代。高温湿润的南方地区在当时被认为气候不太宜人,瘴气丛生。王维的朋友被任命为郴州知府,即朝廷将此人排挤到了条件比较恶劣的地方当官。王维作此诗送别朋友。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首句首先排列出朋友途中经过的名山大川:衡山与洞庭,在崇山峻岭与漭漭湖泽间,伴随朋友的是凄厉的猿声。古人认为,猿叫声凄凉哀婉,引人落泪。郦道元水经注》引民歌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远谪之人,望着秋月,听着猿声,心中无限孤寂愁苦。由于人心中的愁苦,所以看到湘水,吹到楚风,都觉得难受。

颈联继续描写朋友旅游的艰辛。作者采取了类似作画的手法,第五句“青草瘴”将夏口地区写入一片青翠朦胧之中,然而,这种青草色中,却伴随着致命的瘴气。第六句将湓城置于白浪滔天的景象中。若只是观景,尚觉景色壮丽,可是作为乘坐小船的乘客来说,这一景象足以让他提心吊胆。前四句只是写旅人的愁苦之情,而五六两句,则写到了旅途中实际存在的凶险,将诗意更推进一层。尾联作者没有继续对朋友旅途中的见闻、感受和遭遇进行想象描写,笔锋一转,用贾谊的典故宽慰朋友。贾谊任长沙王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但不幸的是,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感歉疚,抑郁而亡,年仅三十三岁。贾谊曾在长沙王太傅任内,凭吊同样遭受朝廷排挤的诗人屈原。贾谊自入朝之后一直受皇帝赏识,他被贬谪是朝廷势力角逐的结果,皇帝本人是有意重用贾谊的,所以仅三年之后就召回了贾谊。诗人最后用贾谊的典故宽慰朋友作为受到赏识的才子,远谪郴州的日子并不会太久。

无论人生境遇如何,一个人是不宜一直沉溺于悲伤之中的,作诗亦如此。人遇到不顺心的事情应该自己去想开、看开,作诗也不宜一味地悲伤凄凉,尤其是赠予逆境中的朋友的诗歌,应当像王维在这首诗中一样,尝试写出了对朋友的同情、理解和宽慰。

名家点评

宋代刘辰翁《王孟诗评》:顾云:善赋矣。临结又用一故实翻缴公案,用意忠厚,其味深长,他作所无。

明代桂天祥批点唐诗正声》:维诗调清气逸,诸律中之佳者。

明代陆时雍唐诗镜》:五六语非漫下,正是别情种处。气自项联贯下,与“黄河碛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南城”者自别。

明末唐汝询唐诗解》:三四弱在“愁看”、“恶说”四字。五六滥觞晚唐。

明末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周敬曰:凄楚自在,结不沾惹君上,浑厚。

清初钱牧斋、何义门《钱何评注唐诗鼓吹》:三四抽出笔来,曰“愁看”,曰“恶说”,又重写一段惜别光景,此真绝妙文章,绝细手笔也。

清初金圣叹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此前解,手法最奇。看他一二,公然便向并未曾别之人,预先用勾魂摄魄之笔深探入去,逆料其后来到衡山,到洞庭,必不能对秋月而听猿声者。于是三四方更抽笔出来,重写“愁看北渚”、“恶说南风”,目今一段惜别光景。此皆是先生一生学佛,探入旋陀罗尼法门,故能有如此精深曲畅之文也。

清代毛奇龄、王锡《唐七律选》:诗律至此,椎重之气稍息矣,然故未佻也。

清代毛张健《唐体肤诠》:六句彬州,尾联结出贬谪,易明。妙在六句中写景物风波之异,贬谪意已动。

清代屈复唐诗成法》:六句写愁景,句句令贬郴州者愁死,至七八方逼出“不久”、“何须”四字,足令少府开颜。此前六一段,后二一段,格奇。然一首中七用地名,虽气逸不觉,必竟非法。

清代吴煊、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顾云:清响。此,(按指“恶说”)是字法,极有关键,不同挑弄之虚字也。音节甚高,筋节亦动荡。

清代沈德潜唐诗别裁》:不能北归,反恶南风,语妙意曲。

清代谭宗《近体秋阳》:悲者语多婉,愤者气多直。二句直起,既浩而愤,复险而悲(首二句下)。

清末王闿运湘绮楼说诗》:起不作势,却扫除门面语。

作者简介

王维,唐代诗人。字摩诘。原籍祁(今属山西),其父迁居蒲州(治今山西永济),遂为河东人。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安禄山叛军陷长安时曾受职,乱平后,降为太子中允。后官至尚书右丞,故亦称王右丞。晚年居蓝田辋川,过着亦官亦隐的优游生活。诗与孟浩然齐名,并称“王孟”。前期写过一些以边塞题材的诗篇,但其作品最主要的则为山水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和佛教禅理;体物精细,状写传神,有独特成就。兼通音乐,工书画。有《王右丞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